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村居》的題目意思是什麼?

用戶1983633966994


《清平樂·村居》是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的作品,辛棄疾,號“稼軒”,豪放派詞人,一腔愛國熱血,壯志難酬,政見難合,仕途波折,隱居山野,豪邁的家國情懷,創作視野逐漸從國家淡出到鄉野田間,實現人生境界的昇華。與北宋蘇軾並稱“蘇辛”,與南宋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代表作《醜奴兒 ·書博山道中壁》,《清平樂·村居》,《青玉案·元夕》,《水調歌頭》,《滿江紅》,《菩薩蠻》,《破陣子》等等。

詞牌名《清平樂·村居》,顧名思義,是一種閒適的田園生活,形容詞人隱居江湖後的人間煙火生活,居住和諧,樂趣橫生,和國家戰爭生活形成鮮明對比,恬適的鄉野生活,是詞人的創作源泉。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茅屋,鋤禾,雞黍,溪頭,蓮蓬,竹林,遠山,午後舒適的陽光,充分享受農忙收穫帶來的快樂,小兒是此詩的一大亮點,可愛,生動,調皮的描寫讓全詩場景活靈活現。

詞人淡泊名利,山河尚在,渴望國家統一,感慨“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縱使有凌雲壯志,且只能寫在詩裡面,說盡愁緒,江山仍在,人生起落,皆為過眼雲煙!


萌智


《清平樂☆村居》“清平樂”是詞牌名,“村居”是這首詞的題目,意思是在農村居住。

《清平樂☆村居》是宋代愛國詞人辛棄疾的作品,全文如下

《清平樂☆村居》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這首詞的意思是:

用茅草建造的草屋茅簷又低又小,茅屋緊靠在溪邊,而溪邊長滿了碧綠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吳地方言,聽起來溫柔又美好,那滿頭白髮的老人是誰家的呀?老翁的大兒子在溪東邊的豆田鋤草,二兒子正忙於編織雞籠。最令人喜愛的是小兒子,他正橫臥在溪頭草叢,剝著剛摘下的蓮蓬。

如果單單從文字來理解,這首詞沒有什麼新穎奇特之處,要想進一步理解這首詞的真正含義,我們必須瞭解作品的時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簡歷。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遙牆鎮四鳳閘村)人。

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

辛棄疾出生時北方久已淪陷於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贊雖在金國任職,卻一直希望有機會“投釁而起,以紓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憤”,並常常帶著辛棄疾“登高望遠,指畫山河”(《美芹十論》),同時,辛棄疾也不斷親眼目睹漢人在金人統治下所受的屈辱與痛苦,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時代就立下了恢復中原、報國雪恥的志向。而另一方面,正由於辛棄疾是在金人統治下的北方長大的,他也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規蹈矩的傳統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種燕趙奇士的俠義之氣。

辛棄疾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出生前13年,山東一帶即已為金兵侵佔,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率兩千民眾參加北方抗金義軍,次年奉表歸南宋。一生堅決主張抗擊金兵,收復失地。曾進奏《美芹十論》,分析敵我形勢,提出強兵復國的具體規劃;又上宰相《九議》,進一步闡發《美芹十論》的思想,都未得到採納和施行。在各地上任他認真革除積弊,積極整軍備戰,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職處分,曾在江西上饒一帶長期閒居。光復故國的偉大志向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憤發而為詞,其獨特的詞作風格被稱為“稼軒體”。造就了南宋詞壇一代大家。其詞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有《稼軒長短句》。今人輯有《辛稼軒詩文鈔存》。

辛棄疾先後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為守臣,平定荊南茶商賴文政起事,又創制飛虎軍以彈壓湖湘。由於他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故而屢遭劾奏,數次起落,最終退隱山居。開禧北伐前後,宰臣韓侂冑接連起用辛棄疾知紹興、鎮江二府,並徵他入朝任樞密都承旨等官,均遭辭免。開禧三年,辛棄疾抱憾病逝,年六十八。宋恭帝時獲贈少師,諡號“忠敏”。

辛棄疾一生以恢復為志,以功業自許,卻命運多舛、壯志難酬。但他始終沒有動搖恢復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於詞作之中。其詞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其詞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典故入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現存詞六百多首,有詞集《稼軒長短句》等傳世。

瞭解了作者的生平簡歷,我們再回頭看看《清平樂☆村居》就會對作品加深印象,便宜理解和拓展思路。

這首詞中作者通過對農村景象的描繪,反映出他的主觀感情,並非只在純客觀地作素描。此詞作於辛棄疾閒居帶湖期間。由於辛棄疾始終堅持愛國抗金的政治主張,他一直遭受當權投降派的排斥和打擊。從四十三歲起,他長期未得任用。理想的破滅,使他在隱居中更加關注農村生活,寫下了大量的閒適詞和田園詞。這首《清平樂·村居》就是其中之一

