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家指導小說《穀子書店》:一本書看完一百本名著?深度盤點貼

最近,全國人民都宅在家裡度過一個難忘的“悠長假期”。

不少人選擇追劇,也有一部分人選擇追書。

有這麼一本書,在春節期間悄悄上市就引起不少讀者追捧,短短半月就從新書榜四百多名上升到進五十強。

看看這些評語吧:

“才看了兩章,我就知道這是一本精彩的小說!”

“感謝作者,寫了這樣驚喜的小說!”

“它讓我流淚,讓我感動,讓我找到了活下去的勇氣!”

“原本以為要看過三百本名著才能看這本書,看的過程中才發現不需要三百本!”

“我捨不得看完!太喜歡了!”

麥家指導小說《穀子書店》:一本書看完一百本名著?深度盤點貼


不是名作家,也不是大IP,一本新書為何剛一上市就受到了廣大讀者的喜愛呢?

因為這本書是一本包含了上百本名著的的奇書!

用本書作者碧珊的話來說就是:書店奇妙夜,上萬本書在說話。

這本書就是小說《穀子書店》。

《穀子書店》這本書是用25本世界名著做章節名串聯起來,它講述了一家南方小書店在開張半個世紀後在最後一天要搬遷的故事。25本書倒計時24小時。

What?


可別覺得它只有25本書這麼簡單。


那麼現在,就讓我們看看究竟這小說裡包含了哪些好書呢?

我們來給“書店奇妙夜”做一次大揭密:

麥家指導小說《穀子書店》:一本書看完一百本名著?深度盤點貼


No。1《簡愛》:告訴我們做女人要自尊

這本書的封面上是一個穿黑色長裙的女人,頭戴一頂英式帽子,手拿著一束花,神情安然地低頭聞花。看作者名字知道是英譯本。書名上只有兩個字——《簡愛》。她又翻開正文的第一頁,只見那第一頁的第一句話這樣寫道:“那天,出去散步是不可能了。”

在這一章裡,店主康阿婆回憶她第一次來到書店的情景。當時的店主老奶奶給了她一本《簡愛》。她知道了一個女人最重要的是,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保持自尊。所以她決定留在書店工作,不回去找那個出軌的丈夫。

麥家指導小說《穀子書店》:一本書看完一百本名著?深度盤點貼


No2《芙蓉鎮》:它告訴人們一方水土必須有有一家書店

原文:有個鄰鄉的老學究就曾站在這塊店規牌的下面對阿婆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啊。這書店雖小,也是方寸之地見天下大勢。”還有一位中學語文老師也曾站在這塊牌子下對阿婆說,“有本書叫《芙蓉鎮》,通過寫一個開米豆腐攤的女人講一個小鎮的變遷。這家書店讓我想起了那本書。從改革開放到現在發生了多少事哦,你這書店又進出多少人?我也打算寫本書,就通過寫一個書店女人講一個鎮子的興衰,你看這主意不壞吧?”

這一章是介紹“穀子書店”是什麼時候開張的?開張的半個世紀又經歷了哪些風雨。這是穀子書店最紅火的時候,也就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人人都跑去書店充電,人人都希望知識改變命運。所以“穀子書店”就有形形色色很多讀書人,也有很多有意思的事了。

麥家指導小說《穀子書店》:一本書看完一百本名著?深度盤點貼


No3《白鹿原》:它幫著阿婆遮蓋了一個甜蜜的謊言。

他太像白嘉軒了!對,沒錯。就是《白鹿原》裡的白嘉軒,她當枕頭睡了這麼多年的小說的主人公。她不就是在那年看的這書嗎?她有告訴過那個古董販子嗎?他說話時那不著調的樣子特像開頭兒的白嘉軒。

這一章講的是店主康阿婆的一段“隱秘的情事”。她愛上了常來店裡的一位讀者,也是從北方來的,鎮上人都說他是來倒賣古董的。但那個人風趣、幽默,不知不覺阿婆就愛上他了。

麥家指導小說《穀子書店》:一本書看完一百本名著?深度盤點貼


No4《飛鳥集》:它是世上最容易記住的詩句,當你背誦它時你就是詩。

原文:每天書店關門後阿婆都會拿著《飛鳥集》坐在池塘邊上看看。開始只是看,後來因為發現這詩集裡的句子好念就開始朗誦。兩個月後,她已經能背出這詩集裡的大部分詩了。到了後來,她可以隨時隨地,在任何時候引用這詩集裡的任何一句詩,這是她自己都感到意外的本事。不少見過的讀者都說她唸詩的時候好像換了一個人。

