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为是的人,什么东西都认为是自己应得的,该不该提醒一下?

娜曦君


这个该不该提醒一下,要看你们的关系是否达到了可说的程度,俗话说,交浅言深还是要避免的,否则得罪人了你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就不值得了[捂脸][祈祷]


姜糖果然


自以为是的人,就算你提醒ta,也不一定会接受你的意见。他们做事都是比较霸道,缺少教养。我家就有一位这样的,我家上二楼都换鞋才能进,她进我家都不换,直接踩进去。到哪吃饭人多时,喝汤有共用汤匙,她不用,还用筷子去夹去捞,客人盯着她看,也不闲害羞。来我家吃饭,有时两手空空,还要连吃加带。我都不爱理她,也不想说她。没办法,忍了。


无怨无悔xmm


自以为是的人,什么东西认为都是自已应得的,该不该提醒一下?

父母的财产

对于父母的财产,大部份子女都认为就是自已的,尤其是儿子。有此种想法的子女真该提醒一下,我们该明白财产所有权就是指占有,使用和处分权,父母亲任何合法财产只能是父母亲共同共有,有些东西真与子女无关,如父母名下的房产,汽车,存款等等,基于儿女关系父母帮子女买房买车,父母的这种行为应该是一种自愿赠予行为,无论是附条件或无条件,千万不要错误认为这是义务与责任,理直气壮,不如所愿就埋怨父母,甚至作为是否该赡养老人的条件,这就大错特错了。

分家析产

儿女长大以后分家析产是每位家长头疼的问题,如今社会有的家财万贯资产过亿,面对父母财产自以为是必须有我一份,有的父母心怀善心,钟爱慈善事业,捐款捐物,为此有的儿女心怀不满,意见纷纷,还有的认为父母不公,心生恨意,父母处分财产是实现所有权的表现,不管怎样分配这是父母合法行使处分权,理应得到子女们支特与理解。


蒙湘牛


自以为是的人,目光短浅,最好的办法不予理睬,但是这种办法也没用。

自以为是的人目中无人,说话口无遮拦。

自以为是的人心胸狭窄,各种算计。

自以为是的,还觉得自己聪明绝顶,狂妄自大。

对于这样的人,应该提醒,必要的时候给他个教训。

如果自以为是的人不接受,总会有人来解决他。

祝好。



束雨竹


自以为是的人,一般不会反思,但是,早晚会众叛亲离,孤独终身。因为,谁也不愿意被人长期排斥。

对于自以为是的人,出于善意,提醒一下是可以,但是,遭遇白眼是轻的,可能所产生的只是反效果,因为,此人自以为是。

自以为是的人,在没人理睬的情况下,或许会反思,或许依然认为都是别人的错。


磊珞


自以为是,成语,意思是自己认为自己是对的。题主说他因为自以为是后认为什么东西都是自己应得的,还要问该不该提醒他一下。依我看,一个人认为什么东西都是自己应得的,那叫贪婪自私,和自以为是一丁点儿关系都没有。自以为是的人不一定贪婪自私,他只是认为他比别人正确;贪婪自私的人倒是可能自以为是。我还要说,把不正确或不准确的语言单位放到句子里,再附以错误的逻辑关系,不仅不能证明你的正义感,反而会让人觉得你幼稚,思维方式另类,思维过程混乱。不言而喻,你的思维结果也是另类混乱的荒谬可笑的叫人瞠目结舌的让人不知所云的谬误组合体。根本没有可能以己之昏昏而使人之昭昭。


漫卷诗书喜欲狂i


自以为是的人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行动上让大家按照他的想法去做,或带有强迫症,其结果却不成熟。事后大家可以聚一起挖苦他打击他讽刺和嘲笑他,看他以后还自以为是吧。第二种较多就是语言上的牛逼,说话压人一头。你可以直接不给他留面子,直接反驳。以上直接对抗的做法是我年轻时候做的,现在呢,象这种人离他远远的,没那时间和他扯犊子,有时间休闲休闲溜达溜达,


手机用户59110259916


怎么去提醒呢?如果是在心平气和的状态下则需要一定的谈话技巧以及语言的恰如其分,如果是在某件事情上犯了自以为是的错误,那么就事论事当面指出来对他本人来说就容易接受的多。最害怕的一种情况是:自以为是的做错了一件事情还意识不到它的严重性以致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那种致命的打击有时候会陷自己于万劫不复的境地却全然不知。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许多这种自以为是人,拎不清自己是谁,几斤几两。总是高估了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位置,其实自以为是的聪明有时候在别人那里只不过是不愿意揭穿你的目的,保你一份面子,考虑到你的尊严而已,与其说是你的愚蠢到不如说是别人有素养。放低姿态认清楚自己比什么都重要,不要把无知当勇气去试错。世界之大,知识之多,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完全掌握透的,做人怕的是你明明很无知,还不谦虚去学习,自以为是――我行我素。

还有一种人总觉得什么都应该是我得的,全然不知这种认识就是错误,什么是你该得的?什么是你不该得的?又凭哪一点觉得应该得呢?过于高估了在他人心目中的位置,你应该记住在现实中别去试探人心,他会让你失望,人心是经不住试探的,难得糊涂也许会让你快乐许多。当然我们也同样不能高估自己,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不要在别人不知选择的时候,替别人做决定,你以为的永远只是你以为,可能会低估别人,可能会高估自己,而等待你的不是责难就是懊悔。

最后送一句话作为共勉:别用感性热昏了头脑,别用理性冷落了心灵,别用情商松弛了敌人,别用智商高估了自己。

当你还是只猫的时候, 记得你的目标是要成为一只虎! 当你成为一只虎的时候, 别忘了你曾经只是一只猫! 心态要高,姿态要低, 不要看轻别人,更不要高估自己!



