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现在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障碍是什么?

迅车e族服务生


评论员洢婷:

近几十年民营企业在推动投资、解决就业、增加税收,发展经济,扩大出口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微观角度看,民营企业的生存还是面对着巨大的压力,存在很多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1.企业制度落后。民营企业大部分是实行的家族化管理模式,这种传统管理方式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影响民企业的快速发展,还容易导致不必要的矛盾。企业经营者素质不高,缺乏丰富的管理经验,思维也比较滞后,没有先进的经营理念,所以管理制度容易落后。

2.人才短缺。人才在企业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用对人用好人会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而错误的用人可能会让企业遭受严重的损失。民营企业比较缺乏科学的员工激励机制,很难在公正公平的基础上有效的激励员工,导致员工丧失工作的积极性,最终人才外流。缺乏良好的人才培养体系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3.融资困难。民营企业融资困难是制约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很多民营企业都是通过积累原始资金发展起来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大大小小问题,导致资金不足,运作起来捉襟见肘,又没有足够的抵押物去银行系统贷款就不符合贷款规定,再加上很多商业银行贷款能力有限需求国家也在贷款的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强,所以融资就成了发展中的阻碍。


明德商道


民营企业解决了90%的新增就业,却消耗了不足30%的贷款,可以说是国家经济的支柱所在,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


财智成功认为,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营商环境。


当然了,我所讲的营商环境是更为宏观的层面,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阐述。时间关系,尽量简单一说。


一、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环境

山寨盛行,本质还是盗版和模仿,会伤害创新的企业,进一步扼杀创新。

假冒伪劣自然可以大幅降低成本,通过低价占了市场,使得认真做事,认真做好产品的企业无利可图,最终破产倒闭。

骗子和坏人能够轻易赚到钱并且多数得不到惩罚,遵纪守法的好人日子就不会太好过,放到市场经济中,同样是这个道理。


二、与国企不对等的资源和地位

国有企业往往在上游利润最丰厚的位置圈地,民营企业要么进入的门槛过高,要么干脆就没有进入的途径。身处行业中下游,就要受上游制约,成本随时会上涨,并且是非理性上涨,就跟环保严查之后翻着跟头上涨的原材料一样。

优质的订单民企不容易拿到,大额的贷款不容易拿到,大大制约了民企的发展。


三、普遍拖欠货款的市场

拖欠货款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顽疾,并且相当比例成为坏账,要么大幅缩水。就跟农村小卖部的赊欠一样,不欠账卖不出去,欠账就有要不回来的。一家大企业通过欠账就可以轻易拖死几十家小企业,而小企业为了生存就不得不借高利贷,最终贻害无穷。


四、依法纳税之后额外的运营成本

2018年国家医保局通过带量采购使得药品价格出现50%以上降幅,效果惊人。之所以能这么大幅度的降价,就是因为挤掉了之前里面的水分,一些灰色成本。

民营企业面对的,也是差不多的问题。为了少些刁难,为了能拿到订单,少不得要送出好处,一步步增加成本,明知违法也不得不去做。


五、风吹草动时,民营企业往往首当其冲

2017年受环保影响,多地民营企业不得不停产停工,损失惨重。一些企业明明没有污染,也被一刀切停工。更有很多企业为了完成订单,为了让工人有口饭吃,不得不半夜起来干活,白天则关门放假。

朝令夕改,这是民营经济最大的风险所在。

富豪榜成为杀猪榜,这背后的原因让人深思,民营企业家对于个人安全和财富安全的顾虑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甚至会影响到今后的经济发展。


六、各行各业普遍的产能过剩以及低价低质的恶性竞争

改革开放初期随便做点小生意就能赚到钱,发家致富,到如今创业成了败家排行榜最靠前的选项,根本原因就是已经出现了产能严重过剩。

高房价对于国民经济的影响已经日益明显,中低端消费出现持续萎缩。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市场在缩小,竞争在加强,对于很大比例的企业来说,当品质不能赢得市场时,低质低价就成为唯一选择。

总体而言,民营企业平均实力还比较弱小,姥姥不疼,舅舅不爱,贷款无门。加上重重顾虑,不敢投入巨资升级设备和技术,唯恐风向一变打了水漂。


先简单说这些,以后再做补充。希望未来民营经济能得到善待,就跟工人养老金也能一个月七八千元一样。


财智成功


我从1995年创办的企业至今有24年了,这几十年来人们总是着的一年比一年难过,为什么呢是个心态问题。

小企业发展我的经验是与时俱进,滚动发展千万不能去做自己不懂的行业,与我差不多同时办厂的朋友们的企业几乎都关门了,而我还生存的不错,我现有自己的工厂(5千多平方)自己的店铺(4百多平)现有的员工也就20多个,做为做机械行业这么多人这么多厂房足够了。

人要知足我就这样慢慢做,把产品做好把销后做好,现有车有房应该算是个小康之家了,今年过年与儿子讨论人生,我说了人生是活心态,如果说你心装着是要做亿万富翁你就会累会苦,如果你心里装着是知足常乐,那你就会欢乐开怀,人生好短真正做事业也就二十多年,非要把自己弄成苦行僧又有何苦。

