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個有大心胸,大格局的人?

樂迷z


與身份和社會地位有關。如果你是個村長,你想的是村裡的事,你的格局是全村。如果你是國家疾控中心主任,你想的是先發論文還是先告知民眾,你的格局是全國(疫情)。如果是個無業人員,住著地下室,抽著劣質煙,想著收復釣魚島,那是人格錯亂。所以,要做大心胸大格局的人,要麼成為非常有錢的人,要麼非常有權的人,要麼非常有才的人。


大巴山民


我認為…如果要做一個心胸寬闊的人,首先要具備有正能量、品質高,憎愛分明、遇事鎮定、細心思考,能駕馭場景和遇事能笑口常開的人,並且…還要有一顆寬容仁慈、不斤斤計較的超常心態,要有一顆奈心和平穩的心態,讓和你打過交道的人都能對你伸母指和打心眼裡佩服,舉一個平常的例子,在外面闖蕩幾十年,唯一讓我敬重的一個人李曉:他上至高官,下至平民,都願意和他交往,雖然不看重金錢,但也不停的在努力,做著多筆生意,對身邊做錯事的人,從不發火,奈心警告,給手下發工資,不斤斤計較,經常整數多給,和任何人都有共同語言!我認為…這樣的人才真正是一個有大心胸、大格局的人!你們都如何看哪?


幸福來敲門59191


我不認為自己是一個有大心胸和大格局的人,至少現在是,但我認為做一個大心胸,大格局的人需要不斷的摸索,不斷的修正自己才能達到要求。

我認為每個想要心胸開闊,格局大的人,首先要認識自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個連自己性格都不瞭解的人,想要更好的格局,無異於盲人摸象,不知所措,好的格局和心胸首先要認識本我,然後慢慢修正自己,通過一系列的方法,讓自己的缺點去除,發勇猛心改過。

其次要向那些優秀的人學習,看到別人優秀之處要在心中暗暗記住,看到別人不好的地方,要問問自己的內心,是不是有這樣的缺點,有的話要嚴格改掉,如果沒有就要告訴自己不要沾染。人一旦養成了不好的習慣,就很難改掉了,對於習慣這件事情要深以為然。

知道了好的道理,要嚴格自律對待自己,只有通過了親身而行,知行合一,並加上長期以往的自律,才能有所收穫,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慢慢變好是一個累積的過程,千萬不要著急而前功盡棄,有因必有果,長期堅持優秀的習慣,總有一天會獲得幸福。

養成好的情緒,做一個情緒穩定的人,不計較,不在意,在漫漫長路當中,一個良好的性格會讓自己走的更遠,會交到更多的良師益友,如果因為一時的衝動,就會害人害己,對自己的未來沒有一絲好處。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之所以心胸不夠寬廣,其原因是自己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一個真正優秀的人又怎會去計較別人的過失而不放呢,大海之所以寬廣,是因為容納,千仞峭壁之所以高大,是因為不為慾望所迷,只有守著一顆真心,用堅定的態度前行才能慢慢養成好的心胸,大的格局。





淡淡秋風微雨過


包容別人的過失,不拘小節,不怒不恨,不斤斤計較,做事坦坦蕩蕩,談吐不粗俗,有眼光,有胸襟,有膽識,有心理素質,以大視角切入人生,力求站的更高,看的更遠,做的更大,一個人得格局大了,未來的路才能寬!如果把人生當做一盤棋,那麼人生的結局就由這盤棋的格局決定。想要贏得人生這盤棋的勝利,關鍵在於把握住棋局。在人與人的對弈中,舍卒保車、飛象跳馬……種種棋著就如人生中的每一次博弈,棋局的贏家往往是那些有著先予後取的度量、統籌全局的高度、運籌帷幄而決勝千里的方略與氣勢的棋手。成長問題關鍵在於自己給自己建立生命格局,大境界才能有大胸懷,大格局才大有作為。



AAA大偉哥趣談


”大格局“這三個字可以拆解成為兩個部分,”大“屬於形容詞,用來修辭名詞,”格局“是名詞,代表的是一個物品的屬性。

所以,我們需要知道”格局“是什麼玩意兒,才能知道”大格局“的本質是怎麼回事。

在百度解釋裡,”格局“指的是:格,對認知範圍內事物認知的程度;局,是指認知認知範圍內所做事情以及事情的結果,合起來稱之為格局。不同的人,對事物的認知範圍不一樣,所以說,不同的人,格局不一樣。

