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幽冥地府真正的最高掌權者是誰?為什麼?

小馬談古今


是玉帝

十殿閻君誰開工資,是玉帝

鍾馗巡查誰開工資,是玉帝

道家佛家掛靠職位,誰拍板,還是玉帝。

早請示,晚報告,猴子來了報於誰知道,是玉帝。


未來滾滾而來


我是清悠初見,很榮幸回答這個問題。

中國古代神話體系十分的繁雜,除了佛和道之外,還有些民俗崇奉的神仙,至於誰才真正是幽冥地府最高的掌權者,歷來眾說紛紜。總的來說,世人普便認為是酆都大帝、東嶽大帝、閻羅王和地藏王菩薩這四位仙佛。在筆者看來,幽冥地府真正的最高掌權者是許下“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宏願的地藏王菩薩。簡要分析如下:

一、從中國古代神話體系來看,幽冥地府屬於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之一的欲界,是所有眾生六道輪迴的最高審判、監管之所。

佛教認為“三界”之迷苦比大海還要寬廣,因此常說“苦海無邊, 回頭是岸”。儒家則認為欲界中的所有眾生都存在著食、色、眠等諸多欲望,而把這些慾望看作是人生而俱來的本性,認為是天理,從而衍生出了程朱理學中的“存天理、滅人慾”,簡單來講,人需要睡覺是天理,而找個美女陪自己睡覺則是人慾。

欲界是人間、地獄、餓鬼、畜牲、修羅和六慾天(四天王天、兜率天、忉利天、化樂天、夜摩天、他化自在天)的總稱,而我們所說的“幽冥地府”則是指欲界中的“地獄”。佛教常說,只有修成正果,達到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佛四種境界,才能跳出三界外,不入六道巡迴。而孫悟空大鬧地府時,威風凜凜的拿著筆劃著生死簿,大言不漸的說自己“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也給自己被壓五行山喝五百年鐵水埋下了禍根。

就地獄而言,世界上著名宗教如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等派別都認可地獄的存在,認為地獄就是人死後靈魂受難的地方。外國的教派暫且不談,我們來說說中國神話中的地獄是什麼樣的。

(一)佛教關於地獄有三類描述,其中最讓世人熟知的就是十八層地獄,這也是國人對地獄認識體系中受眾最廣的地獄描述。

  • 1、佛教認為,地獄分為八寒地獄、八熱地獄、近邊地獄孤獨地獄四個大類,其中八寒地獄八熱地獄各含八種不同的地獄模式,近邊地獄則有屍糞泥地獄、煻煨坑地獄、劍葉林地獄、利刃原地獄、鐵柱山地獄五種地獄模式,前四種分列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也稱為阿鼻地獄,每個方向各有四個,除這十六個地獄之外,另外在東南、西南、東北、西北方向各附屬一座鐵柱山地獄。孤獨地獄
    則沒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和萬物融為一體,任務物體皆可成為地獄,是專門對付世上零星鬼魂的地獄。
  • 2、佛教還有另一種說法,稱為十八層地獄。據佛經《十八泥犁經》所記載,地獄共分為十八層,這十八層並不是像人間的高樓一樣在空間上有十八個層面,而是根據人生前所犯下的罪惡的大小來決定施行懲罰時間的長短。每前進一層地獄受的苦增加20倍,受罪的時間增加一倍,到了第十八層,所受的苦是人間無法想像的,因此有時憎恨一個人,就咒他死後下十八層地獄。
  • 十八層地獄每個位面的地獄名稱不同,按層級分別是:拔舌地獄、剪刀地獄、鐵樹地獄、孽鏡地獄、蒸籠地獄、銅柱地獄、刀山地獄、冰山地獄、油鍋地獄、牛坑地獄、石壓地獄、舂臼地獄、血池地獄、枉死地獄、磔刑地獄、火山地獄、石磨地獄和刀鋸地獄,每一層苦難都不同,那痛苦和殘酷的景象,不忍描述。
  • 除以上兩種外,佛教還有八炎火地獄,八寒地獄,八熱地獄的說法,分類又各有不同。但無論哪種說法,都是受苦被罰的地方,
    佛教宣揚的是引人向善,做下什麼“業”則得到什麼“果”,做了善事,則有善報,做了惡事,則會墮入輪迴,永受地獄無邊之苦。

