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晚》小牧童的特點是什麼?

狗254090702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村晚

宋•雷震

草滿池塘水滿坡,山銜落日起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村晚》這首詩的作者是南宋的雷震,生平不詳,有的說是眉州人,宋寧宗嘉定年間進士;有的說是南昌人,宋度宗鹹淳元年進士。其作品也就這一首,入選部編版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本中。

這首詩主要寫一泓長滿綠草的池塘,水漫出來流了一坡;一襲遠山,含著落日,倒影浸在波光粼粼的水中。牧童橫騎在牛背上回家,嘴裡的短笛信口吹著,也沒有個腔調。這是一幅美麗恬淡的牧童晚歸的水墨畫,充滿了詩情畫意,又充滿了生活情趣;而那若有若無時斷時續的笛聲又使整個畫面更顯空靈,有了樂感。

題主問小牧童的特點,咱就拋開寫作手法藝術境界等等,就細細聊聊這首詩裡小牧童的特點: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悠哉悠哉心生愉悅的;天人合一融入自然。

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牧童歸去橫牛背”,一個“橫”字,幾分隨意,幾分懶散,就足以說明小牧童的自由自在隨心所欲。唐•棲蟾筆下的《牧童》“牛得自由騎,春風細雨飛。青山青草裡,一笛一蓑衣。日出唱歌去,月明撫掌歸”,是活波可愛活靈活現的;清•袁枚《所見》“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裡的牧童,是調皮好動天真爛漫的。各人詩中的牧童是有著細微的不同的,一個“橫”字,就是這個小牧童和其他牧童的不同之處。

悠哉遊哉心生愉悅

“短笛無腔信口吹”,短笛、無腔、信口、吹,一枝短笛,對小牧童來說足矣;沒有什麼固定的腔調,順嘴而吹,無拘無束,“信牛由韁”,他的心裡是無憂無慮的;也必是愉悅的,他什麼都不想,有沒有人聽見無所謂,有沒有人偷偷地笑也無所謂,就是隨著自己的心吹出什麼算什麼。這點倒和唐•盧肇的《牧童》有異曲同工之妙“誰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橫眠秋聽深。時復往來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一個橫在牛背上吹笛,一個橫在牛背上睡著 ,都不求吹出來的笛聲有誰懂,就是個隨意。

天人合一融入自然

青草池塘,碧波紅日,小牧童閒適地橫坐在牛背上,胡亂地吹著曲,他不求有知音來和。可是,天和地聽得懂,清風和白雲聽得懂,池塘和綠草聽得懂,更主要是他的牛聽得懂啊!不成調的笛聲和天地自然融為一體,和諧同一,說不出的熨帖和愜意。

和唐•呂洞賓的《牧童》不同,“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這是明顯地辛苦勞累了;和宋•白玉蟾的《牧童》也不同,“楊柳陰初合,牧童睡正迷。一牛貪草嫩,吃過斷橋西”,這是不小心犯錯了,弄不好要受責備的。

可是我們這首詩裡的小牧童,已在日落時歸來,漫不經心卻人牛同在,笛聲無腔卻有心情吹響。

言為心聲,詩裡寫的小牧童,其實就是作者的某種真實的心理寫照

雷震,生平不詳,死亦不詳,好象在南宋走一遭,就為了留下這首詩。南宋,那個偏安一隅忍辱偷生的朝廷,那個政治腐敗、奸臣輩出的時代。誰不向往恬靜悠遠超凡脫俗的生活呢?那小牧童的彼時的狀態,就是作者厭倦了世俗喧囂渴望自由寧靜的理想生活狀態。

不然,為什麼關於作者,就再沒有別的任何信息呢?也許他辭了官擇一處鄉村,與小牧童為伴也未可知。


hyg陌上花開


因新冠病毒疫情各地停課,昨晚正好按網絡遠程教育的安排教孩子這首詩。

在這裡,就簡單說一下我對小牧童和這首詩的體會。

這首詩的來歷和寫作特點

宋朝有位詩人叫雷震,此人進士出身,名聲不顯,詩名也不高。但是,偏偏他的這首《村晚》被錄入了小學教材課文中。

這就讓人不得不懷疑這首詩是有來歷的!

