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持有銀行股20年的人,是什麼樣的人,更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和結果?

琅琊榜首張大仙


能夠20年長期持有銀行股的人,肯定是一個穩健、耐心、優秀的投資者。

第一,穩健。

在過去20年,銀行業是中國發展最迅速的行業之一。上市公司中,銀行業也是表現最好的行業之一。不管是工商銀行,還是建設銀行這樣的大型國有控股銀行,還是招商銀行這樣大型股份制銀行,在資本市場都表現得非常漂亮。基本上每年分紅的股息,就超過銀行的存款利息。所以在過去20年,購買銀行股並長期持有,是一個非常穩健的投資模式。

未慮勝,先慮敗,這樣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第二,耐心。

有一句網絡流行語說,偉大是熬出來的。投資銀行股雖然說不上是什麼偉大的事業,但這種耐心值得借鑑。

南非MIH持有騰訊股份17年,3400萬美元變成1600億美元;孫正義投資阿里巴巴18年,投資收益7000多倍;這兩個投資被譽為史上最成功的投資。而萬科“掃地僧”劉元生持有萬科股票28年,從360萬“練級”到27億。

由此可見,耐心的價值。當然,耐心首先是要選好企業,其次是選對行業。銀行業是好行業,雖然不如科技行業那樣爆發性增長,但也有自己的發展邏輯。

在投資領域,耐心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品質。

第三,優秀。

一個優秀的投資者,可以是一位“賭徒”,賭的是企業的未來。

而在20年前投資銀行業的人,顯然也是一位優秀的投資者。因為看好中國經濟的持續上升趨勢,因為看好中國銀行業的發展前景。這種判斷,證明這是一位優秀的投資者。

所以,能夠在過去20年,堅定持有銀行股的投資者,都是很優秀的,他至少打敗了A股市場上1億5千萬股民中的至少80%的股民。這樣不算優秀,怎麼才能算是優秀呢?


波士財經


長期持有銀行20年的我就沒見過,持有十幾年的倒是有一個朋友,他長期持有工商銀行,成本早就是負的。

他一般是定投,每個季度把餘錢投入買工行股票,當時什麼價就什麼價買,這樣已經堅持十幾年了,目前持股市值應該有4-500多萬。而在歷史上,幾次大的市場系統性風險釋放時,比如15年,16年初,他都是通過銀行貸款,比如抵押房產等貸款,最多貸過500萬抄底,只要指數股災或者連續暴跌他就貸款買入工行。15年,16年兩次都賺了非常多,應該有一次30-40%,還了貸款,賺的錢依舊買入工行,並且日常工資除了炒房資金以外,只有工行股票,幾乎沒什麼存款。

每年拿分紅應該可以有近20萬。只要股價有階段下跌就會立即買入,否則,就每個月或者季度定投買入。

如果以我這個朋友為例,他比較懼怕炒作的風險和市場經常波動的風險,而只做自己非常熟悉的股票比如工行,因為的確非常熟悉,所以每次對於下跌後他急忙忙地貸款出來買入,每次都能精準抄到低點。而一旦超過他認為熟悉的股價區間就賣掉歸還貸款。這種只做一隻股票的做法,在很多時間區間裡,甚至能比一般做幾個大行情波段的人賺的還多——畢竟,沒有失敗成本的對沖。

我還認識的兩個建行的朋友,是我同學券商公司的大客戶,本來也只是建行的普通櫃檯員工,長期也是堅持定投茅臺和長春高新,兩個人現在身價都已上千萬,依舊還在坐櫃檯,拿每個月3-4000的收入。

這幾個朋友對我的影響特別大,讓我覺得頻繁的操作和換股,的確長期來看,不如選對一兩隻長期穩健增長的公司,賺取長期的增長和複利的錢,遠遠比頻繁尋找目標,頻繁換股賺的穩健和多。


屠龍刀fei0598


我同意長期持有銀行股的觀點。我在玩股票多年(23年)了,我買過建行,工行,中行,蒲發行,而且都賺錢。多少有別而已。舉例:建設銀行,

20O9年盈256.98元,

2010年分紅1272.6O元。

2O11年分紅763.92元

2O12年分紅1128.11元

2O13年分紅3055.00元

2014年分紅4617.OO元

2015年沒紀錄

2O16年分紅602.20元

2017年分紅2780.O0元

2018年分紅2910.0O元

每年分紅派息分別是:

1O派2.O2,2.122,2.365

2.68,3.OO,2.74,2.78

2.91,今年分配預案是10派3.06

我認為長期持有銀行股分紅率高,股票價格雖漲幅小,慢,但很穩健,心裡踏實,股市大波動心裡不慌。盈利可觀。這還不計算進出差價。我認為好!我是74歲的退休老人,不求大發一夜暴富,只求少賺不賠!歡迎股友們指教!


