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明朝的“成化犁庭”是我國曆史上的一場壯舉?

仇滿滅滿史前巨炮


“成化犁庭”是明朝成化年間對東北建州女真的一次軍事打擊,我們平時看戰爭史時,經常會遇到一個成語叫“犁庭掃穴”,意思就是徹底摧毀敵軍,還有一個表達意思就是“所到之處,寸草不生”,而“成化犁庭”就是當年對建州女真的一次較為徹底的打擊。

雖然很多人對“成化犁庭”並不瞭解,但這次軍事行動對於經歷過土木堡之變的大明王朝來說至關重要,說是一次壯舉並不為過。

公元1449年(明正統十四年),明英宗北伐,但土木堡之變後,明軍損失慘重,雖然在於謙的主持下,明朝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但經此一役,明朝喪失了對北方蒙古諸部及東北女真人的威懾力,他們都在伺機而動,準備隨時侵犯大明邊境。

英宗駕崩後,太子朱見深即位,改年號成化,是為明憲宗,朱見深雖然也有為人詬病的地方,但縱觀他的一生,還是難得一見的有為之君,他即位後平反於謙等人的冤獄,恢復代宗帝號,多次減免災區賦稅,尤其是幾次對外用兵,極大的震懾北方蒙古人及東北女真人,有效的維護了邊疆的穩定。而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和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的兩次出兵東北,就是眾多對外用兵中最具成效的兩次。

在介紹對女真用兵之前,我們先來看看當時的背景。

當時東北地區是女真人生存的地方,而生活在遼東地區的則為建州女真,永樂年間,朱棣在那裡設立建州衛,建州衛首領由女真人自己出任,後來為了緩和建州女真內部的矛盾,朝廷又從建州衛中分出建州左衛和建州右衛,自此,建州女真便分成建州三衛,對於建州三衛,大明朝廷可以說是非常照顧了,不僅幫助他們開發遼東改善他們的生活環境,還開設馬市,給予建州三衛經濟援助,在大明朝的幫助扶持下,建州三衛的實力得到極大的加強,然而對於大明朝的厚恩,建州三衛又是怎麼做的呢,我們來看。

正統時,建州衛指揮董山,煽誘北虜入寇,殺掠不絕。景泰中,巡撫王,遣使招諭。稍歸所掠。復款關

自正統年間,建州三衛便時常聯合蒙古人入侵大明邊境,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尤其是建州左衛首領愛新覺羅董山,更是時常率兵南侵,造成大明邊民大量死傷,面對董山的侵略,朝廷一開始是還是以招撫籠絡為主的。

給賜時,又自行要請素蟒衣、玉帶、金帽之類,不一而足。朝廷皆給之

董山要什麼,朝廷就給什麼,可是朝廷越是如此,董山的野心越大,朝廷對董山的放縱最後只能導致一個結果,那就是“女直侵寇,依然不止”。

面對董山的愈發放肆,朝廷不再選擇縱容,而是決定掃蕩犁庭,徹底解決這一禍患,成化三年,明憲宗下詔出兵建州女真,要求明軍“毀其巢穴,絕其種類”。

可以說,明憲宗的要求就是要徹底滅絕建州女真一族,為此明軍分兵三路迅速出擊,直撲建州三衛駐地,同時明憲宗令朝鮮出兵予以配合,力圖兩面夾擊達到“絕其種類”的目的,對於這個要求,朝鮮自然很樂意效勞,畢竟一來明朝是自己的宗主國,二來朝廷與建州女真本就有土地之爭。經過一個月的圍剿,明軍斬首建州女真一千七百餘人,俘獲無數,董山亦死於此次圍剿,此役過後,建州女真元氣大傷,但明軍依舊沒有徹底消滅建州女真,主要原因還是在於董山死後,建州女真群龍無首不得已而投降大明並決定繼續向大明朝廷進貢,於是朝廷這才決定撤軍。

但十年之後,建州女真死灰復燃,他們再次與朝廷決裂,於是在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明憲宗決定再次出兵痛擊建州女真,這一次帶隊圍剿建州女真的便是著名大太監,西廠都督汪直(也就是謀電影裡雨化田的原型),汪直此人在史書中是聲名狼藉,但此次出兵圍剿建州女真卻顯示出了他的統兵能力非常之高,明軍十月出兵,此時正是東北天寒地凍之時,但只用了兩個月,汪直便取得大勝,在給朝廷的奏報中,汪直如此說道:

建州賊巢在萬山中,山林高峻,道路險狹。臣等分為五路,出撫順關,半月抵其境。賊據險迎敵,官軍四面夾攻,且發輕騎焚其巢穴。賊大敗,擒斬六百九十五級,俘獲四百八十六人,破四百五十餘寨,獲牛馬千餘,盔甲軍器無算

可以說此次出兵,是一次典型的長途奔襲戰,當時東北正值大雪時節,本來建州女真隱沒於白山黑水之中難以找尋,但汪直卻只用了半個月便尋到他們的行蹤予以痛擊,這其中汪直統領的西廠功不可沒,正是由於他們對情報的成功蒐集才能令明軍精準的定位到建州女真的老巢。

經過成化年間的這兩次打擊,建州女真徹底沒落,在此後的百餘年間,建州女真一直都不再威脅大明東北邊境,然而世事無常,一百年後,董山的五世孫努爾哈赤再次起兵反叛朝廷,而這一次腐朽的大明王朝已然沒有了當年的實力,努爾哈赤敲響了大明王朝滅亡的喪鐘。


鹹魚閒聊


起因:遊牧民族擾邊



“成化犁庭”發生在明憲宗朱見深在位的第三年。由於土木堡之變,明朝損失了二十萬精銳,不僅京城三大營被縮編,明朝對九邊重鎮的防禦力量也遭到弱化。女真部落位於我國東北地區,當時由明成祖設立的建州三衛進行管控。但是由於朝廷放鬆了對遼西平原的管控,導致蒙古部落日漸滲透,京師至遼東重鎮一線只有狹長的錦州防線進行保障和聯繫。

