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上用的印章有什么讲究?

泰山无相阁篆刻


印章,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个品类,它集书法,绘画,诗文和雕刻于一体,称为"诗,书,画,印"四绝。

在中国书画中,印章的使用是非常讲究的。现代书法家,画家常用的印石有青田石,寿山石,巴林石和昌化石等。而青田石是刻印最好的石材,它的优点是:脆而柔,石质细腻,无砂无钉,软硬适度,易于奏刀。在篆刻中会有意想不到的崩裂和被碎,能很好地表现出篆刻的艺术效果。
书画印章的形体有正方形印,长方形印,椭圆形印,多面印,随形章印。按印文内容又分为姓名印,别号印,斋馆印,闲文印,肖形印,鉴藏印等。其中姓名印系书画作品中必用印,有朱文印和白文印。书画用印是我国传统书画艺术的特有形式,书画作品必须钤有印章,否则就影响了书画作品的完整性和艺术性。印与书画的互相补充,能达到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书画印章除姓名印外,还有引首章,压角章,边印和随形章。



印章的印钮也是十分讲究的。印钮指印章顶部的形状和装饰,印钮的雕刻艺术也是印章中最精彩的表现形式之一。印钮的表现有圆雕,浮雕,薄意等,内容表现为人物,动物,花鸟鱼虫等,取材十分丰富。薄意雕刻一般在印章的几个侧面,多利用石材的纹路和色彩,取法于中国画的构图及表现方法,极具欣赏和收藏价值,而林清卿大师的薄意雕刻作品最具收藏价值。


印章的侧面刻题记性文字称为边款,凹入的阴文称"款",凸出的阳文称"识"。在中国书画艺术中,印章的篆刻艺术尤为重要。书画家在用刀和石记叙着各自的心路历程,其中吴昌硕,齐白石,来楚生,陈巨来,简经纶几位堪为代表。

一方印章,从产地,材质,印钮雕刻,书法篆刻都颇有讲究。借用白石大师一句话"世间事,贵痛快,何况篆印风雅事也”。这也是"三百印石富翁"齐白石对印章最肯定的评价。


米奇as859


您好,有讲究的,任何事物和物件的存在都是有他的讲究与用处,以下是个人的愚见

第一我国很早之前就有传统用盖章来表达守信约与对字画的负责

第二盖了印章,即对字画表明立场,说明这个字画是他的作品

第三在白纸上,黑色字画上盖上一个深红的精美印章,也能使字画显的更画面相映生辉

因此我国很多画家常用或拥有各种印章,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号章,一般是两个配合使用,在字画上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刻名字一个刻字号。也有的刻朱文或白文。印章的大小一般跟题字查不到或小于题字,盖章的位置,或署名下空白处,印在下边,如果署名下面空白少,可以盖在字迹两边

2,引首章,多是长方形的也有椭圆形跟随形的,一般根据画面的需求用于题款开头右边,所以称为引首章

3,印章的材质一般采用玉石比较多。

个人见解,望采纳。


红尘哥744188222


讲究很多,从大小样式,朱白,内容各个方面都是一门学问啊,喜欢可以深入研究,一两句话并不能讲明白。

以下为鄙人所刻,欢迎各位道友指教。








一曲新詞一杯酒


书画作品上的印章是有很多讲究的。

印章有“用一不用二,用三不用四”的说法,即一般用奇数。

印章分姓名章、闲章。闲章包括引首章、拦边章、压角章和腰章。

姓名章一般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一幅书法作品上盖两方姓名章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大小相宜。款尾用多章时,次序是先姓名章,后字、号章。