話說,在神宗、徽宗時期有一位鼎鼎大名的文學家、畫家兼官員張舜民,他擅長書畫,詞風頗似蘇東坡,有以假亂真之能,故而很出名。

他曾在老來還鄉之際寫了一首詩《村居》:

水繞陂田竹繞籬,榆錢落盡槿花稀。

夕陽牛背無人臥,帶得寒鴉兩兩歸。

這首詩表達的寂寥心情和滄桑情懷,既是詩人在宋朝南遷後的政治背景,也是因戰爭導致人口劇減、鄉村敗落的客觀實景。

從這首詩裡,我們可以看出詩人心中的悲涼和絕望。

但是,經過100多年的休養生息,歷經屈辱的南宋王朝已假裝從當初‘二帝被擄、倉皇棄京’中走了出來,經濟的蓬勃發展和以‘歲貢’取得的太平讓朝堂上下失去了警惕,紛紛沉迷於‘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的醉生夢死中。

此時,南宋詩壇自辛棄疾去世後已聲勢衰落,詩聲頹微。就是在這個時候,雷震經過南方的村落時,實景感觸,反張舜民《村居》之意寫下了這首《村晚》: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我們不結合當時的政治環境來解讀,看到的是一派悠然、和諧的鄉村晚景。

碧綠的野草長滿了池塘,漲上來的春水淹到了岸邊,青山含著落日倒影,倒映在春寒的漣漪中。放牧的牧童已經歸來,拿著短笛橫坐在牛背上,不分腔調信口而吹。

從這首詩表面的含義中,我們會明顯分辨出雷震描述的鄉村生活更有生機、自由的氣息,而張舜民的鄉村則充滿了敗落和淒涼。

從《村晚》這首詩的內在含義來看,其實不僅有作者對南宋王朝的失望,也有對當前祥和、安寧的鄉村生活的嚮往。

可以說,這首詩在當時南宋後期整個頹廢和綺糜的社會氛圍中,突然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並且蹭上張舜民《村居》的熱點,所以聲名傳播、流傳至今。

從這兩首詩的意義特點來說,《村晚》描寫的田園風光,更有積極性和正能量,更能喚起人們心中對家鄉故園的熱愛,激發起人們保護家國的熱忱!這也是其人雖然不出名,但詩作卻能入選小學教材的真正原因。

詩中小牧童特點

雷震這首詩中,小牧童被勾勒的比較形象,活潑、無拘束。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一個‘橫’字,體現了小主人公的‘好動’的活潑特點。

人在什麼時候才會有這樣的動作?

自然是放鬆、無約束、不被牽掣的時候,人的天性才會釋放出來。所以,這是作者對自然環境和政治環境的一種反襯,也體現了小牧童天性好動的一面。

一個‘無’字,體現了小牧童‘無拘束’的自由特點。

吹奏樂器一般都要有曲譜的,按照一定的規律去吹奏。可是,小牧童也許只是對笛聲的好奇,也許只是喜歡笛子,所以,不管有沒有聽眾和賞析的人,自己胡亂吹一氣。

這正是孩子自由無拘束天性的體現,也是對那個時代任性的一種反詰。

鏈接

詩人的語言有時候不便於深入琢磨,特別是好奇心上來,就很容易穿鑿附會地把詩詞表象和時代背景結合在一起。

但是,南宋時期的詩人、詞人的作品,大多都要和時代聯繫在一起的!

因為,北宋王朝的南遷而導致的民族割裂和文化傷害對南宋200多年的文人來說,是血淋淋地無法掩蓋的現實,是任何一個有良知和民族情感的人都無法忘卻的恥辱,入深入血脈無法拔除的靈魂痛苦!

所以,南宋詩詞和北宋之間有明顯的差異,經常僻理深入或寄託幽深,在表現手法和藝術形式上與北宋迥異!


