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之爭,劉邦與項羽之間的差別在哪裡

楚漢之爭,劉邦與項羽之間的差別在哪裡

李清照寫下過一句極為著名的詩,"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對於項羽和劉邦兩人,古今都探討過一些這樣的話題,為什麼劉邦能夠勝利,而項羽卻會失敗,今天我們也來一起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 性格上有著很大的差別

我認為項羽和劉邦這兩個人的性格是有著較大差別的,這也是為什麼劉邦能夠成功而項羽會失敗的原因之一。

項羽和劉邦的出身相差頗多,一個是楚國留下的貴族後裔,一個卻是從小小亭長上一步步走來的。

楚漢之爭,劉邦與項羽之間的差別在哪裡

圖為項羽畫像

可能由於正是因為項羽出身貴族的原因,項羽的性格比較傲慢,這對於他來說是十分不利的。

項羽一度迷失在自己的成功與百姓對他的愛戴之中,看待問題也十分的不全面。當初也是范增勸說項羽攻打劉邦,是因為范增看出了劉邦的雄心壯心,而項羽自己最開始並沒有把劉邦看成是一個與自己實力相當的敵人。

另外,項羽是一個性格有些優柔寡斷的人。鴻門宴上,即使"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而項王始終"默然不應",這一個細節就能看出項羽他做事並不是十分果斷。

而劉邦與項羽有著很大的不同。劉邦出身較為低微,他的成長環境造就了他為人圓滑的性格。

楚漢之爭,劉邦與項羽之間的差別在哪裡

漢高祖劉邦畫像

早年的時候,劉邦的朋友很多,什麼樣性格的人都有,時間久了他也就知道什麼樣的人愛聽什麼樣的話,他靠著他的世故和圓滑,和很多人都能有一些交情,這也為劉邦後來招攬能人異士提供了一定的優勢。

  • 兩人的奮鬥目標不同

劉邦和項羽在奮鬥目標上也有著本質上的差別。

項羽心中想要建立的是一個延續周朝分封制的國家,他認為秦朝之所以會滅亡最大的原因就是他沒有實行分封制度。

而且項羽本就是楚國貴族後人,打的旗號也就是恢復楚國,為了籠絡人心,項羽也是會更加地支持分封制度。

劉邦則比項羽要想的長遠的多得多了。

他看到了郡縣制所代表的中央集權是一個社會的變革,秦朝的覆滅並不是因為沒有實行分封制,相反的是,郡縣制度對於社會的進步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楚漢之爭,劉邦與項羽之間的差別在哪裡

郡縣制是中央集權的基礎

劉邦深知,中央集權才是這個時代發展下去的可行道路,這也是項羽和劉邦最本質上的區別。

識人、用人上的差距

項羽和劉邦在識人用人也有著較大的差距,劉邦要比項羽略勝幾籌。

筆者認為項羽在用人方面有著三個"缺點"。

第一點,項羽用人不能足夠信任。

說到這一點,就不能不提到亞父范增,范增計劃鴻門宴就是為了殺掉劉邦,項羽心知范增的想法,但是在鴻門宴上,范增數次暗示項羽,項羽卻始終不能夠下決定。

筆者認為,這也算是不夠相信范增的表現。

范增安排好了這一切只等請君入甕,奈何項羽這時卻遲遲不肯下決定,這讓范增感到十分的不快。

後來,范增藉著年老的由頭離開了項羽,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范增已經對項羽感到失望透頂。

倘使項羽全身心地聽從范增的安排,也許鴻門宴一事的結局會變得天翻地覆,也許歷史也會就此徹底地洗牌。

第二點,項羽不善用小人。

謀士陳平曾經就向項羽指出過,認為項羽不擅長利用小人,而劉邦在這一點就做的很好。

鴻門宴前劉邦就利用曹無傷這個小人替他打探有用的情報,這樣做雖不是很光明磊落,但是對於劉邦而言,帶來的好處是實實在在的。

楚漢之爭,劉邦與項羽之間的差別在哪裡

鴻門宴後曹無傷也被誅殺了

項羽就是因為不屑於與曹無傷這種小人打交道,才將他賣給了劉邦的。

第三點,不善於勸降。

劉邦在對待有才華和能力的俘虜時,劉邦採取的大多是較為積極的勸降方式,用高官厚祿來收買人才,而對於轉而投靠於他的將士更是禮待有加,有些甚至會破格地提拔任用。

而項羽則不屑於這麼做,他對待俘虜過來的將士,大多會直接殺掉,無論對方是否有才都很少會去利用。

這麼一來,劉邦身邊能堪大用的人才則越來越多,自然對於劉邦來說也是更加有利的

劉邦在用人這一方面不僅不存在項羽的這些"缺點",還有一些更是值得大家學習的優點。

比如說,只要是人才,劉邦就會放手任用,這些人裡就有韓信、陳平等人。

楚漢之爭,劉邦與項羽之間的差別在哪裡

圖為韓信、劉邦、陳平、張良四人

但是另一方面,劉邦對於這些任用之人又很警惕,他牢牢地將這些人控制住,稍微有對他不利的心思就會被剔除出去。

  • 劉邦更懂得籠絡人心之道

劉邦十分懂得人心之事,這一點大家也很容易就能夠看出來。

當劉邦帶兵進入咸陽時,秦三世子嬰帶著玉璽和虎符投降於劉邦,有人就建議劉邦殺掉子嬰,但是劉邦認為殺掉前朝皇帝會破壞他在百姓面前寬容人愛的形象,於是,並沒有聽從這個建議。

從這一點就能看出劉邦的一些門道。

另外,劉邦佔領關中後既不搶佔珍寶也不擄走美女,這麼做也是為了在百姓面前維持一些必要形象,"約法三章"也是贏得了百姓的民心。

這些事例都向我們證明了劉邦是一個懂得籠絡人心之道的人。

就像唐太宗李世民談論水和舟的關係,告訴我們民心的重要性,劉邦能夠成功自然也少不了民心這一重要的因素。

反過來看項羽,他對這些就並不是很在乎,也不懂得怎樣去討好百姓。

筆者看來:劉邦和項羽最大的差別還是在於一個認同郡縣制一個認同分封制,我們也不難推測,即使項羽真的打敗了劉邦建立了一個新的朝代,可以預見,這樣的朝代也不會有多長的壽命,分封制度的弊端活生生擺在面前,開歷史的倒車怎麼會有好結果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