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孩子捅破“窗戶紙”:帶來的改變,給1000萬我都不換


幫孩子捅破“窗戶紙”:帶來的改變,給1000萬我都不換


“媽媽,作業我做完了,我想再背下《新概念》。”

馬同學變了!變得願意主動學習了!要知道,在兩個月前,他的宗旨還是:“只要作業做完,額外任務免談。”

之前馬同學的成績並不理想,好的時候也只處於中等。所以,馬媽媽常想讓他做完作業後,能再多學一會兒。

“那感覺真是難如登天!”馬媽媽開始憶苦思甜, “不過現在愛學習了,這種轉變,給我1000萬都不換!”


我們努力地教育,卻趕走孩子的學習興趣

三毛在自傳裡講過:

因一直沒怎麼在數學上用功,所以數學成績一直不好。後來通過努力,有一次考了個非常好的成績。但老師不但沒鼓勵,反而批評她、懷疑她作弊。導致後來三毛對上學失去興趣,最終選擇輟學。

幫孩子捅破“窗戶紙”:帶來的改變,給1000萬我都不換


“家長和老師不恰當的批評,都會讓孩子失去了學習興趣。” 既是教育專家、又是一位優秀的家長(上海語文特級教師、兒子現在美國名校留學)的袁老師,跟馬媽媽邊聊邊分析。“你是不是也經常批評孩子?”

“看他簡單的題目都做錯,或者有的題目講好幾遍還是不懂,忍不住會批評……”

“不光家長,很多老師,面對孩子不好的成績或‘屢教不改’的錯誤,也會對孩子‘不客氣’。”

“是的袁老師,馬XX有次因作業錯得較多,就被老師當眾罵哭。”

“其實,孩子們天生對學習充滿興趣,我們努力地教育,卻正在趕走讓孩子的學習興趣。

很多老師和家長,把給孩子灌輸知識,作為教育孩子的全部。孰不知,教育更重要的使命,是要保護孩子的學習興趣,即使有一天他離開學校後,會依然熱愛學習。

但現實中,我們做得並不好。除了少數的學霸,90%以上的孩子,在學習中都感受到打擊……”


趕上第一名不容易,但要趕上前面幾名很容易

幫孩子捅破“窗戶紙”:帶來的改變,給1000萬我都不換


幫孩子捅破“窗戶紙”:帶來的改變,給1000萬我都不換


還記得周星馳《百變星君》裡的這個“小光頭”嗎?這個名副其實的學渣,在周星馳安排的考試中,竟然答對了一道題,由此受到激勵,下定決心要“好好學習”。

雖然是虛構誇張的情節,但也有它的道理。

讓孩子對學習充滿信心和興趣,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讓他自己感覺到自己可以。馬XX同學素質並不差,我看了他近期的試卷,發現他最大的問題閱讀理解。不光是語文的閱讀理解,對數學的題目,往往也不能正確地理解題意,所以做題往往會出錯。”

“袁老師,那該怎麼辦呢?”

“要通過一定的訓練,加強他快速準確理解文章、段落、語句的意義。比如,可以每天讓他讀一篇文章,然後讓他找出最核心的一段、再在每一段裡找出最核心的一句、再選十個句子讓他找出最核心的一個詞。堅持兩個月,肯定會有效果——要趕上班上的第一名不容易,但要趕上他前面的那幾名很容易。當然,訓練是最主要的舉措,還要有些輔助手段。”


“羅森塔爾”效應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他和助手來到一所小學,說要進行7項實驗。他們從一至六年級各選了3個班,對這18個班的學生進行了“未來發展趨勢測驗”。

之後,羅森塔爾以讚許的口吻,將一份“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相關老師,並叮囑他們務必要保密,以免影響實驗的正確性。

8個月後,羅森塔爾和助手們對那18個班級的學生進行復試,結果: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個個成績有了較大的進步,且性格活潑開朗,自信心強,求知慾旺盛,更樂於和別人打交道。

這時,羅森塔爾對老師們說,名單上的學生是他隨便挑選出來的,並沒有所謂的“最有發展前途者”這回事。實際上,那是一個“謊言”。

但為什麼謊言能成真呢?羅森塔爾這樣分析:

由於他是著名的心理學家,在人們心中享有很高的權威。老師們對他的話深信不疑,名單對老師產生了暗示,左右了老師對名單上學生的能力評價,對學生產生了積極的期望。

這種期望通過老師的情感、語言和行為傳遞給了學生,讓這些學生也感受到了這種期望,認為自己是聰明的、優秀的,從而提高了對自己的要求,最終成為優秀的學生。

這就是心理學上有名的“羅森塔爾”效應。


捅破“窗戶紙”

袁老師建議馬媽媽,可以利用一下“羅森塔爾”效應,告訴孩子:“專家(袁老師)說,你是很有潛力的孩子,因為袁老師教過上千個孩子,感覺你的思維、素質一點不比她教過的那些學霸差。”

此外,還要做一做老師的工作,與孩子的各個任課老師溝通三件事:

其一、孩子很喜歡他(她),喜歡聽其講課,因為每個人都喜歡喜歡自己的人,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增加老師對孩子的好感,獲得更多關注;

其二、告訴老師孩子很想上進的,希望孩子在有進步的時候,能給予相應的鼓勵;

其三、假如孩子再受到批評,要告訴老師孩子受批評後很難過,希望能以更友善的方式來教導孩子。不過,這個最好由孩子自己跟老師說,若由家長出面,會讓家長為孩子討公道的嫌疑。


幫孩子捅破“窗戶紙”:帶來的改變,給1000萬我都不換

……

某天放學後,馬同學對媽媽說:

“媽媽,現在給我一篇文章、或一段話,我只要讀一遍,就立馬能知道它的中心、主題。我之前還以為自己並不是學習的料,原來我只是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

“是啊!還是袁老師有經驗,她就說你可以,只要你捅破那層窗戶紙。恭喜你,現在終於捅破了!”

*另:若想進一步瞭解怎麼跟老師溝通,可點擊閱讀:

【輔你做更好的家長,給孩子最好的成長。我們彙集上海數百位教育專家(同時是成功家長),給您分享有效的教育經驗、方法、理念和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