面对孩子哭闹耍脾气,作为父母有哪些行为是一定不能做的,要注意什么?

然然妈咪育儿


当宝宝耍脾气大哭大闹的时候,父母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做法,对宝宝的以后成长影响非常大,当然有一些做法是不适当的,下面总结6种不适当的行为,供您参考。

父母不应该采取的6种行为

第一:立即满足孩子的要求。

当孩子大哭大闹的时候,如果爸爸妈妈马上满足他的要求,孩子就有了这样的经验,他认为只要他大发脾气,什么事情都能够如愿以偿,所以以后他还会如法炮制。

第二:严厉的训斥孩子。

当孩子坐在地上耍赖的时候,如果爸爸妈妈大声训斥他或许会立即奏效,让正在耍闹的孩子乖乖的站起来,或许会有很长时间,孩子都不敢再这样耍赖了。

爸爸妈妈很是欣慰,认为采用这种方式很有效。但是爸爸妈妈可能不知道,这样做的结果可能并不乐观,因为在这种强压管制下,孩子的心灵可能会受到伤害,或许出现咬手指、咬下嘴唇、眨眼皮等行为。

第三:对孩子动武。

当孩子躺在地上哭闹的时候,爸爸妈妈对他动武,孩子可能会产生被羞辱感。尽管这么大的孩子还不会产生对爸爸妈妈的憎恨,但如果爸爸妈妈常常用这种态度对待有要求的孩子,孩子会变得性格孤僻,对人缺乏信任,影响孩子以后与人的交往能力。

第四:对孩子置之不理。

当孩子站在那里哭闹的时候,如果爸爸妈妈干脆走开,离他远远的,孩子可能会有被父母抛弃的感觉。但又因为爸爸妈妈没有满足他的要求,不肯跟着爸爸妈妈一起走,和爸爸妈妈产生对峙。如果爸爸妈妈总是以这样的态度对待耍脾气的孩子,孩子开始对爸爸妈妈产生不信任感,不愿意和爸爸妈妈进行交流。

第五:千哄万哄孩子。

如果爸爸妈妈千方百计的哄耍闹的孩子,甚至做出不切实际的许诺,比马上满足孩子的要求要更遭。孩子会不断的用这种方法提出要求,失去孩子对父母应有的尊重。

第六:父母当着孩子面争吵。

当孩子耍闹,爸爸或妈妈一方要以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时,可能会遭到另一方的反对。要争取双方的一致性,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有一点请爸爸妈妈一定要记住,无论如何,爸爸妈妈都不应该当着孩子的面争吵。

这样做的结果,不但不能够使耍闹的孩子得到正面意义的教育,还会使孩子哭闹得更加厉害,或者因为害怕父母争吵而停止哭闹,产生内疚心理。如果一方横加干涉,这使另一方无法实施正确的教育,这次也只好罢休,事后解决夫妻俩的认识问题,希望下次不要这样做。所以在孩子面前争吵暴露对孩子教育的不一致性,对孩子没有任何好处。


以上是对在宝宝发脾气耍闹的时候,父母绝不应该采取的态度和做法。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如果认可或者喜欢我的回答,欢迎点赞、关注我,谢谢!


然然妈咪育儿


大家好,我是娜曦君,很高兴能够回答你这个问题!

我的观点是,要尊重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多沟通,多耐心的了解他真实的需求。切忌不要做以下行为!

1. 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切忌打骂孩子。

我们需要耐心发现孩子情绪背后的需求。即使我们的内心明净似的知道孩子发脾气的原因的,但是我们依旧要给孩子机会,让他自己主动说出闹情绪的原因。这样的话,孩子会对他所犯错误记忆深刻。

2.孩子在公共场合发泄情绪,切忌不理孩子。碍于面子,不理孩子。这样的做法是万万不可以有的!会给孩子带来很多的伤害,还会让孩子变得没有安全感,孩子的自尊心也会受挫折。