(二)道教神話體系認為地獄的入口在泰山之下,地獄連通人間的出口在東海桃都山。

  •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主要以黃帝和老子的學說為思想依據,後由天師張道陵正式創立道教,從而形成了一整套神仙體系。道教思想原來將世界分為陰陽兩界,後來與傳入華夏的佛教進行了融合,道教則把地獄納入陰間最黑暗的一部分。地獄入口在泰山之下,此地是天下至陽之地,與至陰相鄰,因此也是離地獄最近的地方。
  • 古代人認為泰山是神山,這座神山被封為東嶽大帝,受世人供奉,古代皇帝到泰山封禪,封是“祭天”,禪是“祭地”,封禪不但可以溝通天上的神仙,也可以聯通地獄,此事遠可追到“三皇五帝”之時。

《管子·封禪篇》:“禹封泰山,禪會稽;湯封泰山,禪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禪社首。”

  • 而地獄的出口則在東海之中,桃都山下東北方向,是地獄鬼魂出入之地,稱為鬼門,有神荼、鬱壘二位神仙看守。若想從陰間通往陽間,不能走泰山,只能走桃都山,桃都山居東方,東方青乙木乃生極,陰陽相鄰,生死相通,華夏的東方是浩瀚的海洋,水能通幽冥,故而桃都山是陰陽相通最合適的地方。

《山海經》記載:“滄海之中,有度朔 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 ,一曰鬱壘 ,主閱領萬鬼。

二、傳說中的酆都大帝、東嶽大帝、閻羅王和地藏王菩薩這四位幽冥地府最高掌權者,前兩位來自道教神話體系,後兩位來自佛教神話體系,但相對而言後兩位對世間影響最大。

(一)酆都大帝,北極紫薇大帝在陰間的分身,主管整個陰間事務。

  • 在道教神話體系中,酆都大帝又被稱為主管地府冥界的最高神靈。酆都大帝是東嶽大帝的部下,又稱為北陰大帝、北太帝君、酆都北陰天子,屬於東嶽大帝管轄之下的陰間最高神,也是道教尊神中的五方鬼帝和十殿閻羅的上司,主要職責是統管酆都之下的羅酆六天的六天鬼神,專司負責處理陰間的事物。
  • 到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道教神譜的確立和完善,酆都大帝的形象逐漸豐滿。陶弘景《真靈位業圖》將仙譜中的第七級的中位神稱為“酆都北陰大帝”,居於羅酆山,此山在北方葵地,山高二千六百里,周圍三萬裡。有鬼神宮室,神宮包括六大天宮,是北酆鬼王決斷罪人住處。
  • 後來鬼都羅酆山轉移到四川酆都,此地平都山是道教之七十二福地之一,因為酆都和羅酆山有著同一個“酆”字,酆都就成為陰曹地府,酆都大帝則演變為主管陰間的帝王。

(二)東嶽大帝是五嶽泰山之神,主管人世間一切生靈生死之事。

  • 道教認為世間上每座山都有神仙居洞府,所以在唐朝杜光庭所著的《洞天福地記》中才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說。五嶽位於天地之間,自有賦予它的職責,所以杜光庭認為五嶽之神地位極為顯赫。泰山神又被稱為東嶽大帝,主管人世間一切生靈的生死大權。
  • 另外五嶽之神的重要性還在於他和中國道教五行的思想內外聯繫,五嶽處於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五行亦然,因此道教認為,五嶽尊神各自主管五行方位之一,其中東嶽主木,南嶽主火,西嶽主金,北嶽主水,中嶽主土。因此東嶽大帝主管與木相關的一切事宜,木乃生髮之意,性質至陽,上面也介紹了,泰山是至陽之地,聯通至陰的地獄,是陽間入陰間的入口。

