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疫情期间不能出去,对农民来说怎么办?

晋商走山区


现在正值春耕备耕时节,同时又恰逢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各级的要求是以疫情防控为重点有序组织复工复产和春耕备耕工作。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石,恢复农业生产至关重要,关键在于“有序”二字。可以这样理解,既要抓防控又要抓生产,所以恢复农业生产就要求劳作者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同时,人员不能聚集。这个考验的不是农民,而是地方政府和村级组织的统筹协调能力。




山里男


我是一个农民,说说我家吧,我常年在外打工,因为家里有孩子上学,我老公一直在家,管孩子,管老人,疫情期间,我没法出去打工,也没地种,现在正好好好陪陪孩子,现在孩子都在网上上课,不仅要照顾他们生活日常,也要帮助老师监督孩子把各科作业完成,上交,有时间把家里好好收拾收拾,做点平常顾不上做的饭菜。老公也腾出时间多照顾他年老的父母,现在不急着挣钱,虽然需要攒钱给孩子,现在静下来好好享受一家老小在一块的天伦之乐也挺好的。



小陈的乡野生活


我老家是农村的,腊月二十七我带家人从市里回老家过年,一直被困到现在;这段时间也跟家里面的长辈还有左右相邻沟通过很多次疫情之后农民的生活该怎样?种植、养殖行业该怎样?

不知道楼主老家是哪里的,我老家是湖北省潜江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传统的鱼米之乡;目前专家预估疫情结束可能是在4月月左右,我们就按4月中旬来计算,跟你说说我们这边农村的安排情况。

第一、养殖行业;我们潜江市现在70%水田都养的小龙虾,正常的年头,每年3月份左右虾农就会收虾苗去卖,虾池里面虾少的也可以进货进行喂养,现在推迟一个月影响对于养虾来说不会很大,但就怕大家把小龙虾列为野外,不敢吃;

第二、种植行业;养了小龙虾的人家,基本99%都是种水稻,每年5月份才开始耕田播种,这块基本没有影响。

至于其他的养殖、种植类型,我想对于农民来说基本90%都不会影响到,前提是在4月中旬前结束;最后也希望此次疫情尽早过去,愿大家都能平平安安[祈祷][祈祷]



乡村阿弥


一年之际在于春,疫情期间,农民可以在家里,不能乱跑,是对自己和家人的负责,农民们可以拿着锄头在家里除除草,做做农活,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我感觉疫情期间,一家人能在一起已经很幸福了,还出去干嘛,我们这里的村民都在屋里剪桃枝,除草!








我的那个村


稍安勿躁,“充电”补脑!一年之计在于春不假,但既然疫情防控不能出去,对于农民来说也不能就让时间白白流逝过去。充分利用防控疫情的间隙,宅在家里学习一些必要的知识,为自己“充电”补脑,充实“知识”和“技能”的脑袋瓜,为疫情过后更好地打工挣钱或通过种养殖养家,做好自身准备,才是必要的。何必总是纠结在早一天晚一天出门呢?

应当承认,改革开放的深入,让农民赖以挣钱养家的途径和路子越来越多了,农民或农民工群体都发生了历史性转变。但不可否认的是,农民的脑瓜还没有普遍“富”起来。现代农业知识是不是了解?新的工农业技能掌握的怎么样?……这些并非都使人感到乐观。某些“想致富,看着门路难迈步”的农民朋友,之所以“难迈步”,可能就是缺少了必要的知识储备,面对机遇时才感到无从入手。

也许有人会说,农民或农民工,不就是修理地球、种地捋锄把子或者是靠受大累挣钱养家吗?还学个什么劲头呢!殊不知,“360行,行行出状元”,新型农民也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种出“花”来,走心用脑子的农民工也可以搞出自己的创造,让人高看一眼。

如果说“时间就是金钱”的话,农民好好利用眼下疫情防控不能出门的时间,通过网络学习,把知识装到自己的脑子里,疫情过后,自然能更好地靠知识去种植或养殖养家,打工挣钱。何乐而不为呢?


乡村萤火虫


这句话说的很对,一年之计在于春,本人一直在农村地区,从事的也是农资方面的工作。

现阶段农村地区防疫形势严峻,但是对农民的农事活动影响并不太大。

首先农民现阶段可以去地里,这个不受影响,经过二十多天的隔离,农村里面还是相当安全的,并且现阶段回家的早就回来了,也出不去了,出去的基本都出去了,也不会轻易回家,所以在本村内活动还是很安全的。

另一方面,南方地区可能已经到了耕种的季节,北方相对来说,季节还要过一段时间。我们这里的小麦刚返青,距离浇地还有一段时间。春玉米的种植基本要到五一左右,所以也没影响。花生的种植也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对作物的种植没影响。

