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是北宋唯一可以輕鬆拿下的一塊領土,為何趙匡胤不敢出兵?

老兵歷史怪談


首先我說一下題主的問題有點瑕疵,大理並不是可以輕鬆拿下。我認為趙匡胤不拿下大理有三點原因。

第一大理並不是不堪一擊而是比較強悍。最開始在大理地區有六詔,唐朝扶持南詔作為在西南邊疆的代理人。南詔陸續吞併了其他五詔,統一了洱海地區。由於當時大唐的主要敵人是西部的吐蕃,而南詔作為一個戰略緩衝區,自然的到了重視。漸漸地,就把狼養大了。有了實力之後也不再願意聽從唐朝的號令,最終在天寶年間與唐朝爆發了兩次軍事衝突,前後動用了20萬大唐的兵力,但是大理最終擊敗唐軍,徹底擺脫了唐朝的控制。在接近長達三百多年的立國時間內,也讓大理國力十分雄厚,疆域包括雲南、四川的西南地區、貴州的西部地區還有緬甸的一些地區,範圍十分廣泛,這也讓趙匡胤心裡十分忌憚。而此時的北宋剛剛建立5年,全國的兵力只有19.3萬人,以大唐的國力都打不贏的戰爭,趙匡胤心理明白根本沒有必要對西南用兵。

第二點當時的戰略中心不在西南,而在北方,心心念念要恢復的燕雲十六州,那裡才是國家的重點方向。當時國家的重點防線在北方。北方的北漢、契丹以及西北的西夏也在不久之後獨立。在沒有拿下燕雲十六州的以及河套地區的天然屏障的的情況下,是不會蠢到先對西南用兵打一場艱苦的持久戰。

第三雲貴地區民風彪悍而且窮山惡水多刁民,天無三日晴、人無三紋銀、地無三里平。與中原文化相差極大,首先軍事佔領耗費比較大,即使佔領了管理起來也很不方便耗費的精力和金錢也是比較大的而且相應的收入也比較少,如此不合算的買賣自然趙匡胤不會做。說句後話最後雖然神宗年代開疆拓土,最後過了幾十年兼併了大理,但是沒過多久也被金人攻破開封。


巖芋


很明顯,趙匡胤就是個傻子,低能兒!因為只有傻子才會對一塊能夠輕鬆拿下的疆域不為所動!

但縱觀歷史,我們所瞭解的趙匡胤並不是傻子,低能兒,而是一個能征善戰,有勇有謀的帝王,由此可見,大理國或許並不是一個簡簡單單就能被北宋啃下的骨頭!

只能說,大理國是當時北宋所面對的如西夏,遼國,吐蕃等國中,實力最弱小的一個,但是,雖是如此,大理國卻也不是輕鬆就能拿下的軟柿子!

這裡,簡單的舉個例子,大理國的前身——南詔國!

南詔國曾在唐朝中後期頻繁入侵中原,最遠的一次甚至深入四川平原,兵鋒直指成都!南詔國的頻繁入侵,給原本就已經搖搖欲墜的大唐帝國帶來巨大的威脅!貴州多地落入南詔國手中!

為此,為了收復失地,唐王朝多次派兵與南詔國作戰,都無法解除南詔國的威脅,最後不得已昭告天下,誰能夠收復被南詔國佔領的播州等地,朝廷就允許並認命其時代鎮守播州。

一時間,全國各地十幾只軍隊開赴播州,經過多年征戰,最終楊端率領軍隊擊敗南詔國在播州的實力,收復播州,這就有了後來延續七百多年的播州楊氏土司!

由此可見,與南詔國同樣的,大理國同樣擁有超過72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人口超過300萬,軍隊數十萬!與當時的西夏在人口,軍隊規模上不相上下。而大理國境內,同樣是生活著十幾支不同的民族,都是能征善戰的!

