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版宣傳畫,上山下鄉,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


到城市做白領,買房子定居,是不少年輕人喜歡的生活。畢竟交通出行和居住生活方面,城市還是很方便的。而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時候,農村還是很吃香的,因為上山下鄉。

熱烈歡送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幹革命。

對於上山下鄉,年輕人估計不是很熟悉。始於50年代,延續到70年代,城市裡邊的知識青年多數到農村和邊疆墾荒,一來鍛鍊了自己,再者也為落後地區做出了貢獻。

祖國處處是我家。當年的話說就是,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可以大有作為。毛主席也說過,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一般來說,上山下鄉有兩種模式,一個是農場一個是插隊。許多青年到農村裡去,這種叫做插隊,影視劇中也常見。

幾十年過去,上山下鄉已經成為歷史,經歷過的人也都是爺爺奶奶一輩兒了。來到農村裡,得到了鍛鍊,教育也受到了影響,也出現了我們熟知的史鐵生、張承志等作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