關於東嶽大帝的來歷,民間傳說極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 一是黃飛虎說:據《封神演義》所言,東嶽大帝和他的兒子炳靈公,被封為泰山之神,其中東嶽大帝是黃飛虎,炳靈公是黃天化。《封神演義》中姜子牙封黃飛虎為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大帝,總管人間吉凶禍福。
  • 二是太昊說:據道經《洞淵集》記載雲:“太昊為青帝,治東岱,主萬物發生。”
  • 三是金虹氏說:
    據東方朔作著的《神異經》記載:盤古在臨死之前,有一子叫赫天氏,赫天氏的子孫中一位叫少海氏,有兩個兒子,長子是金蟬氏,後稱東華帝君,次子是金虹氏,後稱東嶽帝君。
  • 另外還有盤古化身說、上清真人說、山圖公子說、天帝之孫說等,眾說紛紜。由於歷代統治者對泰山神極為信奉和推崇,因此東嶽大帝的地位也不斷的提升,最終成為了陰間的最高統治者。

(三)閻羅王,十殿閻王之第五殿主,地獄十殿閻王的代言人,負責處理陰曹地府審判相關事宜。

  • 閻羅王,世人又稱“閻王”或“閻王爺”,為佛教陰曹地府中的十殿閻王之一,主司第五殿,又作為十殿閻王的代言人,負責處理陰曹地府審判相關事宜。特別是一句“閻王叫人三更死,誰敢留你到五更”,更是廣為世人熟知,其民間影響力在四位仙佛中排名第一。說起來閻羅王這個詞是一個舶來詞,原型是印度神話中的“閻摩羅王”,是中外文化融合的產物,閻羅王是印度教太陽神的兒子,為人類死亡的第一人,因此他承擔起尋找、發現死者歸宿及通向冥界之路的重任,最終他發現了冥界,也就成了冥界之王。
  • 在佛教傳說裡面,閻王掌管人的生死和輪迴,所有人死後要去陰間報到,並接受閻王的審判,生前行善者,可昇天堂,享富貴,生前作惡者,按其在陽間罪惡的大小判定承受相應地獄的責罰。原來傳說中地獄只有閻羅王一人,後來玉帝將職責分為五人掌管,其僚佐有十八人,有判官、黑白無常、牛頭馬面、鍾馗、孟婆等人。在唐代時,玉帝冊封閻羅王,讓其統率五獄兵衛,同時也將地獄分成十殿,每殿有一殿主,合稱十殿閻王。

十殿閻王依次是:秦廣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閻羅王、卞城王、泰山王、都市王、平等王、轉輪王。

(四)地藏王菩薩,以“大孝”和“大願”傳世的四大菩薩之一,法力無邊,稱為“幽冥教主”

  • 地藏王菩薩,是漢傳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地藏十輪經》稱其“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而得名。在佛教中,地藏菩薩受佛祖釋迦牟尼的託咐,在自己寂滅後和未來佛彌勒出世前的這一段“無佛世界”時間裡,要起到擔當教化六道輪迴眾生的重任,就相當於佛祖的“代理佛”,其地位和權勢極高,如同佛陀一般的存在。
  • 據佛學典籍記載,地藏王菩薩在過去無量劫前,其母親不信三寶而行邪道、愛吃魚子行殺生業墮入地獄,地藏王曾經幾度救出自己在地獄受苦的母親,因此地藏王許下宏願,要救度地獄一切眾生,他以“大孝”和“大願”德業被佛教廣為弘傳,也被世人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
  • 而地藏王菩薩還在佛教中掌管幽冥界,幽冥界又叫九幽冥界,因此地藏王菩薩被稱為“幽冥教主”。陰曹地府的幽冥背陰山後有九幽十八獄,所以地藏王是幽冥界的最高掌權者。

三、酆都大帝和東嶽大帝因為神仙爭鬥已經失去了管理地獄的權力,而閻羅王只是地獄十殿閻王之一,所以地藏王菩薩才是幽冥地府真正的最高掌權者。

  • 《西遊記》是一本崇佛抑道的小說,筆者認為吳承恩寫《西遊記》就是為了諷刺嘉靖皇帝的,而嘉靖皇帝信得就是道教。由於佛道關於幽冥地府的神仙體系不是一回事,雖有融合,細分上還是有差別。首先就目前社會認知來看,酆都大帝、東嶽大帝的影響力顯然不如閻羅王和地藏王菩薩;
    其次在孫悟空的時代,酆都大帝因為北極紫薇大帝與玉帝鬥爭失敗,交出了四御的權力,相應的管理地府的職責也沒有了;再者玉帝只所以能上臺,佛界在其後使了很大的力,玉帝上臺以後,為了安撫佛界,免去了東嶽大帝管理陰間的職責,因此在此就不對道教兩位大仙做具體分析。下面,我們對比分析一下閻羅王和地藏王菩薩誰是幽冥地府真正最高掌權者?
  • 從《西遊記》原著第三回“強銷生死薄”中可以看到以下方面的描述:

“悟空拿過簿子,把猴屬之類,但有名者,一概勾之。捽下簿子道:“了帳!了帳!今番不伏你管了!”一路棒,打出幽冥界。那十殿閻王不敢相近,都去翠雲宮,同拜地藏王菩薩,商量啟表,奏聞上天,不在話下。

  • 十殿閻王被孫悟空欺負後,趕緊到幽冥地府翠雲宮去拜見地藏王菩薩,彙報孫悟空大鬧地府事宜,又請他寫一封奏表,去天宮告御狀。

  • 在86版《西遊記》中,閻羅王開始不把孫悟空放在眼裡,後來被猴子教作人,立刻變老實了,不得不把生死簿交給孫悟空,而後地府開始向玉帝告狀。
  • 在《西遊記》原著中這一段是這樣描寫的:先是東海龍王告狀,告花果山齊天大聖孫悟空搶了東海定海神針,老龍王走後,南極仙翁又啟奏道:“萬歲,有冥司秦廣王齎奉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薩表文進上。”玉皇上眼一看,表文上寫著:“幽冥境界,乃地之陰司。……今有花果山水簾洞天產妖猴孫悟空,逞惡行兇,不服拘喚……貧僧具表,冒瀆天威。伏乞調遣神兵,收降此妖,整理陰陽,永安地府。”
  • 由於地藏王菩薩曾立下“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宏願,因此永駐地府,從不外出,而派十殿閻王之首的秦廣王代表幽冥地府去玉帝前告狀,閻羅王根本沒有資格代表地府去告御狀。
  • 而在“真假美猴王”這一難中,兩猴鬧到地府,山鬼撞入陰司門裡,報上森羅寶殿道:“大王,背陰山上,有兩個齊天大聖打得來也。”慌得那第一殿秦廣王傳報與二殿楚江王、三殿宋帝王、四殿卞城王,五殿閻羅王、六殿平等王、七殿泰山王、八殿都市王、九殿忤官王、十殿轉輪王。一殿轉一殿,霎時間,十王會齊,又著人飛報與地藏王。

綜上分析:在《西遊記》中,酆都大帝和東嶽大帝已經失去了管理幽冥地府的權力,閻羅王只是十殿閻王之一,只有地府審判之權和叫喚大地獄之責,重大事項還要報告主宰地府的地藏王菩薩,因此地藏王菩薩才是幽冥地府真正的最高掌權者。


清悠初見


西遊記是一本論說了中國“儒釋道”文化的鉅著,作者吳老怪就是名精通儒釋道三家神通的大儒。也許你很奇怪,西遊記不是論佛說道家的神話小說嗎?儒何來?當然有,而且作者反映了…

鬼神是佛教道教的核心,而儒家卻看重人,正所謂不知生何知死!在西遊記中“人”非一定在鬼神之下。因為作為人臣的魏徵可以斬涇河龍神!武將秦瓊、尉遲敬德立於門前連惡鬼也為之驚懼!更有人間大儒袁守城可參透天地之機,這個連佛祖與玉帝也未必可以,因為在西遊記能力可掌控天地信息的不多,勁抽如秒猴的鎮元子…天尚可受其一拜!所以地仙祖也沒法掌控全部天機。當然開天闢地的太上老君是一名可掌控者。這樣看來這個“裝神弄鬼”的人的袁鐵嘴就算在西遊記的眾神佛仙聖妖王面前也非泛泛之輩了…


地府主凡間人事的生死!一眾神通廣大(不少還於猴王能力之上)的妖精魔王為了長生不死而削尖腦袋謀唐僧肉!那不是去地府刪塗抹了閻王爺的生死冊就可以了麼?猴王尚可以刪塗,那麼這些平猴王甚至高於猴王者為什麼不能?