也正是看到唐朝末年在與南詔國的戰爭中吃了不少虧,公元971年,趙匡胤南征南漢途經大理國時,鑑於唐朝的失敗,趙匡胤以玉斧劃大渡河為界,說到“此外非吾有也”。

於是,趙匡胤滅掉南漢後便班師回朝,沒有與大理國發生任何不愉快!由此可見,趙匡胤不想重蹈唐王朝的覆轍,也從側面說明,大理國雖小,但也不是輕易就能拿下的!

對此,大家有何看法呢?


Mr這史香


我字多,看我!

趙匡胤平定南方,為何獨獨放過大理?是不敢?還是不想?

北宋建立者趙匡胤雖然通過篡位當上了皇帝,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的功績,在後周滅亡,北宋建立的時候周邊還同時存在著其他比如臨近的後蜀、南平、吳越、南唐等諸多勢力,這些的存在無疑給北宋提供了壓力,所以在建國之後趙匡胤首先要做的就是平定周圍的其他勢力,對於歷代皇帝來說,沒有什麼能比統一天下更加有誘惑力。

趙匡胤本來就是武將出身,最先滅掉最近的後蜀和南平,接著一路南下,先後消滅南方多方勢力,最終統一全國,而趙匡胤率軍南下的最後一站就是大理,當時的北宋軍隊勢不可擋,但是卻在大理停下的腳步,趙匡胤率軍撤退,此後在宋朝再也沒有攻打過大理,而大理跟宋朝也和平相處了近三百年。

按照當時的版圖看的話大理也不過是一個處在邊緣的小國家而已,但是卻在隋朝和唐朝的時候依舊作為一個獨立的版圖存在,如果說隋唐這兩個朝代因為版圖太大而不在乎大理這個小地方的話,北宋當時雖然將近統一了全國,但是北方尚且有遼軍這樣的龐然大物,西方還有吐藩時刻威脅中原,而這時的趙匡胤自然是想擴張自己的勢力,不然也不會南下消滅各路政權了,但是為何到了大理卻停下了腳步呢?是這個歷經三代的獨立版圖有什麼特殊的魅力嗎?

來自北方的威脅從未停止

從當時的版圖來看的話北宋最大的威脅就是來自於北方的金和西夏,這兩個勢力跟北宋邊境接匯,看宋朝的歷史就會發現這幾個國家之間的鬥爭從來沒有停止過,而在趙匡胤南下的時候北方這兩個勢力自然也沒有閒著,頻繁地光顧北宋的邊境進行燒殺搶掠,因為這個原因就有可能導致趙匡胤撤退。

北宋無將南宋無相

這句話完美地詮釋了當時北宋和南宋時期的一個朝廷狀況,在北宋時期名相就有王安石、寇準、趙普等人,可反觀武將,則是寥寥無幾,看南宋,岳飛、孟珙、韓世忠、吳玠等人都是數一數二的名將,但是名相卻沒有幾個,如果非要說一個名相,就是秦檜了,只不過名聲不好但是也有名。

從這中也可以看出北宋是處於一個“重文輕武”的狀態,在這樣的情況下朝廷中能出征的將軍自然少之又少,如果要選擇攻打大理的話,那麼同時就需要面臨兩面對戰的情況,南邊的大理和北方的西夏等,這樣的情況自然對北宋無利,此時選擇退兵也情有可原。