當時的建州女真部落首領名為愛新覺羅•董山,也就是努爾哈赤的五世祖,時任建州右衛都督同知,也就是說名義上,愛新覺羅氏也是明朝的臣子。但是明朝對遊牧民族部落實施經濟控制,對邊境貿易有意無意地調整規模,草原部落時不時會處於缺衣少食的困境。作為部落首領,董山是個很有想法的人,畢竟部落要恰飯的嘛,首領需要為部落的男女老少整一口飯吃,既然朝廷不給,那就搶吧。於是1466年,董山為剛繼任皇位的朱見深送上一份大禮——入侵三道關,伏殲明都指揮使鄧佐。後,又連續侵入連山關,開原、撫順,鐵嶺、寧遠、廣寧等地,基本把遼東都搶了一圈,史料記載,董山部殺掠邊民多達10萬餘人。



此時大明朝還沒日薄西山,依舊倚仗“仁宣之治”的餘威,儘管在與韃靼人的交戰中受創,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何況這隻駱駝還沒失掉它應有的水分和血氣。朱見深二度被廢太子,年紀輕輕便親歷國家危亡、父皇被俘被被囚,人間冷暖自知。一個小小的女真部落首領,區區建州衛都督同知,也敢犯我大明朝?天子守國門的臉面何在!

過程:兵分三路,朝鮮夾擊



在廷議中,主戰的汪直佔據上風,明憲宗甚至將主和派下獄,足見其開戰的決心。朱家子孫,很好地繼承了朱元璋敢作敢為的脾性,所謂“要麼不做,要麼做絕”發揚的淋漓盡致。

1467年9月,明憲宗下令明軍打秋風,手令“搗其巢穴,絕其種類”,由靖虜將軍趙輔率軍五萬,分兵三路:左路出渾河、柴河越石門、土木河至分水嶺;右路由鴉鶻關、喜昌口過鳳凰城黑松林,摩天嶺至潑豬江;主力自撫順經薄刀山、粘魚嶺過五嶺渡蘇子河至古城,同時邀朝鮮出兵側應。這個作戰計劃幾乎就是薩爾滸之戰的模板。只不過此時的明軍戰鬥力還十分可觀,尚未統一的女真部落毫無招架之力。



結果:絕其種類

此戰毫無懸念,5萬大軍連同朝鮮兵勢如破竹,很快直抵董山部落老巢。一個月的圍剿形同屠殺,女真人的鮮血和屍體浸透了白山黑水,明軍斬首600餘人(有說1700餘人),俘虜240多人,董山本人也被生擒,後在逃脫過程中被殺。要知道,當時整個建州三衛也就六千兵力,一下被殺近三分之一,史載“焚蕩殆盡,部落殘破”,建州部落幾乎被滅種。

評價:種族滅絕,邊境安定



成化犁庭是明王朝為穩定遼東局面,解決邊患而跨境發動的大規模戰爭。此戰意圖明顯,就是要畢其功於一役,通過打擊一個女真部落,震懾整個遼東,直至薩爾滸戰役之前,明朝都沒有面臨來自東北的巨大威脅,可以專心解決北面的蒙古侵擾。


春秋正義


明朝的史書明顯被清朝篡改過,幾乎所有的皇帝都成了無賴兒郎。被黑的最慘的,當屬明憲宗朱見深。這個不是沒有緣由的,因為當時朱見深差點讓女真人滅族。女真人就是後來的滿族,他們得了天下後,記仇著呢,把朱見深編排成了一個昏君。“犁庭”這個詞,出自《漢書.匈奴傳》,是說漢軍攻滅匈奴,摧毀了他們的祭祖聖地龍庭,在這裡指代匈奴統治者的軍政中心,徹底掃蕩了他們的巢穴。《漢書·匈奴傳下》:“固已犁其庭,掃其閭,郡縣而置之。”


在朱見深當上皇帝的第二年(1466年),建州女真部族的首領愛新覺羅·董山,即努爾哈赤的五世祖侵犯明朝林土,明朝總兵鄭宏戰敗。1467年,建州女真入侵今日新賓葦子峪鎮三道關,明都指揮史鄧佐在雙嶺戰死。此後,建州女真連續入侵連山關,開原、撫順,鐵嶺、寧遠、廣寧等地,董山率眾殺掠邊民多達10萬人數。


面對建州女真的屢屢犯邊,朱見深也是如此,絲毫不虛,正面硬剛,還下了格殺令,在朱見深登基後第二年,建州女真年年犯境,在成化三年從一月到三月,連續兩次侵犯邊境,明朝指揮使鄧佐在交戰中中伏陣亡,而帶領建州女真屢屢犯邊的是努爾哈赤的五世祖董山,史書中記載:“董山糾毛憐、海西諸夷,盜邊無虛月”。


這種毀滅性的打擊,真的就好像對一片長滿花草的庭院,用牛拉著犁翻過很多遍一樣,徹底把花草清理得乾乾淨淨,要很久才能長出新芽,所以當時人們把這次事件稱之為“成化犁庭”。在這場戰役以後,明廷面對女真擾邊的情況採取了夷狄相攻、分而治之的戰略。這就是後話了。


水墨鄂州


引言:

1619年註定是不同尋常的一年,大洋彼岸的美洲陷入血腥屠殺和人口遷移的浪潮中,一批又一批的黑奴被關押在潮溼陰冷的船艙裡,伴隨著洋流的湧動,進行著骯髒到令人厭惡的地下貿易。與此同時,古老的東方政權慢慢地發生著顫動,這一年大明帝國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決定龐大帝國衰落的決定性戰役—薩爾滸之戰,就爆發在寒冷堅硬的遼東大地上。這一年是明朝萬曆皇帝在位的四十七年,努爾哈赤宣佈七大恨的第三年,象徵著帝國氣運的頹廢節點,以至於民間流行起“明亡於天啟,實亡於萬曆”的說法。對於薩爾滸戰役我們不做過多贅述,自此後金政權趨於穩定繁榮,最終藉著山海關的便利,湧入風華燃盡的紫禁城。今天我們要講的是明朝於成化年間對建州女真一次毀滅性質的反攻戰,它就是引起明史學家深度重視的“成化犁庭”。和薩爾滸戰役引起的嗟嘆和惋惜截然不同,成化犁庭對於當時的明朝是宣揚國威的象徵,具有殺雞儆猴般的威懾力。


