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跟司马懿与汉初三杰的差距在哪里?

凋零之石


诸葛亮跟司马懿与汉初三杰比较差距在如下五个方面:

一、寿命

诸葛亮活了53岁,不算长寿,比司马懿72岁差很远,比汉初三杰张良61岁、萧何64岁也是不如,韩信被擒杀时36岁,总的来说诸葛亮养生养气功夫欠佳,可能太操心了。

二、生前官衔

诸葛亮生前蜀汉丞相,蜀汉多年二把手,司马懿生前太尉、太傅,给他相国没做,临死前曹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韩信张良生前封了留候就淡出政坛,萧何位列宰相,总的来说做官比其他都强。

三、忠贞品性

这个诸葛亮没得说,忠心蜀汉朝廷,为官清廉,政事公正,司马懿陷入政治斗争做大家族势力随坚辞高位,终不免作秀嫌疑,韩信涉嫌谋反,之前携兵自重,张良功成名退,独善其身,萧何和诸葛不相上下,多次就朝廷于危难。

四、政坛成果

诸葛亮这点较不如,维持了蜀汉内部安定,北伐无功,建立制度、培养人才等延长蜀汉三十年国运,司马懿位列魏国高位,平定内叛,抵御外敌,壮大家族等给了篡魏的基础,初汉三杰为大汉统一各尽展才华,从结果来说,诸葛亮的成果最差。

五、文化遗产

诸葛亮比较高,有散文《出师表》《诫子书》等,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还联合建立蜀汉法典《蜀科》,司马懿没有东西流传下来,张良述而不作,韩信有兵法三篇留世,萧何纂汉朝法典《九章律》。

六、能力指数

诸葛亮全面发展,但是军事奇谋、武力较差,司马懿和其相比政治权谋较长,韩信除军事谋略、统御最高外,其他都较差,张良运筹权谋最高,其他一般,萧何政治、外交最高,其他一般。

还有哪些角度小编没想到的,大家可以补足不全。


石家言


你好,我是职场工作15年的拉拉。这5位“大神”,都有他们的传奇和不同之处,且听我慢慢道来。

第一、汉初三杰之张良,韩信,萧何

  1. 张良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说的正是一代谋臣张良,他生于秦末汉初,韩国贵族后羿。

张良曾试图刺杀秦始皇,未果。在楚汉之争,鸿门宴等出谋划策,成为汉高祖刘邦开国元勋之一。

因为信奉黄老学说,通晓功成身退的道道,于是在拜为“封留候”后,急流勇退,云淡风轻,得以千古留名。

后人对张良的评价为仁,智,勇具全,遂得以善终。

2. 韩信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一人之上下、万人之上的统帅,汉初的军事家。家喻户晓的战术,比如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都是韩信用兵的杰作。

大家搜索一下QQ音乐,有一首歌唱的是“国士无双”,说的就是韩信。论武功,论打仗,论灵活用兵,无一败仗,还真的是天下无敌手。

这武功用在攻城掠地上没问题,但在“办公室整治”上明显是一个幼儿班水平。

一个人再有能力,有人能决定你的生死或去留,这就是韩信的老大吕后。

因为自己智谋不足,被吕雉和萧何合伙坑死。再武功盖世如何呢,连自己的小命都未能保住。

还好现在没有生活在古代宫斗之中,否则以我平民的智商,估计匆匆忙扮演个群演,没见到第二天的月亮就死翘翘了。

后人评价韩信勇敢和仁义有余,但智慧不足。

3. 萧何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擅长管理国家,制定了各种法规,各种方针,使政绩斐然又国泰民安。

有一个故事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一开始让韩信当一个仓库的管理员,后来韩信跑,他追。他老谋深算,发现这韩信有点能耐,于是力荐韩信。也是对韩信有知遇之恩。

大恩即大仇。

所以,人们说不要过度向他人索取,也不要过度帮助他人。

后人评价萧何老谋深算,老奸巨猾。

智有余,但仁不足。

后期,萧何知道韩信不会造反,但依然同吕后设立杀了韩信。原因是他自己要避嫌。

现实中,对于这种仁心不足的人,还是识别为上。

第二、曹魏谋臣司马懿

青年时期的司马懿就善谋略,后来被曹操任为己用。

“狼顾之相”“三马同槽”说的都司马懿。侍奉了曹家3代人,最后取而代之,灭掉了曹魏,由他的孙子终结了三国,开创了晋朝。

很多人说,司马懿才是三国时期的赢家。

司马懿人家活的长,三国时期医疗条件差,一般人平均寿命36岁,他愣是傲娇的活到了72岁,接连送走了老曹家3代君主,他还没走,曹魏最后一任君主曹芳去世两年之后,他才走。

后人评价,诡计多端,善于隐忍。

第三、一代风流人物--诸葛亮

诸葛亮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一篇《出师表》上奏给他的后主刘禅,之后刘禅直接给他派军队北伐曹魏。

当时刘备3顾茅庐,诸葛亮作出《隆中对》的时候也只是才27岁。一个27岁每天在茅草屋喝茶的人,竟然能和君主论天下大事,语出惊人又一语中的,被刘备奉为上宾。

还有一个《后出师表》,有人说是诸葛亮作的,有人说是这不是诸葛亮作的。我们认为它还真不是诸葛亮作的,个中文风不同。《出师表》作的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还被写进了中学语文必背篇目。

