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源必背鎮:瑤寨上演戰疫故事

必背瑤寨故事多,近期要聽戰疫事。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世界過山瑤之鄉必背瑤寨的黨員幹部群眾同心書寫著一篇篇戰疫華章,築牢瑤寨抗疫防線,共同守護瑤寨平安,留下一個個感人的故事。

乳源必背镇:瑶寨上演战疫故事

戰疫指揮事

“我們苦點累點,村民就安全一點”

怎麼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沒有經驗可學習可借鑑。該鎮主持全面工作的鎮長趙少輝第一時間召開班子會議研究,將責任壓實到鎮村黨員幹部,全面落實“四個一”應急處置機制,實施“網格化”疫情防控工作。班子成員主動扛起責任,抓落實、獻計策,結合森林防火經驗做法在橫溪水庫壩頭、桂坑口設立卡點,切斷東西方向進入瑤寨通道,嚴查外來人員車輛。必背也成為全縣設立聯合檢查站後,第一批設立轄區主幹道檢查站的鄉鎮,為阻斷疫情的輸入築起了一道安全防線。2月12日,該鎮鎮長趙少輝在寒冷的夜晚與全國文明村桂坑村委幹部一起在桂坑口值守時告訴大家:“我們在這裡苦點累點,鎮區村民就安全一點。”

乳源必背镇:瑶寨上演战疫故事

戰疫宣傳事

“村村廣播響、處處喇叭鳴”

走到必背瑤寨,深入村莊遷移點你會看到村口有橫幅、村中有海報,戶戶有傳單有手冊,村村廣播響、處處喇叭鳴,防疫宣傳如“排山倒海、鋪天蓋地”。全鎮累計在各場所、村莊、道路懸掛疫情防控宣傳橫幅120多條、張貼宣傳海報700多張;向幹部職工、村民發放一封信12000多張、宣傳資料12000多份、小冊子150多份、防控指引1200多份、防控指南1700多份;製作宣傳欄8塊,戶外大型廣告牌1塊;組織16臺帶喇叭宣傳車(摩托車)深入村莊、20個小喇叭在固定卡點、8個村(居)廣播、5臺廣場舞音箱齊奏防疫曲。“今天到處串門,明天肺炎上門”“離開本村再回來,需要隔離14天,請您想好了再出村!”“我們這裡沒有雷神山、沒有火神山......”硬核的疫情防控親情告示,普通話、客家話、瑤語“三語”防疫知識廣播傳到瑤鄉每家每戶,讓村民提高了防護意識,實現宣傳全覆蓋、無死角。

乳源必背镇:瑶寨上演战疫故事

戰疫排查事

“深入各村、重點群體網格化”

開展疫情防控,怎麼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必背鎮組織鎮村幹部和衛生院醫護人員組成的人員信息核查組8支,黨員聯戶先鋒隊8支,重點群體網格化排查管控三人小組19支,深入各村(遷移點)開展全員健康排查和外地流入人員信息核查,以及重點群體網格化排查管控,潛江至韶關輸氣管道外來建設工人排查。全鎮35支排查隊伍拉網式走完了8個村(居)委83個遷移點,涉及一六、桂頭、乳城3個鎮和樂昌、湞江、武江3個市(區)轄區,完成了常住人口6486人健康排查。截至2月16日,排查到14天內外地流入人員38人,其中湖北旅居史人員3人,一般接觸人群7人,其他縣外流入人員10人,目前解除監測13人。協助縣疾控中心人員落實咽試子檢測,暫未發現任何確診和疑似病例。2月10日晚上,排查到一名桂坑村民從東莞返鄉,鎮人大代表、桂坑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盤明華立即深入該村民家中核查信息、開展健康排查,第二天鎮分管領導、衛生院、派出所民警前往落實建檔,測量體溫、派發健康告知書、採集信息,落實居家隔離措施。

乳源必背镇:瑶寨上演战疫故事

戰疫站崗事

“每天堅守,不管風吹雨淋”

為了防止疫情的輸入,必背鎮在鎮區主幹道設立了檢查站,嚴查外來車輛和人員進出;各村(遷移點)也在村口設置了卡點,對村莊實行封閉式管理,嚴防外來車輛和人員進入。據統計,全鎮累計設立聯合檢查站3個,鎮幹部、派出所民警、衛生院醫護人員30多人站崗;在各村路口設置卡點近50個,農村黨員、農民志願者320多人值守。這些堅守一線的疫情防控人員,不管是黨員幹部,還是志願者們,為了村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始終每天堅守檢查站(卡),不管寒風狂吹還是凍雨飄淋。2月15日,必背瑤寨遭遇降溫、狂風大雨,橫溪水庫壩頭更是風雨交加,但值守人員與各卡點150多名疫情防控志願者一樣沒有絲毫畏懼,一直堅守到最後。

乳源必背镇:瑶寨上演战疫故事

戰疫消殺事

“幹部齊上陣,背上噴霧器走街串巷”

為防止細菌病毒滋生和病媒生物繁殖,疫情發生以來必背鎮大搞環境衛生清潔、堅持落實消殺工作。組織全體幹部職工和1000多名農民志願者清掃街道、村莊房前屋後衛生。採取專業與業餘互補,環衛所當主角、衛生院指導、各村參與消毒和專業消殺公司負責除病媒“四害”的形式,建立了11支消殺隊伍,對辦公場所、農貿市場、食堂、廁所、水溝和村莊、農莊等重點場所、重點部位,每天開展一次消殺作業,實現消殺全覆蓋、無死角。環衛所長、衛生院長、村委幹部齊上陣,背上噴霧器全副武裝走街串巷,入場所、入居所,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

記者/唐音

通訊員/馮永成

【作者】 唐音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