長征5127


持有銀行股20年的人,應該感覺賊爽,再眾多投資之路中找到了一條屬於低風險、高收益的投資之路。

銀行股作為A股另類,A股中90%以上錢都是銀行賺的,但價值卻一直被低估,而且漲跌非常慢,因此選擇投資銀行股的人不多,長期持有銀行股得人自然少之又少。

那麼長期投資銀行股,能賺多少錢呢?

我們以農業銀行為例,在農業銀行2010年上市的時候購買10萬元農業銀行的股票,一直持有直到2018年底,投資回報如何呢?計算結果如下表所示。

截止到2018年底,持有10萬元農業銀行共獲得分紅8.1萬元,股價上漲獲得收益10.8萬元,合計收益19萬元,總收益率190%,平均每年單利21%。

每年可以獲得21%的收益,是相當高的投資收益,而且從農業銀行過去的股價漲跌幅來看,股價業相當平穩,因此長期投資銀行股是一種低風險、高收益的投資。

此外,如果這9年間,持續的打新股,估計收益還遠遠不止這點,配置銀行股做打新底倉一直以來都是一種比較靠譜的投資策略。


覺得我的回答有價值的話,請點贊或轉發。


修行路上的韭菜


痴人說謊。

我持有粵高速10年以上,平均每年分6%以上,遠比不少銀行股還高。我帳面一直是紅的,為什麼呢?很簡單分紅前二天高點賣出,分紅當天低點再買入,不填權,已把分紅拿在自己手裡,如填權,相當拿二倍分紅。

高股息死靠分紅是不可贏利的,分紅是拿自己錢分給自己!甚至還虧點!沒有任何保礙一定會填權的。

高股息唯一好處,股價穩,大盤大跌它少跌,反之也一樣。

結論是銀行可買,但要會操作。


真好160863998


持有銀行股20年的無非兩種人,一種買入後忘記股票賬戶和密碼的,一種是堅定的價值投資者。那麼,持有銀行股20年到底收益如何了,我們以銀行龍頭股工商銀行為例來看看結果。

首先,從股價上來看,工商銀行從2006年至今,累積漲幅560%,也就是當初買入10萬元,截止2019年8月23日收盤價5.42元,持有到現在價值越66萬元。這是股價變化的收益。

其次,從來分紅情況來看,工商銀行2006至2008年的分紅較低,可以忽略不計。2008年至2010年的股息率均維持在3%以上,自2010年起,每年都以不低於4%的股息率分紅派息,2014年甚至達到7.6%的股息率。那麼我們按照上面的股息率取中間值計算。2006年和2007年計算分紅為0元,2008年和2009年計算分紅為3000元,2010年至2009年計算分紅為4000元。所以累積分紅約為46000元。

從2006年至今,14年時間,股價增長及分紅合計帶來財富實際增長600%。年複合增長率約16%。所以,長期持有銀行股在熊市可以抵禦非理性下跌帶來的資金縮水,同時獲得等同於無風險收益率的分紅;如果股市牛市來臨將獲取到更多回報。


財富價值的時間兌換


大家好,我是凡塵股道。作為一名財經領域的原創作者,在這裡我想簡單的發表一下我個人的觀點,希望可以對您所幫助。

首先持有銀行股20年的無非兩種人,一種買入後忘記股票賬戶和密碼的,一種是堅定的價值投資者。那麼,持有銀行股20年到底收益如何了,我們以銀行龍頭股工商銀行為例來看看結果。

其次從股價上來看,工商銀行從2006年至今,累積漲幅560%,也就是當初買入10萬元,截止2019年8月23日收盤價5.42元,持有到現在價值越66萬元。這是股價變化的收益。

最後從來分紅情況來看,工商銀行2006至2008年的分紅較低,可以忽略不計。2008年至2010年的股息率均維持在3%以上,自2010年起,每年都以不低於4%的股息率分紅派息,2014年甚至達到7.6%的股息率。那麼我們按照上面的股息率取中間值計算。2006年和2007年計算分紅為0元,2008年和2009年計算分紅為3000元,2010年至2009年計算分紅為4000元。所以累積分紅約為46000元。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同時也希望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我會定期的發表一些和財經相關的文章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凡塵股道


炒股30年,基本不能稱炒,就是定投銀行。平安91年上市買了一點,後來其它銀行也買。新上市銀行兩年以後才能買。最近開始買上海銀行。買銀行股”三十”是基礎。市盈率不超過10,淨資收益率不低於10%,利潤增長不低於10%。高於年線30停投,高於年線60%賣三成,高於年線80%再賣一半,高於年線100%清倉。全部買貨幣基金。下面的操作很重要:將賣出的資金分成24份,等股價回到年線不超過30%時,加上原來的定投金額再定投。現在年紀大了,財務算是自由了。


用戶4145001581261


長期持有銀行股的人想必並不多,但能夠持有20年,相比也是長情的人吧。更何況,在滬深證券交易所可以持有20年的銀行股並不多。工農中建交都是在06、07年上市的,華夏銀行、民生銀行則早一些,是在2000-2003年間上市的,最早得算中國平安(原深發展)和浦發銀行了,是在交易所成立初期就上市的。