司马懿评价说,诸葛亮是天下的奇才啊。

诸葛亮能辅佐一无所有的中山晋王之后刘备,和曹操、孙权实现3分天下的局面,在刘备弥留之际,对诸葛亮说了:“你的能力10倍于曹丕,以后刘禅如果未行,你可以取而代之”。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然后,并没有取而代之刘禅。

第四、总结一下5人的差别

看他们的差别从志向,仁心,智慧三个角度。就他们5人而言,根据程度的多少以1~100表示 :

张良 : 志向80 仁心80 智慧90

韩信 : 志向80 仁心80 智慧50

萧何 : 志向80 仁心50 智慧80

司马懿 : 志向100 仁心50 智慧100

诸葛亮 : 志向80 仁心100 智慧80

在现在生活中,有一句话说的是有德无才可以培养任用,但有才无德却不能任用。

莫以善小而不为,

莫以恶小而为之。


中华历史智慧


先说汉初三杰

汉高祖刘邦曾问群臣:"吾何以得天下?"群臣回答皆不得要领。刘邦遂说:"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韩信(约前231-前196),淮阴(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

曾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侯。为汉朝的天下立下赫赫功劳,但后来却遭到刘邦的疑忌,最后被安上谋反的罪名而遭处死。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

张良是秦末汉初谋士、大臣,祖先五代相韩。秦灭韩后,他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未中。逃亡至下邳时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深明韬略,足智多谋。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归刘邦,为其主要"智囊"。楚汉战争中,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结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为刘邦完成统一大业奠定坚实基础,刘邦称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这一名句,也随着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而流传百世。汉朝建立时封留侯,后功成身退,千古流芳。

萧何出生于秦泗水郡丰邑县(今江苏丰县)东护城河西岸,现萧何宅遗址尚存。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萧何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萧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张"无为",喜好"黄老之术"。萧何慧眼识才,力荐韩信,韩信率汉军渡陈仓,战荥阳,破魏平赵,收燕伐齐,连战连胜,在垓下设十面埋伏,一举将项羽全军歼灭,为刘邦平定了天下。高帝十一年(前196年)萧何又协助高祖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高祖死后,他辅佐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卒,谥号"文终侯"。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其一生用这几个字概括,躬耕陇亩、隆中对策、赤壁大战、足食足兵、先主托孤、北伐中原、病逝五丈原。孙中山:“诸葛亮很有才能,所以在西蜀能够成立很好的政府,并且能够六出祁山去北伐,和吴魏鼎足而三。”毛泽东主席也曾评价说“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司州河内郡温县孝敬里舞阳村(今河南省温县招贤镇)人,出身士族,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其子司马昭称王后,追尊为晋王;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为高祖宣皇帝,故也称晋高祖、晋宣帝。人物生平经历丰富主要有,奇策善谋、辅政平乱、擒斩孟达、抗蜀北伐、对阵五丈原、平定辽东、明帝托孤、退敌征吴、诛灭曹爽、去世辞封,毛泽东主席曾评价“司马懿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历来说他坏,我看有几手比曹操高明。”认为曹操攻下张鲁以后应该听司马懿和刘晔的建议进攻四川;评其“出身士族,多谋略,善权变,为魏国重臣”。曾在《三国志·陆逊传》中评注“此司马懿敌孔明之智也”。

根据以上对比发现几人之间的差距基本上没有可比性,汉初三杰有志在天下的决心,并且成功了,诸葛亮,司马懿虽然也有一统天下的信心但是,终其一生都没能看到天下一统而抱憾终身!究其原因就是时代不同,所碰到的对手也不同!而且所有人的战略思想也不同!


那年的路人甲


张良闭门不出,萧何尽心尽力,韩信被诛杀,这是汉初三杰在汉朝建立之初的处境,他们三人的情况,主要还是因为他们的出身不同。张良是战国时期韩国的贵族,张良家担任过五代韩王之相;而萧何则是刘邦的老乡,可以说跟刘邦最亲近;韩信则家境贫寒,先投身于项羽,后来才投奔刘邦的。

  刘邦对三人的任用也不一样,刘邦和张良是一见如故;萧何不用说,那是心腹。韩信则是个外来户,可以说刘邦自始至终没有信任过韩信,只是在用韩信的才能。张良祖上世代为韩国相,对于鸟尽弓藏看的非常清楚,所以张良在汉朝建立之后就托病不出,出行没有规律,远离权力中心,但又是在刘邦的眼皮子底下。

  而萧何自认为是刘邦的老乡,又拥立刘邦,并且屡次搭救刘邦,他认为自己应该尽心的辅佐刘邦,再就是认为刘邦不会怀疑他的。殊不知刘邦已经不是当初那个亭长了,已经是大汉的皇帝了,萧何没有认清这一点,才被关进牢房的。

  而韩信则是军事天才政治低能,吕后杀韩信的理由那是欲加之罪,如果韩信真的参与谋反的话,是坚决不会去朝贺的,他去了,说明他没有参与,再就是政治敏感太差了,韩信是一个自负的人,他由于家里穷,曾经有过胯下之辱,所以他自尊心很强,韩信离开项羽就是因为没有得到重用。

  


古今历史观文


曾经的诸葛亮一心户主,为扶不起的阿斗出谋划策,累死在汉中,到此还在算计如何杀死司马懿,远不及张良的激流勇退。


老童树下


差距在对手。曹魏和东吴都有一统天下的决心和准备。而项羽没有,项羽还是称霸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