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越来越多的球员,走出新疆效力各级联赛,中国足球未来是否真的靠新疆了,你怎么看?

風過後的凌亂829


缺乏公平竞争环境,再有天赋的球员也很难实现团队组合而展示出来的11人个人能力相加远大于单纯的11个个体水平。


夏夜苍穹


曾几何时,大嘴也对新疆球员非常好奇,认为那边的球员是吃牛羊肉长大的,一些人有着白人的血统,所以身体素质非常好。

再后来,巴力、买提江等入选国字号球队,恒大、鲁能的后备梯队也有不少维族球员,大嘴也认为,“中国足球的未来在新疆”这句话是对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嘴觉得,靠新疆球员就能振兴中国足球的说法并不准确,尤其是在跟一名新疆体育记者沟通后尤为如此。

这名记者是土生土长的新疆人,他告诉我,新疆球员在小时候确实很猛,他们发育比较早,对抗好,哪怕是技术粗糙也能一力降十会,打得韩国日本之流找不着北。

但是,等这些球员长大后,身体对抗的优势就不再那么明显,反而是技术水平的欠缺导致他们开始落后于日韩,甚至是内地球员。大家可以注意观察,有几个新疆籍球员入选过国家队的?屈指可数!如果是实力真的那么强,那早就大批大批新疆球员被招入国家队了。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位记者说,除了所谓的训练设施落后外,真正阻碍新疆篮球发展的是改年龄,有些小球员他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岁,以大打小,当然小时候厉害,长大了就不行了。

因此,中国足球绝对不能迷信新疆球员,要说那几个中亚国家的球员身体素质跟新疆球员基本相同,但他们的水平也很一般啊,没见多厉害。中国足球真心没有捷径可走,还是那句话,青训青训青训!这是两代人,甚至三代人的功臣,急不得!


大嘴爵爷侃球


为了让自己的实力更加强劲、打法风格更加多样化,一支中超球队往往会从全国各地选拔优质人才补充入队。因为不同地区的球员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风格。近年来,新疆成为不少职业球队眼中的富矿,多位新疆籍球员从当地联赛或球队中走出,在中甲或中超球队中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比如江苏苏宁阵中就拥有阿布都海米提、南小亨、叶尔凡(暂租借在外)等新疆籍球员,而巴力也曾在球队效力过(现效力于中甲青岛黄海);比如天津泰达的买提江已经成为球队主力。此外,山东鲁能、广州恒大等不少球队也有都有新疆球员的身影。这表明,新疆球员已经得到了外界的认可。由于地理位置和水土的原因,新疆球员普遍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球风硬朗,有些类似于中亚球员的踢法。他们可以让球队的打法富于变化,从而在面对不同对手时,都能较为得心应手。

不过要说“中国足球未来完全靠新疆”,就显得有些夸张了。振兴中国足球是全国各个地方球员的使命,是需要大家一同努力的。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因此可以将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风格的球员合理整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弥补各自缺陷,打造多元化的足球强队。新疆球员是其中的一部分。

新疆目前拥有一支中甲球队:新疆雪豹,不过却面临着人才的流失。新疆足球正在“人才输出”和“人才流失”中纠结。期待中国足球的早日振兴。


钓梦湾体育


这个问题是这样的,个人觉得不大可能。为啥?咱们仔细说一下。新疆球员现在除了买提江外,有谁真正到达了国家队的高度?没有吧!我们的少数民族球员中,踢得最好的不是新疆的,而是吉林延边的朝鲜族球员。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这里就是足球之乡,而延边走出的球员入选过国家队的已经超过了50人。职业化以后最著名的无疑是高钟勋、李红军等,现在的一代池忠国和高准翼。新疆的球员现在的数量是很多,但质量却并不好。他们的球员往往有这样的特点——年轻时候,非常不错,可是年龄超过25岁就开始走下坡路。这是为什么?是不是存在改年龄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延边也存在)?例如,2013年辽宁全运会期间,新疆队获得了甲组足球比赛的第四名,可又真正踢出来多少人?阿布都海米提、迪力穆拉提现在是不错,你看看他们踢的是什么位置?边后卫啊!这是一个年轻人靠速度吃饭的位置,这是不是也意味着他们未来的前景不妙呢?希望新疆能出更多的人才,希望能帮到中国足球?对了,新疆的球员为什么在低级别联赛特别多,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他们对于足球实在是太热爱了,他们甚至可以要求自己的工资很少。但凡中乙缺钱的球队,你可以发现他的新疆球员数量很多。


球哄哄



这些年中国足坛无论是国家队还是俱乐部的各级青年队,新疆籍的球员不断涌现,而且数量呈现日益增多的趋势,到这到底是好是坏,真是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原本在职业化以前,中国足球的版图是以长江而治,南北对抗。可是随着职业化的进程,技术见长的南方球员,特别是广东一带的球员逐渐在中超销声匿迹,吴坪枫之后再无粤籍球员进入国家队,赏心悦目的“小、快、灵”风格只能成为回忆。


但与此同时,曾经快速刚猛不失灵性以老大连万达为代表的老北派风格,也逐渐被盲目追求高大化的变种所取代,高峰、宿茂臻、郝海东这样的球员也没有了,剩下的那些“傻、大、粗”现在连越南都搞不定。


众所周知,新疆籍的球员由于人种特点,身体条件在少年时期普遍优于内地孩子。另一方面,现在汉族地区的家长受困于学业的压力,很少有人愿意让孩子去踢球,而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新疆,许多人渴望能够通过足球来改变自己乃至整个家族的命运,为此他们不惜在很小的时候就离开家乡。

可是足球最终还是要依靠技术能力的,一旦到了成年队,新疆球员的技术短板就暴露无遗,因而像巴力,叶尔凡这些球员只能面对小时了了的状况。此外这些少数民族球员在文化素质,生活习惯上的差异,也很难让他们继续立足。


鱼眼体育


作为一个在新疆工作六年多的陕西人,我就一句话:中国体育篮球和足球两大球的希望在新疆!原因也是一句话:就凭这里年轻人对体育纯粹的热爱和坚持(当然身体素质也是一部分原因)!


野蛮生长的西北狼


有可能,新疆人能吃苦,维族人,哈族人,塔吉克人更能吃苦!他们中会出人才!


京火


这是好事,包括归化球员我也支持,就受不了那帮白斩鸡,出工不出力、没有荣誉感、还非他们不可的态度。

中国足球现在缺的是稳定的成绩和职业的态度,才能引起关注,让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踢球,中国足球才有未来。

早上看到日本2:2踢平乌拉圭,心里难受得很,中国人缺乏耐心,日本足球也就二十年踏踏实实,就甩中国十条街了。


深圳飞扬电脑杨向波


新疆是中國足球人才的宝地,中國足協是否能把新疆作為青训的特区多给些政策,资金,多支援一些教练訨新疆的足球运动蓬勃发展起耒,中國足球更有希望。


金纯德


如果俱乐部和国家队里大部分都是新疆球员,每队有三两个汉族的球员,偶尔有一两个汉族球员踢上主力,那是不是到时候就要讨论汉族人更适合踢球,中国足球的未来在中原呢?现在在各球队里有多少新疆球员是绝对主力和球星呢,好像也只是就那几个新疆球员能偶尔踢上主力,就那两三个称得上球队的绝对主力(中甲的新疆队除外),中甲的新疆队也只是一半新疆人一半汉族,他们在中甲除了今年联赛的上半程比较惊艳,其他赛季里也就是打酱油或保级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