實力不夠

對於趙匡胤為什麼不攻打大理還有人持趙匡胤看不上大理這個地方的說法,其實這種說法根據當時的情況來看是不成立的,因為如果北宋兵強馬壯實力強悍的話就不會選擇去南下征服各個政權了,而是選擇直接北上攻打西夏和其他勢力就行,攻打下這些強大的政權之後,再進攻南方的諸多政權且不是再也不用考慮北方邊境問題,那麼趙匡胤選擇南下的原因就是因為實力不濟,所以如果攻打大理的話就有些得不償失,因為不可能是趙匡胤看不上大理這個地方。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我們可以設計一個假設,就是趙匡胤真的攻打下大理了,我們都知道古代在攻打下一座城池的時候都會留下守城軍,這樣可以防止剛攻打下的城池就被敵人給偷襲了,大理被佔領之後自然是需要大量守城軍的,為什麼說大量呢,因為跟大理接壤的是西方的吐藩勢力,如果留下少量人馬,很快就被偷襲自然也就沒有攻打的意思,而如果真的派出大量守城軍,這對於當時的北宋是非常不利的,而當時北宋對於大理的態度就恰巧如雞肋一般,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結語:也可以從文化方面分析,從《清明上河圖》中就可以瞭解到當時北宋內部的盛世,並且現在所流行的“夜市”就是起源於宋朝,可見當時宋朝的百姓生活指數還是蠻高的,在人人都滿足的情況下,統治者為什麼還要再費事地開拓一個新的疆土呢?

感謝閱讀,如果覺得不錯,關注、點贊,這些隨手之舉,就是您對文青最大的鼓勵和認可。


文青聊史


提起宋朝,給很多人第一印象是宋朝的繁榮我們有目共睹,但是宋朝卻是一個飽受外敵頻率的朝代。

在宋朝建立之初形式還算不錯,自從宋太宗趙光義登上皇位之後,開始實施“重文輕武”政策,這一政策直接給宋朝帶來了軍事力量步步下滑的結果。

而到了宋徽宗時期,那個時候的宋朝早就沒了和北方外敵對抗的實力,只能落得個求和自保的結局。

雖說這種政策導致國家軍事力量不濟,卻讓當年宋朝的文學藝術水平得到的質的提高。不說別人,就連宋徽宗自己都可以稱得上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

當然了,越是這樣國家越是遭到外敵的欺負,最終爆發了靖康之難,北宋國都汴京被攻破,導致宋徽宗和宋欽宗兩位皇帝被俘虜到了金國,北宋也宣告滅亡。

趙匡胤有擴張領土的意願,特別是燕雲十六州。

要知道宋朝建立之初並不是這樣的,宋太祖趙匡胤是一個有著雄才大志之人,無論是謀略還是軍事才能都非常優秀,而且宋太祖在位期間可並沒有實行重文輕武政策,趙匡胤還一心想著要如何收復一直以來還落在外敵手中的燕雲十六州,只不過還沒有等到趙匡胤實現這個夢想,便離奇死亡了。

就實力而言,宋代最有可能擴張的領土是南方的大理國。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金庸先生的小說,特別是在《天龍八部》中,金庸先生正是虛構出來了一個以宋代為背景的武俠小說。

可能很多人都對裡面的大理國印象比較深刻,在小說中大理段氏的武林地位非常高,而大理國在宋朝自然是真實存在的,而在北宋時期,大理國並不屬於宋朝。

雖說小說中大理國被刻畫的非常強大,但是真實的大理國卻非常弱小,無論是北宋還是南宋,大理國的存在感都非常小。

而且大理國也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是段氏皇帝掌權,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真正執掌大理國權力的是世襲的丞相家族高氏。

而宋太祖趙匡胤當年對大理國的態度是這樣的“既不與大理國交往,也不接受大理國的俯首稱臣”,所以說,更不要提宋朝是不是主動出兵大理國了。

那麼為什麼當年趙匡胤對大理國的態度是這樣的呢?而且在之後長達一百多年的時間裡,宋朝對大理國的態度一直都是這樣,甚至還多次拒絕了大理國前來朝供的請求。當年的大理國究竟有什麼殺手鐧呢?

