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肺炎過後,大家覺得容易找到工作嗎?為什麼?

李家二公子666


真的不太容易了哦!但是互聯網創業,分享經濟一夜間崛起了。在這樣的風口之下,一窩蜂湧上的民眾又將面臨怎樣的挑戰呢,這樣的營銷模式又能持續多久呢?互聯網經濟所帶來的包裝等大量一次性垃圾又將給地球帶來多大的壓力?今後人人都可以當老闆,老闆不稀奇,稀奇的還是人的創造力。


雪晴xh


新冠肺炎疫情過後,我覺得大部分人找工作自然會變得更難,但是也有少部分人找工作會更容易。

下面,就這個話題,我個人說幾點自己的看法,僅供大家參考。

一、受疫情影響,許多企業的招聘都會按下暫停鍵或者縮減名額

這次受到疫情的影響,有許多企業去年計劃招聘的今年春節後都暫停了。

由於我是HR出身,身邊許多朋友都在企業負責招聘工作,從這段時間與他們的交流來看,大公司可能影響不是很大,但中小企業中,至少一大半都縮減或暫停了。

比如我一個朋友是在杭州某大型製造型集團擔任招聘經理的,前幾天我和他電話交流,他就告訴我原來集團去年計劃要招聘150名應屆生,疫情發生以後,名額大幅縮減到只有80人左右。

主要的顧慮還是因為擔心疫情對企業效益的影響,領導希望適當控制下人力成本,先把2020年這個困難階段給渡過。

其實出現這種情況一點都不意外,疫情這段時間,很多服務性的企業和規模較小的實體企業都扛不住了。

一方面業務暫停,另一方面員工遲遲無法復工上班,但工資還得照常發放,還有房租等各種其他成本,中小企業能“活著”就不容易。

前幾天大家都看到了新聞,某知名傳媒公司以及一些酒店行業紛紛開始裁員,所以別提再招人,這些企業裡頭的員工能不失業就算是幸運了。

在這種大背景下,指望企業繼續維持去年計劃的春招規模顯然是不現實的。

二、企業招聘壓縮,求職者找工作自然受到了影響

首先,企業端的招聘需求壓縮或停止以後,就形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原先應聘一個崗位,可能5個人競爭上崗,如今也許就是8個人乃至10個人去競爭。客觀上,求職的難度加大。

而且,企業的招聘HR也會從自身的變化來提高用人的標準。我們換位思考下,你是HR,你會怎麼想?

既然我企業的需求崗位只有這幾個名額了,求職簡歷又有很多,我為啥不多挑選下,找個更合適的員工進來呢?

其次,由於一部分企業還會有裁員等動作,加上原本就失業待崗的那部分人,整個人力資源市場上的求職者群體也會增加。

因此,企業端需求減少,求職端的人數在增加,這相當於是一個此消彼長的關係。

給大家說個例子,我有個前同事,是這次疫情下最慘的一批人之一。

他去年底從公司裸辭出來,原因主要是嫌工資不高,想過個年休息後,趁著金三銀四重新找一份收入高一些的工作。

沒想到裸辭偏偏撞上了這次疫情,所以他腸子都悔青了,這哥們又很要面子,好強,我之前建議他是否重新和原來的公司商量下,再回去,他也果斷拒絕了。

沒有收入就算了,家裡的支出卻沒有停止,房貸、車貸和各種日常消費都需要花錢,那壓力山大阿!

好在心態上最近調整過來了,最近正積極準備尋找新工作的機會。

三、對有些求職者來說,也許找工作的機會會更好

疫情,對許多求職者來說,確實增加了難度。

但就好像當年難度很大的高考時,一樣有人勝出,這次疫情對部分求職者也還是機會很大。

第一,那些找準行業風口機會的求職者

這次疫情,也火了一些行業,比如在線教育培訓,在線辦公軟件行業,自媒體行業,電商配送行業、醫藥行業等等。

如果你有心,可以發現這些行業不僅招聘計劃沒有縮減,還增加了很多招聘需求。

最近我看到阿里、京東就面向全社會招募幾萬名員工,主要是為了生鮮配送等產業擴張所需。

那麼你過去的經驗、技能能夠符合這些行業要求的,我覺得求職機會就很大。

第二,那些宅家期間準備充分的求職者

疫情期間,大部分人都宅在家中呆了很久。可有些人就是虛度光陰,而有些人一點沒有給自己放鬆下來,就算待業狀態,還是積極在為疫情後重新就業做著準備。

比如可以針對自己職業相關的方向,看一些書,聽一些網課,或者找專業人士給點職業規劃方面的建議。

我認為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之人,你什麼都不做,機會自然不會到你頭上。

17年前那場非典,成就了馬雲、劉強東等一批成功者,這次新冠肺炎同樣也會成就一批有準備之人。

寫在最後

以上,就是我關於這個話題的一些思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作者:丁路遙知事,公眾號:竹節先生。頭條簽約作者,職場教育領域營銷號排行榜前十,2019年度職場領域十大頭條號,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企業管理諮詢顧問,資深職業規劃師,擅長個人職業諮詢與心理諮詢輔導。歡迎點擊關注我。

