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场上的“作战部”│滑县中医院医务科战疫故事

2020农历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防控攻坚战中,滑县中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在一线冲锋陷阵,谱写了许多平凡而又伟大的感人事迹。医务科是医院医疗业务运作的核心部门,疫情发生后,整个科室化身为战疫场上的“作战部”,立即进入战斗无休状态,开会、传达上级精神、制定更新流程、组织专家会诊、现场督导、防控培训、统计上报数据等等,他们站好岗、担好责、带好头,用使命和担当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坚固堡垒。来一起看看“作战部”—医务科的战“疫”故事吧!

“这是上级最新下发的疫情防控文件,请大家务必仔细阅读、认真学习,并遵照执行。”医院微信群里不断更新着医务科传达上级最新要求的通知。自从1月23日大年二十九开始,医务科陶兆敏科长和邢春燕副科长这样持续战斗已将近一个月了。

战疫场上的“作战部”│滑县中医院医务科战疫故事

若说抗击疫情是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医务科就是战疫场上的“作战部”。接到县卫健委关于召开新冠肺炎紧急会议的通知后,医务科就进入了连续作战的状态。在院领导带领下连夜起草了《滑县中医院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的应急预案》,抽调临床一线精干医护人员,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专家组、突击队、预备队。

战疫场上的“作战部”│滑县中医院医务科战疫故事

在做好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工作的同时,医务科与疾控科、院感科、护理部、院办公室等部门及时进行培训宣传上级文件精神,规划防控流程,布置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留观病区、感染性疾病科及隔离病区等工作,不断细化流程、完善预案,确保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做实扎牢。

战疫场上的“作战部”│滑县中医院医务科战疫故事

“咱们科某某某要准时到发热门诊值班,做好自身防护......”“咱们科有没有哪位职工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要及时上报医务科......”医务科工作人员左贵玲和王威每天抱着电话传达医院最新工作要求、值班要求,统计发热人员情况等,每天十来个小时下来,嗓子都冒了烟儿,但脸上洋溢着微笑,语气依然柔和,时刻向一线的战友们传递温暖和信心。

战疫场上的“作战部”│滑县中医院医务科战疫故事

每天早上,陶兆敏科长和邢春燕副科长都会提前到医院,和院领导一起到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台、留观区等一线岗位检查指导工作。为战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反复讲解流程、强调防护,还不忘给他们加油鼓劲。疫情在发展,国家诊疗方案已更新至第六版,医务科迅速修订医院方案和流程,确保一线医护人员依照最新标准排查收治患者。

战疫场上的“作战部”│滑县中医院医务科战疫故事

“作为医务科负责人,我必须站在战疫队伍的最前列,和全院医护人员一道,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医务科长陶兆敏,是主任医师,一位妇科专家,也是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专家组成员,她不仅要安排医务科各项工作,还要及时组织院内专家组成员24小时随时待命,遇到疑似病例需要会诊,工作到后半夜甚至通宵达旦也是常态。

她的母亲已经八十多岁高龄,由于疫情防控工作,陶科长连续一个月没有和母亲见面,深明大义的老母亲得知她奋战在抗疫一线保卫患者健康,特别理解和支持她。陶科长的爱人是一位人民教师,也是一位知名作家,由于聚少离多,陶科长对家里的大事小事根本无暇顾及,他的爱人就承担了一切家务。“疫情虽然将我们隔离,但隔不断我们之间的牵挂与关爱;疫情虽然没能让我们团聚,但只要我们信念一致,就是一种相扶与相依。”陶科长的爱人在一篇以笔代援、抗击疫情的文章中这样写道,表达了对她工作的大力支持。

战疫场上的“作战部”│滑县中医院医务科战疫故事

“请你们代我把这些药交给我父亲,具体怎样服药,我电话告诉他。”医务科副科长邢春燕的父亲九十多岁高龄,身患重症,离不开家人照顾,她爱人是医院后勤工作人员,每天坚守在消杀及后勤保障工作一线。副科长邢春燕已经连续作战多日没有回过家,本来当天下午可以休息,准备给父亲送药、陪陪他,但由于临时接到紧急会议通知,她没有时间回家和父亲见面,就赶忙把为父亲准备好的药品放在小区门岗,让他们代交给父亲,然后又风风火火赶去会场。(本报记者丁志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