讲到2019年如何度过问题,我只能讲对优秀企业是个机遇,大家口袋钱少,更会选有口碑有品牌的产品,更多的人不会为省几个钱去买没口碑没品牌的产品,那些跟风而上仿别人的产品,而又打价格战的企业这一年会倒掉一大批。

我的企业有自己的厂房与店面,又有跟随我做了数十年的老员工,从运行成本上就胜了别人一筹,所以我坚相我们的2019会会幸福的度过。

影青大江:随笔于2019年初五


影青大江


我97年毕业从2002办机械厂,现在民营企业为何发展难了?记得马云曾经说过以后企业的利润主要靠技术创新。从80年代的乡镇企业到90年代的民营兴起,主要是干了卖苦力的活,赚了偷鸡摸狗的钱,那时人口红利多,工资低、劳动强度大,无环保措施、不交社保甚至偷漏税,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工资纯收入翻了10-15倍加上社保恐怕20倍不止了、政府监管加强和主机制造企业产品更新,民企的成本增加了,竞争也多了售价未涨甚至还在跌,前几年大家都还想继续活下去,手头抵押物也有,总想撑到春光明媚,又干了几年后,才发现水里拖稻草,越来越重拖不动了。能贷的都贷了,能借的都借了,老板熬干了!到头来还不如上班的同龄人了。前十年为什么民营小微像雨后春笋一样兴起,很大一部份是技术员、销售员干的,利用自身的技术、信息优势当起了老板,干起了同业竞争,成本核算不清,无序竞争,没有最低价只有更低价,导致了今天的局面。没有利润哪有服务?没有服务哪有市场,没有利润哪有技术研发?其实苦苦支撑还不如早点壮士断腕。。。别到滴血不剩才知道对不起家人和孩子。

然后现在开始抱怨政策不公,当你准备做老板时就应该知道国内的融资政策与环境,别说融资难,你自己会借钱给没有人帮忙兜底的人吗?不要说监管严,你去看看国企的车间现场管理,私拉乱接有你乱吗?会没有环保措施就干吗?别说税负高,你可以加价吧!税负降低了难道市场不会要你降价吗?为什么加不了价,没有核心技术、没有核心设备才是真的!当你要低利甚至亏本去接合同时就应该明白,企业是活不久了,自己赶紧换个活法才是真的。


东青树1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视,我国有很多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但也有些民营企业始终发展不起来,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缺少资金。民营企业资金筹集难,大多都是靠企业经营者自身。国家支持项目少,使很多民营企业受资金限制,无法扩大经营。

二是家族式管理。有些民营企业,都是由家人掌管着重要岗位,无论有没有能力都说的算。外人插不上手,企业留不住人才,由于缺乏管理经验和能力,企业不能健康发展。


三是逐利现象严重。由于企业投入都是个人资金,缺少长期规划和发展目标,急于收回投资成本。


用户临江楼主


现在民营企业的日子很不好过。

有个朋友开了一个铸管厂,最近一段时间,基本上处于停工状态,因为环保,工厂被要求停止生产,他说,现在不光他们这样的行业,基本上每个行业都在查环保,只要有一点污染,基本上都是停工检查,而且,时间周期很长。

现在民营企业,我觉着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第一,资金问题,现在民营企业缺钱,但一般企业,银行基本上不给贷款,社会融资成本又高,导致很多企业资金周转不开。

第二,技术更新慢,设施落后,现在很多民营企业技术已经跟不上时代要求,生产设备也不行,但因为缺少资金,没法更新换代。

第三,观念问题,民营企业,大多数还是传统观念,在这个互联网发达的时期,传统观念已经过时,由于领头人观念成久,思路老化,慢慢的将被市场淘汰。

要想改变民营企业的现状,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不仅在资金上,更应该帮助他们改革技术,更换设备。

企业本身,也应该转变思想,学习新思路,新管理,提高企业自身能力,顺应时代需求。


YU2188


先发问。那些说民企营商环境不好,法律欺负民企的人。麻烦你们用那点脑水好好想一下,环境不好,民企是如何占到国家经济的90%的?一边占了国家经济的大头,一边说社会和法律对不起你们,良心狗吃了?

中国30多年开放,有目共睹,收益最大,最受关照的一直是民企。民企从78年的不到1%,短短30年发展到占全国经济的90%,这是从法律到政策,到社对民企的全力支持,让他们走到这步。。。

民企居然说国家和社会没关照他们,居然说国家和人民打压他们。真是贪心不足蛇吞象,吃了饭就砸锅。。。

不少民企资本换了屁股就不认人。现在民企有钱了,就想去抢道德话语权和立法权,进而反吃政府和民众了么?不好意思,中国不是美国。资本想串夺立法权,没门。

题主这问题问得也片面,不光是中国民企,国企一样困难,外国各类企业一样越来越困难。这是一个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瓶颈。即规模扩张停滞。