此詞作於辛棄疾閒居帶湖期間。由於辛棄疾始終堅持愛國抗金的政治主張,從二十一歲南歸以後,他一直遭受當權投降派的排斥和打擊。

從四十三歲起,他長期未得任用,以致在信州閒居達二十年之久。理想的破滅,使他在隱居中更加關注農村生活,寫下了大量的閒適詞和田園詞。這首《清平樂·村居》就是其中之一。

寫了描寫農村生活的佳作,這首詞即是其中之一。劉熙載說,“詞要清新”,“澹語要有味”。作者的此作正具有“澹語清新”、詩情畫意的特點。它表現在描寫手法、結構和構思三個方面。

辛棄疾這首詞,沒有濃筆豔墨,用純粹的白描手法,描繪了農村一個五口之家的環境和生活畫面。把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態,描寫得維妙維肖,活靈活現,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上闋頭兩句,寫這個五口之家,有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緊靠著房屋有一條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邊長滿了碧綠的青草。在這裡,作者只用了淡淡的兩筆,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組成的清新秀麗的環境勾畫出來了不難看出,這兩句在全首詞中,還兼有點明環境和地點的使命。

三四兩句,描寫了一對滿頭白髮的翁媼,親熱地坐在一起,一邊喝酒,一邊聊天的優閒自得的畫面,這幾句儘管寫得很平淡,但是,它卻把一對白髮翁媼,乘著酒意,彼此“媚好”,親密無間,那種和協、溫暖、愜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現出來了。

下闋四句,採用白描手法,直書其事,和盤托出三個兒子的不同形象。大兒子是家中的主要勞力,擔負著溪東豆地裡鋤草的重擔。二兒子年紀尚小,只能做佔鋪助勞動,所以在家裡編織雞籠。三兒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調皮玩耍,看他躺臥在溪邊剝蓮蓬吃的神態,即可知曉。

此詞描繪了農村一個五口之家的環境和生活畫面,藉此表現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作者把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態,以及他們的美好的農家生活描寫得有聲有色,惟妙惟肖,活靈活現,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表現出作者對農村和平寧靜生活的喜愛。全詞以白描手法描述了農村的鄉土風俗,呈現出一種清新寧馨的風格。

辛棄疾有許多與陸游相似之處:他始終把洗雪國恥、收復失地作為自己的畢生事業,並在自己的文學創作中寫出了時代的期望和失望、民族的熱情與憤慨。在文學創作方面,把全部精力投入詞這一更宜於表達激盪多變的情緒的體裁。

在藝術結構上,全詞緊緊圍繞著小溪,佈置畫面,展開人物的活動。從詞的意境來看,茅簷是靠近小溪的。另外,“溪上青青草、”“大兒鋤豆溪東”,“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四句,連用了三個“溪”字,使得畫面的佈局緊湊。所以,溪“字的使用,在全詞結構上起著關鍵作用。

辛棄疾能文能武,才高八斗,胸懷強烈的愛國情懷,但又壯志難酬,生不逢時。他的詞在中國詞壇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其生前身後都享有極高的聲譽,是我國古典文學遺產的瑰寶,值得我們不斷去學習和繼承。

散步秋天謝謝朋友瀏覽!歡迎新老朋友留言指導批評關注。


散步秋天


提問者你好,這首詞的正確題目應該是《清平樂·村居》。來自於宋代詞人辛棄疾的一首詞,出處為《稼軒長短句》。

在這個題目中,清平樂是詞牌名,據考證,源起於唐朝時的教坊曲名。宋詞在當時不是用來朗讀的,而是用來唱的,清平樂正是為這首《清平樂·村居》定調的,表明了這闕詞的唱法。

而村居是這闕詞的題目,意在表明這闕詞主要描述的是作者的村居生活。據查閱有關資料,這闕詞是辛棄疾仕途受挫後,閒居忻(xin,平聲)州湖畔時所作,描繪了作者所見的恬靜美好的田園生活。在這裡,不妨順帶看下這闕詞: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這闕詞的意思是:草屋的茅簷又低又小,潺潺的溪邊長滿了碧綠小草。吳儂軟語聽起來溫柔又美好,那滿頭白髮的老人是誰家的長者呀?大兒子在溪水東面豆田鋤草,二兒子正忙著編制一個雞籠。最令人喜愛的是無賴的小兒子,他正橫臥在溪頭草叢,剝著剛摘下的蓮蓬。