3. 当孩子深陷坏情绪的时候,我们切忌不要让孩子陷在里面,不能自拔!要及时引导,让孩子快速走出不快。

总之,和孩子相处,要尊重和理解孩子,多沟通,慢慢带孩子走出负面情绪。

个人观点,供参考!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dd8f23642bdd44b889131949b40caf02\

娜曦君


你好!我是英英,面对孩子闹脾气时,父母要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受孩子的影响。作为父母需要注意的以下几个行为:
一、不可以打骂孩子:
孩子经常挨父母的打骂,孩子的自尊心会受到伤害,会对父母会产生恐惧和疏远。因为孩子的模仿能力都很强,在家里挨父母打,孩子在遇到事情时,也会模仿通过打的方式处理。严重的话,孩子自己也会有暴力的倾向。


二、不可以威胁恐吓孩子:
比如:你再不好好吃饭,我就不要你了”,“你不听话,我就生气”, “你再这样,我就不理你了”等等。孩子会为了父母一时表现乖乖听和妥协,这样孩子心里会受到伤害。如果孩子长期在这样的环境成长,孩子的性格会变得性格孤独、沉默内向和被动。
三、少唠叨:总在孩子面前唠叨,一件事情重复多遍,生活上这不许做、那不能做。时间久了,会让孩子很反感。孩子对会父母越来越抵触。如果每做什么事情,老是被父母否决,也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很没用,对自己更没有信心。长期这样,父母和孩子的矛盾也会越来越深,关系越来越疏远。而且被唠叨多了,孩子做事行动上也会变得越来越磨蹭拖沓。
四、不要过度保护: 比如孩子想玩沙子时、孩子想到楼下和小伙伴等等,做父母的就开始担心 “沙子太脏了,怕孩子弄到眼睛,玩了容易生病”等等,而且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孩子的成长过程得不到锻炼。父母时不时提醒孩子担心的事情,这样对孩子的心里就会慢慢产生负面的影响,变成做什么事情,都比较胆小,怕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d6c00006e792b0c6c9e\

英英vlog


这个时候千万要沉住气,不要哄孩子,现在的孩子特别精,他边闹边观察看大人理不理他,一会看见大人不理的话,自己觉得没趣就不闹了,但如果大人沉不住气的话,那么就养成了孩子无理取闹的习惯。





甜美清新自然


作为父母在孩子的面前不要表现得高高在上。孩子哭闹耍脾气,不要随便指责孩子更不能大骂孩子。我现在是一个四岁孩子的父亲,我的经验是,先抱着他到一个安静的房间,让他趴在你身上哭,此时不要问他为什么哭闹,而是应该说,爸爸知道你这会儿心里可能觉得很委屈,你如果觉得难受你就哭出来,爸爸陪着你,等你哭完了,再跟爸爸说说你是受什么委屈了,是不是爸爸哪里做的不对,哪里没考虑你的感受?

他一般听到你说这个可能会哭得更厉害,但是一会儿后他就会好点。等他差不多不哭了,你就跟他说:好了,哭出来是不是好点啦,如果好点了就跟爸爸说你受什么委屈了,或是家里那个大人没有考虑你的感受。如果他说了,你发现是他自己不对,譬如他看电视吵到奶奶休息,奶奶训斥了他。你就要让他换位思考下,如果你是奶奶在睡觉,或者半夜你在睡觉,有其他人把你吵醒了,那你是不是不开心,还记不记以前有个晚上爸爸不小心吵醒你了,你大哭了一通。如果孩子还是觉得是别人不对,你先不要训斥他,你就说,你可以坚持你的想法,爸爸妈妈还有奶奶的观点都是什么什么。我们家这个经常是嘴里当时不认错,但是第二天就改了,原来小屁孩也要台阶下,哈哈




