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格員化身戰鬥員 打好社區“防疫站”

網格員化身戰鬥員 打好社區“防疫站”

網格員化身戰鬥員 打好社區“防疫站”
網格員化身戰鬥員 打好社區“防疫站”

清晨八點,白勇已經開始了新一天的防疫工作,這已經是他連續工作的第20多天。作為興隆社區的網格員,宣傳防控知識、排查“四類”人員、服務網格居民......他始終事無鉅細,只為守護網格內居民的平安健康。

普及知識,做好疫情防控“宣傳員”

最初,社區主要的宣傳方式是上門發放《致居民的一封信》《倡議書》等,但對年紀較大的居民效果並不理想,有些居民仍然對“不出門、不串門”的要求無動於衷。白勇輾轉反側,他想到,利用移動音箱的宣傳方式更容易引起重視、方便理解。他迅速聯繫上社區一名志願者,解決了燃眉之急。每天,白勇都要拉著小喇叭在社區小巷間宣傳,一位居民對她說:“你們的喇叭來得真是時候,連日來的好天氣讓很多關在家裡的人都準備出來透透氣,聽到你們的喇叭宣傳,現在都很配合的不出門了。”

源頭把控,做好疫情防控“排查員”

白勇的陽光華爾茲、教師樓吉祥苑網格有1243戶、3107人,白勇按照“網格化、地毯式”標準,每天挨家挨戶開展摸排,詳細摸清網格內從外地返鄉特別是從武漢返鄉人員。同時,對排查出的人員堅決落實“內防擴散、外防輸出”,每天進行電話跟蹤及上門測量體溫,掌握人員流動和異常情況,築牢抵禦疫情的源頭防線,併為沒來得及買體溫計的返長人員送去體溫計。截至目前,他共排查出返鄉人員11人,網格內居民及返鄉人員均無發熱現象,未出現確診及疑似病例。

民呼我應,做好疫情防控“服務員”

“老白,我家燃氣用完了,你們能不能幫忙灌?”“老白,我是肖大爺,家裡口罩用完了,能不能麻煩你幫忙買一點口罩?”“老白,我的心臟病的藥馬上吃完了,現在也出不去,你們能不能幫忙想辦法買到藥呀?”“老白……”每天,白勇都會收到網格內居民的各種求助信息。為減少人員的出行和聚集,避免交叉感染的風險,他每天到超市、藥店等地方採購居民開出的“購物清單”並送到家門口。

貼心關懷,做好疫情防控“安撫員”

在排查中,白勇把自己微信二維碼貼到了每家每戶的門上,讓大家可以更方便的與自己聯繫,他還多次通過微信、向被隔離人員普及防疫知識,鼓勵大家保持樂觀心態,積極配合隔離觀察。溫暖的話語逐漸安撫了大家的情緒。

舍小家顧大家不忘初心戰疫情

2019年的12月底,白勇的父親因為骨折住院,現在雖然已經出院,但由於年齡大恢復比較慢,現在仍在臥床休養,而他的母親因為患有腦血栓常年也需要照料,白勇在白天忙於疫情防控工作,晚上還要去父母家照顧2位老人,有時累的坐在椅子上就睡著了,但白勇自己卻說:“疫情工作不能有半點馬虎懈怠,自己累點兒能換來轄區居民的平安我就知足了”。

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興隆社區還有許許多多像白勇一樣的工作人員,他們舍小家、為大家,行走在大街小巷、工作在千家萬戶。他們承諾,疫情不退,工作永不退,疫情無情,服務永不停!

興隆社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