闲章主要起到使画面上色彩变化呼应、破除平板,以及稳正平衡等效用。

比如引首章,如款首过于整齐,需“破形”;款尾印章分量太重,需“提升”;作品上印章分布单调,需“调整”,这时应考虑盖引首章。

书法作品上的印章不是随意钤盖的,而是有一定法度的。如若印盖得不当,非但不能锦上添花,反而会弄巧成拙,破坏整幅作品的艺术效果。1、印章大小,应与作品的幅式大小相匹配,应与题款字相等为宜。2、数量宜少 钤印数目,古喜单数。3、位置恰当, 钤印,要慎视位置,注意作品的有虚实、疏密。4、轻重权衡。墨色淡雅之作,钤朱文印,保持两者和谐一致;墨色浓重之作,宜钤白文印。5、 印章的风格,应与作品的书体,风格相协调一致。

至于一些古帖上,到处盖的印章,那是后代收藏家盖的收藏印,不是原作者盖的。这方面乾隆盖的最多。


千年兰亭


印章是书法章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是画龙点睛、锦上派花。传统书法章法上对用印十分讲究,但时下小品书法、手札书法的流行,盖章可以灵活处理。

1、传统章法要求,一般不超过三枚,但近年来一些作者借鉴古代藏品(收藏者盖了很多章,比如乾隆)的样式,在作品中弄一些卷首、题款、题跋,用印就会比较多,只要恰到好处也是可以的,切忌不能喧宾夺主、过犹不及。

2、印章一般分为朱文印与白文印,前者又称“阳文印”,后者称为“阴文印”。从形式分为方形、圆形、长方形与不规则四种,一般方形的应用较广,从使用类型上来说,有引首章、腰章、名章,其次斋号章,肖形章等。

3、钤印过程中,还要注意一些问题,印章的大小一般和题款字体的大小基本相同,大了就笨重,小了又压不住。

4、还要注意盖印的具体位置与其空间布局。一般来说,一幅作品上印章的个数要根据整幅作品的空间与布白的实际情况来定。同时盖的位置要恰当,最好不要破坏整体章法的完整性。

总之,钤印是一幅书法作品的最后一道工序,马虎不得,是章法的收尾之作。

麓风轩


书法作品上的署名盖章,以示郑重、严肃。因此,名章比较规矩,多采用正方形。也有的是姓圆名方,也有字圆名方。

题款与印章大小要相一致

书法中的印章可以进行以下分类。

  按其印章形状,可分为方形、圆形、扁形、腰圆、半圆、椭圆、葫芦形、肖形、自然形等。

  按其篆刻方法可分为:朱文(阳文)和白文(阴文)两种形式。

按其所篆刻的内容上可分为名章与闲章。

章的内容一般:

名章要稳正,闲章要别致。

内容要高雅,印、书要和谐。

大小要适宜,数量要适中。

位置要适当,轻重要平衡。


画家钱玲萍


在书画的创作中,除了提拔之外,印章是必不可少的,作用大,意义非凡。人们习惯于改图章才是完整一幅图画的最后工序,在画中起着均衡画面构图,丰富画面效果的功能,能够是画面相映生辉,所以中国书画常有各种图章。

一,名号章。上边刻有画家的姓氏、名字、或号、雅号之类的印章。盖在落款的最尾处,表示这幅作品的出处。印章大小约等于题字,或略小于题字。盖章的位置,如署名下空白多,就盖在下面,空白少盖在字的左右。在一处连盖两印或两印以上者,一般上边的印略大,下边的印略小,上边是阳文,下边的是阴文。

二,闲章包括引首章、拦边章、压角章和腰章。根据书画的布局,使用不同的闲章。


用户长乐


总结一下其中一些小技巧如下: 一,印文以篆入体,切不可以楷,行,草,宋体入印。

二,印面,姓名印,名号印多为方形(落款用),但一个作品需钤盖两方以上的印时,可择不同形式的印面。印面有半圆,长方,圆,椭圆,葫芦,肖形,随形等,印文有朱文,白文,朱白相间。


