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海南的发展,有何好建议?

话说大海南


国家对海南“旅游和自贸”的定位,决定了海南的发展形式和方向。但是,旅游和自贸都是消费型经济,不创造价值。所以,很难有大作为。2018年海南“限购”、2019年海南又“限行”,海南不知道拿什么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拿什么聚拢“人气”。


上帝之手195639744


对于海南的发展,咱们老百姓多说无益,没人会采纳咱们的意见,因为一个地方的发展,决定于该地方的主政领导,而海南公布自由贸易港这么久了,我还没见哪个领导公开向社会征集意见和建议,所以,咱们在这里就当是说话耍嘴皮过过瘾吧!


说到海南的发展,我一向以来都支持“对外放开、对内抓紧”这几个字,为何会说这几个字呢,理由有以下几点:

第一、海南自1988年建省办大特区以来,整体上放开得不够,有些甚至比外省还封闭。例如,海南的航空航海权,一向以来都是在某个集团里面,并没有全部放开,这也是制约海南发展的一方面。

第二、海南应当有自主权,决定哪些重点工作。

海南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国际旅游岛和自由贸易港,但我发现基层干部每天所谈的,不是发展地方经济,而是扶贫工作,我这就纳闷了,如果地方经济发展上去了,人人都有工作,人人都高收入,海南还会有多少贫困户呢?所以,海南的干部要分清楚哪些是重点工作。

第三、海南发展无污染的轻工业,满足岛内的吃的穿的用的,尽量把消费品解决在本岛内。

海南孤吊南海,虽然靠近着大路,但是,海南没有工业,岛民吃的穿的用的,几乎都是从外省运来,而由于隔着琼州海峡,运费过高,造成了物价昂贵,也因为如此,海南每年白白送了几千亿给外省,如果海南解决了自己的日常用品,留下几千亿在岛内流通,那就厉害了。

第四,海南和广东的徐闻之间隔着一条琼州海峡,外省人进入海南极其不便,所以,建议国家从广西南宁、湖南长沙和广州各修建一条高铁通达广东徐闻的海安镇,这样,外省人到海南就方便多了。

目前建跨海大桥不太现实,但高铁这点如果做到了,将会带动整个粤西、广西和湖南的经济发展。

第五、海南一定要加强对外的合作,定位为东南亚的经济贸易中心,把世界上的人才、资金和技术引进到海南,形成影响世界的贸易中心。

说到这一点,可能又有人无脑喷了,但我从国家不断发布的政策来看,相信国家最终的目的是这样,把海南打造成东南亚的贸易中心。当然了,如果中国把海南打造成东南亚的贸易中心,那不得了,无论是从区域优势还是地理位置,海南都是当之无愧。

第六、把海南和香港、澳门这几个地区放开,互相自由进出,香港和澳门的人可以到海南购房、置业和创业,海南人也可以去香港创业,形成互补的关系。

这一点,我相信国家不久就会公布,因为香港自由贸易港已经成熟了,充分利用港人的智慧来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这是明智之举。

第七、海南划出一个地方来发展养老产业,把养老业做成产业化。

说到养老业,很多人又要发表高论了,一个劲的责怪海南限购房车,但我却认为海南这是明智之举,毕竟海南的资源有限,过度的开放房地产,最后只会造成海南沦落,摆脱房地产了,却又能发展养老业,这才是长久之计。

