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墓碑上的“故、显、考、妣”啥意思?有什么区别吗?

农夫也疯狂


不管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丧葬文化在中国的广大土地上是十分讲究的,尤其是刻在墓碑上的字,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知识,的确不能随便去写,否则就会闹出笑话,让树碑的人难堪。

墓碑文,正常情况下,都是以逝者儿子的身份写的。如果儿子先于父母一步去世,那就另当别论。今天要探讨的墓碑上的“故、显、考、妣”是墓碑上正常情况下会出现的四个字,是儿子给已故的父母立碑时要用到的。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呢?

墓碑上的“故、显、考、妣”4个字有三层意思。

一、“故”。

“故”表示“故去”,多是对去世之人的讳称。古人在语言表达上十分讲究,他们认为直接称“死”或者“亡”很不尊重。

在实际生活里,“故”字有没有不要紧,加不加没有实际意义,所以有很多墓碑直接称为“先考妣或者显考妣”。

二、“显”同“先”。

“先”指的是“已经去世的人”,考或者妣之前加一个“先”表示逝者的父母已经去世,并且也能用“先”来表达自己的怀念和哀痛之情。

记得小时候随父母上坟,经常看到墓碑上的字,最上方单字“先”,第二行俩个字“考”和“妣”。以下就是儿丶媳、女、婿等孝子贤孙的名字。我问父亲:“这先字什么意思?”父亲说:“先人的意思。长辈称先人。”

“显”原有显示、显赫之意,用在墓碑上意思是声名远播,是对去世之人的一种溢美之辞。而显字用在墓碑上,是从“皇”字演变而来的。

清代的《读礼通考》记载,原本古人在祖、考及妣之上,都加一个“皇”字,但元大德年间皇帝诏书改为“显”字,因为普通百姓不能称“皇”,所以普通百姓只能改用“显”字。

先和显不得乱用。

""先""是表示对已故父母的尊称,""显″表示是对已故父母的美称。而如果逝者前面没有在世的长辈,下面已有孙辈,才能赞扬TA为“显”,反之就不能用。

碑文上,儿子给父母立碑用“先”,孙子给祖父母立碑用“显”。记清楚,别闹笑话。

三、考、妣(bi,三声)。

考妣,古代称已死的父母。父死后称“考”,母死后称“妣”。

考字原指父亲,不论是健在的已故的。妣字原指母亲,不论是健在的已故的。如成语“如丧孝妣”,意思是: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着急和伤心(现多含贬义)。

农村及公墓里,经常看到墓碑上“先考”、“先妣”等字样,从中可以了解这是一座合墓,埋葬着夫妻二人,男人姓甚名谁,女人姓甚名谁。甚至还可以了解,这对夫妻的生卒年、出生地及子女多少,第三代人多少。简直就是一个大家族的名单。

在清代,男人死后立的碑文是:清故某公讳某某, 女的,清故某某氏老儒人。然后是生卒年,即生于某某年故于某某年。其中的公、儒人分别是男子、妇人的尊称。而“讳”字,旧时不敢直称帝王或尊长的名字,是表示尊重,不能直呼其名。

墓碑中有古代文化常识,有家族人物关系,了解一下很有意思。另外,处处留心皆学问,郊外的墓碑上,“故、显、考、妣”四个字随处可见。了解这些常识,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最近这些年,农村确实流行给先人墓前立碑。我爷爷奶奶是1994年去世的,前些年也立了碑。碑上用的是“显”。

如果你仔细看一下坟地的这些墓碑,确实如题目所说,有的写着“显”有的写的“先”,还有的写着“慈”。此外,还有“考”“妣”“讳”等字。这都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规制,非常讲究,是不能乱用的。

碑文能透漏出很多的信息,懂得的人能根据碑文直到墓里埋葬之人的姓名、生卒年、家庭情况,去世时族人情况,立碑人与埋葬之人的关系等。

各地风俗不同,墓碑上所刻内容也会有所不同,甚至相同的字在不同地区代表的意思也有所不同。尤其是南北差别大。

下面我们按照题目一个一个来说。

这个很好理解,就是故去的意思。在古代“故人”有两个意思,一是指老朋友,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指死人。