由此可見地府的首腦非稱地府之王的閻羅了…在西遊記中,在地府辦事的神靈就有能力在閻王之上的,比方地藏菩薩,佛經說其是能力可成佛而放棄成佛者,為什麼?因為地獄還有餓鬼要渡,所以其不願成佛,甘願在苦寒慘寰的地獄辦事。擁佛的能力,看來神通能搞定猴王是不難的吧!因為西遊記每個菩薩級別的蓋過猴王。


當然真正的掌控地獄的神靈也就是西遊記最高的神靈,其光一御駕即可以在實戰中空手赤拳秒了猴王,記住…在西遊記中真正與猴王發生實戰而空手勝猴王者,另一個只有如來佛祖!除此就算是仙祖級別的鎮元子尚且用了法寶-拂塵與大䄂套才秒了猴王!一座駕擁如來佛祖般的神通!實太匪夷所思!由此,回應了為什麼西天路上眾妖不敢搞地府的原因。

那麼此神是誰?相信看過西遊記原著的人不少知道了,此靈就是東極青華大帝,亦即人間與地府所謂的太乙救苦天尊。太乙是太上老君的一個法身,因為道教的護身妙經說太乙救苦天尊乃玉清元始天尊九陽之精所化的法身,而老子(太上老君)一氣化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然則西遊記太上老君的定位是“開天闢地之祖”這句話是猴王說出來的,所以其是西遊記的最高神!
哪請問西遊記有誰敢去兜率宮撒野麼?請記住,猴王去是“偷”金丹罷了。一位座騎能秒猴王的神靈執地府帥印,有誰敢送性命?那又有一疑問,猴王去鬧事了?這是個安排,而且是太上老君的安排!請問猴王的使命不是取如來靈山的西經麼?那麼當知息如來是誰的門徒就拆解了這疑團,西遊記兩處白紙黑字說道:當初李老君“化胡為佛”的神話故事,原來西天三藏的思想就是源泉於老君,取三藏於南瞻部洲的大唐去做市場營銷推廣工作,實則是要傳播其哲思,真相大白了。最後說,西遊記真是一本十分了不起的神話故事名著…


洪範書齋


《西遊記》中幽冥地府真正的最高掌權者是誰?為什麼?

仙佛世界,天下三分,即是神人鬼。天庭與西天極樂統稱為神,玉帝如來分別掌管;人間有人王統治;鬼界,就是幽冥地府,它的最高掌權者既不是十殿閻羅,也不是地藏王菩薩,而是一位低調的人物,酆都大帝。



酆都,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地獄。

酆都大帝又叫酆都北陰大帝、北太帝君、酆都北陰天子。

屬於東嶽大帝的部下,管轄陰間的一切,是幽冥地府的最高神靈,是地獄的主宰。

他是五方鬼帝和十殿閻羅的頂頭上司,職責是統管酆都之下的羅酆六天的六天鬼神。

一、十殿閻羅都是酆都大帝的小弟。

因為孫悟空大鬧陰曹地府,十殿閻羅一直被人誤以為是陰間帝王,尤其是秦廣王。



十殿閻羅是誰?

閻羅是古印度神話中的人物,掌管地獄輪迴。因佛教傳入中國,閻羅隨之進入我們的神話傳說體系。唐朝時,把地獄分為十殿,每一殿都有一個閻羅王,而且各有名號,合稱十殿閻王。

他們分別是:

第一殿:秦廣王,專管人間生死,善惡吉凶。
第二殿:楚江王,專管活大地獄、剝衣亭寒冰地獄。
第三殿:宋帝王,專管黑純大地獄。
第四殿:五官王,專管合大地獄、血河地獄。
第五殿:閻羅王,原來管第一殿,但是因過分同情罪人,所以被降級到叫喚地獄。
第六殿:卞城王,專管叫喚地獄和枉死城。
第七殿:泰山王,專管熱腦地獄。
第八殿:都市王,專管大熱腦地獄。
第九殿:平等王,專管阿鼻地獄。

