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滴滴顺风车出事了,而嘀嗒顺风车却火了?你怎么看?

恐龙体育


滴滴顺风车在去年停运以后,确实有很多的app也有了类似的功能,比如嘀嗒顺风车,还有前一段时间哈罗顺风车等等,但是他们根本都没有火,像问题中说的嘀嗒顺风车也没有火,一直半死不活的样子。



滴滴顺风车以前没有停运的时候个人也经常乘坐,有的时候去异地没有合适车辆,可以顺路过去,确实很方便,价格也没有太贵,还能结识很多的朋友,觉得体验挺好的。

其实滴滴出事后,本身的问题其实是人的险恶造成的,每个行业都是这样,有好人也有坏人,最大的问题出在流程监管上,而且这个很难规避,所以滴滴顺风车一直没有再重新开通。


顺风车确实是融合了社会的闲散资源,把这种方便最大化了,本身就是一个进步,而且滴滴发展到很大一个体量,本身就走先天性的优势,这些后来的软件一时半会是取代不了的。

比如嘀嗒顺风车,本身收费不是太合理,不能调动车主的积极性,而且距离设置等一系列方面做的也远远滴滴,定位比较模糊,想发展起来很难。


66号车坊


从网约车上线就一直听说过关于滴滴的新闻,原来的补贴大战都没能把我拉入这个队伍,前三个月因为无聊才加入了顺风车这个队伍(专车加不了,车过了六年)。结果还没多长时间顺风车就下线了,然后又尝试了一下滴答。现在说下感受。滴滴不显示乘客性别联系有自己的专属号码,顺路程度排列,乘客选择都做的特别好。我不在意是不是能够拼上,所以每次我都选择的是能准点到达的单,有些时间不一致但是很顺路的都会提前沟通下时间,所以三个月的时间我做到了100%满意和评分100%。当你一直是100的时候就不会愿意打破它。选单的时候我也会选评分比较高的乘客,评分低的我都不选。最近滴滴停了以后拉了几单滴答,感受也说一下。推荐的单子顺序排的特别乱,有时要翻好长时间才会搜到,而且还会有反方向的单,会显示性别,乘客评分全都很好,客单价比滴滴少,一共接了7单,两单不错,3单我到了地方结果乘客取消了。另两单定位是门口非要让近园区或者小区,现在心凉了,不玩了,等滴滴,滴滴一家独大是有道理的!


Goooooooogg


我打一个不是很确切的比方吧:滴滴顺风车其实有一点污点艺人的感觉,而嘀嗒顺风车更像一个网红。

滴滴顺风车的现状其实就像一线明星犯了错,但是说句难听的:这个错误对他来说不致命,修养(整改)一段时间复出没有多大的影响;但是嘀嗒顺风车不同,他现在就有点像是一个网红,后劲不足。

现在滴滴顺风车被关闭了,所以嘀嗒才有了市场;如果滴滴顺风车重新上线,我觉着嘀嗒的前景不会太好。其实在网约车市场,滴滴还是占大头的;实力在那里放着,无论是嘀嗒还是美团,都触及不了滴滴的根本利益,他们只能是跟滴滴抢一点市场,分一点蛋糕。

嘀嗒为什么会火?不是因为平台多优秀,而是因为用户没有选择;换言之:如果选择再多一点,我想嘀嗒的未来并不是那么顺利。

简单说就是一个需求的问题,有了需求才有了市场;但是就像两桶油一样,民营再好再强,也无法触动国营的利益。


无双杂货铺


个人觉得,这就是市场需求所致。顺风车自从上线之后,解决了很多人出行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很多司机省油赚的想法。实际上是一举两得。在滴滴顺风车出现命案,只能说是特殊情况,即便是出租车,也有命案出现。并不能因此而否定顺风车。



在滴滴顺风车频频出命案的背景下,仍然有很多人选择网约车平台进行顺风车出行,更加说明了网约车这一出行模式确实是当下社会需要的一种市场模式,大的方向是没有错的,下一步就看如何整治治理,彻底全面地打造更多安全高品质的网约车服务平台。



在滴滴被限制之前,滴滴一家独大,嘀嗒出行很少被人知道。但是当滴滴顺风车关闭之后,这些需要顺风车出行的人就不得不寻找新的途径,嘀嗒出行就在此形势下火了。从侧面可以看出还是有很多人怀有侥幸心理,相信不好的事情只是新闻,绝对不可能发生到自己身上。



我个人也乘坐过顺风车,的确很方便,如果能够解决好安全隐患,顺风车依旧是不可或缺。


大内球探零零磊


我认为是市场需求导向所导致的。


顺风车是相对于快车、专车来说,是比较经济实惠的出行方式,对于出行者来说,其优点最重要是价钱便宜,对于顺丰车车主来说,行程本来就是需要出行的,顺路载个乘客还可以降低出行成本,甚至还能补贴油费路费差价,何乐而不为呢,这看起来无疑就是双赢的局面。


所以,就算滴滴顺风车因为出事了而停止运行,乘客还是通过其他途径去寻找优惠而方便的出行方式。而嘀嗒顺风车,相对来说,也是比较靠谱的一个平台,也是运行比较长久的平台,使得更多人会用嘀嗒顺风车取而代之。



其实我认为不管哪个平台,网约车安全隐患还是会存在,各位出行还是需要多留心眼,注意安全。与此同时,有关部门还需要对网约车平台加大力度进行整顿,让出行变得安心放心!


c君妹


为什么滴滴顺风车出事了但是嘀嗒顺风车却火了,说到底是市场需求的问题。因为供需双方都还存在,所以这个形式只会换个平台继续存在着,而不会永远的消失。但有个问题似乎很奇怪,滴滴顺风车接二连三的出事之后,互联上对顺风车一片骂声,要求立刻下架。但是时至今日,嘀嗒APP的下载量一路飙升,这又是为什么呢?


