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与知识有什么区别?

越南之鹰


学了很多知识,懂得很多道理,如果你的学习到此为止的话,你顶多就是个图书管理员,管理着偌大的知识库,却从来不使用…

知识没有用 ,是因为你没用 ;不是因为你没用 ,而是因为你没用 !

听的时候很激动,想的时候很感动,合上书后一动也不动,人到中年时发来一声叹息:学了很多知识,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学了很多知识和道理,当然是过不好一生的!

要过好一生,你得使用知识!

天道有句话说得好,只有你觉到悟到了,才可能做到,做到了才是你的。



缠参禅


我是个60岁的老头儿,一天,我用小拖车买回40斤大米。到家楼下了,我住5楼,就打电话,要儿子下来扛。刚巧,他说在外面吃早点,马上回,要我等一会儿。这时有个小伙子牵着一个小孩往这里过。我就命令似的对他说:“小伙子,帮我把这袋米扛到5楼我家。”他有点疑惑不解地看着我,说:“对不起,我要送小孩上幼儿园,我也马上要上班了。”我非常鄙视气愤地说:“真没知识!古人说‘敬老爱幼’不懂吗。小孩,我帮你看着,你帮我扛上去。怎么了?”他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根。说:“爹爹,你真不讲道理!我有我的事,你叫你的家人吗!”说完扭头牵着孩子走了。正好我儿子回来了,他二话没说,扛起米回家了。小伙子没知识,不懂“敬老爱幼”,还是,我不讲道理呢。

知识里面有道理,道理里面有知识。道理有主观因素,知识没有主观因素。道理上升到理论,就是知识了。对吗?

(事情是编的)


用户捣蛋鬼


道理和知识既有内在联系,却又有一定的区别。有人说知识越多,懂得的道理越多这是对知识的片面理解。

道理:道之理也是非曲直也。词典解释①事物的规律;②事情或论点的是非得失的根据,理由;情理。

道理包括自己与别人相处方法和自已怎样对待自己。包括意志力,持续力,控制力。道理就讲事实,明白问题,明礼义。

知识:①是指人们在社会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②知识是学术,文化和学问。

知识,本质上就是一种对现象的解释,知识是科学的,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艺术科学知识,艺术哲学知识等等。知识不是仂科学。例如:小时候大家可能都听了《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古时对待洪水灾难,巫婆认为是河神发怒,提出把童男童女投入河中阻止洪水,.而西冂豹则认为洪水是自然规律,用开凿水渠,疏通河道的解决,结果西门豹把亚婆投入河中,用科学战胜了伪科学。

知识与巫术,宗教以及后来的神话解释现象上是相冲突的。巫术,神话,宗教在解释事物现象也往往相互冲突。

知识最重做有三个特点,一个是难以改变‘,如:4十5二9这是无法改变的,知识难以改变是知识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和现象有对立的关系,改变任何一个细节,这个知识都无法再自圆其说,这是知识的硬核。

二是知识能够廷伸。就是知识不能局限于某事某地,它得解释所有这类现象。

三是知识的可验证,就是你可以通过实验或预测,证明或者证伪这个知识。如果实验或顽测的结果,在所有细节上都和知识的内容一一对应,那么这个知识就成立,否则就不成立。

道理和知识的联系是道理懂得越多的人,知识面越丰富,但不能说知识越多懂得的道理越多。

不懂道理的人,知识越多,对社会危害性越大,我们宁愿要多哪些知识少的人也不要哪些不懂道理的人。

例如:有的人书读的多,掌握的知识多,却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网上诈骗,制造毒品危害社会,危害人类;还有的人利用自己学的知识大把地赚钞票,钞票赚到后宁愿把钱捐给外国,也不把钱捐给自己的国家,跑到外国定居,忘记自己的祖先,忘记自己是中国人,这种不明道理的人,知识再多也是人渣。

因此知识越多懂得的道理越多是一种错误的说法。


清风明月行


简而言之一句话:他们学的不是知识,是一堆道理。

只学道理不学知识,没什么用的。

就比如杨过,小时候到重阳宫去学本事,得罪了师父。师父怎么收拾他呢?就是不教真功夫,天天教道理,什么“修真活计有何凭?心死群情今不生”“精气充盈功行具,灵光照耀满神京”……

学了大半年,有用吗?一点用都没有。关键时候还是义父欧阳锋教的一点点蛤蟆功管用。这就是典型的学了一堆道理,却并没有什么卵用。

现在很多人爱学道理,不爱学知识。这很好理解,学道理容易,学知识难。

谁还听不懂几句道理对吧,做人要这样、做事要那样之类,简单又轻松,没门槛,小学初中文化程度都可以学。鸡汤为什么走红?因为里面基本上没有知识,都是道理。具体不举例了。

