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美女简介

中国古代美女简介----貂蝉

貂蝉,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一般认为,“貂蝉”并非本名,对其姓名无从考证。貂蝉的生活年代约在东汉末年,其姓名与出生年月均不可考。

  貂蝉的事迹大多出现在说书话本的故事当中,最后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整理创作出一个完整的形象。历史研究者对此人物的真实性存有争议。

  貂蝉是我国民间传说中人物,为东汉末年司徒王允家的义女,为拯救汉朝,由王允授意施行连环计,使董卓、吕布两人反目成仇,最终借吕布之手除掉了恶贼董卓。之后貂蝉成为吕布的妾,董卓部将李傕击败吕布后,她随吕布来到徐州。下邳一役后,吕布被曹操所杀,貂蝉跟随吕布家眷前往许昌,从此不知所终。

  有人说貂蝉是历史上最早的间谍。个人认为这说法非常错误。

  其一:貂蝉只是小说家可能为了增添色彩而加进去的,正史并无记载(对当时局势影响这么大的人物,如果真有其人,历史会不记载吗?)。

  其二:小说人物貂蝉从事的活动并不具有“国家性质”,而“间谍”是“国家性质”极强的职业。是帮敌军(或敌国)搜集国家情报的特务人员(新华字典89年版“间谍”的定义)。貂蝉只能说是个“卧底”,而并非“间谍”。据此,认为貂蝉是“间谍”的说法非常错误。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义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於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担忧。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设下连环计。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再明把貂蝉献给董卓。吕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为了拉拢吕布,董卓收吕布为义子。从此以後,貂蝉周旋于此二人之间,送吕布於秋波,报董卓於妩媚。

  貂蝉是这部以男性为人物主体的《三国演义》之中,出场的少数几位女子中最为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可以这样说,正是由于貂蝉的出现,才有了司徒王允巧施连环计的佳话,才有了吕奉先大闹凤仪亭的风波,才有了凶横无忌权倾一时的董卓宫门前的被戮,才有了儿女情长武功盖世吕布的白门楼上的殒命。

  貂蝉形象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在这个清一色男人争霸的世界里,成功地显示出了一个绝色女子的胆量与智慧,正是这种非凡胆量的展示与高度智慧的运用,加速了汉末军阀战乱时代的结束,促成了一代雄才曹操、刘备、孙权等人的崛起,从而使已经风雨飘摇的汉室江山得以继续延续。

  然而,自从吕布白门楼殒命之后,这位胆色俱佳的奇女子便就此不见了踪迹。是随失败的吕布同赴了九泉,还是被胜利的曹操掳回了许昌等疑问从群雄争霸开始一直到归晋统一也没有解开,是作者无意间忽略了这样一个重要的人物,还是出于某种考虑有意识地避开不谈已无从考证。

  元代杂曲《连环计》,杂曲中说她本名任红昌,是任昂女儿,在宫中专管貂蝉冠因此又叫貂蝉。实际历史上只有王允利用一宫女挑拨吕布和董卓关系,貂蝉的故事一般认为由此故事改编而来。

中国古代美女简介

貂蝉


中国古代美女简介----杨贵妃

杨贵妃(开元七年六月初一-天宝十五载七月十五)(公元719年-公元756年),名玉环,号太真。是唐玄宗之宠妃,身材丰满,肤如凝脂,乃中国古代四大美人的羞花。

  杨贵妃,本名杨玉环(公元719-756年):唐代宫廷音乐家、歌舞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原籍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开元七年719年6月1日生于蜀郡(今四川成都)。

  杨贵妃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与西施、王昭君、貂蝉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另有同名电视剧和电影。

  杨贵妃,唐代蒲州永乐人(陜西华阴县人)。通晓音律,能歌善舞。最初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寿王的王妃,唐玄宗见杨玉环的姿色后,欲纳入宫中,着为女道士,号太真。天宝四年(745)入宫,得唐玄宗宠幸,封为贵妃。