那咋办呢?海南划出一个区域来,打造养老基地,像现在的养老院一样,里面配齐医疗、服务等等机构和人员,对外来养老人员收费服务。

养老业是一个新兴起的产业,如果海南把这个产业做好,每年的收入也很可观的。

第八、海南要大胆引进全国和全世界的名校在海南落户,培养更多的人才。

海南缺少人才,当前只能靠引进人才,过后不断的培养人才才是长久之计,也是兴省兴国之大计。


以上几点,是我对海南发展的一点看法,大家如果有好的意见,不妨留言发表高论,大家一起来探讨。


话说大海南


海南要想自贸易港真正成功,要有以下几项重点支柱:一、要有世界顶级的娱乐项目;二、要有世界最开放的博彩业;三、要有世界一流的度假、旅游、营商环境;四、要成为全中国最大最全的对海外全球网商连络大脑总部;五、要打造海南成为中国电影特效制作的工厂、比如好莱坞一样、中国目前还没有电影工厂;六、要调控好进入海南的物价,对于进入海南的食品蔬菜要放开多了入口、保持自由多个入口,工资收入和海南的物价要成正比,这样才能留住人才,对于低收入高消费的地方,人才是留不住的;对于现在搞什么绿色农业、农业观光旅游,这些是行不通的,中国大多数人才刚刚从田地里出来,吃饱饭没多久,谁会去关注农业、谁会去农业观光、真是去的老外和中国人大多数是一时兴起而已、切记!!!


好的心态总会有好朋友


我体会最深的是必须提高干部的素质。因为一个好的政策、路线要靠他们去执行。而海南办事效率低下十分惊人。到政府机关办事,三件事需解决的,不一起解决,一次只解决一件事,一年以后再解决一件,若干年后再解决一件。普遍反映办事很难、慢慢拖……。而建省之初就不是这样,曾有过:“先上车,后买票“的政策,办事效率很快。如要发展必须解决这一问题。


用户8344503867


00

烟海真人

刚刚 · 青岛工学院教授

海南发展最大的短板是人,主要是:

一是各级领导干部能力不足担当不够。官本位严重,机会在等靠要中流逝。对自贸区如何落实怎么落实没有清晰路径。

二是运行机制落后。机构庞杂人浮于事,没有建立起适合自贸区运行的行政运行机制。

三是急于招商引人。自贸区政策没落实,也没有阶段性政策安排,却急于招商和吸引人才,结果一定不好。

四是建省三十年,经济成长并没有跑赢自己之前,也没有跑赢广东的平均速度。

五是被房地产绑架。海南房地产所占经济权重全国最高,说明海南优良的自然环境直接推动了房地产的发展。同时,也是海南不高的收入被高物价所消耗。

六是海南还没有从骨子里承认自己是欠发达地区,为了干部的脸面,还有意无意往上靠。

七是海南的开发度在收缩。海南各界对大特区认识不足,更注重行政省的运行,却使大特区的开放政策效力逐步流逝,对落实自贸区政策没有紧迫感,以致于多年来政策概念颇多,成效却不章。


烟海真人


海南岛现在是中国的眼睛珠子。有一句话叫“北有雄安,南有海南”,这两个地方号称干的是千年大计的事。所以说这两个地方喊了几年了,发展依然是一般一般的。但是海南肯定会比雄安发展的要快。

海南据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起来是先天有利的。现在海南最大的优势是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海南岛是中国的唯一,东亚的中心,区域辐射力强,是一个千里难寻的再好不过的地方。

我以为,海南岛不管今后发展什么产业,一定要有一个过度期,即从旧的产业逐步过渡到新产业。稳住旧产业,开拓新产业。

海南的房地产业发展是必须的,但是要两条腿走路。著名学者迟福林说的好,外省人买房子,控制总量,价格放开;本省人的房子,靠政府建筑的保障性住房和廉租房来解决。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意见,不知道为什么不被采纳啊?

要想发展其他产业,一要有钱,二要有人,三要有市场。没有这三样,整啥啥不灵。海南原来是靠房地产和旅游业支撑,今后还得靠房地产业发展积累资金来支撑新产业的发展。靠政策支持,靠行政命令维持不了多久。

现在世界经济放缓,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海南没有基本产业的支撑,什么新的产业也难发展。看看汕头特区,珠海特区,滨海新区的状况,可能长长见识。

心比天高,更要脚踏实地。既要不辱使命有宏图,又要实事求是谋发展。海南错过建省发展期,错过了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时光,再错过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好机会,会遗憾万年的。


