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妮“倒”下了:父母懂得认怂,孩子进步更大

电影《我是你妈》里秦美丽的扮演者闫妮和她的女儿赵小艺既是母女又是冤家。

秦美丽是一个离婚的女人,在一家酒店当服务员,漂亮,泼辣;赵小艺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开朗,叛逆。

秦美丽在女儿面前不是逞强就是控制,从女儿每天的早餐,日常着装,学习状态,兴趣爱好,再到情绪和心理,无一不在窥探、干涉、纠正。

在女儿上大学之后,她才发现女儿不在需要她而她需要女儿,加之酒店老板不是揩油就是拖欠工资,她毅然辞职来到女儿所在的城市,准备一边打工,一边照顾女儿。

闫妮“倒”下了:父母懂得认怂,孩子进步更大


后来,一个同事假装卖好,设下圈套,骗走秦美丽的全部积蓄。

女儿的学费无法接济,自己生活也无着落,秦美丽陷入了恐慌无助中。

离婚,失业,孤独,使她无力再在女儿面前逞能。

就像女儿所说的,“无所不能的秦美丽终于倒下了。”

秦美丽感慨地对女儿赵小艺说:“我要带着小艺的照片进手术室,陪着妈,我一个人不害怕。”

那个曾经想“考上大学远走高飞”摆脱妈妈控制的赵小艺瞬间长大了似的,之前生活里妈妈的一幕幕让她明白,妈妈是那么地爱她。

妈妈独自一人把她带大,非常不易,她应该为妈妈做点儿什么了,哪怕抱一抱妈妈,妈妈不是一个三头六臂的女人,也需要她的爱。

秦美丽服软了,女儿长大了。

父母不可能永远是孩子的铠甲。岁月白昼交替,生活悲喜交加。本就一家亲人,在孩子面前,父母脆弱,认怂,孩子才懂得疼爱,懂得分担。

01拼尽全力给孩子的,孩子不一定珍惜。

有这样一则新闻,在河北有个叫李文的十四岁小男孩儿,他从小到大都由爷爷奶奶照顾。

爷爷奶奶对李文百般迁就,溺爱有加。

爸爸妈妈经常不在孩子身边,觉得亏欠孩子太多,常常以物质来弥补情感的缺失,孩子要什么家人就给什么。

闫妮“倒”下了:父母懂得认怂,孩子进步更大


李文的爸爸向他承诺:宝贝,如果你想要月亮,爸爸定想尽一切办法给你摘下来。

李文过生日时,爸爸送了他一条斑点狗。

因为要上学,他把溜狗狗的事儿交给爷爷代理。

有一次,爷爷在菜市场挑他最喜欢吃的螃蟹时,过于专注就忘了狗狗,等他回过神来,狗狗已经走丢了。

李文放学回家,发现狗狗丢了,不依不饶,要爷爷去找,爷爷走街串巷,公园商场找了遍,还是没找到,见爷爷空手而归,李文一把把爷爷推到地上。

奶奶劝说,他还打奶奶。爸爸又给他重新买了一只于之前一模一样的,他又把新买的狗狗赶出家门,一家人被他闹得鸡犬不宁。

其实,家人给小文的所有东西,包括爱和物质,小文一点儿也不珍惜。

家长在小文面前处处逞强,无所不能,让他失去挫折感,这种爱是典型的包办型溺爱。

心理学者武志红说:过度溺爱,会令孩子既依赖父母又恨父母。”

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习惯靠别人实现自己的愿望,如果失去家势,在外没有人会接受他的颐指气使,往小讲,孩子会产生深深的挫折感;往大讲,孩子根本无法实现自己的意愿和目标。到头来,孩子就会抱怨父母的无能和不作为。

02 向孩子认怂,孩子内心会更强大。

涂磊主持的一档节目里,有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李若楠8岁那年,家里发生变故,父母做生意经营不善,破产,欠债一百多万。

闫妮“倒”下了:父母懂得认怂,孩子进步更大


当时父母没有逃避责任,而是认真而无奈地告诉她,他们不得不远走他乡打工还债。

小若楠被留在家里,由邻居帮着照看,弟弟被送到一百公里之外的亲戚家照顾。

靠别人接济活着,李若楠不得不早早辍学。

李若楠不想拖累邻居,她想办法自己挣钱养家,希望爸爸妈妈还债回来后,家还是一个完整的家。

李若楠发现自己喜欢唱歌,她主动去一个流动歌舞团表演,几次演出后,她有收入了。

于是在她18岁时便把寄养在别人家的弟弟带到身边,省吃俭用供弟弟读大学,还用自己的积蓄给弟弟买了一套房子。

10多年后,父母把债务彻底还清,一家人终于团聚了。

长姐比母,在绝境里李若楠没有堕落,没有放弃,瘦弱的肩膀扛起一个烂家,还把弟弟抚养成才。

父母的坦诚相告,让李若楠陷入困境,幸运的是她被父母的担当精神和责任心影响,她没有气馁,绝望,没有向命运低头,敢于直面生存和生活的压力。

在困难面前,她赢了,她在生活的淬炼中成熟了。

正如作家刘白羽所言:“火,只能把铁炼成钢,却无法把铁烧为灰烬。”

家长在孩子面前示弱,孩子会学会独立、坚强、自信、感恩等多种优秀的品质,他们的内心世界会更丰盈富足,面对困难的能力回越来越强。

03 爱孩子就要学会示弱。

示弱,不是指父母向孩子赤裸裸地展示贫穷、疾病、无助。

示弱是一种教孩子认知世界的方法,在孩子为达到目标寻找帮助时,家长有意拒绝或放手,让其独立完成,而不是处处逞强帮孩子做好。

或者家长在真正困难时,告知孩子,向孩子求助和孩子共同完成。

李湘养女的方式被好多人病诟,她曾开玩笑说过:“照我们家这个花钱速度,王诗龄长大之后也就穿不上什么好衣服了。”

闫妮“倒”下了:父母懂得认怂,孩子进步更大


董明珠上下班开车,但从来不开车接儿子,儿子上下学的代步工具就是公交。她很少给儿子零用钱,鼓励儿子自己去挣零用钱。

董明珠的儿子说:“妈妈你能从零开始,我也能。”

显然,李湘女儿眼里的妈妈是在“示强”,不管如何,妈妈总会给女儿很多;董明珠儿子眼里的妈妈是在“示弱”,即便妈妈身价再高,给儿子的也不多。

前者和后者教育出来的孩子,不管穷富,两个孩子对世界和生活的看法肯定不一样。

生命的意义不是积累财富,而是征服苦难。

示弱就是让孩子慢慢获得征服的能力。

往往从襁褓之中到碧玉年华和舞象之年,父母时时似最坚强的盾牌护住我们,而我们的生命已经成熟,他们还是不肯离开。

父母应该尊重孩子受挫折的权利。

爱孩子一定要学会示弱,合理地帮助孩子,主动向孩子求助,逐渐增强他们面对困境的勇气。

这是每个父母应该做到的。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