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監督在動畫製作中做些什麼,好的監督對動畫有什麼作用?

她叫楊小颯


大家好,這裡是夢想著能過上喝奶茶品動畫這般鹹魚生活的老紳士一枚,次元茶話會,帶你聊聊動畫的世界。


動畫監督

動畫監督,這個在日本動畫業界很獨特的崗位其實還挺複雜的,在早期的業界中監督這個崗位還很模糊,他是整個動畫製作團隊的領隊和核心人物,他們負責統籌全局,做出明確的指示和要求,靠著豐富的經驗帶領著團隊製作著動畫。這些人有些是電影業界轉行,有些是腳本家兼職,很多獨立動畫的監督既是作者又是畫師又是腳本,但這樣就很難保證作品的質量,於是,動畫監督逐漸有了比較系統的晉升路線,有了系統的培養機制,向業界輸出著新型的人才。


出道之路

最紮實最傳統便是原畫晉升路線,很多人都是從作畫人員開始的,在基層鍛鍊著基本功,去開始理解分鏡,怎樣畫出正確的畫面,逐漸能在分鏡的基礎上錦上添花,很多人也倒在了這一步,原畫師很容易進入瓶頸,無法突破,更不用說成為監督了。當你將畫面精通之後,就要考慮演出和腳本了,學會把控作品的方向,通常會先從單集的監督開始,如果你真的足夠出色了,那麼就比較容易創作出所謂的“神回”,讓你展現出了實力,接下來就很有可能就會有動畫公司來請你擔任一部作品的監督了,最著名的便是“新房昭之”。除此之外還有演出晉升路線,還有那些天賦異稟的“邪道”監督,例如“新海誠”這個“行外人”,自導自演,自制動畫出道,可謂鬼使神差。


工作內容

儘管監督是規劃整體方向的,統籌著全局,但大部分作品都是監督通過和其他人員討論後決定的。監督、系列構成、腳本通常會開會討論劇本的走向;監督、美術監督、美術設定等一起討論角色和背景的創作;監督、音響監督、聲優等又會去磨合配音配樂等等。監督儘管是一個領導角色但卻時時刻刻都需要參與到製作的每一環中,對各個環節進行指示,給團隊傳達想法。現在的監督最需要的是創意理念與管理能力,而不是繪畫、編劇之類的能力,這些是加分項而不是必要項。

目前的一些優秀監督除了他們精湛的技術還有豐富的資歷,不少都是在企劃階段自行組建團隊,或者拉一兩個自己覺得可以共同合作的人,像新房、大沼心這種往往是有著相對固定的團隊的,他們的風格也較為固定,不過實際上什麼風格都能做、沒什麼明顯傾向的導演還是佔多數。

也正因為監督是唯一一個可以把握作品每一個部分的人,所以也成為了主要掌握和控制作品風格和方向的人。一個好的監督首先要保證製作工序有條不紊的進行下去,把控好製作週期,合理安排時間;其次,在有原作的基礎上如何進行拓展和改編,發揮出動畫最大的優勢,如果是漫畫就著重對分鏡的延伸和理解,如果是小說就得與腳本協調出最精簡的內容;最後就是監督的個人風格的體現,那些鼎鼎有名的大師級監督,往往一眼就能看出是它們的作品,將自己的理解與想象灌輸進作品是好的監督必備的技能。