记得我小时候,八九十年代那一阵,特别时兴抄名人的名言警句,其实也是一回事。

只学道理还有一种好处,就是你学到的东西很容易转述,可以直接拿去装逼。“记得拥抱你身边的人”“每天让梦想叫醒你”,一分钟你就学会了,可以立刻拿去转述(装逼)了。

而知识就没有那么容易转述了,哪怕是最简单的知识,比如大家都会加法减法,可你要给别人转述一下加法是怎么回事,有那么容易吗。

学道理,会让人误以为自己在学习,产生一种“自己每天都在进步”的幻觉。我有一个熟人就喜欢上培训班,最近又上了一门课,叫做“抱抱课”,主要的课程就是让他们在黑暗里互相抱,说是为了教育他们“人和人之间要互相信任”,2000块钱。

瞧,他学的就是一个道理。这个课他上得积极,很有满足感,觉得自己棒棒哒。但其实没有什么卵用。他连普京和特朗普是谁都不大分得清。这种课学一辈子也没什么提高。

同样的,那些培训老师们、人生导师们也喜欢讲道理,不喜欢讲知识。

因为讲道理容易,谁还编不出几个道理骗人啊?而讲知识就难了。

骗子老师有什么特点?一句话:你问他们知识,他们回答的时候都会转换成道理。

比如你问:杜甫为什么说“无边落木萧萧下”?

他就会说杜甫讲的就是自然界的规律呀,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一草一木,还有我们的生命都有规律。所以我们要顺应规律,不要逆天行事,比如晚上十点之后睡觉你就是违反了规律,就是逆天行事,你的“气”就会变浊,就会不健康,blablabla……

他绝对不会说这句诗和楚辞有什么关系,和早期古典诗歌有什么关系,和杜甫的人生经历、创作习惯有什么关系。

因为一来他不懂!二来,他讲这些你也不爱听对不对。你其实不耐烦听知识,只想听道理。

总之,在讲台上,越是骗子,就越不爱讲知识,越爱讲道理;在学习上,层次越低的人,就越不爱听知识,越爱听道理。

你问他们知识,问得太细,他们就会发火,就会生气,至少会不耐烦。

很多“气功课”又火了,很多“国学课”又火了,没什么特别的,骗子和傻子的合谋而已。

那么,一个人知识水平很低,却学了一大堆道理,真的一点好处都没有吗?

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在有的地方是有用的,比如在古代,在比较偏僻的地方,在很封闭的环境里,还是有用的。

一个封闭的乡村里,一个人没什么文化,但学了一堆道理,什么要行善啊,要感恩啊,要努力啊,儿不嫌母丑啊,基本就可以让他做一个好人了。

因为他在那种环境里,一辈子要处理的信息很少,要面对的关系很很简单,无非就是左邻右舍、七大姑八大姨。那种地方,一点粗浅的人生道理,一点乡规民约,就够用了。所以我们经常在偏僻的地方看见淳朴可爱的人。

可是越到现代社会,越是信息发达、联通广阔的地方,就越没有什么卵用。你面对的信息、关系都很复杂。国家、地区、民众、族群、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那点子贫瘠的道理是处理不过来的。

在这种环境里,他们往往就不再淳朴可爱了,而会有三种毛病:

一是会特别固执。

二是同时又特别好哄骗,多假的谣言都信,多low的骗子导师都追。

三是会越来越排斥知识。当他们笃信了一些粗陋的道理之后,就会漠视一切反面的证据,哪怕这些证据像房子里的大象一样明显。

发现没,有一种人,他们脸上总有一种气质,就是没文化却又很固执的气质,就是这么来的。

扫地僧曾经曰过:武功要佛法来辅佐,不然会筋脉俱废练成痴呆。同样的,现代社会,道理也要知识来辅佐,不然会变成一个偏执的、思维水平很低的人。

我经常收到这样的留言:“啥磊你这个败类,原来还喜欢你的,可是发现你居然否定传统文化!冷笑取关!”

这就是典型的,没有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却先学了一个道理:传统文化棒棒哒,传统文化真伟大,传统文化不容否定。

快别特么叶公好龙了。你信不信,我拉真你去学传统文化,从“摄提贞于孟陬兮”搞起,你比兔子都逃得快。

最后,我这篇文章写得很快,二三十分钟就炮制好了,为什么?

