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越南纺织正在攻城略地,中国纺织该如何力挽狂澜呢?

luhuanxiang


是越南在攻城掠地,还是国内企业在海外扩张,我们还是要透过现象看到一些本质的,不能只看到表面性的东西

首先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追逐利润最大化是资本固有的特性,而运输成本降低的今天,劳动力成本,税务成本,土地成本,环保成本,是资本考虑的问题,我国房地产推高的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无形中加重了企业运营的成本,向纺织这种高污染,高劳动力,高占地的产业,向东南亚转移,也是大势所趋。

其次实质真的是越南的在攻城掠地,还是我们?

就纺织类上市公司而言,都有公开资料显示在越南带大规模投资建厂,如排名市值第一的华孚色纺,投资八亿元在越南建厂,市值排名第二的鲁泰A,在越南的净利润达到8000万。

管中窥豹,可知我国很多大型的纺织企业已经在越南东南亚有了大规模的产业,越南纺织业的发展,背后有很多我国企业的触角。

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不是越南企业在攻城掠地,而背后的力量,也掺杂着我国纺织巨头的影子。


一沣财经


直接放弃,我们已经失去了竞争力了。

越南关税大幅下降

越南批准的11个国家参加的CPTPP关税已经在2019年5月正式实施,,这是一个占全球GDP45%的多边市场,意味着越南的产品可以无关税进入,与此同时,越南的进口关税也大幅下降。

现在越南正在在等欧盟(占全球GDP21.8%)批准越南欧盟双边自由贸易协议,估计欧盟议会将在2019年批准该协议。

现在以越南为龙头的东南亚纺织产业链已经悄悄形成,孟加拉国和越南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产国,世界服装业七大顶尖面料企业落户孟加拉国,越南则有100个梭机厂,有大量的针织梭织800万台产梭机,越南在纺织行业垂直领域和供应优势明显。

越南已批准11个国家参加的CPTPP,意味着越南的产品可以无关税进入占全球GDP45%的多边市场,将会有更多高中端服装面料企业进入越南。

东南亚各国最低工资标准

越南约为1138元RMB/月,缅甸约为588元RMB/月,柬埔寨约为1105元RMB/月,孟加拉国约为416元RMB/月。

印度2018年新出生人口1700万,而且印度都是子女很多的家庭,无法啃老,不去工作就会饿死,所以每年净劳动力非常多。缅甸适龄工作人员非常多,而且非常年轻,平均只有22岁,他们大多从事农业,非常渴望进入制造业。孟加拉国约2/3的人口小于30岁,且英语熟练。

越南有近4000万劳动力,柬埔寨也有非常充沛的劳动力。

全球四次大规模产业迁移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三次工业革命,美英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均是从制造业起步,发展本国经济,获得全球竞争优势,进而引领全球经济发展。

全球发生了四次大规模产业迁移,第一次20世纪初,英国将过剩产能移给美国;第二次20世纪50年代,美国将纺织、钢铁转移到日本、德国;第三次20世纪60-70年代,德国、日本向亚洲四小龙转移纺织、轻工业;第四次20世纪80年代,我国成为近30年来产业转移最大承接地和收益者。

我们目前要走的路是产业升级,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发展高端制造业为主。

全球能容纳低端制造业就业人口仅仅2.5亿人,而现在已经挤满了印度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如果返身去拼低工资已经不现实了,我们需要的是多些像华为的5G这样能在世界高端科技有一席之地的企业。

我是“天下会会天下”,江湖路远,欢迎关注,我们后会有期。


天下会会天下


随着我国生产成本及劳务成本的上升,以及逐渐向高端产业升级,我国纺织产业大量向东南亚国家、特别是向越南转移,越南现已成为在中国和印度之后的第三大纺织出口国。

从去年开始的和美国的争端,导致低端产业转移的现象加剧,从今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来看,越南出口美国的各大类商品、包括纺织品同比均大增。相对应的是,我国纺织行业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中国是不是在纺织行来就没有机会了?我认为并非如此,我国在纺织行业还存在以下优势:

一、我国有完整、成熟的纺织产业链,特别在一些关键环节,中国仍占据主导地位;

二、我国有良好的技术储备和技术工人,这些是越南现在的不具备的;

三、我国有良好的运输系统,这对纺织品的运输成本至关重要。

另外,我觉得中国要做到以下两点,在纺织行业仍可再创辉煌:

一、中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消费国,有最大的市场,面对越南保护市场的不合理措施,我国政府亦可在高端市场上出台一下的保护措施;

二、在设计、品牌上下功夫,不单是针对我国,更要针对全世界,占领纺织行业的制高点和产业链的顶端。


K线杀戮


近两年,越南纺织确实进步迅速。2018年,越南纺织服装出口同比增长16%,达360亿美元,仅次于中国和印度,位居全球第三。

同期,中国纺织服装出口2767.3亿美元,同比增长仅3.7%。在体量上,越南仍与中国相去甚远,在增速上,越南远超中国。这也许就是题主提出越南纺织攻城略地,中国纺织如何力挽狂澜的原因吧。

越南纺织真的在攻城略地吗?或在哪些领域攻城略地?这些领域是我们主动放弃、还是被动舍弃?未来应如何选择?

