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是北宋唯一可以轻松拿下的一块领土,为何赵匡胤不敢出兵?

老兵历史怪谈


首先我说一下题主的问题有点瑕疵,大理并不是可以轻松拿下。我认为赵匡胤不拿下大理有三点原因。

第一大理并不是不堪一击而是比较强悍。最开始在大理地区有六诏,唐朝扶持南诏作为在西南边疆的代理人。南诏陆续吞并了其他五诏,统一了洱海地区。由于当时大唐的主要敌人是西部的吐蕃,而南诏作为一个战略缓冲区,自然的到了重视。渐渐地,就把狼养大了。有了实力之后也不再愿意听从唐朝的号令,最终在天宝年间与唐朝爆发了两次军事冲突,前后动用了20万大唐的兵力,但是大理最终击败唐军,彻底摆脱了唐朝的控制。在接近长达三百多年的立国时间内,也让大理国力十分雄厚,疆域包括云南、四川的西南地区、贵州的西部地区还有缅甸的一些地区,范围十分广泛,这也让赵匡胤心里十分忌惮。而此时的北宋刚刚建立5年,全国的兵力只有19.3万人,以大唐的国力都打不赢的战争,赵匡胤心理明白根本没有必要对西南用兵。

第二点当时的战略中心不在西南,而在北方,心心念念要恢复的燕云十六州,那里才是国家的重点方向。当时国家的重点防线在北方。北方的北汉、契丹以及西北的西夏也在不久之后独立。在没有拿下燕云十六州的以及河套地区的天然屏障的的情况下,是不会蠢到先对西南用兵打一场艰苦的持久战。

第三云贵地区民风彪悍而且穷山恶水多刁民,天无三日晴、人无三纹银、地无三里平。与中原文化相差极大,首先军事占领耗费比较大,即使占领了管理起来也很不方便耗费的精力和金钱也是比较大的而且相应的收入也比较少,如此不合算的买卖自然赵匡胤不会做。说句后话最后虽然神宗年代开疆拓土,最后过了几十年兼并了大理,但是没过多久也被金人攻破开封。


岩芋


很明显,赵匡胤就是个傻子,低能儿!因为只有傻子才会对一块能够轻松拿下的疆域不为所动!

但纵观历史,我们所了解的赵匡胤并不是傻子,低能儿,而是一个能征善战,有勇有谋的帝王,由此可见,大理国或许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就能被北宋啃下的骨头!

只能说,大理国是当时北宋所面对的如西夏,辽国,吐蕃等国中,实力最弱小的一个,但是,虽是如此,大理国却也不是轻松就能拿下的软柿子!

这里,简单的举个例子,大理国的前身——南诏国!

南诏国曾在唐朝中后期频繁入侵中原,最远的一次甚至深入四川平原,兵锋直指成都!南诏国的频繁入侵,给原本就已经摇摇欲坠的大唐帝国带来巨大的威胁!贵州多地落入南诏国手中!

为此,为了收复失地,唐王朝多次派兵与南诏国作战,都无法解除南诏国的威胁,最后不得已昭告天下,谁能够收复被南诏国占领的播州等地,朝廷就允许并认命其时代镇守播州。

一时间,全国各地十几只军队开赴播州,经过多年征战,最终杨端率领军队击败南诏国在播州的实力,收复播州,这就有了后来延续七百多年的播州杨氏土司!

由此可见,与南诏国同样的,大理国同样拥有超过72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人口超过300万,军队数十万!与当时的西夏在人口,军队规模上不相上下。而大理国境内,同样是生活着十几支不同的民族,都是能征善战的!

也正是看到唐朝末年在与南诏国的战争中吃了不少亏,公元971年,赵匡胤南征南汉途经大理国时,鉴于唐朝的失败,赵匡胤以玉斧划大渡河为界,说到“此外非吾有也”。

于是,赵匡胤灭掉南汉后便班师回朝,没有与大理国发生任何不愉快!由此可见,赵匡胤不想重蹈唐王朝的覆辙,也从侧面说明,大理国虽小,但也不是轻易就能拿下的!

对此,大家有何看法呢?


Mr这史香


我字多,看我!

赵匡胤平定南方,为何独独放过大理?是不敢?还是不想?