東漢王朝的班固,曾奮筆疾書地在《漢書.匈奴傳下》裡寫下蕩氣迴腸的一句:“固已犁其庭,掃其閭,郡縣而置之。”龍庭是匈奴祭祀天地神靈的祭壇,更是軍政一體的大本營,發號施令的單于所在的政權中心。班固所書,正是犁庭掃穴這句成語典故的由來,用來比喻掃清敵人的巢穴,做一次全面式的針對性掃蕩。

一、成化犁庭的背景

在講述緣由之前,我們先來聊一聊明朝的作戰對象,深受農耕文明薰陶影響的建州女真,這支容易引起認知混淆的“金人後裔”。

談及建州女真有沒有金國女真人的血統,答案不言而喻,在遭到南宋王朝和蒙古帝國的夾擊後,存在百餘年的金國宣告滅亡,女真人受到前所未有的屠殺。

地廣人稀的東北大地,逐漸迎來西伯利亞的原始部落民族,通古斯人、胡裡改人、漢人、少部分存留的女真人多民族融合,形成一種新的民族。女真族名存實亡,所謂的建州女真、野人女真、海西女真,只不過是頂著女真族的名號。

彼時的建州女真,最接近明朝的邊境,加上農耕條件還算不錯,農耕程度高,相對於其他部落的漁獵文明,建州女真只強不弱。為了能夠更好地控制管理建州女真,明帝國採取類似於三權分立的方式,將建州女真分為三部分,封各自首領一個朝廷官職,希望能夠分化建州女真內部,這就是我們熟知的建州三衛。

或許是實力帶來的底氣,建州女真開始表達對明朝設立的朝貢制度體系的不滿,嚷嚷著要求提高入貢的關東貨物和朝見使者的數量。繼而,建州女真頻繁侵擾邊境,掠奪邊民的糧食財物,就連附屬國地位的朝鮮都不放過。

尤其是在遭到明朝官方明確拒絕後,建州女真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索性撕破臉皮,光明正大地劫掠錢糧,這一行為無疑是在挑戰明帝國的權威。

二、帝國態度的前後差別

一封封加急奏摺送到時任明帝國第八位皇帝的朱見深手裡,考慮到建州女真的猖獗,明憲宗朱見深決定召開一次緊急軍事會議,用來處理對建州女真的回應態度。無論是哪朝哪代,每當遇到棘手的軍事問題時,朝堂勢必要分成兩派,一派故作沉思狀地主張理智對待,一派情緒激動地力陳邊境侵擾的利害。

望著主和派和主戰派的爭論不休,明憲宗朱見深不得不權衡利弊,仔細掂量掂量,確保建州女真的禍患能夠得到妥善解決。

安撫還是剿滅?

主和派舉例的澶淵之盟,遼宋結好,百年相安無事,主戰派則指出明英宗時期的土木堡之變,嚴重挫傷了大明帝國的威嚴和震懾力。

考慮到遊牧民族以狩獵為生,鹽、布匹諸如此類的必需品匱乏,朝廷對朝貢的貨物數量又有明顯限制,部分朝臣傾向於安撫,給予建州女真一些優惠。

最終明憲宗朱見深還是選擇了前者,給建州女真一點顏色看看,這也可以看出明憲宗對邊境侵擾問題持主戰態度。

三、明清兩代的淵源

明憲宗的一記重擊,巧合的是,鬧事最厲害的是建州衛首領李滿住和建州右衛首領董山,這兩個人是清朝皇室的祖先,董山就是後金政權的建立者努爾哈赤的五世祖。

1467年,在數萬明軍浩浩蕩蕩出動的同時,明憲宗下令要求朝鮮出兵,聯合夾擊建州三衛的女真兵。這一年的九月份,李滿住及古納哈父子雙雙被擒,由於李滿住之前叛降不定,時而歸降時而反叛,故此明軍和朝鮮軍隊毫不猶豫地將其斬殺。短短一個月的圍剿,明軍戰果頗豐,剿滅六百三十多名女真兵,俘虜二百四十名女真族民,建州右衛首領董山則在朝貢回來的途中,被明軍設計斬殺在住所裡。

經過這場斬首行動,建州女真元氣受損,暫時消停了十多年。好景不長的是,等到建州女真稍微恢復點元氣後,再次以朝貢限制的理由侵擾邊境,猖獗程度較往前更高。

四、成化犁庭,正式出征

要不要繼續發動戰爭?這是件需要衡量的事情,為此明憲宗決定派出親信汪直,專程跑到遼東調查一番。

時任兵部侍郎的馬文升素來和汪直嫌隙不小,在此之前,汪直心腹遼東巡撫陳鉞誤殺女真貢使,致使遼東兵事有增無減,從而馬文升向京城遞交的奏摺,多半涉及陳鉞。

心懷不滿的汪直趁此機會,大力宣揚建州女真的禍患,彈劾主張安撫的馬文升,表示遼東邊事的起因是馬文升禁止邊境貿易。

儘管馬文升極力否認辯解,還是被押進錦衣衛審訊的詔獄,此後數年顛沛流離,直至六年後才被重新啟用。當然,汪直的奏章也堅定了明憲宗朱見深的決心,自土木堡之變後,也該揚一揚大明的國威了,明朝決定對擾境的建州女真下達誅殺令。戰令詔書引人注目的只有八個字:“搗其巢穴,絕其種類”,這無疑是對建州女真的再一次重大反擊。

1479年,寒冬臘月的時候,朝廷捷報頻傳,雖然建州女真藉著險峻地勢據守不動,但明軍最終憑著以眾敵寡的實力,順利攻破女真營寨,俘虜斬殺近兩千餘人。

五、總結

這次大捷加上十三年前的斬首行動,在歷史上被稱作成化犁庭,這是明朝軍事史上的一次光輝戰績,徹底對建州女真軍事集團進行了一記沉重打擊。

從軍事戰果來看,成化犁庭的確算不上一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這時的建州女真還未成型,遠遠達不到清初八旗兵的實力。

