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思維與科學思維的區別是什麼?

立羽立羽立羽


科學思維模式是自底向上,哲學思維模式是自頂向下。因此科學思維更容易所謂參考或推演,而哲學思維總是隻能用於事後解釋或開悟而很難用於操作。個人覺得思維演進軌跡一定是以底為起點,然後沿著底,頂,底,頂。。一直演進下去。以頂為起點不往底走都是形式主義,愛比如政治課本里大部分內容,有論無法。以底為起點不往頂走,就是經驗主義,比如中醫,有法無論。


乾裂縣


儘管科學和哲學之間有一些共同點,但它們之間還是存在差異,我們先從什麼是哲學和科學開始。

什麼是哲學?

哲學是這是一項利用理性來探索和理解現實(形而上學)、理性思維(邏輯)、我們的理解範圍(認識論)、道德善(倫理)、美的本質(美學)等問題的活動。


哲學可以定義正確的知識,是對現實和存在事物的本質研究。自古代文明以來,哲學就嘗試解釋世界上的一切。如果哲學家對一種現象進行了解釋,人們不需要任何特殊的智力或訓練就能理解這種話語。凡是具有一般智慧的人都可以用日常的言語和邏輯在哲學中解釋一切事物。


什麼是科學?

科學作為一種自然現象的研究,已經存在了三個世紀。實際上,今天我們所謂的科學在其旅程的開始就被貼上了自然哲學的標籤。科學努力理解各種現象。科學解釋需要概念和方程式的幫助,這些概念和方程式需要適當的解釋和研究,不經過學習的人無法理解。科學文本更加技術性,複雜性,需要理解數學概念才能有更好的理解。

哲學思維與科學思維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一、科學可以被定義為基於觀察和實驗,對自然和世界進行的研究,而哲學可以被定義為對知識,現實和存在的基本本質的研究。

二、科學作為一種對自然現象的研究,存在的時間才有三個世紀,而哲學解釋了古代文明以來的一切。

三、凡是具有一般智慧的人都可以用日常的言語和邏輯在哲學中解釋一切。另一方面,科學解釋需要概念和方程式的幫助,這些概念和方程式需要適當的解釋和研究,並且不屬於科學界的人很難理解。


科普子期君


這是個很有意思且值得探究的問題!

它讓我想起了前段時間在網絡裡看到過的一段令人匪夷所思的消息: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某位專家與中國科學院的某位院士,倆人進行了一場關於”陰陽、五行是否屬於科學”的辯論——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專家說:“陰陽五行是科學”;中國科學院的院士說“陰陽五行不是科學;陰陽五行能造出來原子彈嗎?”

事後更有北京某中醫研究所跟著摻和,當然是以陰陽五行貫穿於傳統中醫學而發聲支持中國社會科學院專家之“陰陽五行是科學”的說法嘍。

據說,那場辯論沒有取得什麼好效果,反而讓原本就吵得一塌糊塗的網絡裡爭論得更加厲害了。

我看過那段消息的感覺嘛,一邊忍俊不已,一邊瞠目結舌……”關公戰秦瓊”了嘿,這都誰跟誰啊?!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基本情況:

2016年4月18日,科技部、中宣部聯合印發了《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陰陽五行”豁然入列。這便是引發網絡爭論以及那場匪夷所思之辯的緣由。

——科技部,國務院主管國家科學技術工作的部門。

——中宣部,中共中央主管意識形態方面工作的綜合職能部門。

——中國社會科學院,是中共中央直接領導的,國務院直屬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最高學術機構和綜合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是中國自然科學最高學術機構、科學技術最高諮詢機構,自然科學與高技術綜合研究發展中心。

——哲學,人們對整個世界(自然界、社會、思維)的根本觀點的體系。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科學,反映自然、社會、思維等的客觀規律的分科的知識體系。

——技術,人類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積累起來並在生產勞動中提現出來的經驗和知識。

在瞭解以上基本情況的過程中,不難發現,現代漢語字典對“科學”與“哲學”這兩個概念的解釋,存在著某些交叉混淆。概念的不清晰,或正是導致人們思維混亂的“元兇”吧。

這讓我想起了戰國時期的名家公孫龍的【白馬非馬】論。沒錯,就是它。馬,是一個大集合,而白馬僅是其中的一個小集合,所以麼,以概念而論,白馬並不等同於馬。

返回到主題,就概念而言,可以明晰地分辨出來,”科學”並不完全等同於”哲學”。科學類歸哲學還是哲學類歸科學?這是個問題!