第十殿:輪迴王,根據上列各地獄的鑑定報告來分配轉世。

秦廣王在西遊裡出現的最頻繁,而且他主管生死,所以經常被當做陰曹地府的老大。但實際上,他只是酆都大帝手下的一個部門負責人。

二、地藏王菩薩是幽冥地府的名譽顧問。

有一種選擇叫“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地藏王菩薩就是這樣一位發大願的佛者。

在我看來,地藏王菩薩早已具有佛的修為,只是自己不願如此。佛家講三世,過去現在未來。在過去世中,地藏王菩薩曾幾度解救身在地獄中的母親脫離苦海,併發願渡天下眾生,尤其是佛光普照未及的地方。於是,地藏王菩薩立下誓言:“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地藏王菩薩心懷地獄眾生疾苦,身入幽冥地府,這裡便成了他的道場。

如果把酆都大帝是地府的最高行政長官,那麼地藏王菩薩就是是地府的名譽顧問,地府之事可以向他諮詢,但他從不主動插手地府的事務。


讀耕


《西遊記》中幽冥地府的真正最高掌權者是誰?

地府真正的掌權者是誰?原來閻王並不是老大?

人作為高智商的生物,從來沒有停止過對生命的探索。至於死後到底去了哪裡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著名的神話小說《西遊記》,為我們描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三界,三界由不同的人掌管。而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幽冥界。

每個人都逃脫不了生、老、病、死的命運,其中前三個過程,都發生在人類世界。據說當人去世後,靈魂會去往另外一個世界,通常被人們稱為幽冥地府。

《西遊記》中閻王掌生死,地府表面上的掌權者是閻王爺。

話說悟空學成歸來,自認習得長生不老之術,從此不墜輪迴。但其因在幽冥界的陽壽已盡而被無常鬼帶入地府。他首先見到的便是十殿閻羅。

在原著第三回,孫悟空闖入地府暴打了十王,又劃掉了生死簿,東海龍王向玉帝上表告狀。聖帝覽畢,說道:“著龍神回海,朕即遣將擒拿。”老龍王頓首謝去。下面又有南極仙翁啟奏道:“萬歲,有冥司秦廣王齎奉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薩表文進上。”旁有傳言玉女,接上表文,玉皇上眼一看,上面寫著:幽冥境界,乃地之陰司。……今有花果山水簾洞天產妖猴孫悟空,逞惡行兇,不服拘喚……貧僧具表,冒瀆天威。伏乞調遣神兵,收降此妖,整理陰陽,永安地府。

首先是秦廣王奉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薩之命來告狀,結尾也是貧僧請玉帝降妖,可見《西遊記》中幽冥地府的最高統治者就是地藏王菩薩。


小馬談古今


在西遊記中,幽冥界身份最高的掌權者自然是地藏王菩薩。這在孫悟空大鬧地府之後,十殿閻王的反應以及呈給玉皇大帝的告狀表中,有明確的答案。

大鬧森羅,強銷名號。致使猴屬之類無拘,獼猴之畜多壽,寂滅輪迴,各無生死。貧僧具表,冒瀆天威。伏乞調遣神兵,收降此妖,整理陰陽,永安地府。

很明顯,這是地藏菩薩上呈玉帝要求討伐孫悟空的表章。

孫悟空打出幽冥界後,十殿閻王都趕往地藏菩薩所居的翠雲宮,商量啟表,奏聞上天。

地藏菩薩在整部西遊記中共出現三次。一次是孫悟空大鬧地府。第二次是真假美猴王。第三次是救寇員外還陽。每一次地藏菩薩的出場,就像一個點,一點一點連起來,給我們一個模糊的神秘形象。

孫悟空大鬧地府,地藏為什麼不出手

孫悟空被勾魂到幽冥界的時候,態度是很倨傲的,拿出金箍棒,直接打進來。十殿閻王相反地態度很是謙遜,甚至下作,稱孫悟空一口一個“上仙”。可見幽冥界這些神仙地位法力都很低微。

