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样来教或学朱自清的《春》的?

佳思佑玩爆语文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结合单元要求和本文特点,应该从下面几方面设计教学:

1.重视朗读。反复朗读,理解内容,体会春天之美。

2.学习写法。理清思路,学会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

3.品味语言。进一步学习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


云裳飞


《春》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也是孩子进入初中以后的第一课。这篇文章意境优美、构思精巧、语言清新,是朱自清的名篇。

至于怎么教,一个老师一个授课方式,我来简单介绍一下我是怎么上的。

首先导入。可以提问学生最喜欢哪个季节,肯定会有学生答春天,然后追问为什么,以此来引出课文。

其次简要分析课文。介绍完作者,解决了生字之后,让学生齐读课文,理清结构。明确结构是总—分—总,分的部分依次写了春天的草、花、风、雨、人,让学生分别寻找在哪些段落,进行提问。

接着细品课文。这是篇优美的散文,很多句子值得细品。比如写春草的时候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春花的时候作者视线是什么方向?写春风春雨时分别写出了它们的什么特点……让学生在提问中更加深刻地了解课文。

第三引导学生提炼主题:写景是手段,目的是抒情,那么抒了什么情呢?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哪些地方表现出来呢?让学生在课文中寻找相应的句子,适时收束全文。

最后布置作业,全文背诵和佳句赏析都是必须的。背会后要及时考查,可以让小组组长协助考查。

以上只是简要说了一下课堂流程,因为学生刚刚升但初中,很多事情还不适应,所以不宜上得太快,这一课上完大概需要三个课时,甚至更多。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对您有帮助!




LSS剑胆琴心


年年教,年年不同。今年实行部编版教材,解读课本,对教学重点做了重新调整。和同事教研,我们是这样教学这一课的。

分三课时,每课时教学目标不同,尽量做到一课一得,没课实现一个小目标。第一课时目标,解决最基本的,了解作者和体裁,读准字音,初步感知文章内容,理清结构。初一新生,大多是住校的农村孩子,底子薄,师生彼此的适应,字写的慢,不会做课堂笔记,没有或者不会预习等等,所以第一课时任务全要在45分钟完成有点困难。所以用了两节课完成。第二课时,学习作者写景方法 第三课时,品字词,学重音等朗读技巧,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春,大家知道哪些春的诗句?一个学生说了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其他人冥思苦想说不出来。我提示,先想春天的景物有哪些,再想有关诗句。我在黑板上一一列出来景物,春花,春草,春雨,春风,春鸟。和学生一起写出相关诗句。

新课开始。作者是谁?你对她了解多少?学生念注释,除此之外呢,你学过他的什么文章?他的代表作是什么?老师多媒体补充,学生写在书上。到这里作者介绍就完成了。其实,这么做,知识还得死的。大家有时间看看这几篇文章,其实也是废话,不会有人看。应该布置成礼拜天作业,写读书笔记,会落到实处,在多阅读的同时 ,对作者的文风也印象更深刻。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我多媒体列出选择题,记叙文,说明文 议论文?还是诗歌,小说 戏剧,散文。帮学生理清文学体裁和三大体裁的不同。学生做笔记。引出本课文学体裁,散文。介绍散文分类,散文特点等。学生做笔记。

在这里我忽视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就没有预习,对文章一无所知。问他们体裁其实不妥。应该跳过这一步,等学完之后再介绍。

请大家把课下拼音标回课本,然后一人一段读,纠正字音,提醒学生标上。然后男女生分角色再度读全文。然后多媒体出示字词,抽一生读 ,还是不太认识。这种有意主意的步骤不能少。认读完后,再抽一生读课后的读读写写的子,再补充写上一些字词。

下一步,再读文章,理清结构。提问 ,题目是春,作者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学生乱七八糟的说。为什么学生喜欢这么说,而不喜欢举手呢?一是老师规范不到位,二是人之常情,单独回答问题需要负责任,如果不对大庭广众之下总是难为情,而且也缺少公众场合大声说话的勇气和历练。我提示举手回答,依次说出。作者写的景物真是多,用一个成语叫不胜枚举。这么多的景物,作者写起来是不是杂乱无章?相反写的段落分明。一共写了几个段落,大家标出来。我们写文章会有这么多段落吗?(让学生初步认识散文形散的特点)这些段落各写的什么内容?用春作为必须的一个词概括段意。段落之间是什么关系?

这个问题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与中心思想的概括放到下节课再细说。


仲明沙画


我学过《春》也教过《春》。

先来说说我的学。还记得我学习的时候,老师让我们读,越有感情朗读越好。读得好了再去学,这样学习的时候有了整体感知。重点教我们句子,怎样赏析怎么答题。修辞手法、用词和情感表达的赏析,最后无论怎么赏析还是要上升到做题上,老师会带着我们分析哪些地方会涉及到什么考点,再来一一教授答题点。

当时我学习时一直比较喜欢语文,所以对这类文章非常喜欢,再通过老师的讲解,能感受到文章的美感。

现在我成为了老师,也来教《春》的时候,也要让孩子读出美,学到美,感知美。

首先让孩子了解作者朱自清,知道他的创作背景,学文章先学作者。再带孩子读,先自己读再听音频,声情并茂。在对文章赏析时真的避免不了自己原来固有思想,也从自己老师那学来的方法[捂脸]。但和自己当时不同的是加入了投影等设备的辅助,和其他类似文章做比较学习,再让孩子自己去写春发现春,更直观更生动有趣。

无论是教还是学,真的不得不感叹作者的唯美文笔。希望孩子们也能用发现的眼睛用聆听的耳朵去写出大自然的美。





若相惜5135


先介绍一下朱自清的简历及他的主要作品。然后结合动画、配乐朗诵一遍…最后再进行讲解、与学生互动。





甄晏廷


朗读并且身临其境


文子的世界


先让学生试着写一写春。

然后,呈现这篇佳作。在对比中,知不足,激发学习的兴趣,得意得言得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