西山詩詞客


大家好針對這個問題,以下是我的觀點和看法,希望大家喜歡。

村晚 [宋]雷震

草滿池塘水滿陂(bēi),

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

短笛無腔信口吹。

這是一首描寫農村晚景的詩,四周長滿青草的池塘裡,池水灌得滿滿的,太陽正要落山,紅紅的火球好象被山口咬住一樣,倒映在冰涼的池水波紋中。

小牧童的特點

牧童橫坐在牛背,用短笛隨便地吹奏著不成調的曲子,詩人即景而寫,牧童也是這景色的一部分而已。


K2喬戈裡峰


《村晚》宋•雷震

草滿池塘水滿陂

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

短笛無腔信口吹

從“牧童歸去橫牛背”可以看出牧童調皮可愛,天真活潑,淳樸無邪。寫出了牧童調皮任性,無拘無束的可愛情態。


最愛三秋葉


綠草長滿了池塘,池塘裡的水呢,幾乎溢出了塘岸。遠遠的青山,銜著彤紅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閃動著粼粼波光。那小牧童橫騎在牛背上,緩緩地把家還。拿著一支短笛,隨口吹著,也沒有固定的聲腔。

這是一首描寫農村晚景的。四周長滿青草的池塘裡,池水灌得滿滿的,太陽正要落山,紅紅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樣(是落山後),倒映在冰涼的池水波紋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橫坐在牛背,他拿著短笛隨便的吹奏。詩人即景而寫,構成了一幅饒有生活情趣的農村晚景圖。

1、寫景的藝術特色:《村晚》的寫景文字集中在一、二兩句,寫的是山村晚景。詩人把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機地融合起來,描繪了一幅非常幽雅美麗的圖畫,為後兩句寫牧童出場佈置了背景。瞧,"草滿池塘水滿陂",兩個"滿"字,寫出仲夏時令的景物特點,寫出了景色的生機一片;"山銜落日浸寒漪",一個"銜",寫日落西山,擬人味很濃,一個"浸",寫山和落日倒映在水中的形象,生動形象。"橫"字表明牧童不是規矩地騎,而是隨意橫坐在牛背上,表現了牧童的調皮可愛,天真活潑,淳樸無邪。這些景物,色彩和諧,基調清新,有了這樣的環境,那牧童自然就是悠哉悠哉、其樂融融的了。同時,也表現出了牧童無憂無慮,悠閒自在的情致……2、詩歌的意境的創造:詩人是帶著一種欣賞的目光去看牧童、寫村晚的,他十分滿足於這樣一種自然風光優美、人的生活自由自在的環境,所以他寫牧童,讓其"橫牛背",吹笛呢,則是"無腔信口",是詩人厭倦了塵世的喧囂,看破了"紅塵滾滾"呢,還是他天性好靜、好無拘無束呢?總之,這首詩描繪的確實是一幅悠然超凡、世外桃源般的畫面,無論是色彩的搭配,還是背景與主角的佈局,都非常協調,而畫中之景、畫外之聲,又給人一種恬靜悠遠的美好感覺。


萌場葛大壯


一汪剛剛從山泉中湧出的清水,純淨透明。

一抹剛剛透出的朝霞,清新絢麗。

剛剛露出土面的新筍。

吐翠的新芽,含苞侍放的花蕾

淨明自然,纖毫不染。

純真簡補,天道自成。

我所追求,我所向往。


龔彥生


村晚是雷震的村晚嗎?

像這樣問題不夠詳細的,我們都沒辦法認真回答。

雷震是宋代詩人,生卒年不詳,名氣不大。

村晚是其詩作中比較有名的一首,因為收錄在千家詩中,所以被後人所知。其詩如下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這首詩是典型的田園詩歌,描寫小牧童自然和諧,牧童不會因為自己不懂音律而放棄享受笛子帶給自己的快樂,所以才會有短笛無腔信口吹。信口吹就是隨便吹的意思。


半世飛仙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詩中的牧童天真無邪,純樸可愛,自由自在,無拘無束,袁達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嚮往之情。


逸志2


牧童歸去橫牛被,短笛無聲信口吹。

放牛的孩子躺在牛背上,也許是早上出門放牛吃草,也許是傍晚回家踏著斜陽。會不會吹笛子無所謂,天地間口哨聲就是現在最好聽的聲音。~~~~小牧童的特點:心情悠然,會吹口哨[呲牙]


梨樹長在麥田中


自娛自樂,胡吹一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