  后安史之乱,唐玄宗逃离长安,途至马嵬坡,六军不肯前行,说是因为杨国忠(贵妃之堂兄)通于胡人,而致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为息军心,乃杀杨国忠。六军又不肯前行,谓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贵妃亦被缢死于路祠。

  杨贵妃与西施、王昭君、貂婵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中国古代美女简介

王昭君简介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汉族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汉元帝时期宫女,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另外,有多部以《王昭君》为名的诗歌、戏剧、电视连续剧、电影、小提琴协奏曲等艺术作品。

  王昭君于公元前52年出生于南郡秭归县宝坪村,今湖北省兴山县昭君村。景帝孙休在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秭归北界为兴山县,香溪为邑界,汉王嫱即此邑之人,故云昭君之县。其父王穰老来得女,视为掌上明珠,兄嫂也对其宠爱有加。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娥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

  昭君的绝世才貌,顺着香溪水传遍南郡,传至京城。

  公元前36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王昭君为南郡首选。元帝下诏,命其择吉日进京。其父王穰云:“小女年纪尚幼,难以应命”,无奈圣命难违。

  公元前36年仲春,王昭君泪别父母乡亲,登上雕花龙凤官船顺香溪,入长江、逆汉水、过秦岭,历时三月之久,于同年初夏到达京城长安,为掖庭待诏。

  王昭君进宫后,因自恃貌美,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毛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些破绽。昭君便被贬入冷宫3年,无缘面君。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

  汉元帝尽召后宫妃嫔,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呼韩邪临辞大会,昭君丰容靓饰,元帝大惊,不知后宫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便赏给她锦帛二万八千匹,絮一万六千斤及黄金美玉等贵重物品,并亲自送出长安十余里。

  王昭君在队队车毡细马的簇拥下,肩负着汉匈和亲之重任,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历时一年多,于第二年初夏到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并被封为“宁胡阏氏”。

  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

  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亡故,留下一子,名伊屠智伢师,后为匈奴右日逐王。时,王昭君以大局为重,忍受极大委屈,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风俗,嫁给呼韩邪的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又生二女,长女名须卜居次,次女名当于居次。

公元前20年,复株累单于又死,昭君自此寡居。一年后,33岁的绝代佳人王昭君去世,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

中国古代美女简介

王昭君


中国古代美女简介----大乔,亦作大桥(181-?),名不详,桥公之女(《三国演义》里为乔玄之女),小桥桥之姊,孙策的妻,从孙策儿子年龄推断,大桥应不是元配妻子,从其父被尊称为“桥公”推断,应为继室。

  中国汉末三国时期的女性,系乔公之女、孙策之妻、孙权之嫂。传说与其妹小乔均为绝世美女。在我国长篇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也曾登场。

  英雄必有美人相伴,这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固定套路。中国六千年文明史,也只诞生了四位公认的美女:其中的王昭君、杨玉环,一个出于西汉、一个出于大唐,都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另外两位,西施生于春秋、战国交替时期,貂蝉身处东汉、三国过渡时期,这两个时期恰恰是中国历史上英雄辈出的年代。更有意思的是,身处盛世的美女王昭君、杨玉环确有其人其事,而居于乱世的美人西施、貂蝉却于史无据,其人其事多出于传说或小说家言。

  这或许可以证明,人们是无论如何不能容忍一个英雄的年代没有美人的。即使真的历史没有,也一定要编排出疑似历史的故事。中国人实在太熟悉那段堪称人类婚姻史上最著名的“三角恋”——貂蝉与吕布、董卓。这次精心策划的三角恋爱,直接催生了后来的三国大战。换言之,貂蝉以自己柔美的身体,将中国历史推到了独特的三国鼎立年代。

  可惜这只是《三国演义》里的故事。尽管有很多人相信,但谁也拿不出貂蝉曾经存在过的确凿证据。不过,三国时期还有另外两位美人,名气也不在貂蝉之下,她们就是大乔、小乔俩姐妹。现存的史书能够证明,她俩确实来过这个世界。