這個解釋我覺得不夠大白話,也不利於後面的分析,我換一個說法你就能明白了。

在心理學領域,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內在空間,而這個格局就是內在空間的外在表現方式。

每個人的內在空間大小不一,因而外顯出來的格局也有大小之分。

打個比方,你的內在空間就像一個房間,四面牆的位置,就是你的心理邊界。心理邊界小的人,內在空間就小,格局就小;對應的,心理邊界大的人,內在空間就大,格局就大。

所以說,決定一個人的格局的決定因素,不是你的財富或年齡,而是你的心理邊界。

可能這樣說,很多人都不太明白,什麼叫做心理邊界?那如何把小的心理邊界轉化為大的心理邊界,進而讓自己成為一個大格局之人。

我給你介紹一個很簡單的判斷方法:一寬二遠三深度

一般一個格局大的人,你用這六字真經來觀察分析就可以判斷出來。

一寬,意思是說,心理邊界寬的人,因為他的內在空間很大,所以可以承接的事物很多,一般他們對新事物的接納度很大,比較容易接受新鮮事物,甚至會捕捉時代的風向,讓自己成為時代的風向標。

二遠,意思是說,心理邊界寬的人,一般時間的尺度都非常長遠,他們不僅僅是活在當下,因為他們的眼光一般會停留的未來,讓自己的思維活在未來,並且會從古代現代歷史裡面找到時代發展的規律,為自己的當下的決策更具有未來性,這個思維的長度讓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很有能量。

三深度,意思指的就是具有人性的的複雜度。一般成熟的人,都是複雜的。這不是一個貶義詞,而是中性詞。固化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用精神分析的話來說,如果一個人只活在一元世界裡面,那麼他就還是一個巨嬰;當一個人活出了二元世界,那麼他就不會那麼孤獨;而當一個人活在三元世界裡,那麼他才真正地進入了這個真實世界。在這個真實世界裡面,如果一個人是為自己的生命負責的,知行合一,心口如一,那麼他一定是一個大格局之人。

二、如何讓自己從一個小格局之人轉變為大格局王者

現在知乎會有人問這個問題,必定也是為了讓自己成為一個大格局的人,因為成為一個大格局的人,真的會有非常多的好處。

上面第一部分我已經介紹了基本的判斷方法,你可以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觀察和判斷誰是一個真正大格局的人。

現在知道了大格局是什麼,也會好奇如何讓自己慢慢從一個小格局的人轉變為一個大格局的人,這才是學習的價值。

我再給你介紹一個很簡單的方法論:

學習任何新東西的規律,必定是頭腦認真層面得知道這件事情是怎麼回事,然後就得去觀察、收集例子、積累素材,最後就是模仿實踐。

第一,說說認知層面,這個也很簡單。如果你不知道一個大格局的人是怎樣的,你不可能成為一個大格局的人,就好像你沒有吃過冰激凌,你是不可能知道冰激凌的口感的。所以,你要從身邊的人手,在自己的身邊有誰最讓你欽佩,做到了很多你自己不可能做到的事情,那就他在你心裡就是一個大格局的人,你需要做的,就是靠近他,然後觀察他的行為。

第二,你觀察了第一個大格局的人,然後最好的方法就是進入這個大格局之人的圈子,觀察這類人的行為方式,對比自己的差距,去感受他們身上的能量與溫度,這有利於讓自己身上的能量被平均上去,慢慢儲備更多的能量,為讓自己的蛻變提供更大的勢能。

第三,去做,去模仿。注意,這裡所說的模仿,不是指單純地模仿對方的行為,而是模仿對方的思考方式,因為每個人擁有的資源是不一樣的,你不一定有那麼雄厚的資本,那就從自己能做的維度出發,去做自己沒有做過的事情。