如果將符合規律的學問,都歸類於科學之列,那麼代表人類思想結晶的哲學,則是居於指導人類活動地位的最頂端之科學。其他符合各門類之規律的學科,則是在哲學指導下的科學活動,而已。

一個沒有哲學的民族,因其沒有靈魂而註定混亂。那麼,作為擁有最起碼五千年文明史且其文明源遠流長至今尚未斷脈的中華民族,所具有的靈魂是什麼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至繁至簡。繁到”博大精深”,簡到“天人合一”。

回首百年前的”五四新文化運動”,其主要目的之一則是為強國而欲引進西方的“民主與科學”。其結果呢,德賽二位先生尚未正式登岸,馬克思先生便捷足先登了。作為舶來品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包括“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如何處理其與“天人合一”的本土哲學之間的關係?應當是本土哲學家們所面臨著的重要課題。很遺憾,迄今為止,作為致力於研究“哲學社會科學”的最高學術機構和綜合研究中心的中國社會科學院,也沒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不僅如是,中宣部還在這個社會已將馬克思主義奉為圭臬的當今,愣是將國民從未接受過正規教育且認識混亂不堪的本土哲學名詞之“陰陽五行”原封不動地寫進了《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裡,導致這個社會的思想更加混亂……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難道中華民族“天人合一”之哲學就不是科學嗎?“陰陽五行”不能造出來原子彈,難道馬克思主義哲學就能造出來原子彈嗎?

迄今,對中華民族“天人合一”之哲學,運用最完整的,也就只剩下傳統中醫學了。

對本民族之哲學的不熟知甚而陌生的,不僅僅只有普通國民,還有中國科學院的院士,不然某院士也就冒不出來那句“陰陽五行能造出來原子彈嗎?”。而即便是當今研究傳統中醫學的專家教授們,對什麼是陰陽什麼是五行,也還得靠在大量閱讀典籍過程中的【悟】。

所謂“陰陽”,包括但不限於“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所謂“五行”,則是一套完整的“制衡理論”。

打住,該回答正題了。

哲學思維和科學思維的區別是什麼?

答:一言以蔽之,按當下對“科學”的定義,哲學思維即科學思維!


峽里人事1


哲學與科學的區別:

1.哲學思維是戰略思維。

2.科學思維是戰術思維。

3.哲學思維是通過對一系列事情進行長時間的分析、總結出來的精華道理。

4.科學思維是對單一某件事採取認真的分析、精密的考慮然後進行細緻、慎重處理解決。

5.科學思維強調的是點,哲學思維注重的是面。

6.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處理具體的事情時要採取科學思維。

7.當我們要長期面臨一個問題時就要採取哲學思維。


明宇智遠


首先,哲學和科學均出自西方,舶來詞,哲學本義是愛智慧,科學本義是以理性思維為前提的一個研究方法、一個知識體系。

其次,科學來自於哲學,在近代西方,許多大牛以自己是哲學家引以為榮,而對科學家並不以為然(比如愛因斯坦直言自己是哲學家而非物理學家)。科學和哲學的其共同點是,理性思維。其不同點是,科學偏重從現象出發尋找本質來解釋世界,哲學偏重從整體出發統攝現象來解釋世界。

再後,理性思維分為歸納思維+演繹思維,兩種思維各有優劣,但是,到了現代,已經變異只注重演繹思維,導致很多人誤以為(包括很多大學教授),不用數學建模說話就不叫科學,不用數學建模說話就評不上優質論文(拿諾獎更是痴心妄想)。

最後,中國傳統文化中,有歸納思維,如陰陽(二元對立統一)。也有演繹思維,如五行(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科學大神貝塔朗菲提出的系統論可勉強與之對標)。還有超邏輯思維,如太極、無極、太和、中、空、道、明德、虛極靜篤等等,這已經遠遠超出了科學和哲學的邊界。

真理到底在哪裡?