許多人喜歡將成化犁庭看作證明明朝比清朝實力強大的證據,明朝滅亡源於內憂外患,清軍有趁人之危之嫌。這雖然這有誇大臆想的成分,但建州女真消停了近百年,的確是個不爭的事實。

就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的戰績比較,它或許不值得大書特書,可它帶來的邊境安定和立威效果卻是尤為明顯。

漫長複雜的戰爭史裡,這場戰爭也許不夠慘烈,不夠浩大,不夠知名,但它達到了用最小的代價換最大的回報,這更是明憲宗朱見深的亮點之一。


夏目歷史君


明朝的史書明顯被清朝篡改過,幾乎所有的皇帝都成了無賴兒郎。被黑的最慘的,當屬明憲宗朱見深。這個不是沒有緣由的,因為當時朱見深差點讓女真人滅族。女真人就是後來的滿族,他們得了天下後,記仇著呢,把朱見深編排成了一個昏君。

(明憲宗也算是明君)

“犁庭”這個詞,出自《漢書.匈奴傳》,是說漢軍攻滅匈奴,摧毀了他們的祭祖聖地龍庭,在這裡指代匈奴統治者的軍政中心,徹底掃蕩了他們的巢穴。《漢書·匈奴傳下》:“固已犁其庭,掃其閭,郡縣而置之。”

朱見深當時給在遼東前線的總兵官下發的詔命是:搗其巢穴,絕其種類。這道命令,等於是一道種族屠殺令了。到底是什麼原因,會讓朱見深如此痛恨,一定要滅其種類呢?

明朝經過土木堡之變後,國力開始衰落,對於邊疆的控制力度開始減弱。這時,東北地區的女真不落開始不斷地挑釁。

原本建州女真在黑龍江一帶過著漁獵生活,總是被東海女真打壓,只好南遷到現在的朝鮮邊界。他們也聰明,懂得抱明朝的大腿,派出使節出使明朝。朱棣認可了這個部落的歸附,就把他們就地安置。可是朝鮮人認為是明朝政府故意設置在邊界阻礙朝鮮北進,所以當時的朝鮮也派出軍隊攻打建州女真。建州女真打不過朝鮮就嚮明朝求救。明朝就讓這些人住在了現在的遼寧、吉林交界一帶。這片土地是明朝在東北地區的魚米之鄉,耕種條件最好的地區之一。所以,明朝對於建州女真其實是有著再造之恩的。

(建州女真投奔明朝前後)

明朝邊地官兵也存在大國沙文主義,搶奪女真貢品的事件也屢有發生。在女真人勢力尚未恢復元氣的時候,女真人謹小慎微,仰人鼻息。過了數十年後,明朝經歷了土木堡之變,國力衰弱,而此時建州女真部出現了知道很有計謀的首領愛新覺羅.董山,這位正是努爾哈赤的五世祖,當時任建州右衛都督同知,建州女真的戰鬥力達到了空前的強大,屢次侵犯明朝。

朱見深剛當上皇帝的第二年,也就是1466年,董山就開始侵犯明朝領土,明朝總兵鄭宏戰敗。1467年,建州女真侵入了今天新賓葦子峪鎮三道關,明都指揮史鄧佐在雙嶺中女真人的埋伏戰死。後來,董山連續侵入連山關,開原、撫順,鐵嶺、寧遠、廣寧等地。董山侵入明朝邊境,無非就是掠奪財務。史料記載,董山率眾殺掠邊民多達10萬。

在這種情況下,剛剛當上皇帝的朱見深再也坐不住了,決定對東北實施打擊報復。原本朝廷出兵都是大事,要朝廷公議,自然會有主戰主和兩派。不過,當朝廷派汪直巡查過後,認為其反覆無常,野蠻兇暴不知恩德,明朝就此堅定了出兵剿滅建州女真的決心,並且稱呼其為建奴。


(犁庭掃穴的明軍)

1467年9月份,朱見深下令進剿建州女真,命令寫很有特點,“搗其巢穴,絕其種類”。“絕其種類”四個字基本就算是種族屠殺令了。當時,朝鮮還是明朝的藩國,朱見深決定兩路夾擊,急令朝鮮出兵。這樣很快就將建州女真打敗,董山被殺。史料記載,明軍此戰斬首1700多人,其餘都流放外地,建州老營被付之一炬,部眾屍橫遍野。建州女真幾乎遭遇滅頂之災,人口瀕臨零點。

一般戰鬥中,會有很多情況收割不到首級,首級數與真實損失數的比例會有1:8左右,因此,建州女真的損失數應在萬人左右。這對於建州女真的打擊是致命的。直到一百多年後,努爾哈赤時,建州女真才逐漸恢復元氣。而此時的所謂元氣,也遠遠沒有達到董山時的勢力。

(久必成禍的建州女真)

明朝此次出兵東北,如雷霆重擊,在建州女真剛剛興起事就立刻施加軍事打擊,使得東北地區長期不能形成獨立的分離勢力,確保了明朝東北邊境地區的長治久安。後來,萬曆年間,建州女真再次恢復時,明朝依然有幾次時機撲滅他們,不過明朝東北地區的主政軍官李成梁採取了分而治之的手段,卻在不經意間一手養大了示弱藏拙的建州女真部落。李成梁去世僅僅三個月後,建州女真即發佈“七大恨”,誓師討明。


而知而行的歷史


成華犁庭指的是明憲宗時期,明朝發動的三次針對建州女真入侵的反擊行動。建州女真是清朝統治者的先祖,在明朝成化年間,建州女真經常南下掠奪人口,強迫明朝邊境百姓成為他們的奴隸。當時建州女真的人口還比較少,兵力還不足以威脅到強大的明朝。明朝開始的時候不願意出兵攻打建州女真,後來由於建州女真過於蠻橫,明朝被迫發動了對建州女真的掃蕩。