最後,全力以赴地做完之後,把一切交給時間,要相信時間具有複利效應。

三、案例分析,現身說法

以上的分析,必須得配上一個故事才有意思,否則就太乾巴巴了。

我身邊有一個前輩,是我眼中的大格局之人,他是一個造船公司的老總,現在五十多歲。有一個我跟他太太聊天,她跟我分享了一個細節:以前這個老總還年輕的時候,對周圍的同事或者下屬都非常地好,如果有人向他借100塊錢,他就會借對方500塊錢,而且還不打欠條,也從來不催人還。這位老總那會還是一個很普通的職員,工資也很一般。但他思考的問題並不在眼前的事情,而是透過事情看本質,他借出去的並不是錢,而是恩情,他雖然沒有收到借條,但收到了一個人的人心。現在過了幾十年,他佈施出去的恩情多到數不清,所以現在就是收網接受回報的時候了。

這個故事一直讓我印象深刻,運用“一寬二遠三深度”來分析他的行為,你就清楚是大格局是怎麼一回事了。

一寬,這位老總的接納度非常高,特別是對於不同的人。他既可以跟比自己的大的人成為朋友,也可以跟比自己年紀小的人交往,不論男女老幼,都覺得跟他相處特別舒服。這說明這位老總的內在空間很大,能容人。

二遠,他二十歲的時候,就知道最貴的不是眼前借出去的100或500塊錢,而是一個人的人心。當一個人在最困難的時候,你願意雪中送炭,那在對方榮華的時候,肯定會把你的位置放得更高,給予 你的回答一定是借出去的幾十倍甚至上百倍。所以他的洞察力決定了他的眼光停留在了未來,看到了時間的複利效應,與信任的價值,就是直接增強一個人的影響力。

三深度,他是一個很體貼的丈夫、很寵溺孩子的父親、很有威嚴的領導、很孝順的兒子......他的社會角色分配得非常好,每一個環節都很妥帖地安排自己的位置,拿捏有度。可以說,是一個理性與感性都支配得很棒的人,所以他對於人性的複雜程度是很通透並且是成熟的。

我一直都覺得,不管是大格局之人還是小格局,無非是讓自己活得更好,讓自己跟環境的相處可以舒服妥帖、可發展。所以,讓自己成長然後成熟,應該是我們一直信奉的信念。


出瘦炮角要包


格局決定成敗。

古往今來,凡成大事者,必有大格局。

何為格局?

格局既是心理空間,也是精神結構,還是生命容量,更是綜合素養。

常言道:再大的餅也大不過烙它的鍋。

對個人來說,如果事業是餅,格局就是烙餅的鍋。

決定一個人格局大小的常有以下維度。

一是境界的高度。

人的境界有高有低。

有的人,自己就是世界,世界就是自己,他們只為自己活著,謀的是一己之私,這種人侷限於“自我”的羈絆;

有的人,世界就是“圈子”,“圈子”就是世界,他們只為小團體活著,謀的是少數人的利益,這種人跳不出“小我”的束縛;

有的人,世界就是他人,他人就是世界,他們為眾人而活著,滿懷濟世為民之志,謀的是大眾的利益,這種人達到了“無我”的境界。

可見,格局的核心是“為了誰”,大格局必有大覺悟。

二是胸懷的廣度。

胸懷的大小可以“量化”。

有的人是“坑量”,他們的心胸像水坑一樣小,逢水則盈,遇旱則幹。

心裡裝不下別人,或者自我封閉,自以為是,老子天下第一,容不下不同意見。

或者患得患失,睚眥必報,讓別人過得不痛快,自己也活得很辛苦;

有的人是“湖量”,他們的心胸雖有一定容量,但侷限於某時某地、某人某事,只是有選擇地部分開放,盛不下社會的風風雨雨和人生的潮起潮落,做不到寵辱不驚、從容淡定;

有的人是“海量”,他們的心胸像大海一樣廣闊,有兼容幷蓄之德、吞天吐地之量,善於匯眾人之智、集各方之力,能忍世人難忍之苦,能容天下難容之事,順境時不張狂,逆境時不失落。

可見,格局的尺度是“裝多少”,大格局必有大度量。

三是眼界的寬度。

眼界取決於角度。有的人用“直角”,看到的是世界的一個扇面,或者事物的一個側面;

有的人用“廣角”,看到的雖非全部,但也精彩;有的人用“全角”,他們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通曉古今,視野宏闊,看到的是完整的世界。