这是对先人的一种敬称。后面一般会跟着父或母字,显父,显母。根据清朝学者的记载,这个“显”字在以前是写成“皇”字的,也就皇父,皇木。这并不是说其父母是皇帝皇后,而是古人对故去的先人的美誉,以示死者的尊贵。后来因为规定“士庶不得称皇”,就改为了显字。

我们会看到,有的墓碑用的是显字,有的用的是先字。这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先字是对逝者的尊称,显字则是对死者的美称。在有的地方,死者去世是父母、岳父母戒亡,且下有子孙才配用显字,一般的人只能用先字。


考/妣

这个也简单,考,指的是父亲,妣,指母亲。也就是说这个坟墓里埋的是立碑人的父亲或母亲。

除了考和妣,有些地方也会用严和慈二字,意思差不多。严指父亲,慈指母亲。严父慈母嘛。

此外还提现大家注意区别使用“讳”和“智”字。古人讲究忌讳,尤其是晚辈不能直呼长辈的名字,所以在立碑时提到长辈的名字也要作讳避处理。提到男性长辈名字时用“讳”,提到女性长辈名字时用“智”。如,公刘讳XX。


南京老張


别的地方我就不懂,我们这我就知道,显考,说明是老人好命,上面没有父母,下面儿孙满堂!死者男性,考!女性妣!至于故考,视为夭寿命,就是死者上面还有父母或者更大长辈的人还活着!女性为故妣,其他的也就不是很懂了!比如我爷爷墓碑写着显考21世文水郑公之墓!我奶奶写着显妣刘挽郑母之墓!我父亲去世时候因为爷爷还在世,墓碑写着故考22世建家郑公之墓!因为我当时我不懂,为啥上面不一样,有一天,问族里长老,才告诉我,也就是我上面所说!至于21世,是我们谱系传承,我们族谱从闽南郑氏开支鼻祖算下来,到我这40世!后来家族差点被灭族,跑出去三个,后来三个人又重新开枝散叶,我们称为二世祖,到我这23世!



野狼207


“故、显、考、妣”一般用于农村人的丧葬文化中,是对逝去祖先的一种尊称,体现出子孙后代对逝去祖先的一种尊敬和怀恋之情。



在农村,墓碑上的“故、显、考、妣”啥意思?有什么区别吗?

♦“故”:指逝去的老人,农村人在墓碑和农历七月半给逝去的祖先烧纸钱的时候,一定是用“故”作为开头,这是一种尊称。这种民间的丧葬文化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祖祖辈辈就这样传承了下来,基本上全国统一。

♦“显”:在农村丧葬文化中代表“父辈”,就是自己的父母,如果儿子或女儿给自己逝去的父母立墓碑或者烧纸钱,“【故】的后面就要用【显】”,这是一个辈分关系。如果孙子孙女给爷爷奶奶立墓碑或者烧纸钱,“【故】的后面就不能用【显】”,这又是另外一种说法,暂且不表。



♦“考”:指男性逝去的祖先,凡是男性祖先,在农村的丧葬文化中一律用“考”,这是咱们老祖宗发明的,代代相传,一直沿用至今。“考”在现代新华字典里可没有解释成性别,但在农村人的丧葬文化中,大家都默认了是对逝去祖先性别的区别。

♦“妣”:在农村的丧葬文化中,“妣”代表女性,不管是辈分高低,只要是女性一律用“妣”。在荣哥老家农村有这样一种说法,阳间男女分雌雄,阴间男女分考妣,“考”和“妣”就是用于对逝去祖先男女性别的区别,也是一种尊称。


农村的丧葬文化中不光有“故、显、考、妣”,还有一些特定的字词用于对逝去祖先的尊称,比如“曾、高、祖、岳”等等,这里就不再多讲了,那是题外话,在多说就和题目无关,跑题了。


山里优果


在农村,墓碑上的“故、显、考、妣”啥意思?有什么区别吗?