  据《三国志》记载,“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以瑜恩信着于庐江,出备牛渚,后领春谷长。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江表传曰:策从容戏瑜曰:‘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

  杜牧著有《赤壁》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过江东争取东吴的联盟时,将曹植的铜雀台赋中的“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蝃蝀”篡改为“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用以激怒周瑜。

小乔是中国汉末三国时期的女性,庐江皖县(今安徽潜山)人,乔公的次女,东吴将领周瑜的妻子。传说与其姊大乔均为绝世美女。在我国长篇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也曾登场。

中国古代美女简介

大乔

  中国古代美女简介----小乔,在小说《三国演义》里称小乔,名不详,桥公之幼女(《三国演义》里为桥玄之女、桥瑁的妹妹;但应注意的是,由于年代上的差异,桥玄与桥公并不是同一个人),大桥之妹,周瑜的妻子。

  据《三国志》记载,“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以瑜恩信着于庐江,出备牛渚,后领春谷长。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江表传曰:策从容戏瑜曰:“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

  小乔,庐江皖县(今安徽潜山)人也。父桥国老德尊于时。小乔国色流离,资貌绝伦。建安三年,周瑜协策攻皖,拔之。娶小乔为妻。后人谓英雄美女,天作之合。小乔和周瑜情深思爱,生活在一起,随军东征西占,并参加过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

  战后二年,按《三国志·周槐树》所载:周瑜 “ 诣京见权 ” 。不久 ‘ 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岁 ” 。推算起来,小乔和周瑜做了 12 年夫妻。小乔与周郎实为三国里第一佳配。曹操对乔公的二女也颇有想法。曹子建赋云:“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小乔,三国时期的主要女性人物之一。在史书《三国志》中名字写作“小桥”(古时乔桥二姓相通)。生卒年不详,庐江皖县(今安庆潜山)人。

  小乔在三国时归属吴国,国色流离、资貌绝伦。是当时有名的东吴美女,同时她与姐姐大乔(大桥)合称“二乔”,据传都为绝世美女。小乔为乔公(乔/桥国老)次女,大乔之妹,周瑜之妻。

赵飞燕(前32年-前1年),原名宜主,是西汉汉成帝的皇后和汉哀帝时的皇太后。

中国古代美女简介

小乔


  中国古代美女简介-----赵飞燕是一位在中国历史上传奇的人物。在《汉书》中对她的描述仅仅只有少数几句,但关于她的野史却有许多。在中国民间和历史上,她以美貌著称,所谓“环肥燕瘦”讲的便是她和杨玉环,而燕瘦也通常用以比喻体态轻盈瘦弱的美女。同时她也因美貌而成为淫惑皇帝的一个代表性人物。

  赵飞燕是汉代的著名舞人。为阳阿公主家的婢女,她聪明伶俐、身材窈窕,学习歌舞时精心、刻苦,所以出人头地。由于她的舞姿特别轻盈,故人称“赵飞燕”。后被汉成帝看中,召入宫中,封为“婕妤”(女官名),数年后立为皇后。

  赵飞燕身轻若燕,能作掌上舞。相传汉成帝为赵飞燕造了一个水晶盘,令宫人用手托盘,赵飞燕则在水晶盘上潇洒自如地舞蹈,由此可见其舞蹈的功力。还有一个传说:“汉宫中有个太液池,池中突起一块陆地,叫瀛洲,洲上建高榭(音谢。是修筑在高土台上的敞屋),高达四十尺。

  赵飞燕穿着南越进贡的云英紫裙,碧琼轻绡(音肖,薄纱),表演歌舞——《归风送远之曲》,成帝以文犀箸(或作簪)敲击玉瓯(音欧。玉瓯是玉盆或玉盂)打拍子,冯无方吹笙伴奏。歌舞正酣,忽然起了大风,飞燕随风 扬袖飘舞,好像要乘风飞去。成帝急忙叫冯无方拉住赵飞燕。