明憲宗下的命令是:掃蕩他們的巢穴,將他們斬盡殺絕。當時建州女真還處於部落狀態,女真人主要依靠著打獵為生,身體都非常的強壯。明憲宗力排眾議派遣數萬軍隊對女真發動了第一次掃蕩,女真部落遭到巨大損失,明朝軍隊斬殺數百人,摧毀了大量女真部落的營寨,救回了被掠走的邊民一千多人。

很多人看到這個戰績,會認為明朝軍隊的戰績非常一般,實際上在努爾哈赤起兵初期,女真的軍隊一直都很少,女真內部的戰爭往往是以幾十人的械鬥為主。因此明朝殺死數百名女真人,已經對女真部落造成了非常大的打擊。後來明朝邊境軍官再次掃蕩建州女真,將女真部落打的十幾年不敢入侵明朝。到了明憲宗統治晚期,建州女真再次興風作浪,這次明朝的大太監汪直力排眾議,親自前往遼東調遣軍隊討伐建州女真。

汪直繼續實行明憲宗的策略,俘虜斬首了建州女真一千多人,因為明朝計算斬首的規定嚴格,建州女真實際損失人數要遠大於一千人。汪直掃蕩建州女真之後,建州女真幾乎被滅族,過了一百多年才恢復過來元氣。成華犁庭三次征戰都以勝利告終,雖然殺敵的人數不多,但是這三次征戰打垮了建州女真,為明朝贏得了一百多年的安定,其歷史意義非常大。不過由於建州女真的後人建立了清朝,汪直和明憲宗都被清朝“黑化”,成華犁庭的很多史實都已經無法找尋。


軍武小咖


壯舉應該談不上,就明朝國祚而言,這一次對建州女真的打擊算是抑制了女真民族的發展,延緩了被女真族滅國的時間,但從另一方面來講,拋開明朝內部農民起義的影響,後金對明的戰爭可以借鑑楚霸王的那句名言,即女真雖三戶,亡明必女真,因為不可迴避民族或者家族仇恨對戰爭指向性的影響。

明朝、建州女真、朝鮮的三角戀

“元以其地曠闊、人民散居,設軍民萬戶府五萬,鎮撫北邊,日桃溫、日胡裡改、日斡朵憐、日孛苦江,分領混同江南北。”——《大明一統志.卷八十.外夷.女真》

元末明初時期,以部落形式聚居在今黑龍江依蘭縣一帶的胡裡改、斡朵憐兩個萬戶府的女真人,受到黑龍江中下游“野人女真”南下侵襲和元朝殘餘勢力的騷擾,分別在首領阿哈出、猛哥帖木兒率領下,沿今牡丹江向南遷移。胡裡改萬戶府的女真人最終遷至綏芬河流域定居,此流域下游的雙城子是渤海率賓府建州故地,所以在永樂元年(1403),明朝在此設建州衛,建州女真由此得名。另一路斡朵裡部,最終在阿木河(今朝鮮會寧)為中心的圖們江東西一帶定居。到了永樂四年(1406),阿哈出嚮明庭推薦猛哥帖木兒為建州衛指揮使,這樣一來,胡裡改和斡朵裡兩部同在建州衛管轄之下。


“明之惠於屬夷者,以建州女真所被為最厚”——《明元清系通紀》

明朝對待邊疆即上數民族的政策因地制宜,比如對待北方相對強大的蒙古族,在永樂之後就由深入漠北的進攻轉為保境安民的防守態勢;而對西南弱勢的少數民族採取強硬的改土歸流政策,這期間引發了諸多西南少數民族暴動,也導致瞭如棘人等古民族的直接消亡;與上述兩地不同的是明朝對東北地區的寬容政策,明朝在東北地區設立衛所實際上是為歸附的鄂溫克、女真等少數民族提供發展空間,於永樂七年(1409)設立的奴兒干都司又成為各衛所高度自治背後的強力支撐。這裡當然也受制於北方蒙古勢力的威脅,明朝對東北地區少數民族的扶持,也是為了其從側翼夾擊蒙古的戰略思想。


建州女真為尋求自身發展,胡裡改部與斡朵憐部形成世代通婚的親密關係,結成一個比較繁榮的集團,這不僅吸引了散落於朝鮮北境的女真人依附,而且遏制了朝鮮向北發展的道路。建州女真雖然在農耕文明中得到發展,但其民族主體仍是遊牧形式,故而對相臨的朝鮮王朝產生強烈的經濟訴求,這個訴求主要表現為互市和掠奪。朝鮮面對女真人的兩面性,給出的對策便是恩威並施,恩就是拉攏女真勢力,以便達到自高麗王朝時制定的北進拓疆之國策。朝鮮王朝給予建州女真的恩就是授予猛哥帖木兒為上護軍,雙方在慶源一帶開展貿易,達到了共同繁榮的目的。


在朝鮮的一系列拉攏政策下,明庭開始加大對建州女真的拉攏,似乎有與朝鮮爭寵之意。明庭在詔諭猛哥帖木兒前,朝鮮得到消息後威脅猛哥帖木兒“勿從朝廷使臣之命”,但猛哥帖木兒和另外一個女真首領把爾遜還是暗中接受了明朝的恩典,由此明庭在胡裡改部的另一支女真中設毛憐衛,作為建州衛的子衛,這便破壞了朝鮮北進的原始計劃。明為朝鮮宗主,故而朝鮮不敢與明作對,只是通過關閉慶源貿易來報復建州女真,而建州女真在失去貿易空間之後,只能採用掠奪的方式強行發展,但終究是敵不過新興的李朝王朝。1410年3月,朝鮮王朝對圖們江流域的女真進行了武力征伐,以把爾遜為首的毛憐衛女真族人慘遭屠戮,這便是著名的庚寅事變。這次事變之後,建州女真與朝鮮王朝的甜蜜關係徹底破裂,雙方之間的局部衝突不斷,建州女真心向大明的趨勢已成定局。