事故发生时,人类总是情感至上

顺风车接二连三的事故让人可悲可叹,平台监管不当导致的悲剧所有人都不希望再一次上演。而解决这个问题最快捷的方式就是斩草除根,所以叫停滴滴顺风车是无奈之举。这是社会的群体性效应,每个人对于悲剧的体验总是充满了代入感,这时候需求是被抛在脑后的事情,维护正义才是首要任务。

当然这样说没有批评的意思,每个人都是一样。我曾经也偶尔坐顺风车,但是事故当前,我也毫不犹豫地卸载了软件。


时间长河里,需求至上

文章开头我就提到了需求,这个需求在城市里尤为明显。开车上下班的上班族需要人来分摊油费,解决生活压力,不开车但是路途远打车贵公共交通又实在不便的人需要一个更经济的出行方式,顺风车应运而生,不仅有顺路程度的提醒,还有预约功能,可以说是工作党的福音。滴滴顺风车下架之后,这一需求无法被满足,于是人们自然需要借助新的平台。嘀嗒顺风车并不是一个新出现的app,我大约5年前有用过嘀嗒,那时候嘀嗒和滴滴相比完全没有竞争力,司机比较少,但是计费方式更优惠一些。

我没有注册过嘀嗒的司机,所以不知道嘀嗒平台对于司机的管控是否更为严格,但不争的事实就是,大批量的顺风车司机和用户转投了嘀嗒。


对于存在问题的新事物,我们要做的是解决问题

上面分析的是嘀嗒顺风车之所以会火是需求因素主导,但是抛开问题本身,我还有一些话想要说。所有新兴的事物,想要做到尽善尽美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意外的发生让人心痛,但是从此摒弃这个事物未免显得有些因噎废食。汽车的发展亦是如此,每一项新技术的完善,都是用生命做代价换来的,如若没有这些牺牲,科技不会发展到今日。以开放的胸怀和眼界去看待每一件事物尤为重要,不从众,也不狭隘。

顺风车的存在没有错,错的是监管的漏洞;人们想要更便捷的生活也没有错,错的是被坏人钻了空子。所以各大顺风车平台在抢夺流量的同时,首要的任务其实是保障乘客基本的安全,这才是当下用户最在意的事情。


综上所述,嘀嗒顺风车的繁荣景象是人们的需求所致。真正的需求不会随着平台的消失而消失,只会转化到另一个介质上。顺风车不是恶魔,居心拨测的人才是。


只讲真话的硬核系说车,欢迎关注“马头人车库”~


马头人车库


顺风车本身就是好事儿,多少人同路却每人开一辆车?造成多大的资源浪费?滴滴前期巨额补贴后期肯定要赚钱的,有人在等它把市场做起来之后封杀它,然后嘀嗒就起来了,嗯,那么是为什么呢?


2016势不可挡


我是一名滴滴司机,但是我希望滴滴倒闭,可以警醒其他平台,不要跟乘客联合起来把司机当孙子,司机是在帮平台赚钱的,乘客是在出钱的,当乘客把钱通过司机让平台赚了,结果平台就不鸟司机了,这是什么感受。滴滴就是一个无良的企业,一直都不控制车辆,一直打广告说什么月入过万,工作舒适,这都是骗人的,不入这一行,永远不知道水有多深,每天的接单数量被控制,每天的跑车流水被控制,付出和收入是严重的不成正比,每天都要花费十几个小时在外面,赚的钱却不如一个普通工厂的工资,晚上收车回家孩子和家人都睡了,早上早起出车他们又还没起床,真的是浪费时间在帮他们跑这个车租而已,有时候连车租都要自己拿钱出来补贴,相当于一天十几个小时在外面跑车反而是亏钱的,滴滴真的太没公德心了,看看现在的司机最少有百分之九十都怨恨满满,怪就怪已经被骗入这一行了,不把合同熬到期的话那将一分钱的押金都没办法拿回来,而且滴滴里面账号的钱说扣就扣,没没有任何的说法。如果能够再给我一次机会,打死都不会开滴滴,什么月入过万不是梦?笑话,程维,希望你能看到这篇文章,希望你们好好的站在每个想要赚钱养家糊口的司机的角度好好的审查你们的系统,利益模式太明显了。


我是王者329


现在我们老家那里交通局的抓黑车都快抓疯了,只要是没有双证的一律扣车,别说滴答了,跑滴滴的都很少了,不过也是没办法,小地方的出租车数量虽然不多,但是随着私家车的增加跑黑车跑滴滴的越来越多,数量远超正规出租车,正规出租车的运营压力也越来越大,现在大部分乘客出行都是选择滴滴快车造成很多出租车跑一天连份子和租金的费用都不够,所以不管是滴滴还是滴答的车主最好还是要双证齐全吧,这样不只是不用担心被查到,更主要的也是对乘客的一种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