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次疫情和蝗灾,粮食的重要性是否能得到农民的重视?

鹿塬农事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2020年伊始,不仅武汉爆发了罕见的新型未知病毒,远在非洲的蝗虫也是开始泛滥成灾,成片肆虐。眼看着时间到了2月中旬,各地也是陆续进入了春耕时节,可没想到,我们花费九牛二虎之力控制下了疫情,非洲的蝗虫规模却达到了数千亿,先头部队也是进入了印度开始肆虐。

此前,因为疫情影响,一些村子硬性规定不允许农民下地耕种,导致南方地区有的地方耽误了农时。此时,大范围的春耕还未开始,一群蝗虫却已经在国门外虎视眈眈,这可如何是好?难道今年的粮食注定要出现减产的问题?

其实,关于疫情,钟南山院士也是多次表示,只要不去人员聚集的地方,自己一个人到空旷的地方不戴口罩都是可以的。钟南山院士虽然呼吁大家减少不必要的外出,但是没有说连正常的春耕都不行。经济发展始终是我们的重头戏,哪能说放就放?

至于这批聚集在国门外的蝗虫,其实在2月17日,印度当局就已经表示,蝗虫被控制住了,不再算是灾害。由此看来,它们想要进入我国也是不可能了。

那么,这两件事是否会引起农民开始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呢?其实,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国家性的战略问题,国家一直都有在重视。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是聚焦在三农上,为的就是要保证粮食产量不便,甚至能出现增长。

天佑中华,当武汉疫情来袭,我们能捧出钟南山院士,当饥荒来临,又有袁隆平院士为我们扛起大梁。可惜两位院士都已经步入老年,钟南山院士现年84岁,连续一个月奋斗在前线日渐憔悴,而袁隆平院士也是到了90岁,让人感慨。


乐在三农


这个问题很尖锐,但也很现实;人只有面对困境的时候,才会发现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而这次出现的疫情,和国外的蝗灾,肯定会让很多人思考这个问题。

在这次疫情中,除了抗疫第一线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人都呆在家里,这一呆就是近一个月的时间;不能上班,不能到娱乐场所,也不能随便买东西;吃过饭,玩,玩累了,睡觉;但他们也发现一个问题,家里存的食物吃完以后,去买就很闹心,因为出去买粮食,很麻烦。

虽然麻烦,但好在还有粮食买,虽然闹心,但不至于饿肚子;如果出不去了,待在家里,又买不到粮食,就不是闹心的事,而是为如何保命焦心了。所以,粮食的重要性,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容置疑的,但有很多人却看不到它的重要,相反,农民却能够清醒的看到粮食的重要。

那么,为什么现在的农民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放到打工挣钱上,对在农村种植粮食不那么重视?原因很简单,生活的压力,迫使他们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

农民的生养的孩子,需要教育,长大了,需要买房,买车娶媳妇,农民生病了,需要到医院治病,父母老了,需要赡养, 需要维护亲戚朋友间的礼尚往来;而这一切,都需要大量的钱来支撑,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民需要越来越多的钱,才能维持自己的家庭正常运行。

农民,本意是从事农业的人;从事农业就能够生活,但实际的情况是,农民从事农业的收入,根本不够维持他们的正常生活。在我国,农民平均拥有土地不足两亩,有的人口密集的地方,人均土地不足一亩,在这样少的土地上,想通过种植粮食,维持生活,根本不可能,况且现在化肥涨价,种子涨价,农药涨价,人工涨价,而粮食的价格依然维持十几年前的水平,这两年又有下降的趋势,这就让农民种粮食的收益越加减少,除了吃饱肚子,几乎没有剩余。

试想,当一个行业,不能满足人的需求的时候,还会有人重视这个行业吗?所以,农民选择外出打工,把重心放到打工上,但他们又不会脱离土地,因为他们清醒地知道,假如有钱买不到粮食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危机,而他们手里有一块土地,种上粮食,就足以化解这个危机。

所以,面对疫情和蝗灾,应该醒悟的倒是那些总认为有钱就可以买到粮食,不会挨饿的人,是他们应该看到粮食的重要性才对。

同意我的观点,请点个赞;对您有所帮住,请多关注谢谢!


老农说乡村


此次疫情前后,我从“八戒”翻身、从一“罩”难求,就联想到粮食了:买不起猪肉可以不吃,买不到口罩可以闭门不出,可万一有一天买不到粮食怎么办?粮食生产是有周期的,不像工厂开工就能生产,它是要慢慢长的。我听老一辈人讲过中国上世纪六十年代三年大饥荒的惨剧,也看过冯小刚导演的《1942》,也看过《康熙微服私访记》里大饥荒场景……。所以,中国一定要重视粮食问题。也祈望有责任、有担当的《今日头条》多实事求是的报道农村、农民、粮食等问题。



梦幻墨尔本


全人类没有不重视粮食的,你提的问题明鮮带有偏见,你以为现在农民就只是种地的人吗?一个农村人不足一亩地,种粮食亩产纯收入不足一百元是不争的事情,生活需要吃穿住行,需要多少开支都清楚,我懒得再往下说了


张恒高


应该是国家的重视,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现在有多少农村失去了土地又有多少农民失去了耕地,他们的土地都被闲置,昂贵的高楼大厦所代替,农民失地而被迫外出打工养家糊口,想种地到那里去种地?农民吃的粮食都到市场去购买。我们保护耕地并不是只是喊喊口号,应该去踏踏实实的保护土地,也就是保护我们的粮食,保护了我们的生存!