明朝設立奴兒干都司之後給予建州女真極大的軍事支持,朝鮮王朝也不敢再向建州女真發動軍事征伐,建州兩部的經濟和民生得到了穩定發展,建州衛至永樂二十一年時,人口已經達到了6000多。猛哥貼木兒為表示感激,率領部眾參加了明成祖對韃靼部阿魯臺的遠征,並在戰爭中建樹了功勳,被明成祖召至北京加以接見。明朝與建州女真的甜蜜期一直持續著,猛哥帖木兒多次親自前往北京朝貢,明朝對於建州地方的扶持力度也被清代史學家孟森稱為是最為寬厚的。猛哥帖木兒為了躲避朝鮮的攻擊,將部眾遷往鳳州一帶,明朝於永樂十年(1412)在此設立建州左衛,算是因人設崗。


但來自野人女真的威脅是建州女真不可迴避的,明朝對於東北地區的寬容政策除了不準立國以外,幾乎任其發展,甚至是互相攻打。時至宣德七年(1432),猛哥帖木兒從鳳州回遷故地之後,受到“七姓野人”的攻擊,猛哥帖木兒與其長子被殺,次子董山被俘,弟凡察與殘眾逃亡。這事件發生後,朝鮮終於找到復仇的機會,趁機派兵進駐建州左衛轄地。凡察即無去路又無歸所,只能嚮明廷求救,可是明廷只下詔令野人女真放還董山,並無問罪之意。凡察在這個時候遇到阿哈出的孫子李滿住,這個李滿住在永樂年間就遷移部眾獨立發展,併成為建州衛指揮使,此時也有穩定的勢力,於是就勸凡察暫時留下。等董山被放回後,與叔凡察商量後敲定融合之事,於正統五年(1440)率百餘戶遷到婆豬江流域,與李滿往合流。

成化犁庭

凡察、董山回遷後,卻於正統七年(1442)發生建州左衛的“衛印之爭”,明廷出面將建州左衛為左、右二衛,以董山掌左衛,凡察掌右衛,雖然平息了叔侄矛盾,卻也分化了建州女真,這就有了建州衛、建州左衛、建州右衛的建州三衛。董山並不滿足眼前的安穩,也看到了分化建州女真的危機,於是就嚮明庭上奏要求遷出遼東,實際上就是為了進入農耕區獲得進一步發展,明庭則動用軍隊護送董山部眾遷往遼東蘇子河,劃撥土地用於安置,並準其開設馬市於撫順關。但在明庭這樣的恩惠下,邊關仍上報了“建州三衛督都私與朝鮮結,恐為中國患”的消息,這裡的督都正是董山。




“正統時,建州衛指揮董山,煽誘北虜入寇,殺掠不絕。景泰中,巡撫王,遣使招諭。稍歸所掠。復款關。 ” ——《建夷考》

董山的這個行為從本質上講是為了部眾的發展,但吃裡扒外的這種行為著實令人不恥,且由於地理位置的優勢,董山時常率軍搶掠明朝邊境城鎮。由於明朝於正統十四年(1449)遭遇了“土木堡之變”的浩劫,國力衰退,董山對明朝的態度從不順從變為公然尋釁。時至成化二年(1466),董山直接率領軍隊攻打明朝邊境,次年殺死明都指揮使鄧佐,繼而連續侵入開原、撫順,鐵嶺、寧遠、廣寧等地,殺掠邊民10餘萬。朱見深面對此局,本有安撫之心,但汪直赴遼東體察之後,回報了董山之野心和邊民之慘狀,朱見深便下定決心解決女真問題。



成化三年(1467年)五月,朱見深以總兵官趙輔掛靖虜將軍印,作總指揮,左都御史、遼東總督李秉為副總指揮,率兵征討建州女真部,並著令“搗其巢穴,絕其種類”,可見明庭對於女真惡行的痛恨之心。九月二十日,明軍分左、右哨五道各萬騎從撫順關出塞,至十月三十日攻至建州,大獲全勝,共擒九十九人,斬五百三十六人。由於建州衛與朝鮮的關係破裂,當明庭向朝鮮示意配合明軍作戰後,朝鮮國王李瑈果斷遣中樞府知事康純率萬人協助明軍作戰。朝鮮有近水樓臺之便,先於明軍一步進入婆豬江,此時展現了相愛相殺的一面,朝鮮軍所過之處焚燒村寨,搗蕩屯落,遇青壯而殺,逢老幼而俘。朝鮮軍大將魚有詔率軍攻破李滿住父子據守的山寨後,大肆斬殺,李滿住中箭後被魚有詔所殺,其子李古納哈也死於亂軍之中,最終擒二十餘人,斬三百餘人。董山被俘虜後,在押送的途中試圖逃跑,被明軍就地射殺。

綜上,明軍與朝鮮都曾對建州女真有過恩惠,但其反覆無常的態度成為悲劇的根源,腳踏兩隻船的行為終究會引來憤怒。據《李朝實錄》記載,景泰二年(1451)的建州衛有1700餘戶,左、右二衛合計600餘戶,共計2300餘戶,人口差不多在一萬左右。成化一戰所斬殺和處決的女真人約1700人,雖將衛所老營付之一炬,但對其民族而言並算不上滅頂,比如說董山的五世孫努爾哈赤,百年之後帶著女真的崛起嚮明庭復仇。而這一戰之所以用犁庭來形容,就是針對女真部落的聚居地進行了如牛犁地一樣的翻覆,是明朝廷借鑑漢朝對匈奴發動戰爭時“犁庭掃穴、摧毀龍庭”的比喻,寓意為徹底摧毀敵人。

參考史料:《李朝實錄》、《明史》


棍哥觀史


這個問題其實很搞笑,因為成化丁亥之役完全就是大炮打蚊子,並沒有輝煌偉大可言。

成化丁亥之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第一,貿易糾紛。明朝時期東北地區自然氣候比較惡劣,糧食一年只能成熟一季,這就導致從事種植業的建州女真不得不以狩獵、採集、商品交換等方式來彌補種植業的不足,而明朝作為東亞朝貢貿易的宗主國自然就成了建州女真的主要依賴對象。

明朝自然也知道這一點,但是明朝卻沒用好這一優勢,因為以明朝的優勢地位,只要放開和建州女真的貿易,利用貿易上的優勢控制建州女真的經濟生產,用商品加深建州女真對明朝的依賴,進而控制建州女真。