三,钤印大小适当,看落款字,不宜大于落款,用图章,宁小毋大,大则不雅。另印文字数不宜多。


四,钤印分主次,位置得当,落款如用两方章,先盖朱文,后盖白文(朱文一般为姓,白文为名或字号)。引首章一般钤在作品第一行的一二字之间或三四字之间,横写作品不须用引首章。落款后盖章不与地脚齐,要空出一二字。


五,钤印视作品风格而定,作品隽美,精巧,飘逸用朱文印为佳,而书体豪放,线条粗,墨色重的作品用白文印为宜。


六,一幅作中盖章不宜过多,有用一不用二,用三不用四,扶阳抑阴之说,用章盖取奇数。 更多书法小知识,请关注肆工斋。


肆工斋


印章,可以让书法活起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可以补救书法创作中的遗憾。

一般来讲,一幅书法作品可以盖三个章。分别是启首章,名字章,斋号章。



启首章,是闲章,多盖在书法作品开头第一个字和第二个字中间外侧。起到装饰美观的作用。一般是扁形的章。

名字章,盖在落款的下方。多写作者的名字。

斋号章,多在名字章的下方。和名字章一样,其大小一般比落款字体小一些。

盖章的数量,越少越好。一般不超过三个。多了有冲淡主题之嫌。



印章,出现在书画作品上,是从宋元以后。目前,宋元之前一些书画作品上的印章,多是后人收藏或者题跋时加盖上去的。

此外,古人还发明有拦腰章等。


古时候,印章最开始通称为玺。到秦朝统一中国后,只有天子之印称为玺,其余的都称为印。

后来,到了汉代,诸侯王称玺,将军称章,其余称为印。


豫见书法


印章又名"印信",古代以信物身份出现,与现今契约上签字作用相同,印章应用於绘画,是宋.元开始,与款题配合,成画面一组成部分,印文篆刻艺术,可与款题的书法艺术互相配合,互相映发,印泥鲜红色彩,可与画面纸白.墨黑形成强烈对比,使色调响亮和谐,蓋印部位,可与画面物象互相权衡,促进章法多样统一,同时,印章仍具信物作用,表示对作品负责,防人作伪。

印章分"名印"和"闲章"两类,名印刻作者姓名.表字.别号等,闲章可刻诗文.警句.典故.记事.肖形等,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爱好理想.心得和治学态度等。

闲章分"引首"和"押角"兩种,引首蓋题跋文字之首,即第一行前方第二字处,多为长方形.椭圆形.葫芦形.不规则形小印,印文1一5字,多为状物.明志的隽语,如“万紫千红″."花奴"."画中有我"等,押角蓋画面边角,一般画下方左.右角,兼有防装裱中裁损画面的作用,多为正方形,長方形等比名印为大的大印,印文多为表态.明志.记趣.志感等警句,如"学到老"."青藤白阳门下"."道法自然".“浪迹天涯″等,也有结合画的内容的专章,如画竹用"平安",画魚用"躍如",画鸟用"解歌",画花用“含笑″等,使印画情景交融。

印有白文(阴文)朱文(阳文)之分,配合使用,有姓名合印,有姓名分印,一般是姓名.表字一朱一白,有利色彩配合。名印蓋于署名之下,蓋印不能靠题字太近,上下二印要保持一定距离,但须在一垂直线上,若字下无空地,可蓋字左边,多印排列时,先姓名,次字号.年令.乡里。押角印除蓋画面边角外,画左右边中部可灵活使用,满足构图均衡需要。印文以大.小篆为主,间用隶书,草字不可入印,楷书只作生活用印,不用于书画。印文篆刻刀法不同,有的苍劲古老,有的清婉秀丽,前者適用笔墨豪放的大写意,后者適用细腻工笔画。册页.条屏,排列有序,款题在末幅,姓名印在末幅,引首在首幅,各幅所蓋印章,以不雷同为妙。附几幅名人画作,看印章位置安排。


石涛山水,
吴湖帆山水,

王个簃花卉,
贺天健山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