丁路遙知事


關於找工作這塊正好和我的工作有關

我是在三線城市,疫情過後對於影響比較大的企業大多是實體為主(餐飲,中小型製造企業),但是三線城市招聘崗位最多的還是銷售,客服這種崗位,很多銷售型公司已經開始在家辦公,也有一些公司已經提前開始招聘,現在都可以在家培訓上班了。

所以說疫情過後,對於找工作其實影響不大,只不過是看你是否願意從事這些工作。


Domon呆萌


關於找工作這塊正好和我的工作有關

我是在三線城市,疫情過後對於影響比較大的企業大多是實體為主(餐飲,中小型製造企業),但是三線城市招聘崗位最多的還是銷售,客服這種崗位,很多銷售型公司已經開始在家辦公,也有一些公司已經提前開始招聘,現在都可以在家培訓上班了。

所以說疫情過後,對於找工作其實影響不大,只不過是看你是否願意從事這些工作。


C董系長


在疫情徹底結束之前,找工作會比較難。至少比往年有過之無不及。

找工作、招聘,本質上說就是供需關係的平衡。因為疫情,平衡會被打破,需要形成新的平衡。

01

上半年找工作的人會不會多不好判斷,但企業的需求是真的會減少

先來說說企業:

受疫情影響,企業的人員需求會縮減。很簡單,沒有產出收入,就會縮衣節食,減少人員編制。

我們公司比較大,工資等方面不受到疫情影響,但招聘明顯受影響了。很多部門已經通知暫時不再招人了。

再來說求職者:

求職者的整體動態,不好預測。

因為,垮掉、縮減的企業,會釋放出庫存人力。但那些原本打算離職的人,可能就不再選擇離職了。

這種疫情帶來的非常規穩定性,對整體的勞動力市場會造成影響。

並且我們需要考慮到的是,那些被釋放出來的,大多數都是小企業或大企業的沉餘人員,整體的能力水平層次或許不高,這就給找工作增加了難度。

所以整體來說,找工作不會太好找。

02

下半年會出現找工作高峰期,競爭壓力大

等到疫情徹底接觸,差不多也就到年中了,下半年就會迎來新的招聘高峰期。

在上半年人員需求縮編的情況下,剩餘人力全部被擠到了下半年。

加上本就想換工作而沒有換的人,就在等下半年。下半年無疑是一個萬人過獨木橋的招聘時期。

不論是不是能力好,都會在找工作的問題上出現難度。尤其是能力不見得那麼好的群體。

整體來說,求職是不會一帆風順的。在這種時候,或許給大家最深刻的教訓就是:

個人能力,是面對動盪環境的唯一法寶。

我是@次等大叔,豆瓣讀書認證作者。著有《從零開始學招聘》,合著《HR軟實力》,頭條等多平臺簽約作者。10年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經驗,擅長生涯諮詢、職業規劃與心理輔導。歡迎關注,為您解惑!

次等大叔


疫情過後找工作,相比2019年會難很多,今年大概率沒有金三銀四了。

疫情對這些人影響非常大。

一、私企上班的人

從2018年開始,受到世界經濟增速總體下滑的影響,國內各行各業都不好過。國企、公務員、事業單位因為旱澇保收,牢牢掌握了先分蛋糕的權利。私企不斷爆出裁員消息,從京東、網易、阿里巴巴等大型互聯網公司,再到傳統行業供給側改革,銀行、汽車、金融等傳統行業也不好過,很多人被迫離職。

二、中小企業主

中小企業主普遍抵抗風險能力低,競爭壓力大,生存不易。加上這次疫情,很多私企老闆都快活不下去了。

三、應屆大學生

今年有800多萬應屆大學生,這麼多大學生進入社會找工作,可想而知他們的競爭壓力有多大。加上今年遇到這次疫情,企業更加會慎重招沒有工作經驗的大學生。

今年找工作的新趨勢:

1、延遲復工,導致企業收入銳減,企業縮招,招聘流程變長。

2、求職者和企業供需不平衡加劇,以前可能是聊10家能有一家要你,現在可能要聊20家。

3、同崗位薪資會比去年低,這幾年漲薪會非常困難。

求職者的應對策略:

1、年輕人儘量找可以遠程辦公的工作,擁抱互聯網。

2、不要海投簡歷,一定要在充分了解對方公司和崗位要求的基礎上再投。

3、適當降低薪資期望,老闆也沒啥錢了,特別是應屆生,眼光不要太高。

總結:因為這次疫情,身邊很多人都開始擁有了防範風險的意識,比如報一門網課學習,尋找可以賺錢的副業。

今年找工作很難,明年可能更難。我們要接受這個現實,只要打敗你身邊的人,你就能更快升職加薪。

覺得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歡迎隨手點個贊留個言,你的鼓勵是我回答的最大動力。

我是江少,90後職場問答達人,專注個人成長、職場高價值乾貨,歡迎關注。


江少


這次疫情完全結束後,容不容易找工作還是要看行業的,但我覺得整體上還是會比往年更困難一點。

服務業會迎來消費狂潮,用工需求增加

這次疫情影響,旅遊、酒店、餐飲、線下培訓機構、理髮店等服務行業,都遭遇了滅頂之災,很多店面因為不堪租金和員工工資的重負,紛紛倒閉,就連餐飲巨頭西貝,其董事長也無奈道:目前公司賬上的現金流,只夠扛3個月。

但這次寒冬顯然是暫時的,我身邊的親朋以及在網上無數發帖跟帖的網友,都在訴說著同一個"夢想":等疫情過去,我要去飽餐一頓。這也說明了,一旦疫情結束,大家很容易出現"報復性消費"的行為,所以整個服務業會迎來一個消費狂潮。

等疫情過去,短期內,這類服務業是會急招人的,到時如果要去找這類工作的夥伴,會比以往更容易找,可能工資也更高一點。

一般的中小微企業,用工需求減少

再說到市面上常見的中小微型企業,疫情過後,大體依舊是採取保守策略,並不會完全放開招工需求,因為這次疫情,很多企業要麼倒閉,沒倒閉的也都元氣大傷,現金流趨於枯竭,需要時間慢慢復元,等營收起來後再逐步進行招聘。

所以我覺得疫情結束後的一段時間內,中小微企業還處於困難階段,並不會放開招聘,可能會補充一小部分在疫情期間因為種種原因流失的員工,但用工需求還是會刻意壓縮的。

這麼一來,對我們求職者來說,找這類單位的辦公室工作,就不那麼容易了,除非企業在疫情期間得到了國家和地方強有力地扶持和照顧,公司運營方面並沒有較大損失的,就可能會照常招人。

結語

正常來說,疫情過去後的一段時間內,經濟會迅猛發展,尤其是這次影響最大的餐飲、酒店、旅遊等服務業,屆時會出現民眾的"報復性消費"行為,迎來一波消費狂潮,這類行業的從業者比較容易找到工作。

而一般的中小微型企業,辦公室的白領,疫情過後,相對而言就不那麼好找工作,因為企業需要時間"補血",不會那麼快激進地"招人"。

不管怎麼說,我們只要準備自己,不斷提升自己,只要有能力,到哪都有飯吃。


感謝閱讀,企業資深HR,不妨添加對我的關注,有什麼職場問題方便隨時交流!


心念HR


先說結論:我們就好比一個產品,而公司就是買家,那麼,我們找工作是否容易,完全取決於買家,買家有需求,我們就有市場,買家沒需求,我們就涼涼了。

一、疫情過後,企業作為買方市場,招人需求肯定下降?

大家都有目共睹,在發生疫情這一個月以來,什麼行業損失最嚴重?

服務性行業,像電影,餐飲,旅遊,酒店,線下培訓機構。

原先,春節是這些服務性行業的最火爆時期,人山人海,老闆數錢數到笑。

但是,現在,疫情發生後,所有服務性行業不允許營業,隨之而來的房租,員工工資,員工社保等巨大資金壓力,而這些服務性行業靠的是流動資金的週轉。

流動資金一出問題,那麼,店鋪就岌岌可危,那些流動資金承受能力差的,必然會出現一大批關店潮。

連餐飲巨頭西貝,其董事長也無奈說:目前公司賬上的現金流,只夠扛3個月。

大企業都如此狀況,更何況是小型企業?

所以,在疫情過後,經濟會出現一定的緩衝期,可能一個月,也有可能三個月,緩衝期不確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企業作為買方市場,對於招工需求,肯定會有所下降,所以,在這裡奉勸想辭職的朋友,先好好在企業待著,等經濟形勢好轉,再做跳槽決定。

二、疫情過後,線上項目是趨勢,作為個體,應該考慮轉型。

《反脆弱》一書中提到,黑天鵝事件是不可預測的,我們無法預知它什麼時候會捲土重來,但,我們能做的,就是提高我們自身的反脆弱能力。

這次疫情,應該改變了很多人的傳統投資創業觀點,不會再選擇線下實體店開店,所以線上項目就是一個趨勢領域。人要在線,產品要上線,成交購買要線上。

越是輕資產的越適合創業者和自由職業者。

而我們作為個體,創業,可能一時半會不適合,或者能力還不夠,但是,我們必須往這方面職業靠攏,這是一個趨勢。

你可以想想,我們現在的購物方式變成怎麼樣了?