知名監督

高畑勳——《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歲月的童話》《百變狸貓》《螢火蟲之墓》

宮崎駿——《魯邦三世》《天空之城》《龍貓》《千與千尋》《起風了》

押井守——《福星小子》《天使之卵》《機動警察》《攻殼機動隊》

山田尚子——《輕音Ⅰ、Ⅱ》《玉子市場》

荒木哲郎——《死亡筆記》《罪惡王冠》《進擊的巨人》


次元茶話會


題圖 / 宮崎駿

日本最優秀的動畫監督。

親,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說一下動畫。

一.動畫

動畫是通過把人物的表情、動作、變化等分解後,畫成許多動作瞬間的畫幅,再用攝影機連續拍攝成一系列畫面,給視覺造成連續變化的圖畫。

它的基本原理與電影、電視一樣,都是

視覺暫留原理。

醫學證明人類具有“視覺暫留”的特性,人的眼睛看到一幅畫或一個物體後,在0.34秒內不會消失。

盯著這幅圖片中間的白色小方框30秒

利用這一原理,在一幅畫還沒有消失前播放下一幅畫,就會給人造成一種流暢的視覺變化效果。

緊接著看這幅圖片的中央的白色小方框

二.日本動畫

日本動畫作品非常偏好超現實主義題材,常與日式漫畫緊密聯繫。

在科技發達的今天,日本仍然堅持採用傳統的手工繪製的方法,致力於研究動畫敘事語言的研究。

為提高工作效率,採用了只讓說話者的口型發生變化的“口動作畫法”;

將一組連續動作的畫面反覆使用的“保存備用法”等方式製作。

幀率方面通常是8張繪畫(“三格拍攝法”)來表現,以此方式可以減少作畫數量。

作品內容多展示覆雜的人物關係、故事情節以及影片主題。

三.動畫監督

監督其實是日文的寫法,英文是Director,即中文的導演。

動畫監督:

是決定整部動畫作品的整體風格,掌管故事進行的步調,出演方式,美術、音樂效果等等的人。

是要對整個作品,按照對劇情,劇本的獨自解釋,從整體上指導(如:演出,美術,攝影,音樂等等)整個作品的人。

是決定作品總體方向和構成的靈魂人物。

即使是相同的人物設定、相同的畫風與製作群,也會因監督的不同而有截然不同的風格。

四.具體工作

動畫監督作為動畫製作現場最重要的人,具體工作又是什麼呢。

1.“監督”負責作品的“封面”

日本動畫中,動畫監督負責的是一部作品最重要的部分,比如:確立作品的定位,風格,劇情走向等多方面。

但是監督管得內容比較雜,方方面面都需要涉及,但又不可能每一方面都能照顧好,因此需要一個角色來輔佐他。

這個角色在日本動畫製作中叫“演出”,也就是副導演。

一般一部作品可以被稱之“封面”的部分都由監督親自執行。

什麼是作品的封面的部分呢,

首先,OP,也就是片頭曲的畫面,這一部分可以說絕對會是監督親自繪製分鏡。

片頭曲可能很多人連續追番的時候都會選擇快進甚至跳過不看,然而片頭曲在動畫片裡的作用就跟一張名片一樣。

有一說法,片頭曲的製作好壞甚至影響投資者觀察團隊對於作品的態度,可能可以影響投資者對作品的評價。

然後,除了片頭的分鏡外,一般還有第一話,第二話的分鏡,監督也會親自負責。

現在經常是擔任動畫第一集的分鏡演出,作為其他分鏡演出的標杆。

拿京阿尼的《吹響!上低音號》為例,OP就是由作品的監督石原立也親自繪製的分鏡。

J.C. STAFF的《一拳超人2》第一話,也可以找到,監督櫻井親良親自為第一話製作分鏡。

但是到了第三話,分鏡就不是監督親自來做了,其他話數,基本都有專門的“演出”來負責分鏡繪製,監督只負責“重要的話數”(一般也就是第一話,最後一話,或者劇情最關鍵的話數)的分鏡。

