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英雄赞|“守夜人”速写

战疫英雄赞|“守夜人”速写

战疫英雄赞|“守夜人”速写
战疫英雄赞|“守夜人”速写

虽然立春节气已过,但夜里的土左旗察素齐镇还是寒气袭人。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位于察素齐镇的高速路口、在社区的出入口、在村庄的卡口,检查、登记、测量体温……一个个坚守的身影筑起了一道道疫情防控墙。在夜色中,请跟随记者的镜头,一起去了解那些为我们“守夜”的人。

镜头一:京藏高速察素齐出口

2月12日19时35分,京藏高速察素齐出口,这里是土左旗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道防线。李高峰正在和队友们紧张地忙碌着,从早上8点接班他们已经工作了近12小时。“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有无和疫区人员接触史?”“身份证和高速收费票据请出示!”这几句简单的话多的时候他们一天要问300多次,遇到乘客不配合还要耐心解释。登记、测量体温一辆车下来最少也要5分钟时间,虽然临近交班,但李高峰依旧一丝不苟询问检测。李高峰告诉记者,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他第一时间从土左旗交通局报了名,妻子也在土左旗民政局值班,孩子就送到村里让老人照看。虽然一家人基本上不见面,但李高峰觉得这个时候这些都不算什么。工作虽然辛苦,但这里是土左旗的第一道防线,守护好这道防线,全旗36万人就多一份安全,付出再多也有意义。

镜头二:化肥路北口300号卡点

与高速路卡点外防输入的作用不同,遍布在察素齐镇区各路口的卡点主要是内防人员聚集,严防疫情扩散。在化肥路北口300号卡点,虽然已经是晚上21时,我们看到还有零星的车辆和行人经过。因防控工作需要,察素齐镇对化肥路北口进行了封闭,人员车辆必须经过相关检测登记后才能出入,值守在这里的旗住建局的工作人员正在为过往行人登记、测量体温。

卡点负责人、旗住建局安监站站长侯聪明告诉记者,化肥路两侧平房居多,住户集中,邻里关系融洽,平时就有聚集聊天的习惯。这给封闭式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刚开始居民根本不习惯,有的居民还是按照以前的生活规律,早上要出去锻炼、上午买菜、下午遛弯儿,一天要出去好几次。对此,他们只能不停地劝说。

镜头三:博彦路学苑小区

晚上22时,记者来到了位于博彦路的学苑小区进行探访。

刚在小区门口值完班的旗民政局干部段鹏,正准备给在家隔离的小区居民小孙送点零食。段鹏和同事边走边告诉记者,小孙春节后从外省返回来,按照规定要居家隔离14天。值守点的工作人员每天要轮流为她送生活用品。今天的晚饭6点多已经送过了,现在主要是给她送点零食,年轻人爱吃。

段鹏告诉记者,学苑小区住户以教师居多,刚开始值守时小区里的教师党员都积极参与到防控工作中。眼下开学在即,教师按照规定都退出了值守一线。为了确保疫情防控工作的不缺位,他们的临时支部动员了志愿者参与进来,有12名志愿者现在小区值守,临时支部成立了四个工作组分别由一名党员带领,开展登记、测温、消杀等工作。段鹏说,有了志愿者的加入,他们的力量更充实了,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镜头四:土左旗流行病学调查队

最后一站记者来到了土左旗流行病学调查队。土左旗疾控中心副主任、流调队队长卢利宏告诉记者,流调队人员是与时间、与病毒“赛跑”的人。不管白天晚上,只要接到指令,第一时间集结。土左旗流调队是由40名医务工作者自愿加入组成的,大多数人都是土左旗40岁左右的医疗业务骨干。疫情阻击战打响后,他们再也没有回过家,统一住在结防所的临时宿舍里,确保能够第一时间奔赴“战场”。

卢利宏告诉记者,40名流调队员编成6个组,每个组轮流“接单”。这段时间以来,由于流调任务不断增加,整个流调队一直处于高负荷状态。有的队员一天下来要流调三四个病例,有时刚完成一个任务回来,还没顾上休息,新的任务就又派下来了,凌晨两三点“接单”是常事。

正是有了这些可敬可爱的“守夜人”,我们才能够安心宅在家中。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记者 云静 通讯员 闫国强 摄影:杨鑫)

校对:王方

审核:刘军

编委:阿拉腾

战疫英雄赞|“守夜人”速写战疫英雄赞|“守夜人”速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