絕非哲學,絕非科學。

真理是理性思維無法認識也無法進入的。

故西諺雲: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理性思維就是見到真理的障礙)。中國古人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理性思維就是見到真理的障礙)。


玉典麟須


哲學,是分析、推理、判斷因果的學問。

哲學,與自然規律與法則密不可分,是遵循自然規律與法則的學問,是研究必然的學問。

哲學,是“道”的具體代表,“道”是通過哲學而發揮作用的。

哲學,是指導一切學科的頂層科學,是科學中的科學。

哲學,是道與理相結合。(根據“道”,也就是法自然法則進行推理),是在“道與理”的層面上。

科學,是理與術相結合的學問。

科學,是在“理與術”的層面上。

科學,是想辦法利用各種手段,包括實驗,要證明某種因果關係是否存在的學問。

科學,側重於更多的是,研究用什麼手段或者叫做方法,才能證明因果存在與否的學問。側重於找到證明因果的手段。(手段,代表術)

通過科學證明,人們可以,得到需要的結果,避免不需要的結果。

在證明因果關係是否存在的過程中,往往需要哲學的分析與推理對其進行指導,多數都是以通過哲學的分析,推理與判斷所得出的理論結果,作為要證明的課題。

簡要回答這些,有不當之處,望讀者給予指正。


順其自然方能久遠


哲學思維方式主要靠腦子冥想,比如佛陀普提樹下,覺悟大道,外在觀事物之象,內在思考其中的規律,不需要去實驗,也就是說,哲學思維可以說是單向性的思考想像。

科學思維方式是從實驗中,推導出事物的原理,事物遵循的規律,以文字表達和數學方程式論述,也就是說,科學思維以實驗為標準,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理論與實驗相結合,雙向性的去推導事物規律。

哲學和科學是不分家的,哲學從科學中完善自己,科學從哲學中提升自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作用,是推動文明的發動機。


孫悟空科學指南


.哲學與科學

哲學是研究和探索宇宙運動規律的,就是老子說的“道”。“道”不減不增,不垢不淨,不生不滅。西方哲學界稱“道”為智慧學,聰明學。哲學不屬於任何單科學問,但是任何單科都是以哲學的思辨方式為基礎。例如3加5為8,無論用來計算一群牛的數量,或者豬、狗、羊、大象、獅子、老虎,男人、女人,森林、樹木的數量等等,無論物種千差萬別,但得數都一樣為“8”。這個始終不變的數學”8”,卻貫穿了各個分科學的始終,這就是哲學原理。哲學是對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運行規律抽象了的高度概括和總結,它不屬於任何學科,但它卻貫穿其始終。如果抽去了哲學這根“筋”,所有學科全部坍塌!所以說“道”自在,“道”永存,“道”不會犯錯誤。

科學即分科學,它是研究如何運用現有知識去認識和探求本來就存在的規律的學問,分科學簡稱“科學”。再說科學,由於宇宙現象是個萬花筒,七彩紛呈。人的壽命有限,精力有限,聞知有限,所以只能分科去探求某個狹窄領域的真相:大到多重宇宙,小到普朗克時間、距離,銀河系、太陽系、地球陸系、海系,有機系、無機系,動物系、植物系等等加等等,分的細之又細。除了“道”可以包容所有,其它任何學科只能儘量爭取闡明“道”的局部,所以科學不僅僅是今天,在以後無限延長的時間裡,科學家只能儘量藉助於電子顯微鏡或者射天望遠鏡,如此依然是管中窺豹。所以科學每前進一步,都在不斷地修正自己的錯誤。

科學與哲學的關係,也就是科學與”道”的關係,只能是人類不斷用認識了的知識去證明“道”的正確性,而不是企圖使用自己螞蟻般的粗腿將行走中的大象絆倒!


YangliyingDTT


你不是學哲學的,所以,提出這樣的問題並不奇怪。但是,這實在是一個關於哲學史的問題了,不是現代哲學問題了,現在哲學人覺得有點可笑。

你們所說的哲學思維和科學的思想的關係,不是現代哲學的一個特徵。相反,它是傳統西方哲學史上的基本的思維方式和方法。

現代哲學的基本特徵就是拒絕所謂的“宏大敘事”。拒絕解釋所謂的世界存在的基本特徵和基本存在形態的解釋。

科學思維完全不同的形態是:科學的思想的、一個最最重要的特徵是,對於一個問題的探索,必須尋找出一個確切的答案。

就是說,科學的思想是有其精確的答案。哪怕是差一絲一毫都是謬誤。這就是科學之所以稱之為科學最最重要的特徵。

但是,哲學完全不同。

一個哲學家所探索的一個哲學命題,最終並沒有一個精確的答案。大家在一起討論這個哲學命題是相互指責,都說別人是錯誤的,而自己的解釋才是正確的。最後,熱鬧一陣,大家散了,沒有興趣了。不了了之。

