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新世界》:唯有一點不曾出現在"花式"吐槽之中

電視劇《新世界》:唯有一點不曾出現在

電視劇海報

電視劇《新世界》在視頻平臺,會員已經更新到66集,即將迎來大結局。整體來說,這部眾星雲集的大劇,起了個早,在懸念式的開篇中讓觀眾充滿了期待,可是,隨著劇情的深入推進,某些情節過於刻意的去細膩,消耗了一部分觀眾的熱情。

電視劇《新世界》:唯有一點不曾出現在

豆瓣截圖

在豆瓣上,52876人評價,由最開始的8.2分一路下跌至今日的6.0分,可以說成了一部典型的高開低走的劇集,網絡上也意料之中的出現了大量的評論。

喜歡的人很多,畢竟在疫情期間,沒有太多硬核電視劇競爭,他們會覺得除了節奏慢點,其他的都還好。但是,我們也看到了非常多的吐槽,或許,宅家的朋友比較多,看劇的同時,也有更多的時間發表自己對於《新世界》的看法。不得不說這一屆的觀眾都非常有才,全方位的吐槽了該劇的方方面面。

九卦截取了部分網友的吐槽,"才華橫溢"有沒有?

電視劇《新世界》:唯有一點不曾出現在


電視劇《新世界》:唯有一點不曾出現在


電視劇《新世界》:唯有一點不曾出現在

有網友評論:"天雷滾滾 田丹是個漫威英雄嗎 一拳打死一個,智力超群 ?"、"就這是田丹?我覺得這個戰鬥力有點像林沖,武松這個級別,說誇張點那就是一女蝙蝠俠啊,簡直天下無敵。沒辦法,主角就是這麼無敵?""劇中那個徐天狂傲嘴臉,油膩感十足"

稍稍瀏覽一下,就能發現對於該劇的吐槽是全方位的,不過唯有一點不曾出現在"花式"吐槽之中。

雖然,在劇情、某些人設、刻意渲染等等都有一些不足,但是,這部劇中,通過各個性格不同的人物,用他們的視角還原了那個"老北京"市井江湖與文化,也正是這一點不曾被吐槽。

劇中北平城裡形形色色的普通人群像視角里,那些家長裡短的京片話、輝煌威嚴的地標、特色民宿、京味小吃都讓觀眾通過屏幕感受到了它們的溫度。

劇中有兩個情節它讓我們能夠更清晰的感受到一種情懷,比如,破落八旗子弟出身的關老爺子,在時代更替的動盪時節,還依然迷戀著戲曲,並且悠然的沉浸在那些角色的扮演裡,還有包衣出身的徐允諾(徐天父親),將擺弄盆景、鬥蛐蛐視為"命根子",這樣的情節設置,加上普通北平城老百姓的生活氣,不但能夠戳中瞭解這些文化的觀眾的內心,也讓更多對於老北京市井文化不熟悉的觀眾津津樂道。

電視劇《新世界》:唯有一點不曾出現在

劇照

原汁原味的"京片話"讓我們知道,做人就應該要局氣,還有諸如"盤道兒"、"摟不住火"、"牌面"、"肉"(木訥、遲鈍的意思)、"全乎"等等,這樣濃郁地方特色的語言文化,通過電視劇能夠讓更多的觀眾所瞭解,

有利於特色語言文化的傳承

電視劇《新世界》:唯有一點不曾出現在

劇照


電視劇《新世界》:唯有一點不曾出現在

京師第一監獄


劇中的場景裡時不時的就會出現老北京的那些地標,這些輝煌而又肅穆的建築地標,很多都可以追溯到幾百年甚至是上千年前。那裡有威嚴的紫禁城莊重的四壇,有祥和古香的白雲觀、白塔寺,有秀麗淡雅的北海、紫竹院,也有珠市口(清初叫豬市口)、前門樓子、白紙坊、京師第一監獄等等。或許,很多觀眾都知道天安門、故宮、長城、天壇,卻並不知道其他這些地方。尤其是沒有來過北京,也沒有過多瞭解那些歷史的觀眾,他們通過電視劇認識了這個文化中心的種種地標,甚至開始產生想要去查查相關資料時,意味著該劇在這一塊上,也算是成功了。

電視劇《新世界》:唯有一點不曾出現在

白紙坊警署


老京味兒元素裡肯定不能缺了地方特色的糖人匠,提到他們,是否會勾起那種"只聞其聲便知其人"的回憶?看到冰糖葫蘆,是否會感覺那種"連綿不絕"的吆喝聲已經“絲絲入耳”?看到那些酸爽可口的老北京豆汁兒,炭火銅鍋,是否勾出你肚子裡的饞蟲?而那些沒有這些經歷的觀眾是否也有了一點點嚮往?

電視劇《新世界》:唯有一點不曾出現在

冰糖葫蘆


電視劇《新世界》:唯有一點不曾出現在

老北京豆汁


總之,在你協助配合隔離,宅在家裡的日子裡,拋卻編劇對於劇情的失控表現,這樣一部透過老北平城普通群像視角下的電視劇,讓你感受到那裡的每一條巷子,每一座四合院,每一樣食物,都是充滿活氣兒的。

那些擰巴、橫的老北京市井文化在大時代的更替下,雖有波及,但是,黃包車的鈴聲,街上的吆喝聲,咿呀的京腔聲,依然還是那個味道,這就是老北平城的特色。而生活在這座城裡的每一個人,無論是擰巴也好豪橫也好,依然還是那個老北平的市井江湖氣息。

我想,之所以看不到對於這一點的吐槽,應該是真的下不去嘴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