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马拉松爱好者,想问一下,你们每周运动时间是几个小时?有哪些运动计划?

赛跑体育


作为一名马拉松爱好者,我们训练体会是,在训练中分为备战马拉松运动期和平时训练运动期,每周训练4—6小时。根据不同的目标制定相应的计划,以提高训练效果。

备战马拉松运动期

通常在赛事的前三个月开始准备。本人的体会是,前两个月,每周训练四至五天,每次跑10—20公里之间,配速在5’20”—6’之间;长距跑时注重匀速,打牢耐力基础;短距跑时穿插变速跑,在最后1—2公里时进行数次冲刺跑,提高肌肉乳酸耐受力。赛前一个月,针对耐力重点练习,每周跑一休一,距离15公里左右,利用跑休加强力量综合训练。

如果是备战半程马拉松,每半月或每月进行1一2次半马慢速练习跑或测试跑。通过练习,主要把握自己平时训练效果情况,找准腿部力量缺点以备在平时训练中有的放矢。同时,通过练习测试鞋、袜、衣服等装备合体情况。

如果是备战全程马拉松,每次跑步在10公里以上,穿插进行间歇跑;每半月至少1次半程马拉松跑,每月进行1次30公里以上的慢速跑。通过30公里以上距离的练习,摸索自己的疲劳点和持续耐力情况,并通过长跑找准自己的水、盐、能量补给的时机,尽量形成适合自己的规律,跑出自己的节奏。

平时训练期

参加马拉松运动,离不开平时大量的跑量积累。平时跑步练习,通常跑5—15公里之间,每周练习4小时左右。平时的练习更注重以健身和保持身体跑步耐力为基础,做到“不间断、不偷懒”,养成严格自律的习惯。

平时训练一般跑二休一或跑三休一,每月偶尔进行一次半马或更长距离的跑步。要更注重特殊时期的训练,如“三伏、三九”季节,要敢于挑战酷暑严寒,不断提高自我坚强的意志力。

总结

爱好马拉松的人,都是生活中的强者、精神世界的成功者,在极限中感悟人生,重新审视世界和自己,为工作和生活增添巨大动力。同时,爱好必须要敬畏,每个阶段的马拉松运动,都要精心计划、量力而行、科学运动,才能让爱好行稳致远!


星下静思


作为一名有着十年马拉松经验的跑者,我认为,平时运动时间的话,每周跑三到五次就行了。平时隔一天跑一天,每次十到十五公里左右就行,周末的时候跑跑长距离二十到三十公里就行。跑休的时候可以练练核心与力量。具体来说,要跑全马一般至少要经过八周的系统训练。一般半程马拉松需要六周左右的时间训练。

首先,这个历时八周的训练计划,是帮助入门跑者冲击自己首个马拉松而设计,并非是说零基础,多年不运动的人通过两个月的练习就能完成全程马拉松。从第一周的安排可以看出,打算采用此计划进行全程马拉松准备的人,至少应接触过跑步一段时间,简单的标准就是可以用35-40分钟的速度跑完5公里,第二天腿脚不会因为这5公里有不适感,同时,可以顺利完成第一个周末的10公里计划。如果经过第一周的训练就感到力不从心的话,说明你还没准备好完成全程马拉松。在开始跑步之前,有一些关于本计划的简单的术语以及训练注意事项需要大家了解。长距离跑:这个训练计划的关键,就在于安排在每个周末的长距离跑。从第一周的5公里,到赛前的30公里,直到最终完成全程马拉松。如果时间紧张,平日里的训练里程缺席一次两次问题不大,但每周的长距离跑一定要保质保量完成。