是不是去淘寶,去天貓,去京東的次數越來越多了?在APP選好商品,購買,支付,等快遞送上門,整個流程就在幾分鐘之內完成了!

當然,這些大平臺,我們學不來,因為沒這麼多資金去操作,但是,這個運營模式,我們可以學習。

再比如,你想開個水果店,你還會考慮去租個店鋪老老實實賣水果嗎?萬一,沒生意,租金你承受得了嗎?

怎麼做呢?

我們可以把小區的人,拉在一起,建一個社群,在社群上面就可以操作了,創業風險是不是降低了許多?

當然,你也不想做老闆,那麼,我們可以往線上項目有關的職業靠攏 ,例如程序員,運營,推廣,文案等等,這些都可以。總比你還在傳統行業做著傳統的崗位強吧?

選擇大於努力,這話在此時此刻,真的太合適了!

溫少爺:專注於職場與個人成長分享,關注我,我們一起迭代,一起成為職場達人。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和啟發。【隨手點個贊,對溫少爺是個鼓勵!】


溫少爺


我們更建議大家在沒有辭職的時候不要辭職,一定要穩住自己的工作崗位。今年的就業和找工作一定是難上加難的,而且對於有些人尤其是年齡偏大的人來說,未必能夠找到合適的工作。

企業倒閉潮

在前一段時間看到曹德旺關於近年來中小企業的發展以及做出來的一些點評,個人覺得還是非常有道理的。

沒有必要講大話,也沒有必要吹毛求疵,就從當下的狀態來看一些中小企業很難渡過危機。

中小企業並不是說非常優秀的中小企業,或者說頂尖的中小企業,單純的資金鍊已經出現問題,公司內部相互內鬥,或者整個企業在之前的時候已經摺騰的差不多了,在經過這麼一道坎,十有八九是邁不過去的。

大家也都知道,企業越小可能它的格局就越小,因為格局大的企業,它在短時間之內要麼做大做強,要麼直接倒閉。

怕就怕那些彆彆扭扭的企業,一直彆扭到今年,然後彆扭到這個坎兒上誇她,一下子倒在了地上。

所以我們無法否認,今年尤其是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面,肯定會有一些企業倒閉,有一些企業破產,而這些企業倒閉和破產,就會讓更多的人進入社會,開始找新的工作。

競爭壓力大

大家不妨想一下,在之前的時候,我們找工作都是怎麼找工作的?

好像都是每年年初的時候,尤其是過了年之後就開始四處找工作,對嗎?

但是現階段,部分企業出於一個停擺的狀態,而另一部分企業他們為了節約開支或者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減少了招聘人數,要麼就乾脆不招聘員工了。

而在這樣的一個大環境之下,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能夠找尋工作,而越來越多的人已經離開了之前的單位,甚至主動辭退或者被動開除,抑或整個企業破產倒閉。

就這麼來回一折騰,大家不妨想一想,在這一鍋粥裡面想找到一份工作,還真不是那麼一件容易的事兒。

適合找工作的幾大企業

但萬事不絕對,有一些企業,他們現在緊急招人,有一些企業他們在未來一段時間裡面的發展很有前途。

1.快遞行業。

這一段時間裡面快遞行業應該會非常火爆,因為有一些快遞件一直積壓在快遞公司。

而有一些人他們一直想買快遞,可是現階段條件不允許,接下來只要解除封閉就會有很多的人想要去購買快遞。

2.線上教育行業。

這個線上教育不單單是老師,也包括某些主播直播,甚至是自媒體而言。

在線教育這個板塊目前來說已經越來越成熟,而今年這樣的一個狀態就導致越來越多的人去做線上教育,做的人多,機會越多幾率越大。

當然除此之外還會有一些其他的企業,這次就不做一一贅述了。

簡而言之,言而總之,能不辭職就不辭職,辭職之後的下場比不辭職的要麻煩一些。

作者:職場全能王,優質職場領域創作者,職場速成師,企業管理諮詢顧問,擅長職場問題指引和輔導。歡迎大家贊、轉、收、評,期待大家的關注~~~

歡迎大家關注


職場全能王


肺炎結束後,我覺得不太容易找到合適的工作,因為這場疫情導致中國損失很大,就不說其他,就說說我們公司,我們是裝修公司,現在挺困難,房租房東不給免租,現在還無法進入工作,畢竟上班了,可是小區還是不給入的,無法量尺溝通,無法成交客戶,估計也會出現很多個體戶下不去,所以只能說估計疫情後找工作不一定好找,現在只希望疫情儘快過去,恢復正常生活,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