白描一般的筆觸,表現出的是作者辛棄疾對田園生活的羨慕和嚮往,以及對世間溫情的留戀,也讓我們隨著這闕詞,欣賞到了田園生活的美好。


顧南安


清平樂村居是宋代大詞人辛棄疾的一首詞,作品出處《稼軒長短句》。

這首詞是在辛棄疾當時閒居湖畔時所作,辛棄疾在政治思想這塊一直主張的是堅持抗金的,他在仕途這條道路上,並不順暢,自他43歲起就一直未被任命,因此,他在忻州(今山西上饒市)閒居了20年。幻滅使他更加關注鄉村的隱逸生活,寫了許多閒言碎語和田園詩,此首詞便是其中之一。

清平樂,原為唐教坊曲名,後來作為詞牌名。

村居,才是此首詞的題目。

原文如下: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草屋的茅簷又低又小,溪邊長滿了碧綠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吳地方言,聽起來溫柔又美好,那滿頭白髮的老人是誰家的呀?大兒子在溪水東面豆田鋤草,二兒子正忙於編織雞籠。最令人喜愛的是無賴的小兒子,他正橫臥在溪頭草叢,剝著剛摘下的蓮蓬。



Ing小浣熊


清平樂·村居

[ 宋 ] 辛棄疾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以上是詞的全部。清平樂是詞牌,《村居》是題目。村居,顧名思義,農村生活的描寫。


毒霸一芳441


《清平樂·村居》樂,讀月。這首詞是宋代文人辛棄疾寫的,其中“清平樂”是詞牌名,村居是題目。

詞牌相當於一個套曲,屬於這個詞牌的詞都是這樣來填的,內容自己來定,但格式要遵守。


柔城居士


問:《清平樂村居》清平樂是詞牌名,是表示它所匹配的音樂唱法。村居才是題目。就是在農村居住《清平樂村居》是南宋詞人辛棄疾寫的。它主要是歌頌一種農村生活,充滿喜愛和憧憬的農村生活。


竹樓伊人


清平樂是詞牌名,村居,是詞的題目,意思是住在鄉村,鄉村生活。是宋代詞人辛棄疾的佳作。主要描繪了農村一家五口美好溫馨的農家生活場景。




簡單是美781124


原文: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翻譯:草屋的茅簷又低又小,溪邊長滿了翠綠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吳地方音,聽起來溫柔又美好,那滿頭白髮的是誰家的公婆父老?

大兒子在小溪東邊的豆田鋤草,二兒子正在家裡編織雞籠。最喜歡的頑皮的小兒子,他正橫臥在溪頭草叢,剝著剛摘下的蓮蓬。

清平樂(yuè):詞牌名。

村居:題目,指的是農村生活。

此詞描繪了農村一個五口之家的環境和生活畫面,藉此表現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作者把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態,以及他們的美好的農家生活描寫得有聲有色,惟妙惟肖,活靈活現,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表現出作者對農村和平寧靜生活的喜愛。全詞以白描手法描述了農村的鄉土風俗,呈現出一種清新寧馨的風格。

創作背景:此詞作於辛棄疾閒居帶湖期間。由於辛棄疾始終堅持愛國抗金的政治主張,從二十一歲南歸以後,他一直遭受當權投降派的排斥和打擊。從四十三歲起,他長期未得任用,以致在信州(今江西上饒)閒居達二十年之久。理想的破滅,使他在隱居中更加關注農村生活,寫下了大量的閒適詞和田園詞。這首《清平樂·村居》就是其中之一。

由此可知,其題目就是指農村生活。


王八旦


清平樂 ,是詞牌名,是填詞時文字和音韻結構的一個格式。村居,是標題。

《清平樂 村居》是辛棄疾隱居江西帶湖時創作的一首詞,以一個五口之家為切入點,反映了村居生活的溫馨美好。茅簷低小,是寫物質生活之簡樸,溪上青青草,寫自然環境之美。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寫一對老夫妻的醉後閒談,顯示出家庭的溫馨與甜美,接下來轉入對孩子們的描寫,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孩子們各有分工,用雙手創造著美好生活。進一步突出了家庭中人際關係之和諧,人性之美好。而且在描寫中也寫出了農事的繁忙與勞動的辛苦,只不過卻並不給人以壓抑之感,反倒給人一種一種身體雖然辛苦,但是精神安樂的感覺。 辛棄疾才華橫溢,又有遠大的政治抱負,怎奈懷才不遇,有志難伸,四十歲之後,先後在江西上饒帶湖、千山瓢泉一帶閒居二十餘年。在此期間,卻也接近了大自然、熟悉了鄉村生活。而大自然的生機與美麗,鄉鄰們的純樸,也撫慰了他的心靈。《清平樂 村居》就是這一時期的作品。與他那些健筆硬語傾瀉慷慨悲涼的感情的豪放詞風不同,這首詞,語調舒緩,用詞明白如話,完全摒棄了他慣用的用典密集的寫法,非常的輕鬆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