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见你》是一个多角度,多元化的作品,最让人感触的有三点

一周一更的剧,两天里疯狂看完,追《想见你》这部剧足以让你忘乎所以。

同样的容颜在不同的时空交错,难道不是同样的你吗?爱了爱了。男主女主越看越好看,特别喜欢大学恋爱那段,太甜了。但这部剧好在不只是单纯讲甜蜜的爱情和深深的追念,还有很多遗憾,想要握住命运却难以翻越命运浪涛顶端的遗憾。可以感觉编剧导演的用心,做好这样一个复杂的故事,可以感觉演员的用心,一人分饰两角时那种气质上的差异,确实演得很好。特别是女主要演出陈假装是黄的那种感觉,演技真的佩服。

《想见你》是一个多角度,多元化的作品,最让人感触的有三点

除主角之外其他演员也很不错,那个hentai演的确实可以。感谢我这很卡的网速,播一段卡一段,更能体会剧中的细节。不想过多剧透给未来的自己看到,这剧真的值得反复回味,中间猜了好几次解释的方法,还是没猜对。

翻了一堆相关的剧评,都是各种分析各种彩蛋各种时间线。不知何时起在剧里找到牛逼的彩蛋仿佛是评价一部剧集成功的标志了。

《想见你》可以说是一部上上城的佳作,但应该没到封神的9分+的程度,彩蛋和烧脑为这部作品添加了非常多的可看性,可以在一刷二刷乃至多刷中获得不同的乐趣。但抛开这些,其实就是一部围绕男女主的故事(李和黄),其余的人都是工具人,为了让他们"闭环"人生的开始?

《想见你》是一个多角度,多元化的作品,最让人感触的有三点

陈韵如的内向是错的么?莫俊杰的失聪是错的么?王诠胜的性向是做的么?但大众喜欢活泼开朗的人,追求完整健康的人生,求同存异依旧很乌托邦。所以他们是错的。

最终在这部剧里他们还是沦落为工具人,献出自己的时空为了让主角们相遇。献出自己的暗恋,只为助攻一把。好在最后的彩蛋有18岁的黄雨萱给28岁的李子维庆生的场面,否则真心的三观很不正。

《想见你》是一个多角度,多元化的作品,最让人感触的有三点

在我看来一部封神的片子最主要的是主角的成长,你还是你但你又不是你。我热爱失而复得的狗血场面,我喜欢97的两位在医院的消防梯并膝长谈,喜欢94垃圾哥最后给女主的短信,喜欢88姐姐的赌一把。他们还是他们人设没变,但他们又不是曾经年少的自己,软肋依旧在并有了担当有了盔甲。

《想见你》是一个多角度,多元化的作品,最让人感触的有三点

喜欢你也是,一开始的立题就是因为失去过所以更懂得珍惜。就一直围绕这个主题描绘着莫比乌斯环,或许是免费版的只能看一半,让我无法理解这豆瓣得分的缘由。但如果是图中的结局的话,在被奇怪电视剧摧残那么多年的我们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后的高分也不足为奇了。

真的是很用心的一部电视剧,刚开始看会看不太懂。但是看到后面就会发现编剧的脑洞之大!您太有才华了,佩服佩服。真正来说,这是一部不同于其他偶像剧的台剧,一部作品的伟大是因为它的深度。这部剧里面讲到了很多的元素,爱情,亲情,友情,包括提到了抑郁症,同性恋这些比较敏感的东西,所以它是一个多角度,多元化的作品。

《想见你》是一个多角度,多元化的作品,最让人感触的有三点


最让我感触的三个地方。


一个是莫俊杰对陈韵如始终不变的感情,不管是陈也还还是黄也好,莫俊杰始终守护在她的身边,甚至为了维护她不惜让自己入狱。他一直在默默付出,这是一个高中生最纯真,最简单的爱情。

《想见你》是一个多角度,多元化的作品,最让人感触的有三点

第二个是陈韵如要跳楼前的那一段话,不禁让我反思,自己平时是不是也在无意中的一些话,或者行为伤害了别人。我们其实应该多去关心身边的家人,同学,朋友,与人相处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包容。好在最后黄雨萱改变了结局,陈韵如也看开了很多问题。其实不管你是谁,总会有那么一些人在默默支持你,关心你,人要学着坚强一些,找准自己的定位,每个人对幸福都有不同的理解,不要轻易去羡慕别人的幸福,不要轻易否定自己。

《想见你》是一个多角度,多元化的作品,最让人感触的有三点

最后,这部剧里最可怜的,我觉得是王诠胜,结尾的时候,所有人都得到了救赎,只有王诠胜依然在遭受霸凌(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微博或B站搜索蓝色初恋,这个是被删减的部分)这一段的结尾文字是这样:希望有一天 ,这个世界会变得不一样,不管我喜欢谁,都不再奇怪。

实际上,同是由基因决定的,也没有办法改变,所以这也不是谁的错。我们国家是一个古老传统的国家,目前还没有同性婚姻合法化,但是我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会有所改变的,到以后大家都不再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也应该得到理解和尊重。


相信每个人在看完这部剧之后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都能有所收获,见到想见的人,完成想做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