一個看書並不多的女人,卻被泰戈爾的詩撫平了傷痛。


麥家指導小說《穀子書店》:一本書看完一百本名著?深度盤點貼


No5《百年孤獨》:它給了阿婆一面看世界的萬花筒

原文:世界經此書一寫奇異地變大了。阿婆像拿著一個放大鏡,第一次重新發現了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這是她看到的第一本讓她換個角度看世界的小說。

“像是真的,又像是假的。”她把感覺告訴了丈夫。

司徒糾正她說,“學術上說的這是魔幻現實主義。”

這一段兒是店主康阿婆經過她那個臺灣落魄作家的老公推薦,第一次看到了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她覺得這感覺太妙了。

麥家指導小說《穀子書店》:一本書看完一百本名著?深度盤點貼


No6《藝伎回憶錄》:它告訴了我們,多看別人的人生你就會理解自己

原文:整整那一個星期,這本書成了阿婆的最愛,只要不忙的時候她都會拿起來讀上一會兒。她覺得書裡那個“藝伎”小百合不是書裡的虛構的人,而是她朋友。由於這本書是用“我”來敘述的,因此很多時候阿婆讀著又覺得自己也成了小百合。這是她第一次在閱讀的時候把自己完全放到了裡頭,和主人公同生死,和主人公同呼吸。

這一段裡,阿婆坐在書店的臺階上想到了她看過的日本小說。她的生活太枯燥了,一本講述藝伎小百合的小說讓她看著了魔。

麥家指導小說《穀子書店》:一本書看完一百本名著?深度盤點貼


No7、《根》:是否還記得你曾經深愛過的一本書?

原文:她的眼淚流了下來。想到自己年輕時第一遍讀這本書的時候,每天看一章,每天都是和昆塔·肯特一起面對恐懼,等待希望,又最後落空。這是她第一本看了超過五遍的書。

這一段裡,阿婆回憶她曾經最愛的小說《根》,一部講述美國黑人家族六代人的小說。她曾經為了主人公被賣去做奴隸的命運而哭泣。

No8、《小王子》:教給了我們如何看待愛與被愛。

麥家指導小說《穀子書店》:一本書看完一百本名著?深度盤點貼


原文:這是一個憂傷的故事啊,她邊讀邊想,一個從B612星球上來的小王子,在他的星球上愛上了一隻玫瑰花。他每天去澆灌這隻花所以愛上了它。他過的很讓人羨慕,想看日落,只要把椅子挪一點就好了。他在一天中看了四十三次日落。她讀著讀著,聲音漸漸小了起來,可能是被故事打動了,在為那個小王子傷心。

這一段是阿婆在給一個來書店躲避父親毒打的孩子讀《小王子》。

麥家指導小說《穀子書店》:一本書看完一百本名著?深度盤點貼


No9《紅樓夢》:人生如夢,不要看得太清

原文:她把《紅樓夢》完整地看完三遍後還是覺得書裡很多內容太玄妙,好多內容都沒搞明白。她為此還專門進了一些研究“紅學”的書,像《蔣勳說紅樓夢》《劉心武揭秘紅樓夢》《紅樓解夢》等等,非要把“夢”搞清楚。直到有一天,有個讀者聽她說明原委後哈哈笑著點醒她,“根本搞不明白的嘛,搞明白了它還叫“夢”嗎?”

這一段兒裡,阿婆又迷上了《紅樓夢》,當書店店主就有這個好處哈。可以隨時找到任何一本書來看。

麥家指導小說《穀子書店》:一本書看完一百本名著?深度盤點貼


No10《月亮和六便士》:明明是隻看六便士的女人,卻愛上了一個看月亮的男人

原文:“謝謝,”他深吸了一口氣,似乎連空氣都讓他醉了,“灰(非)常美好的一個下午。在毛姆的引導下度過了偶(我)來書店的第一天時光。”他見阿婆沒有回應又說,“是毛姆的書,《月亮和六便士》。”

這一段兒裡,阿婆未來的老公出現了。兩人的媒人竟然是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

麥家指導小說《穀子書店》:一本書看完一百本名著?深度盤點貼


No11《查泰來夫人的情人》:喚醒了一個女人愛的自覺

原文:一開始,這本書的氣氛是封閉的、平穩的、壓抑的,癱瘓的丈夫克里夫,青春的妻子康妮,受到人們讚譽的一對模範夫妻,生活卻沒有生氣,這讓阿婆覺得似曾相識。她感到了一種悸動在字裡行間中浮現。後來,那個守林人梅勒斯出現了。他的出現讓一切都變得開始不同。