  一会儿,风停了,赵飞燕的裙子也被抓皱了。从此宫中就流行一种折叠有皱的裙子叫“留仙裙”。据传汉成帝怕大风把赵飞燕吹跑,还特地为赵飞燕筑起了“七宝避风台”居住”。

中国古代美女简介

赵飞燕


中国古代美女简介------班昭(约45年?-约117年?),一名姬,字惠班,东汉文学家,中国第一个女历史学家。

  班昭是班彪之女,班固与班超之妹,曹世叔之妻。曹世叔早逝,汉和帝知她文章了得,召她入宫工作,人称曹大家[1]。兄长班固编纂《汉书》未竟而卒,班昭承其遗志,独立完成了第七表〈百官公卿表〉与第六志〈天文志〉,《汉书》遂成。另外班昭还著有《女诫》。

  金星上的班昭陨石坑是以她的名字命名。

  班昭字惠班,又名姬,家学渊源,尤擅文采。她的父亲班彪是当代的大文豪,班昭本人常被召入皇宫,教授皇后及诸贵人诵读经史,宫中尊之为师。清代女作家赵傅“东观续史,赋颂并娴”。

  班昭十四岁嫁给同郡曹世叔为妻,所以人们又把班昭叫做“曹大家”。以个性而论,曹世叔活泼外向,班昭则温柔细腻,夫妻两人颇能相互迁就,生活得十分美满。

中国古代美女简介

班昭


 中国古代美女简介----蔡文姬(约177年—?)名琰,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东汉末年陈留圉(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现代有同名历史剧《蔡文姬》,剧本作者是郭沫若。

  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和书法家,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是曹操的挚友和老师。生在这样的家庭,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蔡文姬从小以班昭为偶像,也因此从小留心典籍、博览经史。并有志与父亲一起续修汉书,青史留名。

  可惜东汉末年,社会动荡,蔡文姬被掳到了南匈奴,嫁给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贤王,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苦,却生儿育女。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想到恩师蔡邕对自己的教诲,用重金赎回了蔡文姬。文姬归汉后,嫁给了董祀,并留下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悲愤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

  蔡文姬的一生是悲苦的,“回归故土”与“母子团聚”都是美好的,人人应该享有,而她却不能两全。  蔡文姬也确实非常有才气。在一次闲谈中,曹操表示出很羡慕蔡文姬家中原来的藏书。

  蔡文姬告诉他原来家中所藏的四千卷书,几经战乱,已全部遗失时,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当听到蔡文姬还能背出四百篇时,又大喜过望,于是蔡文姬凭记忆默写出四百篇文章,文无遗误,可见蔡文姬才情之高。曹操把蔡文姬接回来,在为保存古代文化方面做了一件好事。历史上把“文姬归汉”传为美谈。

中国古代美女简介

蔡文姬


 中国古代美女简介------卓文君,汉代才女,西汉临邛(属今四川邛崃)人,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也有不少佳作流传后世。

  卓文君,原名文后,西汉人。司马相如之妻。

  卓文君,西汉临邛(属今四川邛崃)人,汉代才女,她貌美有才气,善鼓琴,家中富贵。她是汉临邛大富商卓王孙女,好音律,新寡家居。司马相如过饮于卓氏,以琴心挑之,文君夜奔相如,同驰归成都。因家贫,复回临邛,尽卖其车骑,置酒舍卖酒。相如身穿犊鼻裈,与奴婢杂作﹑涤器于市中,而使文君当垆。卓王孙深以为耻,不得已而分财产与之,使回成都。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又据《西京杂记》载,文君作司马相如诔文传于世;又载相如将聘茂陵人之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后世常将卓文君事用为典故。