资本主义一旦规模扩张停滞,那么全球衰退是必然。未来能不蹦好起来想完全得看非洲,印度,中东的人口能不能加入资本主义现代市场。没有别的办法。

答主缺关注,缺点赞,缺爱,请顺手满足。



汤三十


中国的民营企业无疑承担了国家就业的绝大部分比例。民营企业,这一“中国特色”的企业,在各种夹缝中坚强地生存者,在敬佩这个民营企业家的同时,又不得不为它们的发展担心。


现在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障碍涉及到方方面面,但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障碍一:资金短缺的问题。

大多数企业,都在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由于资金短缺,应该更新的设备不舍得更新,应该投入营销推广的问题不敢投入,应该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去实现员工权益的问题无法解决。这样使得民营企业在资金短缺的条件下,艰难地“捱”着。放手又不甘心,不放手,企业在手里就像一个“烫山芋”一样,进退维谷。银行贷款的条件苛刻,高利贷风险太大。曾经的一个主顾,这里借高利贷发工资,那里借高利贷还高利贷。可见艰难。

障碍二:经营思想的问题。

经营思想的问题,有民营企业主的问题,也有历史影响的问题。在这样影响下,很难自拔;不遵从,就没法在企业圈子里行走,而遵从的成本又很高。由于经营思想的问题,造成了企业与员工之家的矛盾无法化解,随即产生的结果就是员工不稳定,内部管理问题严重,天天救火,天天补漏,屋漏又逢天下雨。有些思想是民营企业可以做出改变的,有些是他们无力改变的。经营思想狭窄,使得企业长远发展成为问题。他们对人性的认知(当然不是全部)还停留在旧的传统观念上,无商不奸、无奸不商似乎成为了一种宿命。具有开放性经营思想的企业主不多。然而,国外的一些企业经验又无法借鉴,毕竟国情不同、文化不同、历史不同。只能在黑暗中摸索前进。但总有一天,经营思想的改变会成为必然,否则是无法生存下去的。

障碍三:你们想想还有什么。


我想这是几个突出的影响民营企业发展最大的障碍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更高、更全面的见解,愿意一起讨论。


耕然夫


看见大家八仙过海,本人也来凑凑热闹。

作为一个非职业经理人但受邀担任过某民营集团四年常务副董事长的人,不说深谙民企内幕,至少看到部分实情,很为中国民企发展担忧。个人认为阻碍民企发展的因素有下面几点:

一、诚信问题。民企发展靠的是创始法人个人信用的背书。但我国不少民企法人诚信是打过折扣的。“创一代”民企老板大都文化程度不高但商业手段超高,而商业手段超高的背后多少伴随着不太光彩的手段。“创一代+”民企老板中出现不少知识分子,创建了不少标杆企业,但多数是自已挖坑自已跳或让别人跳,诚信也打了不少折扣。打了折扣的个人诚信势必会影响到其实际掌控的公司的诚信,市场拓展难和融资贷款难也就成为必然,因为他们不象国有企业那样有国家信用背书,再糟糕也能拿到市场和货款!

二、管理问题。从商人、企业家再到资本家,一步一坎,代表着不同身份时期需要有不同的管理理念、人才、手段等,可惜的是好多民企发展到集团(企业家)时段,仍旧用商人做买卖的手段在管理,焉能不乱?加上公司做大后,老板“当皇帝”心思越来越重,唯我独尊,一言堂,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企业如何不败?

三、融资问题。金融机构从来就是“嫌贫爱富”,从来不会“雪中送炭”,这是金融的本质。在中国虽然有政府政策鼓励但民企融资仍旧困难,为何?一是受制于民企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玄机重重,难于达到体制内金融机构要求的标准,要贷到款就必须按金融机构要求做假账,饮鸠止渴,撕碎民企仅有的一点法人信用;二是受制于95版、03版《商业银行法》,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法律难宜适用市场经济体制下民企,刻舟求剑,尽管国家每年出台不少民企扶持政策却收效甚微,原因就是这个法。

四、业务变态。绝大部分民企集团都是从某行业单一产品发展为多元产业,本来内部管理的滞后已让企业走上了不归路,随着摊子越铺越大,资金链越绷越紧,银行贷不了款,就开始打上市融资的主意,结果又被中介绑架,虚开增值税发票、借高利贷补税……等,于是企业彻底“回光返照”,死亡只是时间问题。更为糟糕的是企业主营业务从向市场要利润变成向资金要高利。13年之后大多数民企几乎都经营高利贷了,毕竟一笔高利贷收益顶十多年的主营业务收入,谁不眼红?!

民企遇到发展瓶颈,光有政策不行,企业内功也要做足,不能指望拿一堆补药去医治一个患病的病人!


一江秋8848


企业经营四个方面都受太大制约,1资金,民营企业贷款难度大,额度低众所周知,处于贫血状态。2市场,既无正确引导又破坏规范,大众生活类被盲目的电商无证无监管经营导致低价次产破坏市场信誉,工业类被环保制理导致成本高价格高,市场压宿,营养不良。3人才,社会价值观打工不如创业,盲目创业导致企业人才培养难度大,而且失败率高,企业成长受限。4社会保障基本无,民企只有经济效益生存一个标准,不管交过多少社保,纳过多少税,一天效益差,连尊严都会丢掉,身体无免疫力。当4个方面同时发生,状态可想而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