首先,这四个单字刻在墓碑上,都是一种对过世人的“尊称”,同样也是一种区分“称谓”的方法,刻什么,主要还是在于“主祭人”是谁,也就是主要是谁刻的碑的一种“主权”显示。

1.先说“故”:

这个应该挺好懂的,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它的意思是“已故”,通常放在最前面,比如“故先考,故先妣”等等,虽然,看起来有点“重意”,因为既然刻在碑上了,当然是已故了,其实没必要再加一个“故”字,但是,一般来说,加这个字,更显尊称。

2.再来说“显”:

这个“显”,其实是从古代的“先”,慢慢化用到现在,变成了“显”。

首先,“先”其实和“故”的意思也差不多,主要表示“先逝”的意思,其实也就是表示此人已经“去世”了。

但后来慢慢发展为“显”,则是类似一种后代对过世人的“尊崇”,像是宣传其的德行优秀,荫蔽后代等等,常见的就是刻“德显考、行显著”此类。

古代人讲究的是三不朽,大概的意思是:“太上立德、其次立功、三次立言”。

而一般家族,通常是难以“沾”上前两不朽的,所以,为了突显先辈的“功绩”,一般在“三次立言”上下功夫,比如宣传其“德行”,所以用“显”来赞颂先辈的德行“好”。

(其实,在古代,阶层等级极为森严,这个“显”字是不能乱用的,什么人,是什么身份,做了什么事,只有得到家族的认可,才能刻上什么样的前缀的,而现代,通常没这么严格,为了“面子”上好看,刻个“显”,显得有文化。)

3.最后说“考、妣”:

首先,这个两个字,其实说的是“父、母”,但其实在不同地方的说法,是不太一样的。

比如,通常大部分地方都会依循当地“规矩”,在墓碑上刻“先考、先妣”,或者是“显考”、“显妣”等,其实两种都可以;

但也有某地认为,如果父母先去了一位,墓碑上刻的就该是“先考”或“先妣”;

而如果父母双亡的话,墓碑上就应该刻“显考”、“显妣”。

再来,还有地方认为,如果父母一方在世,一方去世,是不可以立碑的,而有些地方则认为可以立碑,总之,还是因地制宜为好。

总结:

在农村,墓碑上的“故、显、考、妣”的意思分别是“故”:显示故去、逝去;“显”:表示德行,威望等;“考、妣”:就是“父、母”。

区别在于后代对先辈刻在墓碑上的尊称,称谓,以及“美好愿望”,比如宣传德行等。


长了鹿角的兔子


第一: “故”就是指去世的意思,也就是墓碑上常见的“已故”,表示子女对已故父母的尊敬。这个是罪常见的从古至今一直在延续使用的,而且农民在举行丧礼时都是比较注重讲究的,都会严格按照老一辈的传统进行,所以这也算是一种传统的延续吧!


第二: “显”,一般也会用“先”来替代,这个也是地区不同用法不一,而且不同地区所表示的含义也有区别。比如有的地区,如果木府当中有一位先去世,那么在墓碑上就会用“先”,如果两位两位老人都去世了,就会在墓碑上用“显”。在有的地区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显”字和“先”字分别代表美称和尊称,不过主要目的是颂扬自己父母的美好德行。在我国古代就有“德显考,行显著”的说法,因为一般家庭的父母是很少能写出出名的著作或为国建功,所以这样写,也只是为了能表达对父母德行的尊敬。而还有一种说法,在以前没有用“显”字前,用的是“皇”字。元代以后,因为考虑到只有皇族才可用“皇”字,所以在民间就不允许再使用“皇”字,但百姓又想表达对父母的敬意,所以就改用“显”字。


第三点: “考”和“妣”,在墓碑上还会经常出现“先考”和“先妣”,这分别是农民朋友为了表达对自己父亲或母亲的怀念之情。其实在我国,墓葬文化已经传承了2千多年,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受各个时期文化的影响,墓葬文化也经历了很多发展变化,而且地区不同,其文化也有差异。希望大家能了解这一民间文化,不要弄错。除此之外,大家也要清楚,说到底,这也是大家怀念亲人的一种表达方式,不要把它当成封建迷信来传播。


DinosaurVideo


在农村墓碑上的“故、显、考、妣”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吗?

在农村并不是所有农户都会给逝去的家人坟前立碑,这个可能与家庭富裕程度会有一定关系,一般村里有钱人就会有立碑讲究,而普通农户往往并不注重,只有坟头而已!而关于立碑时间,一般需要守孝三年之后才能进行立碑工作,三年内是不能扫墓添土的!而关于在坟前墓碑上会写哪些内容,一般会事先刻好坟墓中去世者的名字、身份和生卒年月日,以及立碑后人名字、安葬和立碑时的年月日等内容。由于立墓碑会有很多讲究,各地的风俗习惯也不尽相同,至于题主说到的这几个墓碑上常见字眼,下面就结合我们这边农村的情况简单聊一下:



关于墓碑文字“故”:就是指逝世、离去的意思,也就是指坟墓里安葬之人!