宋代始終對大理不屑一顧,即便大理國主動示好也無濟於事。

其實大理國的出和滅亡一直都是貫穿在整個宋朝的,而後來,宋朝也是不得一直下才和大理國交好的。

到了宋徽宗時期,不但北方的燕雲十六州一直都在外敵的手中,就連宋朝的之前的固有領土祁連山一代也被西夏奪走了,宋朝出產戰馬的地方沒有了,不得一下之下才向大理國開口,真是因為宋朝需要大理國變的馬,所以兩國的關係才有了改善。

而小說中的段譽正是當年宋徽宗冊封的雲南節度使以及大理王。

而且大理國本來就非常貧窮,與其花費了很大功夫打下了大理國,最後不但什麼都沒有撈到,而且還要國庫每年花費巨資用於大理國的賑濟上面,顯然非常不合適。

所以對於大理國的態度,宋朝統治者們一直都是不予理睬。要知道當年宋朝無論是進攻還是防禦的重心都是北方,如果把大量的軍事力量都用於對付大理,北方就會非常空虛,以至於北方強敵趁虛而入。

權衡利弊,南方的大理國既不能出兵,也不能和他們交好,畢竟最後損失得都是宋朝的國力,這也是為什麼宋太祖趙匡胤制定對大理國規章制度的原因。

總之我們都知道兩宋時期雖然經濟上是我國很多朝代都無法相提並論的,但是軍事上卻是非常大的短板,這也是為什麼宋代一直都受到外敵侵略的原因。

在這種前提之下,宋朝的統治者還在安於現狀,只顧享受,特別是宋徽宗時期,而後來我國這位“偉大的藝術家”皇帝和他的兒子都成了亡國之君,導致我國曆史蒙羞。

而大理國和宋朝建交之時正是宋徽宗在位期間,當年的大理國王們幾代人都完不成的使命,終於被段譽完成了。

但是事實上呢,當年的宋代並未如段譽想的那樣,在之後短短十幾年的時間裡,宋朝發生了變故,靖康之難的爆發,導致北宋的滅亡,而大理國和宋朝建交的夢想也再一次破滅。

可想而知,得知這樣的消息之後,段譽也早已對北宋統治者失望至極。自從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宋朝之後,宋朝還算是比較強大的,只不過後來一日不如一日罷了,而當初宋太祖趙匡胤對大理國的政策實屬明智之舉。

說起來,大理國的地理位置和貧窮成了大理國不被宋朝進攻的“殺手鐧”,聽起來總讓人覺得很搞笑。


老兵歷史怪談


導論:

宋朝因為版圖問題,一直被人質疑其是否滿足中原王朝的條件。如果單單從版圖方面去看,北宋更像是五代的延續,根本沒有完成大一統。遼國一直就是與北宋並立的存在。而到了南宋,更是偏安一隅,就剩下南方那一小片地方了。

引言:

回答開始之前,先給大家分享一個歷史故事,就是很多人知道的“宋揮玉斧”。據《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中記載:

翰林學士朱震言:大理國本唐南詔,大中、鹹通間入成都,犯邕管,召兵東方,天下騷動。藝祖皇帝鑑於唐之禍。乃棄越巂諸郡。以大渡河為界,欲寇不能,欲臣不得,最為御戒上策。<strong>

這段記載是“宋揮玉斧”最早的出處。後來明朝的楊慎在《滇載記》中,把這段記載進行了文學加工,變成了我們所熟知的“宋揮玉斧”:

時王全斌既平蜀,欲因兵威取滇以圖進於上,太祖鑑唐之禍基於南詔,以王斧畫大渡河曰:此外非吾有也。由是,雲南三百年不通中國,段氏得以睨臨僰爨以長世焉。素順十七年,改元明正。死,偽諡應道皇帝,傳子素英。

對於宋太祖趙匡胤輕而易舉就可以拿下大理國,可他卻放棄了這片土地,到底是為什麼呢?