明朝的玩法就是朝貢貿易,但是朝貢貿易對明朝和建州都沒有什麼好處。因為明朝是一個農業國家,其經濟系統是封閉的循環,因而導致明朝國力無法支撐一個龐大的朝貢體系,畢竟朝貢體系屬於賠錢賺吆喝。當然,這是明初朱元璋的鍋。所以,明朝無法承擔建州女真朝貢的經濟壓力,只能壓縮建州朝貢使團的規模和商品數量,這也就是貿易壁壘。

同時,由於女真內部爭紛,導致女真各部的敕書,也就是朝貢文件大部分散失,而明朝又沒有補發,使其無法正常加入到明朝得朝貢體系當中,導致商品流入減少。

如此,建州女真對明朝日益不滿,所以既然朝貢貿易無法滿足生產生活需要,那麼就只能撕破臉了,畢竟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第二、壓制建州女真。明朝通過建州女真破關劫掠的行為來看,認為建州女真已經發展壯大,所以本著對女真各部分化瓦解、壓制發展的角度來說,明朝認為有必要對建州女真進行一次軍事打擊。

實際上確實給建州女真造成非常嚴重的打擊,當時建州女真總共也就3000多戶(總感覺數據有水分),換算成人口也不過1.5萬人左右,壯丁也不過是3、4千人的規模。

而且,由於女真各部早已是非常散碎的碎片化,也叫去中心化,導致女真組織結構非常分散,無法形成合力,自然也就無法招架明朝的軍事打擊,雖然女真成年壯丁都是優秀的戰士。

同時,女真的聚居區你也可以理解為不設防。因為壓根就沒有合格的城防,很多女真城市說是城,其實就是一個大點的寨子,至多有一圈土牆,更多是零星分佈的屯子。

所以,成化丁亥之役就是明軍集結重兵分多路圍剿建州女真的寨子和屯子,而且是快速突擊,這對於明軍來說確實不費勁,誰讓女真當時組織鬆散呢。

戰果確實有,建州女真損失差不多兩千多人口,主要是成年壯丁損失慘重。再加上建州女真無法通過種植業滿足生產生活需要,以及朝貢貿易的中斷,所以確實對建州女真造成了極大的打擊;再者,由於成化丁亥之役導致建州女真再原先的基礎上更加碎片化,客觀上利於明朝對其進行分化,所以建州女真幾十年都無法恢復元氣。這也許是成化丁亥之役最主要的成果,但是遠沒有明吹吹的那樣輝煌。

只不過,天道好循環,同樣出自於建州的努爾哈齊崛起,把組織鬆散的女真打造成了一箇中心化的組織,明朝對女真的政策才宣告破產。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成化犁庭指的是在明朝中期的時候,成化皇帝和大太監汪直髮動的針對建州女真部落的三次大規模軍事行動。這三次大規模軍事行動幾乎把建州女真滅種,一直到了努爾哈赤時期,建州女真才開始恢復實力,重新具備威脅明王朝的能力。女真部落是古代生活在我國東北的一個少數民族部落,女真人從小就在艱苦的環境裡面長大,他們擅長射箭打獵,幼年時期就能夠翻山越嶺搏鬥猛獸。

由於女真人的生活環境比較艱苦,每一個女真人都是千錘百煉的勇士,他們的體能要比普通明朝人強的多,戰鬥力遠在明朝軍隊之上。由於女真人的體能優勢明顯,在戰場上能征善戰,當時盛傳著“女真不滿萬,滿萬則無敵”的說法。在北宋晚期的時候,女真完顏部落不堪遼國統治者的壓迫,起兵後滅掉了遼國和北宋,建立了金國。金國滅亡之後,女真人繼續回到東北生活,當時東北的女真主要分為三股勢力,一股是海西女真,一股是野人女真,還有一股就是建州女真。

在三股女真勢力中,建州女真的文明開化程度最高。明朝為了防止建州女真的勢力過於強大,將建州女真分成了三個部落來分別管轄。不過明朝的分而治之的方法,並沒有對建州女真部落起到太大的作用,建州女真部落仍然依靠著兵強馬壯,多次入侵明朝的領土給明朝邊境居民帶來了極大的傷亡。明朝是我國古代比較強硬的一個王朝,唐朝和漢朝都曾經對遊牧民族採取過和親的政策,唯獨明朝對於遊牧民族一直都不手軟。即使是在明英宗被俘虜的情況下,明朝仍然以十分強硬的態度對待北方的遊牧民族勢力。

在明朝成化年間,明朝經過土木堡之變國力大衰,建州女真趁機數次掠奪邊境,造成了大量邊境人員的死亡。成化皇帝是一個比較有作為的皇帝,當他接到建州女真入侵的報告後,立刻派遣大軍向建州女真部落發起了一次大規模的掃蕩。成化皇帝頒佈命令稱:要搗毀女真人的巢穴,將反抗明朝的建州女真徹底滅絕。於是明朝軍隊掃蕩了建州女真部落,斬首了六百名建州女真部落的士兵,並且俘虜了兩百多名建州女真部落的士兵。

雖然明朝軍隊只殲滅了不到一千女真人,但是在當時的背景下,建州女真不過只有數萬人的人口,能夠打仗的也就只有幾千人,因此成化皇帝的這一做法,幾乎給建州女真帶來了滅頂之災。到了成化後期的時候,建州女真恢復實力再次捲土重來,大太監汪直又指揮了對建州女真的幾次清剿行動,殺死了建州女真上千人。

經過三次大規模的掃蕩,建州女真衰落了上百年的時間,一直到了明朝晚期才恢復實力。由於明憲宗(成化皇帝)和汪直給建州女真帶來重創,清朝人編寫明史的時候,將明憲宗描寫成一個喜歡大媽的變態,將汪直描寫成一個禍亂朝廷的大宦官。其實明憲宗雖然喜歡萬貴妃,但是明憲宗並沒有鬆懈對朝政的重視,而且萬貴妃也沒有限制明憲宗與其他妃子生孩子,明憲宗留下了20多個子女,野史汙衊明憲宗獨寵萬貴妃,萬貴妃害死皇子的事件純屬子虛烏有。


