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常用光纤和网线的分类及有效传输距离

线缆的使用一直是弱电人碰到的最多的问题,我们每天都在与线缆打交道,清楚了解线缆的分类和特性才能在项目中得心应手,下边来一起看看常用光纤和网线的分类和传输距离。


基础知识常用光纤和网线的分类及有效传输距离


一,光纤

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光纤的分类:多模光纤A类和单模光纤B类


基础知识常用光纤和网线的分类及有效传输距离

多模光纤A1.A2.A3.A4

基础知识常用光纤和网线的分类及有效传输距离


基础知识常用光纤和网线的分类及有效传输距离

常用的单模光纤G.652

基础知识常用光纤和网线的分类及有效传输距离

单模光纤G.655

基础知识常用光纤和网线的分类及有效传输距离


基础知识常用光纤和网线的分类及有效传输距离


基础知识常用光纤和网线的分类及有效传输距离


多模光纤传输距离

1 传输速率1Gb/s,850nm

a、普通50μm多模光纤传输距离550m,

b、普通62.5μm多模光纤传输距离275m,

2 传输速率10Gb/s,850nm,

a、普通50μm多模光纤传输距离250m,

b、普通62.5μm多模光纤传输距离100m,

单模光纤传输距离

1.传输速率2.5Gb/s,1550nm,

a、g.652单模光纤传输距离100km,

b、g.655单模光纤传输距离390km,

2. 传输速率10Gb/s,1550nm,

a、g.652单模光纤传输距离60km,

b、g.655单模光纤传输距离240km,

3. 传输速率在40Gb/s,1550nm,

a、g.652单模光纤传输距离4km,

b、g.655单模光纤传输距离16km


基础知识常用光纤和网线的分类及有效传输距离


二,网线

网线的主要分类

一类线:主要用于传输语音(一类标准主要用于八十年代初之前的电话线缆),不同于数据传输。

二类线:传输频率为1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4Mbps的数据传输,常见于使用4MBPS规范令牌传递协议的旧的令牌网。

三类线:在ANSI和EIA/TIA568标准中指定的电缆,该电缆的传输频率16MHz,用于语音传输及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10BASE--T。

四类线:该类电缆的传输频率为20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16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基于令牌的局域网和 10BASE-T/100BASE-T。

五类线:该类电缆增加了绕线密度,外套一种高质量的绝缘材料,传输率为100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为100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100BASE-T和10BASE-T网络。这是最常用的以太网电缆。

超五类线:超5类具有衰减小,串扰少,并且具有更高的衰减与串扰的比值(ACR)和信噪比(StructuralReturn Loss)、更小的时延误差,性能得到很大提高。超5类线主要用于千兆位以太网(1000Mbps)。

六类线:该类电缆的传输频率为1MHz~250MHz,六类布线系统在200MHz时综合衰减串扰比(PS-ACR)应该有较大的余量,它提供2倍于超五类的带宽。六类布线的传输性能远远高于超五类标准,最适用于传输速率高于1Gbps的应用。六类与超五类的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在于:改善了在串扰以及回波损耗方面的性能,对于新一代全双工的高速网络应用而言,优良的回波损耗性能是极重要的。六类标准中取消了基本链路模型,布线标准采用星形的拓扑结构,要求的布线距离为:永久链路的长度不能超过90m,信道长度不能超过100m。

超六类线:超六类线是六类线的改进版,同样是ANSI/EIA/TIA-568B.2和ISO 6类/E级标准中规定的一种非屏蔽双绞线电缆,主要应用于千兆位网络中。在传输频率方面与六类线一样,也是200~250 MHz,最大传输速度也可达到1 000 Mbps,只是在串扰、衰减和信噪比等方面有较大改善。

七类线:该线是ISO 7类/F级标准中最新的一种双绞线,它主要为了适应万兆位以太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但它不再是一种非屏蔽双绞线了,而是一种屏蔽双绞线,所以它的传输频率至少可达500 MHz,是六类线和超六类线的2倍以上,传输速率可达10 Gbps。


基础知识常用光纤和网线的分类及有效传输距离


另外双绞线可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UNSHILDED TWISTED PAIR)和屏蔽双绞线(STP=SHIELDED TWISTED PAIR)。屏蔽双绞线电缆的外层由铝铂包裹,以减小辐射,但并不能完全消除辐射,屏蔽双绞线价格相对较高,安装时要比非屏蔽双绞线电缆困难。非屏蔽双绞线电缆具有以下优点:
(1)无屏蔽外套,直径小,节省所占用的空间;
(2)重量轻,易弯曲,易安装;
(3)将串扰减至最小或加以消除;
(4)具有阻燃性;
(5)具有独立性和灵活性,适用于结构化综合布线。

网线传输距离

弱电综合布线规范中,明确要求水平布线不能超过90米,链路总长度不能超过100米。也就是说,100米对于有线以太网而言是一个极限,这个极限是从网卡到集线设备的链路长度。

而网线长度不超过100米仅仅是一个验收标准,作为标准通常都是留有余量的,并不代表实际使用中超过100米就无法连接。


基础知识常用光纤和网线的分类及有效传输距离


网线为什么叫做双绞线?

根据麦克斯韦定律,只要有电流的存在,就会有磁场存在,磁场之间的干扰,在双绞线领域里称之为“串扰”。“串扰”也就是网络信号在网线传输过程中,产生彼此的相互干扰。为了尽量避免这种干扰,双绞线内的芯线采用两两相互逆时针缠绕的方法,抵消这种干扰,这就是“双绞线”名称的由来。

很多人问网线传输为什么是100米?

网络的传输,其实就是网络信号在双绞线上的传输,作为一种电子信号,在双绞线中传输时,必然要受到电阻和电容的影响,这就导致了网络信号的衰减和畸变。信号的衰减或者畸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影响到信号的有效、稳定传输。

衰减是信号损失度量,衰减与线缆的长度有关系,随着长度的增加,信号衰减也随之增加。衰减用"db"作单位,表示源传送端信号到接收端信号强度的比率,衰减随频率而变化。当背景噪声过大时,误码率也随之增高,进而影响网络信号的有效传输。

而且以太网采用带冲突检测的载波帧听多路访问(CSMA/CD)机制,数据传输中通过部件时会有延迟,还有以太网所允许的最大延迟为512比特时间(1比特时间=10纳秒)。也就是说,从信号发送到最后得到确认的时间不能超过512比特时间,当超过100米时该信号在传输途中丢失,没有到达目的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