可見,格局的前提是“看多寬”,大格局必有大視野。

四是思想的深度。

思想層次決定思維質量。

有的人,思想浮於“表層”,他們知識貧乏、理論淺薄、思維能力欠缺,人云亦云,隨波逐流;

有的人,思想觸及“淺層”,他們不乏小聰明、小智慧,但思想深度不夠,面對千變萬化的世界,常常自滿自足、淺嘗輒止;

有的人,思想抵達“通透層”,他們具有歷史思維、戰略思維、辯證思維和底線思維,能夠抓住事物的要害、把握事物的規律,能在充滿多變性、複雜性、模糊性和不確定性的世界中找準方位、辨明是非、正確決斷。

可見,格局的本質是“想多深”,大格局必有大智慧。

五是執行的力度。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境界再高,胸懷再廣,眼界再寬,思想再深,最終還得靠執行。

有的人,只會“紙上談兵”,他們誇誇其談,停留於空想和空談,到頭來總是“空對空”;

有的人,習慣於“花拳繡腿”,他們流於形式、得過且過,滿足於蜻蜓點水、浮光掠影,工作不深入、落實不到位;

有的人,能夠“知行合一”,他們務實肯幹,有堅定的意志力和超常的執行力,善於以理論指導實踐、將思想化為行動,既能察實情、出實招,又會辦實事、求實效。

可見,格局的歸宿是“幹多好”,大格局必有“大手筆”。





不扇煙雨


從包容別人的過失,不嗔怒不嫉恨,等一切細微處開始,這是一般人的做法

如果你本身具備條件,也可以從氣吞山河開始。



劉怡的日常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大格局從何而來?經常做這三件事就可以了!

有的人,老是喜歡斤斤計較,甚至為了蠅頭小利而大打出手,老是做出“鳥為食亡,人為財死”的蠢事;有的人,高瞻遠矚,懂得長遠看問題,從大局出發看問題,“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人緣好,做事左右逢源,人見人愛。這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兩者的格局大小不同,最後導致做人做事方式不同,結果也不同!

那麼,大格局從何而來?其實,大格局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逐漸培養起來的。琢磨君認為:真正大格局的人,往往都愛做這三件事!下面我們來一起看一看!

★1、吃得苦中苦,

能夠堅守住苦難的人,最終都會有一顆強大的內心,而且他曾經吃過的苦,受過得罪,慢慢撐大了他的格局,開闊了他的胸襟,最讓他們具有大局觀,先戰略抉擇,再戰術執行,繼而水到渠成。所以,人們常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曾國藩也說:“能吃天下第一等苦,乃能做天下第一等人”!

為什麼吃得苦中苦會撐大一個人的格局呢?因為人們吃得了苦,就可以磨練堅韌不拔的品質,再面對風波頓挫時候,不慌不忙,不急不躁,然後耐心發現突破口,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止定靜安慮得”,本身就是一種大格局,寵辱不驚,去留無意,盡心盡心後,一切順其自然!

一個人,受不得窮,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所以,真正大格局的人,往往都愛做這三事——吃得苦中苦!

2、博覽群書,

吃得苦中苦,讓人擁有一顆大心臟,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寵辱不驚的淡定,繼而撐大一個的格局;而博覽群書,則可以讓人擁有一個廣闊的視野,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繼而撐大一個的格局。

哲學裡面有句話——“所思即所見”,意思就是說:一個人腦子裝著什麼,想到什麼,那麼他將會看到什麼、做出什麼。所以說,我們若想擁有高明的思想,博大的格局,首先要學會讓知識來充實、武裝自己,正如曾國藩所說:“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見識也。”

越是知識淵博的人,越懂得謙虛低調,給人感覺格局大、氣量大;越是一知半解的人,越表現的誇誇其談,給人感覺格局小、氣量小。成熟的麥穗總是低著頭,一個人知道得越多,越會發現自己的渺小和無知,繼而保持謙卑心態。

博覽群書,開闊了我們的視野,讓我們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與古人神交;在知識的海洋中,我們被無數先哲聖賢的大智慧所折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我們哪裡還敢驕傲自負,哪裡還敢自以為是呢?

所以說,大格局從何而來?就是從博覽群書中而來!真正大格局的人,往往都愛博覽群書,堅持學習,活到老學到老!