关于墓碑文字“显”:也可以为“先”或“顯”,这其实是对去世之人是敬辞。例如“显考”是指先父,是对于去世父亲的美称,而“显妣”则是指先母,是对于去世母亲的美称!

关于墓碑文字“考”:也可以用“父”,一般是指坟墓中安葬的父亲。由于去世之人多为长辈,一般在墓碑上会加一些尊敬之语,以表后人尊敬长辈之意,因而,如果农户家的父亲去世后,往往就会在墓碑上称呼为“考”或“显考”。另外,亡故的男子也会加“公”或“府君”,这可能与传统观念中男人是一家之主有关系!

关于墓碑文字“妣”:也可以用“母”,一般是指坟墓中安葬的母亲。同样原理,为表示敬重亡故的长辈,如果农户的母亲也已经去世,这时墓碑上就会称呼为“妣”或“显妣”,同时,一般对于坟墓中的女子也会加“氏”或“孺人”。

如果一户人家的父母都已经过世,这时在墓碑上书写就会遵循传统夫妻关系中的“男左女右”,也就左尊右卑来进行排序!而对于逝者的生卒年月日,一般会刻在墓碑中榜的两侧,也会依照男左女右顺序排序,大多会将年月日都写齐全,以便后人能及时了解先人的情况,以便更好的写清家谱或家族传承!


而最后关于立碑人,一般会刻在墓碑的右边,也称为“虎边”,按理说坟墓主人的子女都应该写上,也会按照长幼尊卑以左尊右卑排序,如果子女中已有去世之人,应该要在名字上加框标注,以便后人能更好的识别了解!不过,有时候子女过多或有些后人不愿镌刻自己姓名,这时就可以刻上“子女敬立”、“叩立”或“百拜敬立”等文字方式也是可行的!以上仅为个人见解!


龙百晓生


这个问题其实是不需要长篇大论的。单就人老去后,民间对逝者用的故,显,先,讳,考,妣等几字,不单是光用在墓碑上的。除了故字以外,其它几字均可用于卜告,请柬,文书,司程,牌位上的。加上故可用于墓碑上,其它地方均不可用故。

故:是指老人长辈逝者的尊称并早已安葬有年。显:可用于墓碑和牌位上,显字适用于老茔地,有先人在,父辈不可用先。是说明辈份亲疏的关系的。先:是指已逝去的所有长辈的讳称,如先祖,先祖父,先考,先考妣等,先是用于新茔地单称已逝父或母的。讳:是对逝者名字和称谓的避忌而而改称讳字。而用讳字必须右出一格方可。考者:指已逝的父亲之讳称。妣者:是指已逝的母亲之讳称。无论牌位与墓碑,若父逝可用先考,母逝可用先妣。父母同逝可称呼先考妣。墓碑同理,单用考与妣,合用先考妣。书写必是:

妣考

xⅹ讳

。考必在人的右首,妣在下首。

左边落字,必是孤子,哀子,或孤哀子泣拜或典立,父逝称孤子,母逝称哀孑,父母俱丧称孤哀子。冷丧也可以称大德望称呼儿辈。请柬称泣血,牌位称供奉,墓碑称哀立或敬祀。丧事与碑,儿女均为不孝男或不孝子。

余不再论。


福自福地來wjf


的确如此,农村的墓碑在刻字上是有许多讲究,你所说的这四个字的确在墓碑上经常见到。那么,这四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说,你的这种写法是不正确的!正确的写法应该是:故、显考、显妣。


接下来说说这四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

一、故

对于“故”这个字,大家都明白它的意思,就是“故去”、“已故”的意思。我在网上看了许多回答,大部分人都认同这种解释。并且,我咨询了民俗专家,专家也认同这种说法。因此,“故”就是“故去”、“已故”的意思。