  卓文君丧夫后许多名流向她求婚,她却看中了穷书生司马相如。司马相如能弹琴作诗,长得又帅(《史记》曰:甚都),卓文君从中领会到他的才华和情感,一心相爱。司马相如家里一无所有,卓文君随他私奔后,就开了个酒铺,亲自当掌柜,文君当垆卖酒,相如则作打杂,不怕人讥笑。后卓王孙碍于面子,接济二人,从此二人生活富足。后来司马相如终于成名天下。而文君夜奔相如的故事,则流行民间,并为后世小说、戏曲所取材。

  司马相如的文采,卓文君之美艳,当垆卖酒,白头兴怨,长门灵赋;封禅遗书传为千古佳话。流传于世的还有那首著名的《凤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以及卓文君所作哀怒的《白头吟》:“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蹀躞御沟止,沟水东西流。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杆何袅袅,鱼儿何徙徙,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和凄怨的《诀别书》:“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中国古代美女简介

卓文君


 中国古代美女简介-----上官婉儿(664年-710年),唐朝陕州陕县人(今河南三门峡)。唐中宗的妃嫔,上官仪孙女。

  上官婉儿又称上官昭容,唐代女官、女诗人、唐中宗昭容。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上官仪孙女。仪被杀,随母郑氏配入内庭。年十四,即为武则天掌文诰。

  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临淄王(即唐玄宗)起兵,与韦后同时被杀。

  上官婉儿是陕州陕县人,是唐高宗时宰相上官仪的孙女。麟德元年,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将废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后所杀,家族籍没。尚在襁褓之中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同被配没掖庭。

  在掖廷为奴期间,在其母的精心培养下,上官婉儿熟读诗书,不仅能吟诗着文,而且明达吏事,聪敏异常。她十四岁的时候,出落得妖冶艳丽,秀美轻盈,一颦一笑,自成风度,加上天生聪秀,过目成诵,文采过人,下笔千言。

  仪凤二年(公元677年)上官婉儿曾被武则天召见宫中,当场命题,让其依题著文。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珠圆玉润,调叶声和,尤其她的书法秀媚,格仿簪花。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让其掌管宫中诏命。

  不久,上官婉儿又因违忤旨意,罪犯死刑,但武则天惜其文才而特予赦免,只是处以黥面而已。以后,上官婉儿遂精心伺奉,曲意迎合,更得武则天欢心。从圣历元年(698)开始,又让其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权势日盛。

中国古代美女简介

上官婉儿


中国古代美女简介------李清照(1084年-1156年),南宋人氏,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

  李清照,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

  生于书香门第,在家庭熏陶下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对诗词散文书画音乐无不通晓,以词的成就最高。

  词清新委婉,感情真挚,且以北宋南宋生活变化呈现不同特点。

  前期反映闺中生活感情自然风光别思离愁,清丽明快。

  后来因为丈夫去世再加亡国伤痛,诗词变为凄凉悲痛,抒发怀乡悼亡情感也寄托强烈亡国之思。

  有《易安居士文集》等传世。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等。

  其文学创作具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称为“易安体”。

中国古代美女简介

李清照


 中国古代美女简介-----董小宛(1623年-1651年),名白,一字青莲,别号青莲女史,名字因仰慕李白而起,明末清初苏州人。

  董小宛,明末“秦淮八艳”(亦称“金陵八绝”)之一。名与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她聪明灵秀、神姿艳发、窈窕婵娟,为秦淮旧院第一流人物。

  崇祯十五年春,小宛从黄山归来,母亲去世,自己又受田弘遇抢夺佳丽的惊吓,患了重病,闭门不出。辟疆到时小宛已奄奄一息。

  小宛支撑着起身,牵着他的手说:“我十八天来昏沉沉如在梦中。今天一见到君,便觉神怡气旺。”她吩咐家人具办酒菜,与辟疆在床前对饮。

中国古代美女简介

董小宛

  中国古代美女简介------柳如是(1618年-1664年),本名杨爱,后改名柳隐,字如是。

  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后又称河东君、蘼芜君。浙江嘉兴人。“秦淮八艳”之首。

  柳如是本姓杨,名影怜,改姓柳,名隐。后改名是,字如是,号河东君,又号蘼芜君,浙江嘉兴人,幼年被卖到盛泽归家院名妓徐佛家为养女。

  柳如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易名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