分析:

  • 宋太祖統一全國的順序:

宋太祖之所以能夠統一全國,結束五代十國的紛亂局面,必須要感謝王樸。無論是宋太祖趙匡胤,還是周世宗柴榮,他們的作戰順序都是依照王樸的《平邊策》來進行的:

奔走之間,可以知彼之虛實,眾之強弱,攻虛擊弱,則所向無前矣。攻虛擊弱之法,不必大舉,但以輕兵撓之。南人懦怯,知我師入其地,必大發以來應;數大發則民困而國竭,一不大發,則我可乘虛而取利。彼竭我利,則江北諸州,乃國家之所有也。既得江北,則用彼之民,揚我之兵,江之南亦不難平之也。如此則用力少而收功多。得吳則桂、廣皆為內臣,岷、蜀可飛書而召之。若其不至,則四面並進,席捲而蜀平矣。吳、蜀平,幽州亦望風而至。惟幷州為必死之寇,不可以恩信誘,必須以強兵攻之。然彼自高平之敗,力已竭,氣已喪,不足以為邊患,可為後圖。

王樸的《平邊策》中提出,統一國家要先南後北,先易後難。我們看一下趙匡胤的統一順序就可以得知,他幾乎是按照《平邊策》中所規劃的那樣完成國家統一的。

  1. 公元962年到公元963年,趙匡胤以“假道滅虢”的方略,出師湖南、假道荊渚,俘虜武平軍節度使周保權,解決了荊、湖。

  2. 公元964,趙匡胤派王全斌和劉廷讓兩路出兵,進攻後蜀。最終於公元965年兵臨成都,後蜀國主孟昶投降。

  3. 後蜀滅亡後,吳越、南唐紛紛表示投降。只有南漢政權的劉鋹依舊頑抗。趙匡胤於公元970年派潘美出兵南漢。公元971年,攻陷興王府,劉鋹投降,南漢滅亡。

  4. 公元974年趙匡胤派大將曹彬、潘美兵法南唐,於公元975年攻破江寧,南唐後主李煜投降,南唐滅亡。自此,南方算是完全的平定下來了。

  • 趙匡胤為什麼不拿下大理的幾種可能性:
  1. 無論是《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中還是《滇載記》中對此都有過講述。鑑於唐朝的經驗教訓,大理(唐朝是叫南詔)經常的叛亂,中央政府想要徹底平定又難度很大。為了解決管理上的難度,宋太祖乾脆放棄這塊土地,以大渡河為界,宋朝也不打大理,大理也別進犯宋朝,和平共處,互不侵犯。

  2. 看《滇載記》中記載,我們知道會發現,“宋揮玉斧”這件事是發生在王全斌滅蜀之後。如果這段時間記載沒有問題,那麼當時發生的一件事也是導致北宋沒有拿下大理的可能之一。王全斌滅蜀之後,在蜀地搶奪、濫殺,引發蜀人的再一次反抗。而真正的完全平定蜀亂一直到乾德五年也就是公元967年才徹底完成。為了平定蜀亂宋朝耗費了大量的經歷,耽誤了拿下大理的最佳時間。

  3. 宋朝成立之後,除了南方各國需要平定之外,北方的北漢政權也是威脅之一。《平邊策》中也提出來了,幷州(也就是北漢)是必須要靠打才行的。在967年蜀地叛亂平定後,發生了一件大事,遠比大理重要的事。公元968年,北漢國主劉承鈞死了,北漢首席大臣郭無為謀殺了劉承鈞的繼承人劉繼恩,北漢陷入了混亂。於此同時,郭無為還向趙匡胤表示,要裡應外合助趙匡胤拿下北漢。對於宋朝來說,北漢遠比大理要重要的多。於是,趙匡胤就把兵力投向了北漢戰場。

  4. 公元968年,大理國主致書趙匡胤希望能兩國交好。大理國既然能致書趙匡胤表示兩國交好,對於趙匡胤而言也可以避免戰爭。當然了,趙匡胤之所以能夠答應大理交好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宋朝的國力不夠,無法進行對北漢與大理的兩線作戰。

