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守好战“疫”第一线

  新冠肺炎疫情当前,防控工作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疫情当下,荔湾区中医医院闻令而动、向“疫”而行,秉承大医精诚,守好集中观察点战“疫”一线!

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守好战“疫”第一线

荔湾区中医医院医疗集中观察应急队医疗组奔赴防控前线。

临急受命,职能后勤披挂上阵

  <strong>2月4日13:30

  荔湾区中医医院接到上级的紧急任务,当天下午进驻荔湾区集中医学观察点,负责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转运、集中医学观察、咽拭子采样等工作,要求24小时值班,立刻开展工作。医院迅速响应,组建医疗集中观察应急队。各职能科室的主任纷纷主动提出上阵申请,第一批奔赴前线的人员就此确定了——以医务科科长谢小芬、院感科科长彭丽萍、病人服务中心主任马紫菱、司机班班长仇志明为先头部队。

  <strong>14:15

  所有医疗、防护物资装车完毕,准备奔赴“战场”;而准备用作转运密切接触者的车辆也完成准备,司机整装待发。

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守好战“疫”第一线

荔湾区中医医院司机班班长仇志明接受任务。

快速出击,奔赴疫情防控前线

  <strong>14:45

  第一批物资和医疗组到达了集中医学观察点。这是一间有着3层客房的酒店;出于职业的敏感,一进门,他们就仔细地观察着场地的布局,以规划出符合集中医学观察规定的分区。

  <strong>15:00

  在与相关部门协调好其他保障事宜后,隔离分区确定——二楼后楼梯为洁净通道,划分出洁净区、缓冲区、隔离观察区等三个分区;并根据工作规范要求,结合现场情况,小组初步确定了本集中医学观察点的工作流程。

  <strong>16:00

  第二批防护物资和负责取咽拭子的护士到达现场,各类登记表格也准备完毕,观察点正式开始工作。而一边,司机班长仇志明也完成出车准备,整装待发。

  <strong>17:00

  第一批集中医学观察人员到达。登记入住信息、测体温、询问病史、服药情况,咽拭子采样,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为方便与被观察对象的沟通,医务人员还与医学观察人员建立了微信群。

  <strong>20:15

  入夜后,天气开始变得寒冷并下起了小雨。这时,又一部转运车到达,细雨打湿了缓缓摇下的车窗,全副武装的保障司机已经连续转运了不下10次,容不得半刻休息,他,再次出发。

  <strong>22:00

  最后一批入住人员到达,当天的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唯有桌上原封未动的瓶装水和盒饭提示着,下午至今他们仍粒米未入、滴水未进。

  <strong>23:30

  夜逐渐安静,当处理完入住人员信息表格后,时钟已指向凌晨……

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守好战“疫”第一线

入驻集中医学观察场所的医疗组准备就绪,开展工作。

医者仁心,迎难而上冲往一线

  <strong>2月5日8:00

  第二批医疗小组人员到达,刚下夜班的谢致韬医生也在其中。谢致韬是荔湾区中医医院的住院总医师。疫情始,谢致韬第一个向医院提交了请战书:“若有需要,自愿外调至新型肺炎抗战一线岗位支援”。当得知自己所在的医院负责了集中医学观察点的工作,他也一马当先,不顾下夜班的疲倦,要求前往抗疫第一线。

  <strong>10:00

  交流微信群里面传来了一段段对话,医务人员们意识到,入住集中医学观察点的被观察者可能存在焦虑、烦躁的情况。疫情当前,需要进行集中医学观察,心理上不免出现恐惧、无助甚至彷徨,甚至有可能会滋生一些负面情绪。特鲁多医生说过:“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医生的职责不仅仅是治疗、治愈,更多的是给患者人文的关怀。医疗组成员不断地在给入住者以心理安慰、也在关心他们的生活需要,一句句安抚的话语通过微信传递到集中医学观察人员心中。

  <strong>13:15

  当一线医护人员在忙碌地继续着医学观察任务时,医院后勤设备科的工作人员们正进行着隔离区间隔的进一步完善施工。为此他们已经忙碌了一个上午。他们说“我们不比医生、护士伟大。他们冲锋在前,我们略尽绵力而已。”

  短短的24小时,他们建立了疫情防控的其中一道重要的防线。有着这群不畏艰险、忘我工作的医务工作者,抗新冠病毒战“疫”,必定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