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伊始,一些創業公司出現降薪情況,你怎麼看?

職業農民蔣大叔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這次疫情對整個國家經濟的影響是巨大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創業公司尤其需要大家一起共渡難關。因為,創業公司剛剛起步,手頭上的資金應該是有限的,現在疫情之下,公司能否挺過去都沒辦法確定,如果還按原來的薪酬標準去做,可能很快公司就只能申請關閉,那員工將面臨失業的風險。大家這幾天應該都可以瞭解到很多成功的企業甚至是上市公司都在面臨現金流短缺的問題。現在公司通過降低員工工資成本來降低企業管理壓力,就是在爭取更多的時間去實現突破,企業現在最重要的目標只有一個:活下去!所以,個人認為現階段創業公司提出減薪的行動是一種沒有辦法的辦法。


平安小李飛哥


復工伊始,一些創業公司出現降薪情況,你怎麼看?

初創公司或者小廠,還是非常艱難的!沒有倒閉,還能開工就算萬幸了。

2月10日開始復工之後,很多地方需要申報才能復工,看到瀘州的那張8個章子才能復工的申報表了嗎?前幾天一些企業難以復工,是因為擅自復工是要被處罰的,而且有的地方規定,復工之後出現感染,全部在場的員工都要被隔離,費用由公司自行承擔,誰敢擅自復工呢?

最近幾天,也有復工造成公司全部辦公人員被隔離的事件。

但現在,全國形勢開始好轉。深圳現在可以先復工,再申報!這是一個好的跡象。

昨天下午,鍾南山院士在會議上海建議專家團摘下口罩,他自己先摘下了,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對於一些小微企業,工廠,肯定會受到影響的,沒有銷售,沒有業績,沒有完成訂單,可能只有最基本的工資了。老闆也不容易,員工也不容易,這種時候,就需要我們自救,更需要相關部門有一些政策支持,如推遲還貸,推遲交租等。

當然,現在我還沒到什麼政策落實下來,銀行的貸款,交租等,沒有看到!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大家在這個艱難時刻,需要抱團取暖,如果還是要漲薪,又沒有業務,那麼,公司也能經營不下去了,工作也怕保不住了。

當然,有條件的公司,實力雄厚的公司,也可以不降薪,一起渡過難關!

自己在家的空閒時間,也可以做點副業,如直播,視頻,自媒體,還可以賺錢生活費,如果你做得好,遠遠超過你的工資,不信,你可以試試。

希望疫情趕緊結束!趕緊復工吧,我們已經申報,希望下週正常上班!加油!

深知精準營銷創始人CEO 蔣軍

提供互聯網精準營銷策劃,品牌超級IP構建,場景化產品策劃,互聯網商業模式設計,社群營銷運營,資源導入及項目落地,急功急利做品牌,快速實現銷售轉化裂變。加入蔣老師極速轉化成交圈,2020,共創爆力成交紅利,實現直播時代新的財富夢想。


蔣軍


疫情之下,為了熬過去,已有多家企業員工薪資被打折。2020第一波降薪潮來襲,接下來還會有一波接一波……

對於降薪,有的網友覺得公司賺錢時不提加薪,遇一點困難就降薪,要罷工;也的網友表示可以理解,願與公司一起扛過這個難過。這得從公司和個人兩個層面來分析。

首先,一家公司當經營出現困境時必然要想方設法改變。外部經濟環境不景氣時,通過擴大營業增加利潤顯然不太容易,也就是開源這條路被堵死了,那麼剩下的就只能是節流。人力資源在公司經營正常時創造財富,但公司經營業務收縮的情況下,無疑會產生人力過剩,這部分多出來的人員成為了企業的包袱。那麼選擇裁員降薪就成為必然。企業家不是慈善家,而是資本家,即便有的企業家號稱慈善家,那也是先成為資本家之後再帶上慈善家的高帽。法律不能約束,道德也不能捆綁。

作為公司員工需要坦然面對,任何的抱怨都是徒勞,。公司員工是雙向選擇,公司裁員與員工跳槽一樣正常,薪資標準就是公司與員工之間勞動買賣關係的價格,可以加薪也就能降薪,不過不能違背勞動合同。

疫情讓現金流不足的小企業首當其衝,現在大企業也扛不住了。出現這類狀況其根源是這幾年經濟不景氣、去產能去槓桿的大環境,疫情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即便不出現疫情,這些公司日子也同樣不好過。裁員減薪看來不可避免了。


星城老談


2019年已經是過去十年最好的一年了,很多民企已經是掙扎在生死線上,加上最近的疫情黑天鵝,會有大量企業活不過今年春天。2019年很可能還是未來十年最好的一年。加上今年七百多萬畢業生馬上畢業找工作,今年估計是史上最難就業季,今年的情況,不裁員就是好企業了,企業只有活著才有希望,員工也才有飯吃,因此建議員工和企業彼此體諒 共度難關。



狼嚎營長


這個由市場經濟決定的,企業業務跟不上,運轉困難,只能通過縮減成本的方式,當然也得想辦法來源,增加收益才是王道,所以短期的調薪是個過渡階段,長期來看的話,就不合理了。


水風V


人間有情,企業需要工人一塊共途難關,工人也可以理解的,畢竟現在的企業能夠在大浪淘沙裡頭生存已經不錯了。只有企業存在了,企業有利潤了才有錢去養活工人,我相信每個企業肯定不希望靠降低員工工資來達到贏利目的,肯定是遇到經濟困難才不得易下此下策的。在這特殊時期,國家有難,企業有難,作為工人可以與企業共患難,相信企業效益好了,工資也就上升了。


家和萬事興285132632


正常,公司虧本還給你發那麼多嗎?可能嗎?[呲牙]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b76f02ff45f04a42a42b6a90829c9df7\

照亮他人提升自己


將心比心,老闆們才是這輪疫情中損失最大的群體。老闆賺錢的時候你要求他多發獎金,那老闆虧損的時候你是不是可以幫他多分攤虧損?

如果不能想通這個事情,那你永遠也就只能做那個旱澇保收的工人了。


簡兮財道


這種做法是合理的,一部分為了降低開支,因為沒有利潤支撐,建議2班倒,調整工人作息時間,合理規劃,做好輔導溝通工作,我相信工人會明白的。

另一方面企業可以安排員工上課培訓,提升自己技能,疫情期間可以為鄰企輸送員工,安排部分人員到鄰企上班,互幫互助,共創難關!

最後請大家一起期待疫情儘快結束,恢復往日時光,為辛苦在一線的白衣天使們加油助威,早日戰勝病毒,加油💪



九江博達傳媒


這是一個很複雜多面的整體問題,與社會殷不殷實,能不能抵抗住較大的波動有很大的關係。現今整個社會運行成本都在增加,一些企業也不例外,就算有看法也還要具有力王狂瀾的能力,金錢至上的環境下誰少賺了誰都難受,企業主也一樣,這可以理解。具體問題還需具體分析,接受還是變革自己做主吧。個人觀點接受批評!謝謝提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