休息:这是第二重要的事。在设计训练计划的时候,每周长距离跑的里程数并非直线增加,而是留出了“减量周”,供身体休息恢复。科学家发现,在运动后的一段时间里(24-72小时),之充分的休息能更好促进肌肉生长,也就是说休息时,你在变得更强。对于初级马拉松选手,本计划在周中的训练也安排了两天的休息时间,每周4次的练习就够了,不用每天都跑。慢速:特别是在进行周末的长距离训练时,速度不要过快,以免体力提前耗尽影响训练质量。往精确了说,比马拉松比赛配速每公里慢分钟左右是比较合适的。不过对于准备首马的跑者来说,既然从来没有跑过马拉松,那么很可能不太清楚自己合适的马拉松配速应该是多少。不用担心,在跑长距离的时候,维持自己觉得舒服的速度,开跑之后以可以轻松和同伴谈话为准即可,随着距离的增加,或许难以全程都能轻松聊天,这也没关系,后半程能保持同样的速度完成训练里程就是胜利。跑走结合,以村上春树为代表的严肃跑者,总以全程“一步不走”为荣。诚然,跑下全程是个壮举,但是为了安全顺利完成首个全程马拉松,跑走结合绝对是个靠谱的策略。在长距离训练时,如果在里程后半觉得跑不动了,可以试试每跑5分钟走1分钟调整,或是跑1公里走500米调整,最重要的是不要停步,一直向前。另外,在赛场上,中途喝水的时候也需要慢下来步行。

交叉训练:在初级训练计划中,周末第二天安排的是交叉训练。首先,什么是交叉训练?在跑步之外,其他类型的运动,有助于巩固肌肉、心肺的水平状态,都可以算作交叉训练。比较推荐的有游泳、自行车。不太推荐对抗性较强的球类运动,容易导致受伤。力量训练、速度训练、模拟测试赛等等进阶内容,对于准备首马的选手了解一下没有坏处,但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切不可盲目上量,超过身体承受能力而受伤的话,就得不偿失了。计划安排:八周的计划在两个月里完成,前四周的结尾,用一个半马作为训练的里程碑。到第八周的最后,就可以参加一场比赛了。


跑者故事


业余马拉松运动员的训练,究竟如何起步呢?我们采取在努力提高有氧耐力训练的同时,重视无氧耐

力的速度训练的方法。

实践证明,对于具备一定速度基础的长跑运动员,应在不影响学习、工作、健康与训练质量的前提下,进行不间断的有氧耐力训练,三个半月后,即可见效.即:每周可有一次超长(30,35km)和一次稍长(20,25km)训练;每周另外几天为短距离训练(10,12km)。赛前两周可跑30km(比赛的平均速度);赛前一周可跑20km,采用此计划的运动员第一次参加马拉松比赛均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在跑马拉松的人们有常年坚持公路耐力跑的习惯,一般耐力发展较好,自练能力较差,生活无规律,但是,对全面身体训练不够:尤以速度、力量素质发展更差,训练缺乏科学性.参加马拉松竞赛,就其性质来说,有两种:一种是竞技性;一种是健身性.后者居多数.根据我国职工余暇时间及结构特点,我认为对我国业余马拉松运动员的训练,就近期来说,其指导思想,应以健身作为其出发点,在训练量的安排上,应从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到训练条件、对象和该项运动特点,制定一套业余马拉松运动负的训练方法。

在训练中,我们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全面身体素质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马拉松项目主要是以耐力为基础,同时相应发展速度、力量、协调、柔韧和灵敏等素质。在一定的有氧代谢训练基础上,加强专项耐力训练,逐步提高成绩。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身体素质训练.

(1)耐力训练:

有两种形式,一是心血管耐力练习.①定时跑( 60'-120')小强度;②匀速跑(30' -"-50')中等强度,③越野跑(定时、定距、匀速、变速);中等强度以上,④计时跑(反复跑、间歇跑),大强度。二是肌肉耐力练习.一般人对耐力有误解,认为锻炼肌肉耐力与心血管耐力毫不相干,因而忽视肌肉力量素质训练,其实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我们通过力量循环练习六个内容,进行6 --8组,时间为50'".60',心率控制在150次/分,提高了肌肉耐力,同时也增强了心血管系统的机能,使训练内容多样化,这样训练兴趣高,收效大。

(2)速度训练:

现在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多数是“半路起家”,长时间奔跑能力较强,而5000, 1000米的水平却不高,因此,对速度训练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妥善安排。考虑到队员的年龄较大和基础不牢,我们则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在努力提高马拉松耐力跑的同时,使速度得到相应的提高,以适应比赛的需要,我们采用如下训练方法:①快速长跑:15' -35'; ②无氧训练:间歇跑10一12X (400 m-1-100 m):节奏跑(400一1200 m) X 6一8,也可以从长2000 -1600 -1400-1200-800 -400米中间休息3到4分,也可作8 X1000 m ( 3' 10")反复跑,组间休息6'^-8'.②专项力量训练:上坡跑、抗阻力跑等,坡度不太陡,能保持跑的正确姿势,没有长的坡度(200 m以上),就多跑几次短跑,跑时注意向前性,保持正常步幅。坡度训练可一直继续到比赛前三周,接近比赛前三周上坡跑可由200-250米缩短到60-80米,长坡放松跑,缩短距离后要加快,接近短跑速度,反复进行,如3-5次x2组,组间休息1',经过一个阶段的练习后便可跑10次x2组,组间休息3'。赛前三周,每周这样训练一次,就会觉得体力充沛,达到良好的竞技状态,投入比赛. (3)柔韧性练习:跑者平时训练,由于时间不充足,思想又不重视,经常不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性体操.多数人,柔韧性很差,体前屈只能手指触地.柔韧性对途中跑动作是否能舒展,步幅是否开阔都起了重要的作用.直接舒展起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跑的速度.因此,要求跑步者每天在准备活动中做一些正压腿、正踢腿、前后左右劈腿和其它柔韧性练习,时间约15',途中跑时步幅才有舒展感,消除了步子拉不开的现象,也可避免肌肉拉伤。


乐乐爱篮球


首先还是先养成运动习惯

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训练马拉松也是一样,没办法速成,身体需要长时间的刺激才会变强。而根据研究,初学者只要每星期运动至少3次,每次维持30分钟的轻松训练,几周之后身体素质就会有所提升。

所以在开始四周的时间,主要以跑走的方式进行,到了第四周,再改成连续跑。在强度上以能边跑边说话的速度为主,如果开始觉得很喘,请先停下来走路,等觉得不会很喘之后,再继续跑到时间结束为止。记得,开始的四周以养成跑步习惯为主。(下文会附上包含着四周训练的训练计划)

02跑步能力测试

到了第四周的最后一天,我们可以进行一个3公里测验。这个测验除了能够判断我们是否具备跑半马的能力,也能够知道你目前的跑步实力。

这是因为如果短距离没办法跑得好,那么要在长距离跑得好的机会也很低,而且两者相比,短距离测验需要花费的时间相对短很多。只要能够以配速7:30/km持续跑完3公里,对应的跑力为24.1,那么在通过规律训练的情况之下,要在3小时内完成半马的机会是很大的。



牛儿169643581


看个人目标而定,如果单纯以玩赛为主,每周慢跑4次就可以了,保持单次半个小时以上有氧运动。如果追求成绩的大神,则周跑量需要60+以上有计划的训练,一周需要跑5-6次,间歇,节奏,慢跑等多种跑步方式的训练,休跑日需要锻炼核心以稳定跑步的姿态防止受伤!


90后苑中猿


其实,还是要看你的目标是什么,为了成绩就要一周5练,如果只是爱好话,没有一定基础还是不要频繁参加马拉松。半程和全程不是说跑就跑到。没基础很容易受伤。月跑量200km一下就不要提马拉松了。马拉松是一项周期性很长的运动,专业运动员要出成绩也的3年-5年的训练。强度你可想而知


一身火焰蓝


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马拉松经验:如果是跑半马,要提前两三个月加强锻炼 跑步一定要有量,一般一次要跑上十五六公里,特别是要开赛前一个月,一周得有三四次的跑步。



仁者行寿者乐


你好,我是乔治。作为马拉松爱好者每周的运动时间和训练计划。

1、全马的训练是第一天25公里的跑量必须保证,配速根据自己的强度。

2、第二天以放松训练为主,做一些腿部力量的训练、核心力量的练习。

3、跑个10公里,增加训练强度,提高配速为主。

三天一个循环,最后一天休息,注意饮食,保证充分的休息。临近比赛期调整状态,不要做长距离的训练。

一个长距离加放松,一个或几个短距离。以上均为自己观点,如有不对的地方请指正!


我叫乔治


12-15小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