二、考、妣

我国有句成语,叫做“如丧考妣”,其意思就是“如同死了爹娘”。由此可见,“考”就是“父亲”;“妣”就是母亲。

三、显

关于“显”,有许多人把“先”混同。有许多人认为“显”与“先”谐音,因此,“显”就“先”。其实,这是完全不正确的!“显”就是“显;“先”就是“先”,谁也代表不了谁。

关于“显”字,现代汉语是这样解释的:

1.“显”是对“有名声、有权势、有地位”的一种表述,譬如:显达、显赫。

2.“显”是人的“姓”。

3.“显”的本义是“头上的装饰品”,准确来说应该是:人人都能看到的“头上的装饰品”!故此,引申出了“明显”、“显示”等词语。

如果从墓碑上的用词来讲,“显”应该属于第一种解释,就是“显达”或“显赫”的意思。

四、显考、显妣

“显考”,来自于古籍,其中:《书·康诰》:“惟乃丕显考文王 ,克明德慎罚。” 曹植《责躬诗》:“于穆显考,时惟武皇。” 曹植《王仲宣诔》:“伊君显考,弈叶佐时。” 李周翰 注:“考,父也。”~~故此引申出对已故父亲的敬重。因此墓碑上才在“考”前加上了“显”字。同时,也暗含了父亲对于家庭的贡献非常“显赫”的意思。

而“显妣”,则来自于汉 王粲 《思亲为潘文则作》一诗:“穆穆显妣,德音徽止。”意思是:对亡母的尊称。也暗含了母亲对于家庭的贡献非常“显赫”的意思。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就会明白这四个字其实是对已故父母“功绩的表述”,也显示了对父母的尊重。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意思。



综上所述,“故、显考、显妣”这四个字虽然很简单,但暗含了子女对父母的尊重,也暗含了对父母功绩的表述。是一种非常含蓄的表达方式。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是值得后人推崇的。



老胡说三农


故,这个字比较好理解,就是表示已经故去、去世的人,这也便是子女或者是后代对于先辈的一种纪念,也是对逝去之人的一种怀念,这个字用在墓碑上,一般都表示是十分亲近的关系,去世的人一般都为立碑人的长辈或者至亲。

  显,墓碑上除了“显”字还有“先”字,有些地方认为二字可以互通使用,而大多数地方则是认为“显”和“先”二字,其含义有所差别,各有各的讲究,应当区别使用。“显”这个字有彰显和显赫的意思在里面,一般来说若是用“显”的话,则表示表示已故之人的上一辈已经没有亲人了,他就是辈分最高的人,而且下面的子孙后代也十分的昌盛,所以就会用到“显”字。如果不满足以上要求,那么墓碑上便只能使用“先”字,相比而言,“显”字较为讲究,而“先”字则没什么要求,只要去世之人是立碑人的长辈便可使用。所以在立碑之时要注意“显”和“先”二字的讲究,比如去世之人上面还有长辈,则千万不可使用“显”字,而要使用“先”字。

至于“考”和“妣”二字,分别指代的是父亲和母亲,古书《尔雅·释亲》中有:“父曰考,母曰妣。”之说。也有个成语叫“如丧考妣”,意指像是死了父母那般悲痛,形容非常伤心和绝望,如今多为贬义词。如果墓碑上有用到“考”字,则表示故去之人是立碑人的父亲,如果墓碑上有用到“妣”字,则表示故去之人是立碑人的母亲。立碑之时,这两个字千万不可弄混了,否则“考”写成了母亲,“妣”写成了父亲,那便是天大的笑话了。当然,在如今墓碑上对于已故的父母也可直接称作“父”和“母”,用这二字也不必担心用错啦。

  对于“故、显、考、妣”四字,我们在祭祖扫墓之时的墓碑上常常还会见到它们的组合,例如:“先考”、“先妣”、“显考”、“显妣”、“故显考”、“故显妣”等说法,不过,不管如何组合,这都是为了体现对已故长辈的尊敬,表达我们对于逝者的思念。

综上所述,我们也了解了墓碑上“故、显、考、妣”四字的区别和含义了。给去世的人立碑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而我们中国人讲究的乃是“死者为大”,对于这些丧葬制度也是十分的考究,这种方式一直流传到现在,已经作为一种文化传承深入了我们的灵魂中,不管怎么说,对于先人,我们都该怀揣着尊敬与怀念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