結論:

於趙匡胤而言,他是開國之君,之所以不拿下大理絕不可能是因為不敢。說到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宋朝的國力不足,在敵人環繞的情況下,沒有足夠的實力來拿下大理。對於宋朝當時的國力,拿下大理沒有後人想像的那麼輕鬆,畢竟大理路途遙遠,打大理是勞師遠征。蜀地又平定不久,不能成為宋朝攻打大理的有效支點。

此外,最有機會拿下大理的時間就是王全斌滅蜀之後。但王全斌後來的行為引發了蜀地的暴亂,耽誤了時間。平定了蜀亂之後又要投入兵力去解決北漢的問題。再加之大理國主的主動示好,宋太祖也正好藉此表現一下自己的大度,就放棄了大理這塊土地。

畫外音:

宋太祖的才略,亦和周世宗不相上下,或者還要穩健些。這是史學大家呂思勉先生對宋太祖的評價。近年來不知什麼緣故,有些人把周世宗柴榮拔高到了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程度,而去刻意的貶低宋太祖。

其實,這是不客觀的。宋太祖無論是通過什麼手法而當的皇帝,但他終結五代亂世,恢復天下太平這一功績都是容不得抹殺的。對於百姓而言,皇帝是遙不可及的,只有太平才是最真實的。


再言春秋


首先,不是不敢出兵,是不能出兵,西南地區局勢穩定,沒有威脅,雲貴高原多山,征服這個地方沒有多大收益。

其次,北宋的主要威脅在北方,北方的西夏和金是宋的主要威脅,如果北宋出兵大理,北方遊牧民族趁機南下,後果可想而知。

再者,宋人文人治國,且宋財大氣粗,基本國策就是花錢買太平,並沒有征服別國的慾望與動機。

北宋是個非常奇特和發展不平衡的時代。一方面,北宋雖然擁有龐大的軍隊,但軍事實力不強,與遼國和西夏對抗時長期處於劣勢。經濟上雖然十分繁榮,但北宋政府經常國庫空虛,入不敷出。由於北宋在軍事上“積弱”,在經濟上“積貧”,被歷史學家視為“中國歷史上最貧弱的一個朝代”。





得勝影視開拓者


首先,北宋並不一定可以輕鬆拿下大理,恰恰是吸取了唐朝天寶年間徵南詔失利的教訓才沒有對大理用兵。北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大將王全斌滅後蜀,請求繼續西進滅掉大理。太祖趙匡胤考慮唐徵南詔失敗的前車之鑑,用玉斧以大渡河為界畫了一條線,大渡河以東歸大宋,以西歸大理。由此為宋和大理的關係定下了基調,終兩宋十八帝317年的歷史,兩國基本保持了和平相處的友好關係。

其次,大理地處西陲,屬於化外之地,歷來不是中原王朝開疆拓土的首選,況且中原地區尚有遼,西夏等割據政權,北伐,恢復中原故土才是北宋用兵的主要方向。

最後,也是最為根本的一點,北宋實力使然。北宋雖然以武立國,但開國以後適應重文抑武的國策,文教興盛,武力衰弱。經歷太宗年間的雍熙北伐失敗之後,幾乎失去了統一中原的雄心,而西夏和遼的威脅也成為宋王朝的心腹大患。而大理卻一直保持著對宋的友好關係,稱臣納貢。因此宋實在沒精力也沒必要對大理用兵。


古亳笑笑生


誰說大理可以輕鬆拿下了

大理絕對無法輕鬆拿下。說起大理,其主要面積就是現在的雲貴一代,在古代,這裡絕對不是一個可以輕鬆拿下的地方。

這塊地方,與中原早有交集,彼此之間也有過不少的戰爭。戰國到漢的滇國、夜郎;唐代的南詔、宋代的大理;

說這裡不能輕鬆拿下,主要有幾個因素:

1. 少數民族眾多,現在的雲貴也是如此,少數民族眾多,在當時更是,漢人的人口是絕對的少數,所以即便南下也很難有效的進行管控。這也是為什麼諸葛亮採用七擒孟獲的方式,就是為了收服當地的首領,而非自己進行管理。

2.當地採取土司制度,難以改變。在古代,南方少數民族一直是採取土司制度,其實就是國中之國,不光光是雲貴,就連四川、湖南、廣西這樣版圖內的地方,都有眾多近乎獨立的土司。這些土司等於當地的土皇帝,傳承很多都是幾百年,經歷數個朝代,彼此聯姻根基深厚,難以撼動,你就算佔據了這裡,無法改土歸流,也無法真正控制這片土地。而實際上不光是宋,後邊的元明就算佔據了,也沒有實現改土歸流,仍然是土司管理,最終還是在清雍正年間完成的改土歸流,所以佔據了這些土地,實際所得不高。

3. 地形,雲貴高原,道路難行,哪怕現在也是如此,去掉很多現代的橋樑,很多地形都類似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要,看得到對面,走上一兩天也是常事。在這樣的地方開戰,大兵團的優勢很難展開,而後勤補給又拉得過長,少數民族可以依託地形進行打擊。在加上南方水土不服與瘟疫的情況,所以絕對不是說想收復就能收復的。這個可以參考北宋狄青平叛隴志高,在廣西打的那一戰,而那只是一個土司的叛亂,絕對沒有大理的底蘊。明朝萬曆三大徵的平播之戰,也可以做一個參考,這也僅僅只是一個土司的謀反。事實上後來南宋在四川對抗蒙古使得蒙古吃虧不少,基本就是這樣的打法。山間小路,大部隊無法展開,而揹負弓弩長刀的士兵夜間從林中呼嘯而來,四面攻擊,之後又瞬間遠去。

4.得不償失,戰爭的關鍵,無外乎獲取利益。為什麼北方少數民族南下多,而南方北進少,就因為南方富有,北方窮,對於南方來說,北進佔據草原沒有什麼利益可以獲得的。在當時雲貴的大理同樣如此,山多、石頭多,缺乏大規模易於種植的良田,而建立在險要處的山寨,哪怕就是幾百上千人,也不是輕易可以攻下的,攻打這樣的地方,損失和收益不成正比。為什麼從秦朝開始,就在進行的改土歸流,歷朝歷代,都沒有完全成功,反而是秦朝雍正完成了,這不是說雍正強於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而是說雍正時期,玉米、紅薯、土豆等農作物已經大規模引入並種植,這使得原本土司手裡不是很好的田地(或者說不適合水稻、小麥)等種植的田地也有了價值,也就是說奪取這些土地付出的代價小於土地的價值了,土地因為可以耕作新的農作物而升值了,所以說才完成的。

所以宋絕對沒有可能,能輕鬆拿下佔據地利的大理。


葉飄刀


簡單來說,拿下大理並不輕鬆,好處也少,所以趙匡胤沒有出兵。

大理國,是10世紀中葉到13世紀中葉存在於我國西南地區的一個政權,算起來,她的建立與北宋頗為相似。

自從唐朝滅亡,各地方藩鎮再無顧忌,稱王的稱王,稱帝的稱帝,你方唱罷我登場,打得是昏天黑地,是為五代十國。與此同時,西南地區同樣陷入連年戰亂。

在此之前,西南地區的南詔政權幾度跟唐朝掰手腕,還有過攻陷成都外城的輝煌戰績,但當唐朝陷入藩鎮內亂之時,南詔也走向了末路,先後被大長和國、大天興國和大義寧國等政權取代。