要回答这些问题,还是要回到最根本的国家比较优势理论,即中国制造是否优势不再?全球第四次转移浪潮是否已经到来?因此,中国纺织企业(其他制造业也同样适用)首先要认清中国和他国制造业的资源禀赋优势,才能做出正确的战略布局。

一、越南制造的资源禀赋优势

  • 一定规模数量的劳动力人口。越南劳动适龄人口超5000万,但人口红利已于2013年达到峰值,在之后呈下降趋势。过去由于越南产业不发达,有大量闲散的劳动力人口,但近几年产业快速涌入,越南劳动力已出现紧缺趋势。
  • 相对较低但增长迅速的劳动力成本。目前,越南普工工资约1800元,随着大量企业涌入和用工紧缺,越南工资增长迅速。在越南的中国企业普遍预计越南劳动力成本在7年后将与国内持平。
  • 相对较低但翻倍增长的土地成本。据调查,越南胡志明市周边省份的工业园区,当地地租从2015年的每亩30美元,上涨到了目前的100美元,涨了2倍多。
  • 处于全球中等水平的工人劳动效率。在全球138个国家中,越南劳动力市场效率排在第63位,而中国排在第39位,越南工人的效率仅有中国的80%。
  • 低关税政策。越南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有零关税政策,尤其是美国。

以上是越南主要的国家优势,其中低成本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优势等随着当地收入水平提升等将快速消散,相对中国,越南真正具有优势的反而是非国家优势的低关税政策,最典型的就是美国市场,中国如果是25%税率,越南零关税,优势将极为明显,这也是很多出口美国的中国企业将工厂迁至越南的最主要原因。

当然,越南也有很多劣势,如基础设施薄弱、罢工等,我们按下不谈。

类似越南这样的国家还有很多,如孟加拉、柬埔寨、缅甸等,越南作为今天的主角,我们将其作为代表进行分析。

二、中国制造的资源禀赋优势

我们承认,中国劳动力、土地等方面的资源禀赋已不具明显优势,但并不意味着中国制造将快速转移。

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转移是日本经济学家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曾提出“雁型模式理论”,简单说就是:随着成本提高,产业会在不同国家之间转移。在中国之前,全球产业转移确实印证了这一理论,日本上世纪50/60年代承接美国的产业转移,亚洲四小龙上世纪70/80年代承接日本,中国上世纪末开始承接亚洲四小龙,继而成为“世界工厂”。

按照“雁型理论”推演,随着中国各项成本的攀升,中国制造业将再次转移,现实是过去十年,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了5倍,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水电能源等成本已远超美国,但除了一些低端、污染、高能耗的制造业在转移,全球制造业向中国集中的趋势仍在继续,原因何在?

1、战略意愿不同:中国已将制造作为国家基础产业来发展。

在过去三次产业转移,美国等西方国家一度将制造业视为微笑曲线的低端,有着主动转移的意愿。经过数年发展,美国等发现本国制造业空心化,人口就业无法解决,才意识到制造才是国之根本。以史为鉴,中国会主动转移一些产业,即具有高污染、低端、劳动极端密集型的产业,但绝对不会主动转移一些中高端制造业。

2、技术背景不同: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将助推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8》显示,过去6年我国机器人市场平均增长率接近30%。2018年国内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87.4亿美元,约占全球1/3。

第三次制造转移只是自动化的应用,但现在制造已经迈向智造,将大幅抵消中国劳动力成本高的劣势。

3、产业背景不同:中国拥有全球最强的产业链协同优势。

即无数极度专业化的中小企业密集地凑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庞大高效的供应链网络,他们彼此之间有互相配套的关系。如苹果将制造搬迁至美国,会发现一个螺丝钉都要从中国进口等。


4、战略纵深不同:相对于第三次转移浪潮,中国的战略纵深不是日韩等国可以比拟的。

简单来讲,就是中国从沿海到中西部的战略纵深,本身就可以承载产业转移。

5、竞争对手不同:全球没有可以承接中国制造业大规模转移的国家和地区。

全球公认的适合做企业的国家是东方的儒家文化圈和西方的新教文化,以此而论,印度排除在外,越南等国体量还太小,无法承接如此大规模的产业转移。

总结而言,由于中国的战略意愿,以及技术背景、产业背景、战略纵深、竞争对手和此前三次产业转移皆不相同。因此,时移则事易,中国制造不会成为全球制造的过客,而是全球制造业转移的终点站。

因此,对于中国纺织企业而言,低端、劳动密集型、高污染或面向美国市场的制造可以转移,具有一定技术含量、需要产业链和价值网络协同以及智能制造的产业,当然还是要国内当自强。


白话战略


这很正常。美国是明着搞中国,嗯,欧盟这些西方国家是暗地搞中国。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扶持越南印度等东南亚国家,代替中国成为加工厂。欧洲国家对越南的纺织产品是零关税,中国出口欧洲好像是5%以上的关税,你想一想,纺织工业有多5%利润,他们都会把厂搬到越南去生产


wangkai317


国人都卖地炒房发财了,谁在乎这种问题。打打麻将,溜溜小雀,到处旅游一下,多惬意的生活。谁来伤这个脑筋!


用户2264858934675


纺织服装行业在印度非常吃香。纺织服装工人在印度社会地位非常高。印度人都想去纺织服装工厂当工人。


霜星伴月


我们是内忧外患,内忧环保让服装业倒闭一大遍,外患,国家帮扶周边东南国家完善基础设施,这些国家现抢中国制造业订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