這一段兒,阿婆在書店要搬遷的這天回憶起自己和老公司徒的某次激情之夜。完全是因為南方梅雨天的衝動,讓她想起了《查泰來夫人的情人》裡面的雨。

麥家指導小說《穀子書店》:一本書看完一百本名著?深度盤點貼


No12《悲慘世界》:這才是世界的真相。

原文:“為什麼要讓冉阿讓經歷那麼多苦難?因為偷了一個麵包就成了苦役犯,好容易靠自己的努力獲得了金錢和聲譽又要逃走?更重要的是還有那麼多苦難還在等他?你說,這是為什麼呢?”有一天,阿婆曾這樣問她的丈夫,她閱讀的第二個導師。

這一段兒裡,阿婆詢問世界苦難的真相,但沒想到很多年後她自己竟然成了冉阿讓。


麥家指導小說《穀子書店》:一本書看完一百本名著?深度盤點貼


No13《微物之神》:失去母親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滅頂之災

原文:當她看到那個即將失去母親的小女孩和她哥哥在母親肚皮上尋找哪條妊娠紋是屬於自己時,她回想起自己童年是否做過同樣的傻事兒?想在母親的身體上尋找自己的印跡?還有後來,她在閆太去世後一直不肯脫掉閆太送的披肩,是否也是一個女兒想從母親身上得到的印跡呢?

這一段兒裡,阿婆回憶穀子書店之前的店主閆老師,更想念起自己六歲就在文革中慘死的母親。她覺得自己太不幸了,因為接連失去了兩個母親。

麥家指導小說《穀子書店》:一本書看完一百本名著?深度盤點貼


No14《蘇菲的世界》:它打開了書店裡的另一扇大門

原文:“《蘇菲的世界》絕不能歸入青少年文學!”一個哲學系老師讀者因為一本書的分類問題向店員提出了反駁。

這一段裡,來書店的讀者為了《蘇菲世界》吵起了架。因為他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少年讀物。元芳,你怎麼看?

麥家指導小說《穀子書店》:一本書看完一百本名著?深度盤點貼


No15《神曲》:一本好書拯救了一個迷路的孩子

原文:那天晚上直到很晚,男孩把《神曲》最後一本也是插圖最美好的一本看完才走。那之後,他總會隔幾天來這裡坐坐,有時在書店裡找書看,有時幫阿婆夫婦搬東西,整理花草,建魚池的時候還有他一份功勞。

一本《神曲》拯救了一個扎輪胎的小偷兒,就是這麼神奇!

麥家指導小說《穀子書店》:一本書看完一百本名著?深度盤點貼


No16《解密》:她只是把文學看的太崇高了

“在看什麼?康老師?”年輕作家問。

“哦,”阿婆舉起一本書,“一本關於破譯天才的小說。我看了兩天,從那個叫容金珍的孤兒給帶走到他去了701組織。我就想看看密碼破譯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可這作家好像在和我捉迷藏,真快急死我了。”又問,“你看過這本嗎?”

這一段裡,阿婆因為看諜戰小說入了迷,覺得真正的天才應該是把自己愛的事業看做第一位,所以,她狠心趕走了一位青年作家。

麥家指導小說《穀子書店》:一本書看完一百本名著?深度盤點貼


No17《荊棘鳥》:一本寫愛和命運的名著,成就了兩顆孤獨的心。

“好了,”司徒放下書,“讀完了。偶(我)知道偶(我)讀的不太好,但是在讀的過程中偶(我)相信理(你)們也應該和偶(我)能感受到同樣的東西。偶(我)說過這句話嗎?文學的作用就是滋養人心。哈,真是至理名言,要拿本子記下來。”

這一段兒是康阿婆和臺灣落魄作家司徒的定情之夜。因為一本《荊棘鳥》,兩顆孤獨的心燃燒在了一起。


麥家指導小說《穀子書店》:一本書看完一百本名著?深度盤點貼


No18《麥田裡的守望者》:它是每個少年心目中的小勇敢

原文:“……這是一本《麥田裡的守望者》。七年前,我第一次來到書店,司徒老師就推薦這本書給我看。當時我正在上高二,因為學習成績不好總受到同學的嘲笑。我就跑到這裡躲清閒,可司徒老師給的這本書卻成了我的最愛。它讓我看到了我的內心,看到了我的疑問和青春的迷惘。啊,這本書,陪伴我度過了一個個躁動的夜……”