這些政權的存在時間跟五代差不多,很短,只不過他們只搞了三代就碰到了終結者段思平,937年,段思平攻滅大義寧國,建立大理國。

西南地區安穩下來了,中原卻還要亂上二三十年,當宋太祖趙匡胤帶著他的宋軍進行統一戰爭之時,段思平已然作古,不過他的政權卻必須要面對北宋這一王朝的到來。

966年,北宋攻滅後蜀,將大理變成了自己的鄰國,如何處理與這個鄰國的關係?滅蜀大將王全斌提議攻而滅之,宋太祖拒絕了這個提議,明確表示自己對大理沒有興趣。

“帝鑑唐天寶之禍起於南詔,以玉斧劃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吾有也’。”

事實上,並非歷代王朝都對西南地區有著開拓的興趣,自漢武帝通西南夷起,這片土地納入中原王朝的統治,但一直統治薄弱,需要依靠當地豪族。到了南北朝時期,南朝疲於應對北朝,尤其是南朝後期接連丟失蜀地和交趾的控制權,與西南地區的聯繫基本斷了。

到了唐初,西南地區存在六詔,最南的蒙舍詔又被稱為南詔。在唐朝扶持下,南詔一統六詔,在西南地區牽制吐蕃,不過強大起來的南詔也不安分,打著打著就把矛頭轉向了唐朝,唐朝數次攻伐,竟是敗多勝少,差點連成都城都丟了。

現如今,南詔已經被大理取而代之且休養了好些年,而北宋尚未統一,國力尚不如唐朝,若是與大理開戰,勝負都難料,哪來的容易一說?

此外,北宋的主要目標一直是恢復“漢唐舊疆”,大理國在這個目標處於很次要的位置,在她的前面排著幽雲十六州、河湟地區、交趾等等,甚至以唐朝的標準,大理國壓根就不在這個目標裡面。

這裡我們可以拿交趾做個比較,交趾在秦至唐都由中原王朝直接管轄,五代時獨立建國,北宋攻滅南漢(在今兩廣的政權)後,滿門心思想要攻滅交趾,可惜兩次出兵均以失敗告終。

就這樣,北宋並不願意承認交趾獨立了,一直沒有冊封國王的封號,而是代以交趾郡王到南平王,死後追封南越王的三級晉升制度,北宋人提起交趾時依舊說它“乃漢唐郡縣”、“本交州內地,實吾藩鎮”。

與對交趾熱情的態度不同,北宋跟大理的關係非常冷淡,簡直就不像是鄰國。一直到1055年,北宋建國都快一百年了才第一次派出使者前往大理,原因是聽說反賊儂智高逃入大理,派人去要。大理國與兩宋歷史重疊很長,但宋朝真正冊封大理國王僅有宋徽宗時期的段和譽(段譽的原型)一例,而能夠冊封國王,也說明了在北宋心目中,大理國跟交趾的地位完全不同。

話說回來,北宋政策的內收是在宋太宗雍熙北伐失敗後的事,就宋太祖時期而言,未必沒有攻滅大理的想法,只是與南唐、南漢、北漢這些政權相比,要靠後很多。要知道,皇帝說的話就跟紙一樣,說不算數就不算數,後周世宗曾說過讓南唐永做附庸,但我們知道,他只是死的早,多活幾年南唐必定亡於後周。

北宋也一樣,如果能恢復漢唐舊疆,像漢武帝那樣北伐草原、西通西域、開拓西南的志向自然而然就會出現在皇帝的心頭,只可惜北宋根本就沒恢復。


平沙趣說歷史


趙官家陳橋兵變以非法手段奪得政權,志圖維穩,無意北征燕雲十六州,更無暇南圖古滇及南詔。更擔心他人效法其“黃袍加身”奪去皇位。故以“杯酒釋兵權”的謀略解除重權武將石守信等人的兵權。重文輕武,文治天下。滿足於中原局布統一的偏安局面,也姑息了北遼和南詔的偏安!在他看來,當年花些錢,送些布帛給番幫,讓他們老實待著,大家相安無事,則天下大平,江山穩固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