苍雪


一,老子《道德经》讲了四不学问,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人类的通病,都喜欢表现自己,夸耀自己,自以为是,认为自己了不起,认为自己是个人才,常常抱怨,牢骚,怼天,怼地,怼人生,看别人都不顺眼。小事不想做,大事做不了,缺乏自知之明。正确的态度应该象狄仁杰那样,每次遇到案子,总要问一句,元芳你怎么看。多问问别人的看法,才能把事情办的更好一些。毛泽东在决定淮海战役的时候,征求了粟裕等人的意见,反复分析了敌我的态势,才果断下达了命令,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二,孔子也提出了四毋的修养方法,毋意,毋必,毋故,毋我。同样指出做人不要凭空猜测,不要武断绝对,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自以为是。强调了不要以自我为中心,不要主观意识太强,要冷静,理想地去考虑问题。东晋时期,前秦苻坚可谓是固执己见,乃至国破家亡的典型例子。他的智囊王猛在去世时,曾给他留下了遗言,说东晋将相和睦,你就不要去打他的注意了,而鲜卑,西羌才是我们的仇敌,才是心腹大患。可几年之后,苻坚把这句话当成了耳旁风。他召开军事会议,要攻打东晋,他的很多大臣,他的弟弟,妻子都反对,但他却说出了那句极其自傲的话,我们大军每个人扔根马鞭也会把江水阻断的,其实,这投鞭断流,只留下了投鞭断众人建议之流的大笑话。看来,一味自矜,早晚要吃苦头的。

结束语:自以为是,什么都认为是应该的,什么都认为是自己应得的,当然要劝阻,甚至必要的时候,适当断奶,让他知道,天下并不是所有的给予都是应当的,人要常怀感恩之心,多考虑考虑别人的感受。


江湖夜雨92


这个问题还是要看你到底指的是谁,不同的人,就要做不同的处理。

若这个人是你的家人,如父母、爱人、儿女,那你就可以直接一些,清楚明白的把问题摆出来,然后晓之以情 动之以理的和对方讲清楚这其中的厉害关系,并及时纠正对方的这种错误行为。

若对方是你的亲戚、朋友、同事、街坊邻居,那你就要委婉一些,适当的旁敲侧击一下即可,不管对方听没听懂,你都要要点到为止,不要直接了当的去指教,不然只会出力不讨好,还惹人厌烦,甚至是仇视。

要是对方总是理所应当的拿你东西,还拒不归还,并且这些东西都是有一定价值的,那这就不是自以为是的问题了,那是巧取豪夺的问题了,这两者的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样的话,你就没必要顾及那么多了,可以直接了当的和他说 不,对方要是依然我行我素,那你就可以报警抓人了,告他抢劫偷窃,学会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若对方是其他什么不相干的人,那你就没必要去做这个出头鸟了,因为你即没有这个义务、更没有这个权利去干涉指教别人的人生,只需做好自己即可。

人生不可能事事皆尽如人意,要学会去适应这个千姿百态的世界,很多事情都是存在即是合理的,你是无法让这个世界都按照你的意志去运转的,你又何必和这个世界过不去,为自己徒增烦恼呢?要学着换个角度看待问题,去欣赏这个世界另一面的美好。

就好比 人和人生而不同,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即使长的再怎么相像,也会有脾气秉性、爱好口味、行为习惯、三观理念等等方面的差异。

同时也正因为每个人都与众不同,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才组成了这个精彩绝伦的大千世界,才避免了人类和一台台机器人一样的脸谱化、同质化。

如果每个人都是一样的,长的一样、喜好一样、脾气秉性一样、三观理念一样、都喜欢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饭菜,所有喜欢的、讨厌的东西都是一模一样的。

每天都跟照镜子一样的,面对着无数个一模一样的自己,毫无差别可言(具体场景请参考镜子迷宫)试想一下,如果每天都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将会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那和这个世界上只剩下了一个人了,又有什么差别,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从这个角度讲,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其实也可是个褒义词啊!所以学着换个角度看问题,你就会发现原来世界还以是这样的美丽,只是自己一直不懂得欣赏而已。

还有凡事都是有多面性的,有时候你觉得别人是个自以为是的人,也许别人也是这样看待你的也未可知啊!

所以凡事无绝对的,有时候也试着从自己的身上找找原因,看看是不是自己太狭隘了、太固执了、或是太过热心肠了,说不定就能豁然开朗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