风云我辈之2020


家长应对孩子发脾气四注意\r虽然对于幼儿来说发脾气是常有的事。但是很多时候,他们将要发脾气的时候,你可以尝试帮助他对付那些让他觉得烦心让他感到沮丧的事情。如果可以通过改变一点你的要求可以避免让孩子发脾气,那是值得的。因为孩子变得暴躁对家长和对他自己来说并没有任何益处。当你需要要求他做他并不情愿的事情,或者需要禁止他去做某件他非常喜欢的事情时,试着以一种让他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比如说你要求他必须马上穿上外套,但是你可以接受他不用马上把拉链拉上。与其说把孩子逼到一个要用发脾气来表示抗议才能解决问题的困境,不如用一种暗中的折中的方法让孩子与家长都满意。\r记住,对孩子粗暴的打骂只能让孩子对你感到恐惧。只要他不会撞到自己的头,或者撞到花瓶,没有伤到自己的危险,不如任由他在那里闹一阵。保护他的最好方法是扶着他让他坐在地板上闹到冷静下来。当他开始冷静的时候,他发现你仍然在旁边,仍然什么变化都没有。他就会慢慢地恢复,慢慢地放松,慢慢地又回到你的怀里。尖锐的哭闹声慢慢地平息,变成呜咽声,转眼间他就恢复成了原样。也会有的孩子在情绪泛滥时,拒绝所有的人,他们会强烈地抵抗你的靠近。如果你的孩子是这样,不要坚持制服他,只要他不会伤到自己就可以了。\r1.不要在他哭闹的时候坚持争吵或者辩理,此时他不会讲任何道理。\r2.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也向他大叫\r3.生气是很容易传染的,有时候面对孩子的哭叫,你也很难控制自己。但是记住,当孩子准备停止哭闹时,当他听到你生气的声音时又会被吓得恢复叫闹。\r4.不要让孩子觉得他可以在哭闹中得到妥协或者受到惩罚\r你要让他觉得,他可怕的大哭大闹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并不能引起任何改变。既不会对他有利也不会带来对他的惩罚。如果孩子是因为你现在不带他出门而大闹,那么这个时候你也不要改变你的做法。


肉丸儿的成长记


我们面对孩子的哭闹耍脾气,父母们自己也会变得焦虑难安,很多家长们面对孩子的哭闹耍脾气,不知道怎么面对,其实最好的处理方法是正确的面对,我们家长要做到“有话好好说”,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意识。

一、 发挥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给孩子做好模仿榜样。孩子的模仿力极强,那么家长可以完善自身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合理的引导孩子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

二、千万不能用言语伤害:“言语伤害”对孩子的危害性非常大,本来家长的初衷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用了一种不恰当的言语方式来教育就很容易得不偿失。家长用一些比较刺激的言语方式来对待孩子,第一时间带给孩子的一定是不舒适的感受。其次是话语内容,不仅不会对孩子起到激励的作用,反而会让孩子进行选择性注意环境。

三、多批评要,多表扬:孩子哭闹耍脾气,有必要的话,是要根据情况耐心批评的,因为这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家长就应告诉孩子,这是不好的。当然,如果孩子有所收敛,要及时表扬。孰能无错,错而改之。这就很好。知道错 了,就要立即改正。这样就是一个勇于承担过错的孩子,一个敢担当的孩子就是好孩子。

四、要多关爱: 家长给予孩子更多的应该是关爱而不是溺爱。关爱体现更多的是关怀、爱护,它主要引导孩子向一个积极正确的行为方向发展;溺爱不但会增加孩子爱发脾气的频率还会降低孩子的适应能力,对他们以后的发展有消极的阻碍作用。

五、多陪陪孩子: 孩子哭闹任性时,父母一定不能有分歧的事,这样回答导致孩子的坏习惯加剧的。多陪陪孩子,和孩子的关系搞好好,孩子才会更好。只有在孩子一直信任自己的父母情况下,父母的话有了一定的威信,孩子才会认真听父母的话。否则,适得其反。



农村雄哥


当孩子哭闹的时候,个人觉得在安全情况下,不用理他,在他安静的情况下在给他心平气和的讲道理,用简单明了的例子,比如玩游戏让他明白自己的对与错,鼓励他,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d43de0c6d15b4c2b9ea3d2d1197eaebf\

两儿子的妈妈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e9b0000dc389ec90563\

鲁小于


面对孩子哭闹,有5要点:一要四不要。[可爱][耶][呲牙]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f9300003d47f15f4fb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