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虧損24億元,《封神》系列能否挽救北京文化?

去年虧損24億元,《封神》系列能否挽救北京文化?

又是新的一天,太陽照常升起。

運行近兩年的《封神》三部曲攝製,並沒有因疫情發生太多變化,第一部已拍攝完畢,正在後期製作,第二、三部已經結束外景拍攝。該片劇組製片人吳學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一切都按照正常計劃進行。”

出品方之一北京文化董事長宋歌曾表示,《封神》三部曲總投資額將達到30億元。該系列製作時間跨度9年,劇本打磨期長達4年,2018年6月正式開拍,拍攝持續12~15個月,第一部預計於2020年在中國內地上映。

30億元投資、9年製作,無論從投資額還是製作週期上,《封神》都創造了中國電影史的諸多第一,其重工業化流程打造更是被視為中國電影整頓轉型時期的重要標籤。

然世事難料,相繼投中《戰狼2》《我不是藥神》《流浪地球》等爆款影片的北京文化還是被“達摩克利斯之劍”擊中,高溢價收購帶來的商譽減值,使得北京文化在收購標的完成業績承諾兩年後,出現了近十年來的首次虧損。業績預告顯示,北京文化預計2019年虧損19.5億~24.5億元,較上年同期淨利潤3.26億元,同比下降698%至852%。

鉅虧後,本月11日北京文化發佈公告稱,公司第一大股東華力控股與北京市文科投資顧問有限公司(下稱“文科投資”)簽署了《合作意向協議》,華力控股擬向文科投資轉讓其直接持有的約1.09億股份,佔北京文化總股本的15.16%。具體轉讓價格待收購方完成盡職調查工作後再協商確定。

受該股份轉讓信息影響,12日,北京文化開盤後迅速漲停,收盤價報10.73元,漲幅10.05%,總成交額為2.18億元。

顯然,市場對於新的受讓方持樂觀態度,如此,包括《封神》系列在內的項目至少能夠保證正常運行。

頻頻押中爆款,為什麼還會鉅虧?

如果投資電影是一場賭博的話,北京文化是最大贏家之一。

從保底《心花路放》獲得豐厚收益,到投資《戰狼2》《我不是藥神》《無名之輩》,北京文化在短短6年間迅速成為知名的頭部公司。

單是《流浪地球》就為北京文化帶來不錯的收益,該片由北京文化承製、出品並主控宣發,穩居2019年春節檔口碑第一,最終拿下46.5億元票房。北京文化此前發佈公告稱,來源於《流浪地球》的營收約6億~6.5億元,收益約為2.4億~2.8億元。

2019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北京文化實現營業收入6.42億元,同比增長1194.76%,淨利潤1.72億元,同比增長8425.38%。前三個季度,北京文化實現營業收入7.05億元,同比增長99.56%,實現淨利潤1.17億元,同比增長152.76%。

在諸多虧損的影視傳媒公司中,北京文化能夠脫穎而出並盈利的主要原因,是與《流浪地球》項目計入收入有關。那麼,2019年前三季度淨利潤1.17億元,即便第四季度業績不佳,也不至於全年預計虧損24億元。

去年亏损24亿元,《封神》系列能否挽救北京文化?

遺憾的是,一部《流浪地球》並不能解救“綠巨人”。

北京文化前身為京西旅遊,1998年在深交所上市,京西旅遊在2005年前曾多次嘗試跟房地產公司重組,與北京崑崙琨重組後更名為北京旅遊,但此次重組並未明顯改善公司業績。

2013年起,北京文化由旅遊業向影視娛樂業轉型,先後收購摩天輪文化傳媒、世紀夥伴文化傳媒、星河文化經紀等華語影視娛樂界享有盛譽的公司。2016年4月,隨著世紀夥伴和星河文化正式並表,北京文化正式轉型泛娛樂產業,通過整合娛樂產業上下游資源,搭建多位一體的泛娛樂產業鏈。

三家核心公司分別涉及影視行業的各個領域,摩天輪文化傳媒業務覆蓋電影全產業鏈,世紀夥伴文化傳媒以電影、電視劇出品製作為主體,星河經紀是國內單體最大的經紀公司,董事長王京花被稱為中國第一代經紀人。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文化收購這三家公司的時候,正值影視產業收購併購高峰期,公司估值高,收購價格自然也高。比如,以評估報告列明評估價值為基礎,世紀夥伴股權的交易價格確定為1.35億元。交易完成後,北京文化直接持有其100%股權。

