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才明白一份旱澇保收的工作多重要,你們認為都有哪些個職業?

咯哦哦哦MOONY


疫情發展已經快兩個月了,許多人房貸、車貸欠了一大堆,信用卡也刷爆了,花唄、借唄、打白條也欠著,這才明白,原來不是工作需要我們,而是我們需要工作。這時候,也才倍感珍惜有工作的日子,想起來平時那麼可恨的企業、單位、老闆,現在有多麼地親切。那麼,什麼人因為有一份旱澇保收的工作,不在乎這些呢,工資不少,補助不少,心裡面十分安穩呢?

首推公務員、事業人員。疫情期間,公務員和事業人員也沒有推遲復工這一說。一線醫護人員、公安幹警、應急管理人員、疾控人員等,早早就已經提前上班,奮戰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線。其他和疫情防控關係不大的單位和公職人員,在休完延長的三天假之後,也開始正常上班,大多數都被抽調,下沉到街道、社區、出入境口,加強防控力量,也讓一線人員可以喘口氣。其他未被抽調的,也有實行彈性工作機制的,安排本地的工作人員值班,外地人員原地等待,如果有工作任務,大家及時加單位處理,沒有工作任務的在家隔離。

其次是國企央企。電力、電信、供暖供氣、交通運輸、石油鋼鐵等行業,早早優先復工,保障著基礎設施和國計民生。即使是在家不能復工的,也基本不受影響。

第三是各類“百強”企業,大企業抗災能力比較強,應對措施也比較完善,比如華為、阿里、京東等企業,不僅沒有被疫情困住,反而在大災大難面前,表現出了一個大型企業的擔當和力量。尤其是阿里和京東的表現,更為搶眼。對各地受困人員的物資保障,尤其是對湖北、武漢一線防控地區的醫護用品和基本生活用品的緊急救援,發揮出了一個民族企業的良心和道德,更體現了一個大型企業的社會責任感。

其他受影響小的,還有新興行業,比如互聯網、物聯網等。受影響最大的比如製造業、飲食行業、旅遊行業、培訓機構、KTV娛樂行業等,有的甚至難以為繼,相繼倒閉。


職言管語


好像還沒有吧,沒有付出那有收穫,不管做什麼工作都要踏踏實實的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