”,意思就說:那麼妄自尊大、自以為是的人,往往氣量狹小,格局也小。所以說,只有博愛芸芸眾生,愛你的朋友,也敬畏你的敵人,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成為一個大格局的人!

明代奇書《菜根譚》裡面說:“我果為洪爐大冶,何患頑金鈍鐵之不可陶熔。我果為巨海長江,何患橫流汙瀆之不能容納。”意思就是說:如果我真的是一個可以冶煉成才大器的烘爐,又何必擔心什麼破銅爛鐵不會被融化;如果我真的是江河湖海,又何必擔心不能容納毒物橫流。

這是何等的大格局、大氣魄!但這種大格局從何而來?就是從包容萬物,博愛萬物生靈中而來!所以說,真正大格局的人,往往都博愛萬物生靈,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以上就是琢磨君總結的:真正大格局的人,往往都愛做這三件事——吃得苦中苦、博覽群書、博愛萬物生靈。如果大家也想擁有大格局,經常做這三件事就可以了!


xsm心靈驛站


凡成大事者,必有大格局


《大格局是如何煉成的?》作者/《前線》評論員

格局決定成敗。古往今來,凡成大事者,必有大格局。

何為格局?格局既是心理空間,也是精神結構,還是生命容量,更是綜合素養。常言道:再大的餅也大不過烙它的鍋。對個人來說,如果事業是餅,格局就是烙餅的鍋。決定一個人格局大小的常有以下維度

一是境界的高度。

人的境界有高有低。有的人,自己就是世界,世界就是自己,他們只為自己活著,謀的是一己之私,這種人侷限於"自我"的羈絆;有的人,世界就是"圈子","圈子"就是世界,他們只為小團體活著,謀的是少數人的利益,這種人跳不出"小我"的束縛。

有的人,世界就是他人,他人就是世界,他們為眾人而活著,滿懷濟世為民之志,謀的是大眾的利益,這種人達到了"無我"的境界。可見,格局的核心是"為了誰",大格局必有大覺悟

二是胸懷的廣度。

胸懷的大小可以"量化"。有的人是"坑量",他們的心胸像水坑一樣小,逢水則盈,遇旱則幹,心裡裝不下別人,或者自我封閉,自以為是,老子天下第一,容不下不同意見,或者患得患失,睚眥必報,讓別人過得不痛快,自己也活得很辛苦。

有的人是"湖量",他們的心胸雖有一定容量,但侷限於某時某地、某人某事,只是有選擇地部分開放,盛不下社會的風風雨雨和人生的潮起潮落,做不到寵辱不驚、從容淡定。

有的人是"海量",他們的心胸像大海一樣廣闊,有兼容幷蓄之德、吞天吐地之量,善於匯眾人之智、集各方之力,能忍世人難忍之苦,能容天下難容之事,順境時不張狂,逆境時不失落。可見,格局的尺度是"裝多少",大格局必有大度量

三是眼界的寬度。

眼界取決於角度。有的人用"直角",看到的是世界的一個扇面,或者事物的一個側面;有的人用"廣角",看到的雖非全部,但也精彩。

有的人用"全角",他們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通曉古今,視野宏闊,看到的是完整的世界。可見,格局的前提是"看多寬",大格局必有大視野

四是思想的深度。

思想層次決定思維質量。有的人,思想浮於"表層",他們知識貧乏、理論淺薄、思維能力欠缺,人云亦云,隨波逐流;有的人,思想觸及"淺層",他們不乏小聰明、小智慧,但思想深度不夠,面對千變萬化的世界,常常自滿自足、淺嘗輒止。

有的人,思想抵達"通透層",他們具有歷史思維、戰略思維、辯證思維和底線思維,能夠抓住事物的要害、把握事物的規律,在充滿多變性、複雜性、模糊性和不確定性的世界中找準方位、辨明是非、正確決斷。可見,格局的本質是"想多深"大格局必有大智慧

五是執行的力度。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境界再高,胸懷再廣,眼界再寬,思想再深,最終還得靠執行。有的人,只會"紙上談兵",他們誇誇其談,停留於空想和空談,到頭來總是"空對空";有的人,習慣於"花拳繡腿",他們流於形式、得過且過,滿足於蜻蜓點水、浮光掠影,工作不深入、落實不到位。