而且從頭到尾,地藏菩薩都沒有露面。十殿閻王乖乖地拿出生死簿,讓孫悟空把猴屬的名字銷了去。

孫悟空大搖大擺的走了之後,閻王才趕去地藏菩薩的翠雲宮去商量啟表的事情。

孫悟空這一鬧,地府給我們的印象就是欺軟怕硬,只會打小報告的小鬼形象。如果把這理解為當時明朝社會矛盾中官府官員的軟弱,渾噩不作為,吳承恩的諷刺映射也合情合理。但是西遊記作為神話傳說,讀者更願意在小說的架構下解讀問題。

對於孫悟空大鬧地府地藏菩薩為什麼不出手這個問題,最好的解釋是:孫悟空是重要的取經人選,地藏菩薩得到了如來的諭示,不得出手。

以前我也覺得這個解釋很有說服力,有大局觀。但是需要一個前提,那就是地藏菩薩法力高深,孫悟空不是對手。這是真的麼?

地藏菩薩不是孫悟空的對手

在西遊記第五十八回,真假美猴王這一章,兩個孫悟空打到地府,請地藏菩薩的坐騎諦聽辨別。其實諦聽已經知道了真假,只是不敢說。

那獸奉地藏鈞旨,就於森羅庭院中,俯伏在地。須臾,抬起頭來,對地藏道:“怪名雖有,但不可當面說破,又不能助力擒他。”地藏道;“當面說出便怎麼?”諦聽道:“當面說出,恐妖精惡發,騷擾寶殿,致令陰府不安。”又問:“何為不能助力擒拿?”諦聽道:“妖精神通,與孫大聖無二。幽冥之神能有多少法力,故此不能擒拿。”地藏道:“似這般怎生祛除?”諦聽言:“佛法無邊。”

從這一段諦聽的言語中,可以清楚地得出兩個結論:一是諦聽能夠分辨真假孫悟空。二是地藏菩薩的法力不足以擒拿跟孫悟空本事差不多的六耳獼猴,所以讓他們去找如來佛祖。

這個結論有點顛倒讀者認知。地藏菩薩是跟觀音並列的佛祖座下四菩薩之一,怎麼會不是孫悟空的對手呢?我們可以從經常出場的觀音菩薩身上找找答案。

觀音菩薩是西行取經的總策劃人,其行止從頭到尾。細心的讀者可以想一想,觀音菩薩沒有真正的出過一次手。

孫悟空第一次搞不定的妖怪是黑熊精,觀音菩薩來收服。先是孫悟空變作一粒仙丹,觀音變成妖精的樣子,哄騙黑熊精把悟空吃下肚子。然後怕黑熊怪無禮,把一個禁箍給他戴了,收作守山大神。

後來在收服紅孩兒的時候,觀音菩薩先是灌滿了淨瓶裡的水,然後上天借了天罡刀,才騙得紅孩兒上了蓮臺。菩薩還不放心,又拿出了佛祖給的金箍,戴在紅孩兒的腦袋上。

不是寶貝就是計謀,書中還不斷的說菩薩法力無邊。法力是無邊,武力很有限。這就是菩薩的套路。

西遊記裡,佛教給讀者的印象就是,持刀把門的是金剛,赤手空拳的是羅漢,有坐騎的是菩薩,穩坐如山的是諸佛。西遊記作為神魔小說的開山鼻祖,不能跟當下升級流的網絡小說一樣套路嚴謹。也是可以理解的。

觀音菩薩的本願是慈悲,地藏菩薩的本願是願力,即地獄不空,我不成佛。菩薩即菩提薩捶,就是覺悟。成佛的關鍵是心的覺悟,跟法力也沒有太大的關係。


太尉讀書


幽冥統治者是六御之一的后土娘娘!地藏王菩薩不是,幽冥中還有兩個,東嶽泰山大帝,還有太乙救苦天尊!東嶽泰山大帝掌握陰間,掌握神死後的世界,太乙救苦天尊不同,佛教說業力難敵因果,太乙救苦天尊能把業力因果消失,可謂真正的第二號人物。


獨坐靜飲淡看世態炎涼


這是個模稜兩可的問題。可以以任何筆回答,或以別的只要能寫字的。我倒有個新提,,用手指頭寫,即有創意又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心想事成183825422


當然是地藏王菩薩,雖然沒什麼實權,但是有解決不了的事還是得問他。


30歲開始新的自己


地藏王菩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