哲學史上的許多問題都是這樣的結局。

這就是哲學探索與科學探索的最大的區別。

比如,黒格爾所探索的“絕對精神”,後來的哲學家不再探索。所有的哲學問題根本就沒有答案。

比如,關於“存在”這樣一個哲學領域裡的基本概念,黑格爾的內涵和馬克思的內涵完全不同,胡塞爾和黑格爾完全不同。甚至胡塞爾的存在的概念,和他的學生海德格爾的存在的概念,也完全不同。

一個哲學家探索的問題,後來的哲學家根本不去涉及的。即使涉及一個相同的概念,其內涵根本就不一樣。同一個詞,實際上根本就不是一個個概念。

這就是為什麼後來從羅素以後,哲學開始了所謂:語言學的轉向,這樣一個西方現代哲學的一個基本特徵。

現代西方哲學所探索的是語言學的問題,根本和物理學沒有關係。

所以偉大的科學家霍金說:哲學死了,就是這個意思。西方現代哲學,不能給科學提供宏觀的、思維空間上的絲毫能力的指導了。

但是,也不要太悲觀,哲學領域現在出現的分化,分化出許多交叉性學科。比如:文化哲學,科學哲學之類。這是專門探索科學研究領域內的哲學問題的思想方法、思維方式的問題。

比如英國的大哲學家:約翰 波普,就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哲學家。

現代哲學的極度分化,可以說,已經沒有了一個完整的說、哲學到底是什麼這樣一個概念了。


晉人老峰


要明確,哲學也是一門科學(學科),科學有不同的語境。要知道,科學有不同的分類,科學有三個語境下的意思。

1. 基於經驗的科學,統歸【恰好論】

國人常把某種說法·想法·做法,說成是管用的、合理的、切實的、進步的、高效的。

如,這麼說是科學的,這種想法是科學的,這個操作流程是科學的。

2. 研究現象的科學,統歸【現象論】

●現象,是“存在形式”及其“運動方式”在人腦中基於條件反射所表現的印象。

●現象分類:自然現象+社會現象。注意,社會現象,是人類社會特有的自然現象。

●認知大自然≈發現現象+解釋現象。

現象是珍貴的資源,解釋有唯一的真理。

——這句話見仁見智,讀者要仔細琢磨。

2.1 研究自然現象的,叫自然科學

例如,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天文學、地質學、氣象學、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

2.2 研究社會現象的,叫社會科學

例如,社會學、法學、政治學、經濟學、軍事學、管理學、語言學、語義學。

3. 研究方法的科學,統歸【方法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裡的“器”,特指工具,泛指點子(主意)、手段、方法、訣竅、技術、工藝、套路、程序、規程。

3.1 研究思維方法的,叫思維科學

例如,邏輯學、哲學、數學、法哲學、美哲學、科技哲學、價值觀(幸福觀)。

3.2 研究技術方法的,叫技術科學

把自然科學成果轉化為物質技術裝備的方法論,叫應用科學,或工程技術科學。

例如:三論(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計算機原理、應用物理、應用化學、微電子學、電工學、儀器分析、激光製冷學、單晶硅製造學、壓電陶瓷學、磁控管學。

技術科學的分類可多到數千數萬個。可以說:自然科學有盡頭,技術科學無止盡

綜上所述,有基於三個語境的科學分類一覽表,這樣就可以探討哲學思維與科學思維的聯繫與區別了。

4 哲學思維的基本特徵

4.1 哲學的意思

哲學是什麼?源於希臘語的philosophy是研究智慧的學問。智慧是什麼?見仁見智。

筆者以為,智慧是恰到好處的分析與解決問題的方法。智慧是五花八門的層出不窮的。

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你有你的奇門遁甲,我有我的旁門左道。

只要有用、能用、管用、實用,能解決問題,不管什麼方法,都是一種智慧。

智慧不會從天而降,只能來自生活體驗,來自生產實踐。不同智慧用於不同場合。

有的智慧很厲害,四兩撥千斤,點石成金。有的智慧不咋地,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那麼問題來了,千差萬別的智慧,有沒有一套可以融會貫通的套路或玩意呢?