監督是很忙的,沒有時間負責拿捏所有細節,所以監督一般只做自己認為最重要的話數的分鏡。

當然,這限於日本的電視動畫。

劇場版和動畫電影,監督就會叮得更細緻了。

但一般來說,不可能整部作品都由一人完成分鏡繪製,會有多位演出一起負責。

2.“監督”更追求整體的效果

監督,也就是動畫導演,他確立的是一部作品整體的風格,因此他會在他覺得必要的時候對具體的畫面效果提出建議。

比如:也許會叮囑手下的演出,

“唉,這裡的45°甩頭一定要畫得好”,

“這裡的靜止畫面至少要停3秒以上”,

“這裡的文字一定要大”之類的指示,

確保最後出來的片子符合自己追求的效果。

當然一般會以分鏡和腳本的形式呈現,並不是口頭的闡述。

在動畫中,監督管理的往往不是細節,而是整體,如何保持風格,達到自己需要的效果,這是監督要做的。

整個動畫啥都得管,但由於時間問題,往往只能掐一些關鍵點。

3.作畫監督

講到這裡,要提一個製作動畫的關鍵角色:作畫監督。

一般來說,一部商業動畫為了保證進度會找來多個原畫師來畫不同鏡頭的原畫,而工作量超大的動畫更是分到數個工作室甚至拿到海外,比如中國和韓國這些勞動力便宜的地方加工。

那麼多人畫出來的東西難免會有同原設定有出入的地方,這時候就需要有一位專業強者來對原畫與動畫進行檢查並修正。

他必須熟悉人物設定、機械設定以及具備相當的動畫知識,細緻地檢查出臉型走樣、動作錯誤以及其他各種動畫繪製中的錯誤。

一般的修正會在拷貝臺上將一張白紙和原畫疊加,通過燈光的照射在白紙上將出錯的局部線條進行修正,如果是錯誤比較大的,則得靠作畫監督自己親手重畫一張了。

作畫監督對於動畫的質量體現非常重要,因為監督(導演)是沒有時間一張一張地檢查的,就靠他把關並修改修正原畫動畫之成品。

看人物的臉型是否符合人物設定,動作是否流暢等等,必要的時候能重新作畫,所以作畫監督一般都是擁有豐富經驗的原畫師或動畫師,有時人物設定或者機械設定也會兼任作畫監督,甚至有的監督也會自己把關當作畫監督。

由於工作量大,作畫監督人數較多,上面不僅有總作畫監督,下面還有作畫監督輔佐。

動畫片每放映1秒需要12幅畫,一分鐘60秒,需要72張原畫稿,一部動畫片原畫稿幾箱,甚至更多。

五.監督大師

日本有很多優秀的動畫,也有很多優秀的監督,外媒評了當代《10位最偉大的日本動畫監督》,這10位都算是當代的動畫監督大師。

大友克洋

1988的代表作《AKIRA》影響了許多現代動畫,特別是科幻類型的作品。

押井守

押井守監督的《機動警察》,《攻殼機動隊》,《福星小子》,都是具有許多現代意義的作品。

富野由悠季

作為“高達之父”被人熟知的富野,其實他的《傳說巨神伊甸王》,《勇者萊汀》也造成許多動畫業界的變革,而《高達》將巨大機器人融合寫實,昇華到人性層面,讓機甲戰士風靡全球。

庵野秀明

《新世紀福音戰士》,《海底兩萬裡》,這些作品的特色就是對角色內心深層的描寫、以及明確的後現代主義。

高畑勲

他的《螢火蟲之墓》傳達最深切的反戰情感,《平成狸合戰》則是傳達人類和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被外媒稱為“看過就不會忘記”,特別是《螢火蟲之墓》實屬名留青史的名作。

今敏

46歲英年早逝的今敏,他的《千年女優》使用了快速、連續的蒙太奇分鏡,畫面總是兼顧了幻想、寫實的兩面性,而他的《妄想代理人》在西方也備受推崇。

石黑昇

《超時空要塞》,《宇宙戰艦大和號》,《魯邦三世》都是許多近代日本動畫的啟蒙之作,他讓動畫的完成度更加的成熟、複雜,同時石黑監督也負責80年代重製版的《鐵臂阿童木》。

渡邊信一郎

他的作品有《星際牛仔》,《武士風雲錄》,星際牛仔在歐美極受推崇,最大的原因就是融合復古的畫面、爵士音樂,以及詳實的社會描寫。

手冢治虫

“漫畫之神”,“動畫神父”的手冢大師,他的《鐵壁阿童木》,《火鳥》,《小白獅王》,《怪醫黑傑克》都是影響現今深遠的作品,手冢治虫確立了許多現代動畫的製作手法,可說是業界最偉大的人物之一。

宮崎駿

“日本最優秀的動畫監督”,他的知名動畫電影基本上就是日本動畫史上的名作。

《風之谷》,《天空之城》,《龍貓》,《魔法公主》,《神隱少女》,每一部作品都是不同的主題與挑戰,宮崎駿可說是最具代表性的動畫監督了。

這位被世界人民所喜愛的大師終於在2014年獲得了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大黎哥88