雖然都是持有銀行股20年,但是每個人的收益情況卻未必相同。接下來,我們就算算持有20年的人是怎樣的狀況。我們先以平安銀行為例,上市日期:1991年4月3日。

第一步,我們先來看看平安銀行上市以來的分紅情況。

平安銀行從1991年上市至今共28年,合計分紅20次,其中2012年分紅兩次,2009-2011年、2003-2006年、2000年、1997年合計九年未分紅。2012年度分紅兩次,實施時間分別為2012年和2013年。

第二步,我們根據不同的場景計算持有20年中國平安是什麼狀況。

第一種情況:發行時購買或持有至今。

這裡有一張表可以很好的說明如果從發行時持有該股票,到現在可以獲得怎樣的收益。

在上圖中可看成,若當時持有10股中國平安,到現在將獲得股利819股,現金分紅29.27元(稅後)。

中國平安每股發行價40元,10股的成本為400元。持有至今變成10+819=829股。現在每股價格在14元左右,僅股份的部分價值為829*14=11606元元。看起來現金紅利也就有點不值一提,而且因為在國內歷史中,多次變更股息稅的徵收方式及稅率,所以咱們也先不做考慮。只看紅股部分獲利20多倍。

當然若在上市首日入手,成本會一更高一些,但持有到現在,高的這些成本也可以忽略不計。

第二種情況:看下1997年的市場高點買入持有至今20年時間的收益情況

我們把上邊的 表格調整下,時間調整到1997年買入。那麼持有到現在獲得的現金和股票紅利的數量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這一次,股票數量增長49股,持有至今股數變為10+49=59股。當時持有10股的成本,為10*48=480元。如今持有59股的價值為59股*14元=826元再加上紅利,收益還沒到一倍。整體看下來,這次的投資就不那麼合適了。

第三步,我們再與相同的方式算算其他銀行

以03年上市的華夏銀行為例,若從上市日持有,至今合計持股16年。

若上市時持有10股,到現在股數變為22股,增長一倍。

華夏銀行上市發行價5.6元,上市首日收盤價7.15元。10股的成本分別為56元和71.5元。華夏銀行的現價為7元左右,目前持有的市值為7元*22股=154元,在加上現金分紅,收益在2-3倍。

綜上,持股20年銀行股,可能都不會虧本,但是收益的多少卻相差很大。

差距的產生,和是否發行價購買以及銀行上市時的發行時機有關。

1.發行價與成交價。不管怎麼說,發行價還是比上市首日的交易價格要低一些,所以如果是發行時新股中籤的股票,成本要低得多,收益也會更高一些。

2.上市時的市場環境。另外銀行上市的時期若為牛市,發行價 本身的定價就會比較高,投資者在這一時間獲得股票的成本也會比較高。而這一較高的價格還需要市場一段時間的消耗,所以持有時間即便很長,獲取的收益也不會太高。

3.與投資者的購買時機有關。如果在行情不太好的時候,撈點便宜的股票買,成本低,持有20年,收益肯定與在牛市購買有很大的不同。


邊走邊聊邊長大


長期持有銀行股20年的人,是什麼樣的人,都是一些富有的人或者是富豪,例如,新希望的老闆的劉永好就是長期持有民生銀行而發財的,劉永好原來是賣豬飼料的,後來賺錢後,入股民生銀行,民生銀行的過去持續高成長,讓劉永好賺了大錢,並且知道了金融能賺大錢,才開始讓他的女兒去學金融,開始進軍金融領域,劉永好雖然不明白銀行是怎麼賺錢的,但是他確實是從投資民生銀行獲得了鉅額的財富,於是又投資了房地產,房地產需要金融的支持,過去三十年房地產是我國的暴利行業,通過投資民生銀行,不光讓劉永好賺了大錢,更讓他知道了幹什麼能賺大錢,大家想一想,如果劉永好一直賣豬飼料,他到現在最多是個小老闆。劉永好雖然不懂金融,也不懂銀行,但是他無意中投資了銀行後,不光給他帶來的巨大的財富,更重要的是把他的視野打開了,讓他參與更多的活動,認識了更多的金融方面的專業人士,看明白了幹什麼能賺大錢。這就是長期持有銀行股20年的體驗和結果。

股市投資是一件複雜而專業的事情,對於投資者的能力和智慧是非常大的考驗,對於投資者如何有效規避市場的波動風險呢?要有信念,加入皓脈投融資聯盟圈子,筆者會在每週研究一個熱點板塊應對市場風險,投資者應該認真閱讀筆者在圈子的文章和理解筆者創建的中國人自己的投資理論《股王兵法》。如果你能找到下一個熱點板塊,可以在圈子交流諮詢,圈子之外的人筆者一概不回覆。圈子是頭條請筆者利用業餘時間做的公益活動,大家去網上看看我寫的《股王兵法》和專欄裡的股市投資技巧,如何捕捉黑馬股,目的是讓大家提高自己的能力,堅定信念。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投資或融資的難題也歡迎從我的首頁導航條中點擊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