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任妻子僅去世15天,他便寫情書給學生告白:我已喜歡你20年

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民俗學家——顧頡剛先生,也是我國“古史辨”學派的創始人,提出了“層累的造成的中國古史”學說,可以說是民國實實在在的大才子。

不僅如此,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更是應主席,總理之請,負責校點過《資治通鑑別》等鉅作,可能現在的人們對這樣的學術大師充滿更多的死板呆滯的印象,其實不然,大師們也是有真性情的,生活也是像我們這樣普通和有趣的。就像顧頡剛先生,他和他的三任妻子都有著一段感人的故事。

第二任妻子僅去世15天,他便寫情書給學生告白:我已喜歡你20年


一 幼時經歷

顧頡剛,出生於江蘇省蘇州市有名的書香門第,康熙皇帝曾贈之“江南第一讀書人家”的稱號。這樣的書香門第,當然渲染了幼時的顧頡剛,祖父祖母家僕都極能講故事,讓顧頡剛在往後的學術生涯中順風順水,成功考入北大本科,後又在北大任教,一生撰寫了不少著作,頗獲學界好評,後又為祖國做出了很多文學上的貢獻。

其實年少的顧頡剛也是擁有很大的政治志向的,他非常熱愛祖國的,也很熱心祖國的革命事業,與他相交其十餘年的好友章原善曾評價他從小就不是一個“塞耳不聞天下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人,他曾滿腔熱血一心報國,伴隨著辛亥革命前後一系列社會的鉅變,顧頡剛深受影響,並確立了強烈的社會改造意識,在政治激情消退之後,顧頡剛經過深深地思考,選擇了走學術的道路來改造社會

,後來他的學術研究也收穫學術界的好評,也是擁有極其傳奇輝煌一生。

第二任妻子僅去世15天,他便寫情書給學生告白:我已喜歡你20年


雖然顧頡剛家裡四代同堂,卻數代單傳,因此長輩們對顧頡剛給予了厚望,從小對他嚴加管教,這對他後來的成功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但是在顧頡剛8歲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父親很快就又娶了一位年輕漂亮的姑娘,繼母性格陰晴不定,心情時好時壞,經常趁其父親不在的時候打罵顧頡剛,年幼的顧頡剛也不敢反抗,以至於養成了膽小謹慎的性格,從來不敢違背長輩們的意思。都說童年生活會影響一個人一輩子,在顧頡剛身上也不例外,這在他後來的第一段婚姻生活中表現的淋漓盡致。

二 坎坷的婚姻生活

眾所周知,顧頡剛先生一生是有過三段婚姻的,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顧頡剛先生的這三段婚姻故事。

顧頡剛先生的第一段婚姻可謂是“日久生情”。1911年,剛年滿18歲的顧頡剛娶了一位大他四歲的純粹

舊式女子吳徵蘭,舊時社會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了那時大多數人婚姻的枷鎖,對於這種包辦婚姻,顧頡剛不敢反抗,只有從命。沒有所謂的感情基礎,沒有共同語言,沒有相同的愛好,甚至之前連面也沒見過,卻要一起攜手共度餘生,肯定是很難的。而婚後顧頡剛卻刻意去培養和夫人之間的感情,他教她識字,讀書,書法,婚姻生活過得也到還算好,可惜的是在吳徵蘭生下次女後因為體弱而離開人世。顧頡剛心痛不已,但父親和祖母因後續無人為由,要求顧頡剛續絃。

第二任妻子僅去世15天,他便寫情書給學生告白:我已喜歡你20年


顧頡剛先生的第二段婚姻可謂是“志趣相投”。顧頡剛好友為了幫助他從喪妻之痛中解救出來,邀請他去蘇州遊覽,在這段期間,好友王伯祥向他談到過畢業生殷履安,並推崇其才德,好友葉聖陶也對此女好評不斷,就這樣,顧頡剛產生了對素未謀面的殷履安的敬慕之意,並且難以忘懷。在回去徵得祖母的同意後,派人前去求親,得到女方同意後立即與殷履安結為夫妻。

婚後兩個人的生活還算美滿,即使殷履安不能生育,顧頡剛也沒有因此嫌棄他,反而為妻子高興,可以免受生兒育女的痛苦。顧頡剛夫婦頗愛寫信,兩人約定兩天內必須寫一封信,必須有來有回,妻子溫柔淑賢,和顧頡剛興趣一致,兩人的生活寧靜淡泊,但天有不測風雲,殷母的突然病逝,讓原本身體就不好的殷履安更加虛弱,不久之後殷履安就因病身亡

了。

第二任妻子僅去世15天,他便寫情書給學生告白:我已喜歡你20年


顧頡剛先生的第三段婚姻可謂是“伴隨餘生”。獨身一人的顧頡剛生活無人照顧,再次在好友蕭一山,羅根澤的介紹下,認識了張靜秋。張靜秋是一位有志向的才女,創辦了立達女中,35歲才開始考慮自己的婚姻,1944年,兩人才結為夫妻。

張靜秋作為新時代的要強女性,非常支持丈夫的事業,不惜為其放棄了自己的校長職務。所以說,“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優秀的女人”,顧頡剛先生為祖國做出的貢獻與其妻子默默的鼓勵和支持是分不開的。

三 愛了20年的女人

雖然顧頡剛先生有過三段婚姻生活,但是其最愛的女人始終沒有娶回家,這個女人名叫譚慕愚

第二任妻子僅去世15天,他便寫情書給學生告白:我已喜歡你20年


其實在顧頡剛先生和殷履安成婚後,譚慕愚闖進了他們的生活。兩人的緣分得從1924年說起,顧頡剛在《歌謠》原刊上發表了文章,震驚了整個文壇,一時名聲大噪,並受邀去高校講課,從而認識了女學生譚慕愚,且對他一見鍾情,但是此時的顧頡剛先生已經結婚了,即使心裡很喜歡,也沒有表明其心意,但是他的心裡始終放不下譚慕愚,腦海裡總是浮現她的笑臉,顧頡剛也總是參加學校組織的每一次師生活動,只為了見到心上人。

1943年,殷履安因病逝世15天后,顧頡剛寫下了千字情書向譚慕愚表白,告知她自己已經愛了她20年了,這份感情很真摯也很感人,但是譚慕愚明白這一切後心中卻毫無波瀾,並且拒絕了他深深的愛意,即使顧頡剛很悲傷但也無可奈何。愛情向來如此,分手只需要一個人同意,而在一起卻需要兩個人認可,可能也就是因為“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所以譚慕愚成為了顧頡剛最愛的女人。

第二任妻子僅去世15天,他便寫情書給學生告白:我已喜歡你20年


1978年,85歲高領的顧頡剛,想到了心中的白月光,他寫下了“五十年來千斛酒,可憐隔項即天涯”來抒發內心苦悶,可能沒有和自己的摯愛結婚,是顧頡剛先生一生的遺憾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