動畫監督就是動畫導演,作畫監督就是負責原畫的檢查,包括造型準確與否,動作到位與否,進行檢查以及糾正或修改,就像下圖宮崎駿就是風之谷的監督。如果動畫部的上司就是動檢,那原畫的上司就是作監,動畫監督和這作畫監督兩個職位都是日本公司獨有的職位叫法,國內原畫的上司就是導演,另外國內導演只看動作,只要不是大的變形就可以,因為國內動畫公司有作監部(修型),這個部門一般介於原畫部和動畫部之間,專門為原畫清理線條,修正變形和補充遺漏的細節,和日本不一樣,在中國作監的職位低於原畫高於動畫,希望能幫到你。





動漫幸運天


樓主你好,我是小影,動畫監督也就是所謂的導演,拍攝動畫片跟拍攝電影和電視劇是差不多的意思。

動畫監督在製作動畫前都有靠動畫監督看著手中的劇本進行想象,想象出動畫應該要呈現的樣子,然後動畫監督的工作就是協調各種人才和資源,看著他們把動畫做出自己想象中的畫面(場景,美工,風格,主題等等)。

監督的這個職位需要會做動畫,表達思想,還要會識人的能力,知道什麼工作要給什麼人去做。,要求有大局觀,知道每一集該說什麼,把握整個故事的節奏。

總之來說,動畫好不好看就與動畫監督直接有關係,好的動畫監督很少會把動畫做的不好看,所以好的動畫監督在做動畫中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好了,我是小影,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你,不喜勿噴,謝謝!











小影看動漫


監督根據一段文字敘述或者漫畫原稿構思出一個鏡頭怎麼演出後,他必須在如上圖紙畫出大概的草稿圖,然後用文字標記出效果音、對話、物體或人物移動方式、時間軸、鏡頭切換等要素,這就是動畫分鏡,基本上可以算是一部動畫作品的藍圖。監督:日本語。即導演的意思。日本影視劇製作的導演是決定整部作品,掌管故事進行的步調,出演方式,美術、音樂效果等。是要對整個作品,按照對劇情,劇本的獨自解釋從整體上指導(如,演員演技,美術,攝影,音樂等等)整個作品的人。


羊羊Charlie


動畫監督就是動畫導演,作畫監督就是負責原畫的檢查,包括造型準確與否,動作到位與否,進行檢查以及糾正或修改。

如果動畫部的上司就是動檢,那原畫的上司就是作監。

動畫監督和這作畫監督兩個職位都是日本公司獨有的職位叫法。

國內原畫的上司就是導演,另外國內導演只看動作,只要不是大的變形就可以。因為國內動畫公司有作監部(修型),這個部門一般介於原畫部和動畫部之間,專門為原畫清理線條,修正變形和補充遺漏的細節,和日本不一樣,在中國作監的職位低於原畫高於動畫。




追求自由的猴子


如果你能理解好導演對一部電影的意義,那我認為你就能理解一個好監督對一部動畫的意義。

監督其實就是導演,是整個製作組中做最終決定的那個人。他決定動畫做成什麼樣,怎麼做,為什麼這麼做,什麼人做什麼部分,要做到什麼程度什麼樣子。動畫要表達的思想或者說主題,大部分情況就是監督的思想(也有腳本,即劇作者為核心的情況,但是比較少)。

監督這個職位不僅要求會做動畫,會表達思想。還要求有識人的能力,知道什麼工作該交給什麼人去做。要有人脈,能找得到各種各樣的人才來幫助他完成一部動畫(也有製作人來掌控這一塊的情況)。要求有大局觀,知道每一集該講什麼,把握整個故事的節奏。

不排除有些厲害的人能在一部動畫中起到的作用大於監督,但畢竟那是少數情況。例如紫羅蘭中,全京阿尼為作為監督的石立太一保駕護航,反倒使得石立太一的缺點暴露無遺。

一般來說,一部動畫好不好看,和監督直接掛鉤。優秀的監督,很少把片子做到及格線以下,也就是至少不會難看。至於動畫要做到高分,那就需要全製作組都足夠優秀了。


蒜頭汪星人


監督:日本語。即導演的意思。日本影視劇製作的導演是決定整部作品,掌管故事進行的步調,出演方式,美術、音樂效果等。是要對整個作品,按照對劇情,劇本的獨自解釋從整體上指導(如,演員演技,美術,攝影,音樂等等)整個作品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