用户55161973683


这种形式挺好!点赞!但这个话题太大了。做为一个盼望海南早日腾飞的内陆在海南生活的人,我认为当前最关键的是两点:一是发展蓝图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去上细做好并不断完善,感觉今年出台的有一些东西胆子不大、力度不够、瞻前顾后、求稳怕乱,从而导致步子太小、步伐太慢。看看当年的深圳,改革开放像雨后春笋。在海南现在没有这种感觉。二是亟需解决干部队伍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以及行业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太多了。再好的蓝图也要有人去真抓实干。人不行,一切无从说起。人不行,一天当三天干就会越干越乱。就算引来了人才在这种环境也白搭。建议认真抓好这三方面建设。除了常态化教育整改,还应有常态化的真督察和严问责。


WeiGe26264093


我在海南工作生活了十多年,很喜欢这个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的小岛,海南如果发展是个大课题,现在又上升到国家战略,自由贸易岛,相信会有很好的前景,我个人觉得海南要分快、慢两条线发展:快的方面是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环线高铁速度慢,应该提速)、加快社会福利事业的建设(异地医疗保险、针对过冬候鸟的保障措施)、加快全岛卫生环境管理(特别是乡下的卫生条件堪忧)、加快吸引全球资本进入、加快制度落地(海南很多方面都优于香港,只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发展肯定会进入快车道)。第二是慢的方面,要保持海南慢节奏慢生活,打造慢岛,让旅游的客人能更平静、更惬意、更舒适。把慢性病职业病疗养康复作为大健康的先行先试项目。海南少数民族和本地文化应该发掘开发,展现海南独特魅力。


木椟渔猎


以个人经验:发展是干出来的,不是开会出来的,太多会会把人开死。二是不能事事都等中央政策,只要有理于发展不违反原则的不破坏环境的可以先干起,干中不断完善,比如彩票赛马之类的事,等想完善再干不可甜


用户283958659581


整合各方资源,在琼州海峡修建一条跨海隧道。

交通一直是制约海南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跨海隧道建成以后,可以缩短海南到广东的时间,大大降低物流成本,加快两地的经济合作和交流,海南也可以利用泛珠三角地区的资源优势,加快自身的发展。跨海隧道不解决,海南的物价降不下来,物流的成本降不下来,海南的经济难以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重视教育、科教兴省、大量引进各领域的人才,为全国高等科研教育机构开通绿色通道,鼓励它们来琼设点、科研、办学,为海南发展提供智力上的保障。

海南的教育相对内地还比较落后,省内除了海南大学和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医学院三所拿得出手的大学以外,基本上没有什么特别优秀的大学。

武汉、北上广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很大的有一个优势是,这些城市都有非常多的高等学校为它们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保障。

另外,在海南,教育一直不太被重视,尤其是下面市县,海口三亚这些城市稍微好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教育的观念慢慢开始有了一些转变,但是总体上还是滞后。从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全国文盲率排名,海南排在了第18位,大专以上学历拥有者,海南排在了第20位。

进一步完善海南岛内交通网的建设,加大对海南城市配套设施建设的投入,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建设自由贸易区创造基础条件。

来三亚和海口旅游的游客经常提到两个问题:1、海南的电动车满大街都是,太多了;2、海口的城市配套设施落后;

海南岛内的交通网还是不够密集,部分市县的交通问题仍然是个大问题。俗话说,火车一响,黄金万两,可见交通对经济的发展的重要性。海南应该加大对交通网建设的投入,使得全岛的交通更加发达,从而降低物流的成本,缩短岛内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时间,真正实现岛内3小时经济圈的构建。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可以考虑建设地铁。作为生活在海口的市民来说,多么希望能够海口建设地铁轨道交通线啊。地铁开通以后,既方便,又可以降低出行成本,缓交交通拥堵的压力,作为一个热带城市,白天出行天气炎热,有地铁以后,去哪里都非常方便。海南作为国际旅游岛,连个地铁都没有,实在说不过去。

有个说法是三亚是世界的三亚,很多没有来过三亚旅游的人,对三亚的幻想都是非常美好的,以为三亚应该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奈何,三亚的城市基础配套设施还停留在四线城市的层面上,没有跟上国际化的步伐,对此,很多游客表示,看到三亚失去的城市配套实施,有点失望,从长远考虑,海南还已经加大三亚市区城市基础配套设施的升级和改造,为海南旅游业发展提供长久的保障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