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路上,法治同行 浙江司法行政人以法護航疫情防控

_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浙江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周密部署,從宣傳相關法律法規到提供法律服務和法治保障、從組織各方力量依法防控到強化防控舉措落到實處,環環相扣、步步踏實;全省司法行政幹警和法律服務工作者牢記初心使命,扛起責任擔當,把“人民滿意”的錚錚誓言鐫刻在抗疫一線。

法治保障不缺位

疫情發生後,省司法廳立即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部署疫情防控期間相關工作,充分發揮部門職能優勢,為黨委政府依法防控疫情獻智獻策,當好“法律參謀”。

2月13日,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出臺依法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12條意見。《意見》是由省委依法治省辦秘書處起草編髮的,此前,秘書處充分調研,並形成《關於我省依法防控疫情有關情況的報告》,為《意見》的出臺奠定了基礎。

省司法廳積極參與省政府和相關部門防疫工作專題研究,對涉及疫情防控的相關文件進行合法性審核。省綜合執法辦研究制定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行政執法工作指引》。

到目前,全省司法行政系統已對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臨時性應急行政管理措施文件進行合法性審核632件,提出審核意見583條。

普法宣傳全覆蓋

依法防控,普法先行。省普法辦在全省開展“防控疫情 法治同行”專項法治宣傳行動,形式多樣,及時、準確地宣傳了疫情政策法規。

省普法辦發佈依法防疫控疫倡議書後,各地普法工作者立即響應。銅鑼開道、喇叭擴音,景寧人民調解員周正發自編的抗疫打油詩被傳到了千家萬戶;桐廬司法局的“漫畫講‘疫’”、象山司法局的“剪紙、農民畫戰‘疫’”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宣傳了疫情相關的法律知識;金華市金東區編髮《疫情防控防護手冊》,並送發至到各社區。

有走村串巷的“土辦法”,也有線上傳播的“洋花招”。

战“疫”路上,法治同行 浙江司法行政人以法护航疫情防控

義烏涉外調解委員會將疫情法規政策翻譯成印度語、英語等5種語言,為外籍商人送去“定心丸”;“浙江普法”微信公眾號新增“打擊新冠肺炎”法律專欄,提供免費法律解答和疫情防控心理諮詢;杭州下城區司法幹部和調解員共同創作公益歌曲《因為有你》,致敬一線基層工作者;各律師事務所推出抗疫法律服務系列文章,為公眾解疑釋惑。

法律服務不掉線

“我想申請成立律師事務所,但現在假期因為疫情而延長,律師事務所名稱預核准通知書快失效了,怎麼辦?”2月10日,在家辦公的溫州市司法局法援(審批)處副處長施旭寧接到12348法律服務熱線轉來的電話。

瞭解情況後,施旭寧根據司法行政防疫的相關工作舉措,建議申請人通過“互聯網+郵寄辦”的形式遞交紙質申請材料,並對非必要材料進行容缺受理。2月12日,該律所預核名稱失效的前一天,該案得以受理。

战“疫”路上,法治同行 浙江司法行政人以法护航疫情防控

非常時期,省司法廳全面推進法律服務“熱線問、網上辦、掌上辦、自助辦”模式,暢通12348法律服務熱線與12348浙江法網省市兩級網站和浙江公共法律服務智能自助機等無礙銜接。同時,公證處、司法鑑定機構、調解協會等也紛紛開設綠色通道,提供遠程服務。

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推進,一些服務新舉措紛紛湧現:省司法廳成立律師公益服務團,省律師協會編制《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生產經營法律風險100問》等法律服務指引;12348浙江法網設立“疫情防治 法治同行”專區,免費提供優質法律服務……

防疫解紛兩不誤

疫情防控關鍵期,浙江司法行政人主動融入網格化排查工作,還發揮出優勢,就地解難止爭。

“不戴口罩就不讓我進,憑什麼?”日前,在天台縣落雁社區卡點處,一名群眾硬闖卡點,情緒激動。參與值守的人民調解員周則定立即上前安撫,並耐心講解疫情政策法規。一場風波很快平息下來。

防控期間,有些群眾不理解、居家隔離群眾缺物資、農民蔬菜滯銷、合同無法履行等問題成了引發社會矛盾的“定時炸彈”,司法行政人在卡口值守、一線摸排中,當起調解員、代購員等,實現了現場“排雷”。比如,杭州彭埠司法所朱輝就當上了街道集中醫學觀察點的“代購小哥”,為居民代購急用物資;寧波郭巨司法所的黨員幹部妥善化解了一起因婚禮取消而引發的退貨難糾紛。

來源:浙江法制報(記者 肖春霞 通訊員 肖峰 鄒夢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