這一段裡,告別會開始了。一個男孩先上來介紹了他最愛的這本書。

麥家指導小說《穀子書店》:一本書看完一百本名著?深度盤點貼


No19《朗讀者》:書能拯救一個備受摧殘的靈魂

原文:果然是個好故事。一個男孩,因為生病無意中闖入了一個叫漢娜的陌生女人家中,並在之後對她產生了迷戀,是那種小男孩對於成熟女人的迷戀。女人也引誘了他,卻在每次兩人親熱後,讓男孩為她讀上一本書。女人一直隱藏著自己不識字的秘密,又喜歡聽書裡的故事。

這一段裡,阿婆想借此書告訴人們,書能救贖人,書能改變人生。

麥家指導小說《穀子書店》:一本書看完一百本名著?深度盤點貼


No20《城南舊事》:童年的經歷會影響一生嗎?

原文:在場的人都看的十分入迷,那個男人和小女孩也隨著朗誦的內容在表演。阿婆聽出這是在演林海音的《城南舊事》。

一串鈴鐺聲響起,“當、當、當……”

這一段裡,隱藏在阿婆心中的那段“犯罪現場”,終於通過這本小書和解了。


麥家指導小說《穀子書店》:一本書看完一百本名著?深度盤點貼


No21:《鐵皮鼓》:小鼓在咚咚響,你是否聽到了一個孩子的吶喊?

原文:“……今天,我們終於來了姥姥的小書店,我們特地帶來了一本書想要送給她。”說著,另一個沒說話的女孩從書包裡掏出一本書舉了起來。眾人看到,那正是德國作家君特·格拉斯的《鐵皮鼓》。

這一段裡,我們都是被命運拋棄的孩子

麥家指導小說《穀子書店》:一本書看完一百本名著?深度盤點貼


No22:《怪談》:世間所有的怪物都是虛張聲勢的膽小鬼

原文:鎮長趕快跳開了,躲到前臺裡面,用幾本書擋在胸前。就看到在門口他剛剛站著的位置上有一個異常高大的黑色的龐然大物。那怪物快趕上樹那麼高了。不,不,沒有樹高。鎮長又特意看了看樹,怪物有樹的三分之二高,但他還是對它的高大感到吃驚。那怪物還很寬,竟然有兩米多寬,快趕上半條船了。它黑色的皮表面光滑,閃著亮光。顯然是剛剛從門外進來的,還在不斷滴水,把地毯弄溼了一大片。

這一段裡,書店來了“大水怪”,來“救”書店的人們都以為神仙顯靈了。

麥家指導小說《穀子書店》:一本書看完一百本名著?深度盤點貼


No23:《追憶似水年華》:只有逝去的時光才最溫馨

原文:阿婆聽了這句話,表情突然平靜了。她開始像書店裡只有她一個人一樣背誦一段話。那正是她最近三個月看的唯一的書,反覆地看,反覆地看,那本書就是《追憶似水年華》。

這一段裡,人們在阿婆的背誦中淚目,卻也無法阻擋這事情的結局。

麥家指導小說《穀子書店》:一本書看完一百本名著?深度盤點貼


No24:《乞力馬紮羅的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隻在雪上上冰封的豹子

你還記得,當年你第一次看到這個小說時你對自己說過些什麼嗎?你說——

“我發誓!要耗盡生命中的每一分鐘,耗幹身體裡的每一滴血,堅決不讓自己成為男主人公那樣的作家,堅決不把才華荒廢在荒淫和空虛中,荒廢在只有在死後才得到的解脫中。”

在這一章裡,店主的老公,落魄作家司徒玉向自己發出靈魂拷問。他突然懂了自己的一生。

麥家指導小說《穀子書店》:一本書看完一百本名著?深度盤點貼


No25:《情人》:這是屬於一個年老的女人最極致的美

她一點點靠近那幢小樓,好像被什麼東西吸引著,漸漸地,那小樓裡傳出了這樣的聲音,一個蒼老女人在用她低沉的聲音唸誦道,

我已經老了,有一天,在一處公共場所的大廳裡,有一個男人向我走來。

這一段裡,一個年輕的女人看到了一個年老的女人所能展現的最優雅的人生。

同時她也開啟了自己的閱讀人生。


�/�IS\u001cl�A�9��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