有的人,能夠"知行合一",他們務實肯幹,有堅定的意志力和超常的執行力,善於以理論指導實踐、將思想化為行動,既能察實情、出實招,又會辦實事、求實效。可見,格局的歸宿是"幹多好"大格局必有"大手筆"


大河塗料網


正所謂牢騷太多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做人千萬不能太斤斤計較、小家子氣,那樣就落入了下乘。如何寬廣心胸,首先要給自己樹立遠大的目標,目標遠大眼光自然也長遠,就不容易斤斤計較,小家子氣,因為做大事的人,不能花太多時間精力在這些不足道的小事上面;

其次可以看一些偉人英雄的事蹟,他們高尚、胸有千壑、指點江山,會讓你不由自主的跟著熱血沸騰,認為大丈夫當如是也,格局和氣概於是變大;

第三,業餘的時候可去一些開闊壯麗的地方走走看看,如高山、海邊,可以洗滌心情,使人神清氣爽、心胸寬廣。

提升抗壓能力。

壓力這個東西其實在那裡不變,但是我們可以改變我們抵抗壓力的能力,就像一袋米100斤重不會變,當我們力氣小的時候扛不動,當我們力氣大了就能扛起來了,所以說要調節、改善情緒,提升抗壓性很重要。那麼就要自己給自己設立一些有挑戰性的目標,做有挑戰性的工作。

一般來說,隨著個人能力、職位的提升,工作內容和難度的增加,個人的抗壓能力也會隨之提升,但同時抗壓能力的提升也需要一個過程,而人的潛力就在此過程中得到展現,不可一下子從弱到強。

比如一個媽媽力氣不大,但是要抱寶寶,寶寶十斤重的時候她抱著,等寶寶二十斤重的時候,她仍然抱著,直到寶寶幾十斤重的時候,她還是能抱的動,這就是在幾年的過程中,她慢慢在提升,而如果讓她一下子從第一天抱十斤到第二天就抱四十斤,相信肯定抱不起來。\r

同理心。

常常人與人合作溝通的時候會認為:他怎麼能這樣呢,怎麼不考慮我的困難呢,於是情緒越來越激動。其實如果多從對方的角度和立場考慮問題,你會發現很多時候對方不是故意為難你和與你作對,而是也有他自己的考量和存在的現實問題。

所以如果我們能多用同理心去理解彼此,加深瞭解,很多合作就會更順利、更和諧。

適當宣洩情緒。

大禹治水,堵不如疏,個人在如此現實的社會中工作和生活,時間長了肯定會積蓄一些負面的情緒,那麼就需要我們尋找途徑宣洩,或者說發洩。

很多男生通過高強度的運動來宣洩情緒,跑出一身汗,或者大吼幾聲,情緒就宣洩掉了;女生們據說通過逛街購物宣洩情緒,錢花出去了,心情也變好了;

有些女生比較奇怪,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愛打掃衛生,這樣的女生肯定是男生心中的寶貝,趕緊娶回家;現在有些企業也關注員工的情緒管理問題,就開闢一個房間,用一比一的比例放公司高管的橡膠塑像在裡面,員工心情不好的時候就進去打,結果一個月下來,董事長面目全非,總經理頭已經被打掉了,但是員工通過此心情爽了,總歸還是值得的。

緩和情緒。

我們常常能看到一些大企業家的辦公室裡,他們寫書法,或者泡功夫茶,是他們太空沒事做消遣嗎,顯然不是,實際上他們是通過這樣的方式使自己平心靜氣,緩和情緒,因為企業越大,位子越高,做的決策的影響面就越大,有的時候一個決定會導致企業升上天或者墜落地下,所以更加要理性,不可意氣用事。一副書法寫下來,一輪功夫茶泡下來,心緒寧靜,做的決策自然更加客觀理性。

當然,大部分的人可能沒有條件在辦公桌上寫書法或者泡功夫茶,那麼建議也可以吃一些甜品如糖,因為據說吃甜的東西能使人安靜;或者聽聽輕音樂;或者在情緒激動想脫口而出之前,強迫自己先默唸從1到10,然後再說話,那個時候,語氣會平和許多,情緒也得到控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