爱晚辈


这次疫情发生,确实给全国人民上了一课,生命与健康是多么宝贵,建议大家时刻紧记着,生命与健康无论何时都要放在第一位。

至于蝗虫嘛现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传得多么可怕,那是他们还很落后,跟中国没法比,他们恐慌,我们中国智慧跟他们不一样,没必要跟着恐慌,做好我们现在份内事就行了,如果蝗虫真的要入侵中国,刚好全国吃货们一大口福,哈哈来吧,中国吃货们等着,煎,炒,炸,烧烤,全用上足够对付蝗虫了吧。

最后是农民对粮食够不够重视的问题了,关于粮食重要布防,国家早在八年前已经料到了,国家三农计划都快圆满成功了,聪明的农民早已跟着国家三农计划航模踏上成功路上了。本文纯属个人虚构!如你喜欢善土,欢迎关注点赞谢谢!


善土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关于你提出的这次疫情和蝗灾能不能让农民看到粮食的重要性,我认为还是不能,以下是我总结的几点原因!

一、这次疫情虽然严重,遍布全国,但是国家的保障做的非常好,不但没有人因为疫情饿肚子,而且都吃的很好,体重都增加了,就是部分地方买菜买粮贵一些而已,所以疫情不会让农民看到粮食的重要性!

二、这次的蝗灾就更不用说了,毕竟没有到我们国家,任何人也没有因为蝗灾受到什么损失,自己没受伤怎么会知道疼呢,所以这次的蝗灾也是不会引起农民对于粮食的重视!

三、这次疫情导致许多种植户种植的农产品滞销,粮食卖不上价格,水果、蔬菜烂在地里没有人要,好多人血本无归,我认为这次疫情还会让农民种地更加谨慎!

通过以上几点原因我认为让农民对粮食重视还是不太容易,毕竟现在国家强大,政策好,不会让大家饿着,中国人现在考虑的不是能不能吃饱,而是怎么才能吃的好,吃的安全健康!

大家还有什么好的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





农业文博


这个问题有点莫名其妙[捂脸]粮食的重要性不是农民重不重视,而是国家重不重视!!!

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当守着那微薄的耕地收入,孩子上不起学(或许你会说现在义务教育都免费了,你可以去农村实地了解下,很多农村好点的老师都走了,或者调到现县城,或者去了私立学校),看不起病,你又有什么权利要求他守着那点耕地呢?

只有国家重视了,粮食才能自给自足!!


十年践行


这个标题这样写错误,应该是这样写,面对这次疫情和蝗虫,粮食重要性是否得到国家重视,而且不是农民,如果战时别国不卖粮食给你,不用打你自己先内乱,不是农民要重视的问题,讲不好听点而是城里人要重视问题,没粮食城里人更惨,你有钱都没得买,像这次疫情口罩一样。现在许多良田都建商品房,工业区,有许多没人耕种荒废。粮食靠进口,人不卖给你你能怎么样?像美国人家不卖芯片给华为,还有不卖发动机给你造大飞机,你能怎么样?这教训不够深吗?


随缘wwwwwww


在这次疫情中,除了抗疫第一线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人都呆在家里,这一呆就是近一个月的时间;不能上班,不能到娱乐场所,也不能随便买东西;吃过饭,玩,玩累了,睡觉;但他们也发现一个问题,家里存的食物吃完以后,去买就很闹心,因为出去买粮食,很麻烦。

虽然麻烦,但好在还有粮食买,虽然闹心,但不至于饿肚子;如果出不去了,待在家里,又买不到粮食,就不是闹心的事,而是为如何保命焦心了。所以,粮食的重要性,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容置疑的,但有很多人却看不到它的重要,相反,农民却能够清醒的看到粮食的重要。

那么,为什么现在的农民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放到打工挣钱上,对在农村种植粮食不那么重视?原因很简单,生活的压力,迫使他们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

农民的生养的孩子,需要教育,长大了,需要买房,买车娶媳妇,农民生病了,需要到医院治病,父母老了,需要赡养, 需要维护亲戚朋友间的礼尚往来;而这一切,都需要大量的钱来支撑,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民需要越来越多的钱,才能维持自己的家庭正常运行。

农民,本意是从事农业的人;从事农业就能够生活,但实际的情况是,农民从事农业的收入,根本不够维持他们的正常生活。在我国,农民平均拥有土地不足两亩,有的人口密集的地方,人均土地不足一亩,在这样少的土地上,想通过种植粮食,维持生活,根本不可能,况且现在化肥涨价,种子涨价,农药涨价,人工涨价,而粮食的价格依然维持十几年前的水平,这两年又有下降的趋势,这就让农民种粮食的收益越加减少,除了吃饱肚子,几乎没有剩余。

试想,当一个行业,不能满足人的需求的时候,还会有人重视这个行业吗?所以,农民选择外出打工,把重心放到打工上,但他们又不会脱离土地,因为他们清醒地知道,假如有钱买不到粮食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危机,而他们手里有一块土地,种上粮食,就足以化解这个危机。

所以,面对疫情和蝗灾,应该醒悟的倒是那些总认为有钱就可以买到粮食,不会挨饿的人,是他们应该看到粮食的重要性才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