果树的修剪已经开始,村里基本都是自己修剪,不需要请人,所以影响也不大。

如果说有影响就是物流没开,农民买除草剂,化肥等物资买不到。

所以目前我们这里影响不大。有影响的应该是南方地区。


农村农业农民1


现在疫情防控到了关键的阶段,为了稳控疫情防止发展,很多农村开启了管控措施最严的时候,各个村里面都开始封路封村,只有留下一条比较宽阔的方便的大路作为生命的通道。在这个路口会有人进行值班把守,禁止外来的车辆和人员进入村里面,即便是本村的人从外地回来也不能进村,如果不回来的地方就会被隔离。现在不能抱着侥幸的心理,也不能太过于人性化,毕竟全村人的健康生命安全最重要。

现在已经立春一个多星期了,可以说春耕即将开始了,对于南方春耕已经开始了,油菜已经开花,麦苗也已经拔节生长,对于一些橘子还在不断的采摘,还有一些蔬菜或者等其他的农作物在忙着种植。对于北方地区,随着天气的回暖气温的回升,小麦开始进入返青拔节时期,干旱的农田需要及时的浇灌返青水,配合打药、追肥等农事活动。俗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由于疫情很多农村禁止出行、浇地,打农药这可怎么办呢?

疫情期间是否能够下地干活,我们只能讨论讨论,还是要多听听专家的意见。钟南山院士曾经就肺炎病毒疫情发表过很多行之有效的建议。

对于这次爆发的病毒,钟南山院士也是表示,这种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是通过三种途径传播:一、直接传播;二、接触传播;三、空气传播。

一、直接传播,是指携带病毒的患者咳嗽、讲话、打喷嚏等时飞出体外的飞沫,进入了正常人的呼吸道,就将引起正常人的感染。

二、接触传播,是指携带病毒的患者在接触了一些物体后,会将病毒留在这些物品的表面。正常人接触之后,手上也是会携带病毒,若是随后接触了自己的呼吸道(口、鼻),病毒就有可能进入体内。

三、空气传播。携带病毒的患者喷出的飞沫会留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若是被正常人吸入,就有可能引发感染。

总体来说,直接传播的可能性是最大的。在露天通风的情况下,空气传播的可能性极其低。只要勤洗手,基本上就能避免接触传播。因此,从钟南山院士给出的这些病毒感染途径来说,我们想要在农村干农活,其实只要避免与人接触,基本上就能避免感染。

在如此特殊时期,只要大家在干农活时不要接触到旁人,自己埋头苦干就够了。若是干活时喜欢扎堆聊天,希望大家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忍一忍,不要增加自身的风险。因此,只要我们掐断了直播传播的途径,基本上就能避免接触传播、空气传播。





俊哥的义乌创业生活


农民的生活没有春夏秋冬之分。四季都有农作物收和种。只要活着就得干活。老百姓的俗语干活干活。不干肯定活不了。但是就目前来看,国家正处于天灾。瘟情如此严重,村里封路。自己家的地都不让种,不让出门。你还能指望做什么呢。还是响应国家号召。在家呆着吧,也算是不给政府添乱。毕竟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就算真的吃不上也没办法。一个国家绝对不会因为一部分人而为你改变什么。


梁哥0619


一年之计在于春,是中国劳动人民在千百年的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强调在一年中所占重要位置,比喻凡事早作大算,开头要抓紧为全年打好基础。以前主要是说农业,现在的农民指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已经快连饭都快不够了。所以大部分都是半工半农,都等着出去务工,毕竟在家每天的花费也很大的,因为按天挣钱,少干一天就少挣一天!因为春天是时节最好的时候,天气不太热,也是出工天数最多季节。一直可以干到六月份。占一年工量的一半,是非常重要的季节。但既然发生了疫情那也没有什么办法,毕竟钱再重要,也没有命重要吗。在这期间不如多学点知识,接触接触新的事物,看看有什么对以后的发展有帮助的东西,或寻找点别的致富办法!毕竟还在疫情期,什么都干不了,就好好配合国家政策,争取早点让疫情结束!


劳动大众


除了不能走亲访友以外,这次疫情对部分农民而言还是影响不大的,一般家家户户都种有菜园子,过年家里也都准备了很多鸡鸭鱼肉,足够吃上两个月了,疫情不过没法出去打工虽说也是一部分损失,但相比人家大小公司企业还是比较理想的。

再说说部分家里养鸡养猪的农民朋友,一般都是规模化,就是小养少养,鸡也得有个一两千只以上,猪也得有个百十头。疫情期间饲料断供,孵出的鸡苗又运不出去导致成千上万只饿死的比比皆是。

还有现在全国人民都在响应号召,宅在家里为国家出一份力,所以暂时安心的留在家里吧,别在计较得失了,一起期盼我们的国家早点度过难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