歷史總探長


相信很多人對“犁庭掃穴”這個概念並不是很清楚,而“成化犁庭”成為中國歷史上一場壯舉,更是讓人覺得驚訝。其主要是因為還是許多人看過清朝編寫的《明史》,導致對汪直和朱見深有著很大的誤解。

比如說起明憲宗,大家都會聯想到戀母情結、畸形戀、朝政敗壞、太監當道、後宮干政等等,這就讓很多人認為明朝憲宗皇帝是一個昏君。

然而事實上,明朝真正的歷史並不是清朝抹黑的那樣,成化犁庭的壯舉的兩位主角恰恰就是明憲宗朱見深和大太監汪直成績。

對於這個從小歷經波折且不受待見的孩子,在長大成為皇帝以後其性格卻變得更加加強勢。當時廣西瑤族叛亂,南漳亂匪劉通、蒙古毛裡孩入寇、建州女真犯邊,蒙古小王子進犯等等周邊的軍事戰爭,朱見深不但沒有任何的退縮,反而與他們打得不亦樂乎。

這裡就談談建州女真作亂的始末。

建中女貞的祖先猛哥帖木兒的死後,建州左衛由他弟弟凡察掌管,猛哥帖木兒有個兒子叫董山,董山三個兒子:妥羅、妥義謨、錫寶齊篇古。

凡察是董山的叔叔,猛哥帖木兒死後兩人一直爭奪建州左衛的首領,為了安撫他們,明朝又設立了建州右衛,由董山統領,兩人同為都督通知,從此建州女真分為建州衛,建州左衛,建州右衛三個部,這就是建州三衛的由來。

但因遼東是個貧瘠之地,耗盡精力也沒有東西產出,即便是開設了互市,還是窮得一塌糊塗,遇到這樣的情況怎麼辦呢?只有去搶,去哪裡搶?

北面有個比女真更強悍的蒙古,西面比建州女真還能打,在打不過這幾面的情況下,只有去南面的大明搶劫了,在他們看來土木堡之變後的大明軍事軟弱,搶明朝百姓更為穩妥。

於是見建州女真糾結的其他部族先後掠殺大明周邊百姓數萬,搶奪的財產更是不計其數。

犁庭掃穴

在成化二年和成化三年中,建州女真每一年都要侵犯大明邊境掠奪一番,甚至有時候一個月就要入侵兩次。朱見深這樣的鷹派皇帝看到後不能忍,於是就下詔“搗其巢穴,絕其種類”。

這8個字的意思其實就是格殺勿論,由此可見朱見深對於國家軍事上的態度是非常的強硬,這也已經是用除後患的態度了。

於是明憲宗下令派靖伯趙輔領兵五萬分三路進軍,同時又下令朝鮮出兵協助。此後,也就一個月的圍剿,明軍斬殺了敵軍630多人,俘虜240多人,李滿柱和他的兒子被朝鮮軍隊斬殺,董山因被捕途中叛逃被殺。

從這一仗斬獲的人數來看似乎戰果並不大,但事實上其效果是非常的大的。後來的滿清入關前,皇太極手裡掌握的兵力也才十二三萬,而這可是努爾哈赤用了10年的努力,慢慢發展才有的人數。

寧遠之戰時袁崇煥堅持抵抗了三天,還動用了紅衣大炮,最後的戰果也不過是殺了對方269人,但當時已被稱為大捷,而深入建州作戰,斬獲的人數達900多人,可以肯定的是建州其他部落的損失更是遠超這個數字,這對當時的建州女真來說更是空前的劫難,也是這一次的失敗,建州女真10年都不敢再次侵犯大明邊境。

汪直進剿

10年後生活在苦寒之地的建州女真,在休養生息後,又想通過掠奪來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於是他們就聯合海西女真不斷入侵遼東,在與遼東巡撫陳鉞對戰中小勝,這也讓他們自我膨脹起來。而朱見深聽到後就直接派了一個太監,叫汪直。

汪直與朱見深一樣,也是一個強硬之人,他與朱見深同時鷹派類型的人物,所以朱見深就先讓他去遼東考察當時的形勢,汪直在一番考察之後得出的結論就是:10年前沒把建州女真打怕,這次必須狠狠的打,直接打到他們的老窩,讓他們再也不敢侵犯大明。

於是兩人一拍即合,成化15年10月,朱見深再次下令由汪直監督,撫寧侯朱永為總兵,統帥大軍進軍建州。而這次遠征實際上的汪直才是實際上的統帥,到12月時汪直上傳捷報,其內容為:

“建州賊巢在萬山中,山林高峻,道路險狹。臣等分為五路,出撫順關,半月抵其境。賊據險迎敵,官軍四面夾攻,且發輕騎焚其巢穴。賊大敗,擒斬六百九十五級,俘獲四百八十六人,破四百五十餘寨,獲牛馬千餘,盔甲軍器無算。”引用《憲宗實錄》

此戰大捷後擔任總兵官的朱永原位撫寧侯,後被封為保國公,汪直加俸三十六石,由此總督12團營,成為第1個掌握禁軍的內臣。對於這樣的嘉獎,也正說明朱見深對汪直的看重,說明他並非是干擾內政的壞太監。

所以為什麼會說,成化犁庭是一次壯舉?

就是因為通過兩次對建州女真的清剿,才讓他們從此不敢對大明邊境有任何的異心,而這兩次的戰鬥,也讓邊境的百姓過上安穩的生活,朝廷也可以安下心來對付蒙古邊境的軍事衝突。

事實上明朝的真實歷史被清朝抹黑篡改後,很多人已經都見不到明朝歷史上真實發生的事件,很多人瞭解明朝都是通過清朝的歷史記載,而這些都是被刪改過的。

(汪直想象圖)

歷史上的汪直並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麼壞,而是一個一戰打到建州老巢的擁有軍事大作為的狠人,他的這一次出擊其實跟當時藍玉深入北元蒙古有著同樣赫赫的戰功。

但卻沒想到,清朝把他黑得體無完膚,這只是因為他把人家的老巢給端了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