但高價收購後幾年,資本後遺症就顯露出來了。

對於此次業績虧損,北京文化方面解釋,鉅虧原因主要是旗下全資子公司世紀夥伴、星河文化經營業績下滑,公司擬計提相應的商譽減值準備13.7億~14.7億元。

所謂商譽就是在未來為企業經營帶來超額利潤的潛在經濟價值,或一家企業預期的獲利能力超過可辨認資產正常獲利能力(如社會平均投資回報率)的資本化價值。

“作為企業整體價值的組成部分,商譽在企業合併時,是購買企業投資成本超過被合併企業淨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一旦併購資產未來盈利出現問題,確認了減值損失,對於擁有大量商譽的上市公司影響就很大。”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表示。

知情人士表示,2019年,世紀夥伴的經營團隊就發生了變化,電視劇業務開展暫緩,導致全年確認收入只有百萬元。財報顯示,2018年,公司電視劇、網劇業務收入為5.18億元,超過電影業務收入,佔公司總收入的42.98%;2019年上半年,公司電視劇、綜藝、新媒體收入為105.75萬元,僅佔公司總收入的1.7%。

與此同時,受2018年影視行業調整,星河文化演員業務與收入在2019年明顯減少,給公司帶來主要收入的演員嚴重流失,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旗下藝人包括白百何、郭京飛、黃志忠、焦俊豔、柯藍、陸毅等,但目前一些演員已不在其列。

兩家子公司斷崖式下滑的業績最終讓公司商譽產生減值,形成了鉅額虧損。

《封神》系列能否挽救?

北京文化試圖再次通過收購找到新的突破口,從而改善業績。

2019年10月,三季度表現不錯的北京文化宣佈以自有資金8.4億元收購北京東方山水度假村有限公司100%股權。資料顯示,標的公司成立於2002年,主營業務為中餐冷葷,但2018年以及2019年1月~7月營收均為0元,但其主要資產為29塊國有土地使用權,還有約100畝的租賃土地,租賃期限為30年。

北京文化表示,公司將在北京市密雲區建設密雲國際電影文旅小鎮,主要通過北京文化電影IP,打造影視主題為主的商區+酒店為核心的文旅小鎮,並配套攝影棚、封神之城、多功能影院、親子類主題樂園、明星餐飲街區、主題酒店等設施,實現公司業務延伸與產業鏈佈局,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同時有利於促進各業務板塊間協同效應,進一步增強北京文化行業競爭力。

華誼兄弟、萬達影業均佈局過這種模式,目前鮮有成功案例,畢竟實現這樣的迪士尼願景,需要打造超級IP,從而產生衍生的商業價值。

在北京文化去年公佈的諸多項目中,《封神》系列是最具有潛力的超級IP。

曾有互聯網公司做過調查,中國文學創作中,《封神演義》與《西遊記》都是排名靠前的經典IP。

從2013年起,就有《西遊降魔篇》《西遊記之大鬧天宮》《西遊記之大聖歸來》《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等影片出爐。其中,五部影片票房位居當年中國內地影市票房TOP10,《西遊降魔篇》奪得2013年年度票房冠軍,《西遊記之大聖歸來》位居國產動畫電影票房影史亞軍。

去年亏损24亿元,《封神》系列能否挽救北京文化?

擁有完整故事背景與人物體系的《封神》IP從去年開始成為另外一個“IP金礦”,大爆款《哪吒之魔童降世》正是取材於《封神演義》。

《封神》導演烏爾善曾做過一個巧妙的比喻,如果說《西遊記》是“一個人帶著三個小動物去西方留學”的佛教故事,那麼《封神演義》則是反映商周歷史變革、融會儒家與道家精神的群像故事,後者其實才是中國人自己的國民神話。

為打造超級IP,該系列彙集了江志強、巴里·奧斯本、詹姆士·沙姆斯等國內外頂級的監製和製作人,但烏爾善堅持要講一箇中國人的故事、中國化的情感哲學。“作為觀眾,我不願看到一個為我刻意設計出來的故事。其實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一大票房市場,在中國市場成功的電影,就是在世界市場成功的。”

但《封神》最終能否像《指環王》系列一樣打開一扇大門,能否讓北京文化重回巔峰,都還是問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