  柳如是留下了不少值得传颂的轶事佳话和颇有文采的诗稿《湖上草》、《戊寅卓》与尺牍。

中国古代美女简介

柳如是


 中国古代美女简介-----杜十娘,小说人物,出自明代冯梦龙所著《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后编该故事被排成戏曲,电影等。

  坐中若有杜十娘,斗筲之量饮千觞。

  院中若识杜老媺,千家粉面都如鬼。

  姓名:杜十娘原名杜微

  生卒:明朝万历年间

  职业:名妓

  籍贯:北京

  出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中国古代美女简介

杜十娘

中国古代美女简介-----梁红玉(1102年-1135年),是中国宋朝抗金女英雄,韩世忠之妾。

  梁红玉,史书中不见其名,只称梁氏。红玉是其战死后各类野史和话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见于明朝张四维所写传奇《双烈记》:“奴家梁氏,小字红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东京人也。”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原籍安徽池州,生于江苏淮安。后结识韩世忠。梁红玉感其恩义,以身相许。韩赎其为妾。原配白氏死后成为韩的正妻。

  梁红玉,各类野史和话本中称呼其名为‘红玉’。最早出现于明朝张四维所写传奇《双烈记》:“奴家梁氏,小字红玉。”梁氏原籍池州,宋徽宗崇宁元年出生于淮安一军户家庭。宣和二年(1120年),因与方腊作战不利,梁红玉父亲兄长均获罪被杀,本人亦被贬为京口(今江苏镇江)营妓。

  传说梁氏幼习武艺,加上身强体壮,与韩世忠相识之后,取得信任并获得帮助,于是自己赎身嫁给韩世忠为妾(韩的原配为白氏,无子。),彼此对待如同军中同袍战友。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苗傅发动叛乱扣留宋高宗,梁红玉诡称可劝韩世忠归降,骗过苗傅,出城搬取韩世忠前来平叛。因此功劳,被封为安国夫人。

  1130年,助韩世忠邀击金兀术于黄天荡,亲自击鼓助阵,困其48天。后因韩世忠大意,致使兀术逃脱,梁红玉上表弹劾。"高宗深为抚慰,褒奖甚宠。又封梁氏为杨国夫人"(摘自《英烈夫人祠记》)。后随韩世忠驻守楚州(今江苏淮安市楚州区)。

  说到梁氏的结局,后世的笔记小说和各种话本往往说梁红玉是在韩世忠辞去军权后共同归隐山林,白头谐老,最后在韩世忠死后两年才病死。这虽然反映了后世对女英雄结局的美好愿望,但与历史不符。根据历史学家邓广铭的研究,梁氏是在绍兴五年(1135年)年在楚州随夫出征抵御金军入侵时死去的。

  绍兴五年,梁氏随夫出镇楚州。“绍兴五年,帝欲复楚州,以世忠为武宁安化军节度使、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置司楚州。梁氏随征,披荆棘以立军府,与士卒同力役,亲织薄以为屋。”(摘自《英烈夫人祠记》)遇伏遭金军围攻,被“乱箭攒射,力尽落马而死”。(见《杨国夫人传》)首级被敌人割去。后来金人还把她的遗体送回。(据宋李心传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十二,于绍兴五年八月丁卯条,“淮东宣抚使韩世忠妻秦国夫人梁氏卒,诏赐银帛五百匹两”)

  另一说,梁氏因为食物被人下药,所以得痢疾过世。

  1151年,韩世忠病逝。梁氏和韩世忠合葬于苏州灵岩山下。

中国古代美女简介

梁红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