因为我这里没有知识,就是一篇纯的道理。


养孓一只猪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是:第一,产生的社会条件不同。道德与人类社会的形成同步,法律是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后才有的。第二,表现形式不同。法律不论是成文法还是判例法都以文字形式表现出来,道德的内容则主要存在于人们的道德意识中,表现于人们的言行上。第三,体系结构不同。法律是国家意志的统一体现,有严密的逻辑体系,有不同的位阶和效力。道德虽然有共产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家庭美德之分,但不具有法律那样的严谨的结构体系。第四,推行的力量不同。法律当然主要是靠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守法来推行,但也要靠国家强制力来推行;道德则主要靠人们内心的道德信念和修养来维护。第五,制裁的方式不同。违法犯罪的后果有明确规定,是一种“硬约束”;不道德行为的后果,是自我谴责和舆论压力,是一种“软约束”。


捷橙


书和经代表的就是与知识与道理,书中的知识建立在个人经验的认知上,在某个事件上或某个时间段内对人有指导意义,有局限性和时效性。

打个比方来说,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糖尿病是不治之症,那时候针对糖尿病都是用的饥饿疗法,就是少吃或不吃东西,所以那个时候的糖尿病人多数瘦的皮包骨头,吃就病死,不吃饿死,还要忍受一系列并发症的折磨,加拿大医生班廷用胰岛素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最终于1922年取得临床上的成功,次年获得了诺贝尔奖,直至现在胰岛素也是糖尿病的重要治疗方法。

饥饿疗法到胰岛素疗法的进步,现在恐怕没有人再用饥饿疗法去治疗糖尿病,这就是对知识实效性的说明。放大到世间所有的知识都一样。

而道理就不一样了,它是万事万物运行发展的规律,没有任何局限,科技再发展,人类再进步,甚至到地球毁灭也不会改变。

我们看的各种书上很多都会说一句话,如有不严谨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但像所有的佛经、道德经、圣经等经典你从来都不会看到这句话,书上学的是知识,经上学的是道理[呲牙][呲牙][呲牙]





国学尖子生


道理:

道之道,非常道。道这个东西是很玄幻的。所以对其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哲学上来说属于非物质范畴。

笔者认为即是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大家的共识式理念,例如:

男女授受不亲,尊老爱幼,杀人要偿命等等很久以前传承下来的得到人们共识的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在其违背它时,人人都可以拿其来以最快的方式评判其对错。应为大家都对其认可。

当然每个国家的道理都不相同,甚至于大国中每个省份的道理都有说差距,所以道理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法律法规来判定。这就说到了知识。

知识:是人们在以往通过自己的经历累计的生活经验的总结。

毛主席说的很好,“实事求是”。

即我生活中看到了什么,吃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记录下来告诉后人,这种总结在别人那里学的多了就成为了别人的知识。

不能凭空想象,凭空想象的就不是知识了。

所以我总结:

道理是非物质的,即精神上的。

知识是物质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故意~


知识因有道理而存在,像地上的草因为阳光而存在,而道理可以独立存在,但是需要用文字和知识解释和显现。没有道理的知识无用,没有知识的道理难懂。



梅花先生君子谋


道理,谓事物的规律。事情或论点的根据;理由。处理事情的办法。语出《文子·自然》:用众人之力者,乌获不足恃也;乘众人之势者,天下不足用也。无权不可为之势,而不循道理之数,虽神圣人不能以成功。

道理之端者,阴阳也。人以善恶、高矮、是非、正邪、美丑、对错、大小、黑白、上下、男女、……不可尽言,相对而为道理。此道理者非善即恶,非恶即善。本无善恶,而强名为善恶。道理之末者,无道也,逆天也。道理是人定的,每一个人,每个群体,每一个时间,每一个地点,每一种状态,同一个人,同一个群体,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同一种状态……不可尽言,只要有一样有变化,就会得出不同的道理。

知识是人类的认识成果。来自社会实践。其初级形态是经验知识,高级形态是系统科学理论。知识就是概念之间的连结。它是概念的内容的一个方面。概念的内容的另一个方面,就是与直观之间的连结。我们构造概念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把握直观。因此,概念与概念之间必需彼此连结形成知识。有了知识才有力量,才能去把握直观。

知就是认知,识就是辨别。认知一样东西和一件事,通过所学所积累的经验去辨别对与错、好与坏……




易中智慧


知识是常识,如:你是你,我是我。此是物界。

道理是智慧,如:你和我,心连心。此是灵界。

老乡,别走,韭菜不够用啊,此为物。

老乡,别走,茶还没喝完啊,此为灵。

此心,天地可鉴,此为物。

此心,五蕴皆空,此为慧。

阿弥陀佛,是识。

阿弥陀佛,是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