有的,這套玩意就是哲學。哲學是研究人類以最高效率來認知世界的方法論。

4.2 最高效的哲學

古今中外,每一個哲學流派,都有自己的一套玩意,有的哲學,是異想天開,是意淫。有的哲學,縱橫捭闔,集思廣益,是精品。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最高效的。

本文只討論馬哲的基本特徵。顯然,泛泛講各種哲學,既沒有可探討的必要性,也不符合題目的善意訴求與積極意義。

4.3 唯物辯證法的特徵

特徵1,物質運動論——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意識是刺激腦細胞的電信號。

筆者學研物理學數十年,馬哲的物質論,符合大量物理實驗事實,尤其是真空不空。

特徵2,對立統一論——物系的存在,是內環境與外環境之間相互制衡的對立統一體。

例如,核子是“光速震盪的電子”與“高密度場介質”之間相互制衡的對立統一體。

特徵3,量變質變論——物態的質變,是特定環境下物系運動規模的累積效應。

例如,在至少有加速電壓足夠大的條件下,以光速對撞的正負電子急遽膨脹為正負光子,實現有形介質變成無形介質的飛躍。

例如,在地球大氣層一般壓強下,地表粒子消散為分子態。在地球輻射帶較低壓強下,分子態消散為等離子態 。在地球微波帶(>150萬千米)超低壓強下,等離子態消散為電磁波。

特徵4:實事求是論——理論聯繫實際,從實際出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事物是變化發展的,不同的環境有不同的對策,不同語境有不同方法,這個不必贅述。

5. 科學思維的特徵

為便於對比,這裡的科學,特指利用多種方尤其是數學方法,來研究自然現象與社會現象的科學。不涉及面向方法論的科學。以下給出科學思維的兩大特徵三個附註

特徵1:基於測量的統計思維

這是最常用的面向現象的科學思維。統計思維,也叫實證思維、唯象思維。程序是:

發現與觀察→實驗與測量→統計與分析→建立方程組→審核與驗證→發佈與評審

典型案例:扭秤實驗獲得萬有引力常數(F=GMm/R²→G),光電效應獲得普朗克常數(eU=△hf→h),能量守恆獲得玻爾茲曼常數(½mv²=1.5kT→k):

特徵2:基於模型的演繹思維

通過發現大同小異的自然現象,總結出某個抽象模型,再用這個模型演繹其它現象。

例如,把一石激起千層浪抽象為簡諧振動正弦波模型。用此模型,演繹或預測聲波、光波、引力波、地震波,再加以驗證。

電子自旋諧振子,擾動真空介質所激發的正弦波,作為引力波,其一個波節是引力子。

電子繞旋諧振子,切割核電荷引力線,擾動真空介質所激發的正弦波,作為電磁波,其一個波節,可拓撲為一個光子。

附註1:統計分析,是科學思維的靈魂,以事實為準繩,用數據說話,不可以偽造數據。

附註2:模型演繹,是典型的類比思維,最終還得大數據統計驗證。否則,要警惕以偏概全。如把宇宙類比為黎曼球。

附註3:科學成果,只適合特定場合,而且在此特定場合下,不允許出現瑕疵與反例。

6. 哲學思維與科學思維的聯繫

這裡的聯繫,包括兩個方面:①二者的互補關係;②各自的功能區別。

6.1 哲學與科學的互補關係

哲學思維是對不同科學思維的高度抽象。哲學思維要發展,取決於科學技術的進步。

哲學思維是科學思維的指南,科學思維是哲學思維的源泉。哲學源於並高於科學。

6.2 哲學與科學的功能區別

哲學只提供

方法論,具有超然性、戰略性、務虛性。哲學家要加強科學素養與學養。

科學要研究實證法,具有接地氣、戰術性、務實性。科學家要加強哲學修養與涵養。

注意1,西方大科學家同時也是哲學家,除了醫學,理工博士都叫哲學博士Ph·D

注意2,中國哲學家為什麼越來越被邊緣化?為什麼霍金威騰揚言“哲學已死”?

注意3,極富哲學的中醫學為什麼常被微詞為八卦?難道不必用自然科學強大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