北宋建立者赵匡胤虽然通过篡位当上了皇帝,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的功绩,在后周灭亡,北宋建立的时候周边还同时存在着其他比如临近的后蜀、南平、吴越、南唐等诸多势力,这些的存在无疑给北宋提供了压力,所以在建国之后赵匡胤首先要做的就是平定周围的其他势力,对于历代皇帝来说,没有什么能比统一天下更加有诱惑力。

赵匡胤本来就是武将出身,最先灭掉最近的后蜀和南平,接着一路南下,先后消灭南方多方势力,最终统一全国,而赵匡胤率军南下的最后一站就是大理,当时的北宋军队势不可挡,但是却在大理停下的脚步,赵匡胤率军撤退,此后在宋朝再也没有攻打过大理,而大理跟宋朝也和平相处了近三百年。

按照当时的版图看的话大理也不过是一个处在边缘的小国家而已,但是却在隋朝和唐朝的时候依旧作为一个独立的版图存在,如果说隋唐这两个朝代因为版图太大而不在乎大理这个小地方的话,北宋当时虽然将近统一了全国,但是北方尚且有辽军这样的庞然大物,西方还有吐藩时刻威胁中原,而这时的赵匡胤自然是想扩张自己的势力,不然也不会南下消灭各路政权了,但是为何到了大理却停下了脚步呢?是这个历经三代的独立版图有什么特殊的魅力吗?

来自北方的威胁从未停止

从当时的版图来看的话北宋最大的威胁就是来自于北方的金和西夏,这两个势力跟北宋边境接汇,看宋朝的历史就会发现这几个国家之间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而在赵匡胤南下的时候北方这两个势力自然也没有闲着,频繁地光顾北宋的边境进行烧杀抢掠,因为这个原因就有可能导致赵匡胤撤退。

北宋无将南宋无相

这句话完美地诠释了当时北宋和南宋时期的一个朝廷状况,在北宋时期名相就有王安石、寇准、赵普等人,可反观武将,则是寥寥无几,看南宋,岳飞、孟珙、韩世忠、吴玠等人都是数一数二的名将,但是名相却没有几个,如果非要说一个名相,就是秦桧了,只不过名声不好但是也有名。

从这中也可以看出北宋是处于一个“重文轻武”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廷中能出征的将军自然少之又少,如果要选择攻打大理的话,那么同时就需要面临两面对战的情况,南边的大理和北方的西夏等,这样的情况自然对北宋无利,此时选择退兵也情有可原。

实力不够

对于赵匡胤为什么不攻打大理还有人持赵匡胤看不上大理这个地方的说法,其实这种说法根据当时的情况来看是不成立的,因为如果北宋兵强马壮实力强悍的话就不会选择去南下征服各个政权了,而是选择直接北上攻打西夏和其他势力就行,攻打下这些强大的政权之后,再进攻南方的诸多政权且不是再也不用考虑北方边境问题,那么赵匡胤选择南下的原因就是因为实力不济,所以如果攻打大理的话就有些得不偿失,因为不可能是赵匡胤看不上大理这个地方。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假设,就是赵匡胤真的攻打下大理了,我们都知道古代在攻打下一座城池的时候都会留下守城军,这样可以防止刚攻打下的城池就被敌人给偷袭了,大理被占领之后自然是需要大量守城军的,为什么说大量呢,因为跟大理接壤的是西方的吐藩势力,如果留下少量人马,很快就被偷袭自然也就没有攻打的意思,而如果真的派出大量守城军,这对于当时的北宋是非常不利的,而当时北宋对于大理的态度就恰巧如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结语:也可以从文化方面分析,从《清明上河图》中就可以了解到当时北宋内部的盛世,并且现在所流行的“夜市”就是起源于宋朝,可见当时宋朝的百姓生活指数还是蛮高的,在人人都满足的情况下,统治者为什么还要再费事地开拓一个新的疆土呢?

感谢阅读,如果觉得不错,关注、点赞,这些随手之举,就是您对文青最大的鼓励和认可。


文青聊史


提起宋朝,给很多人第一印象是宋朝的繁荣我们有目共睹,但是宋朝却是一个饱受外敌频率的朝代。

在宋朝建立之初形式还算不错,自从宋太宗赵光义登上皇位之后,开始实施“重文轻武”政策,这一政策直接给宋朝带来了军事力量步步下滑的结果。

而到了宋徽宗时期,那个时候的宋朝早就没了和北方外敌对抗的实力,只能落得个求和自保的结局。

虽说这种政策导致国家军事力量不济,却让当年宋朝的文学艺术水平得到的质的提高。不说别人,就连宋徽宗自己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

当然了,越是这样国家越是遭到外敌的欺负,最终爆发了靖康之难,北宋国都汴京被攻破,导致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位皇帝被俘虏到了金国,北宋也宣告灭亡。

赵匡胤有扩张领土的意愿,特别是燕云十六州。

要知道宋朝建立之初并不是这样的,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个有着雄才大志之人,无论是谋略还是军事才能都非常优秀,而且宋太祖在位期间可并没有实行重文轻武政策,赵匡胤还一心想着要如何收复一直以来还落在外敌手中的燕云十六州,只不过还没有等到赵匡胤实现这个梦想,便离奇死亡了。

就实力而言,宋代最有可能扩张的领土是南方的大理国。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金庸先生的小说,特别是在《天龙八部》中,金庸先生正是虚构出来了一个以宋代为背景的武侠小说。

可能很多人都对里面的大理国印象比较深刻,在小说中大理段氏的武林地位非常高,而大理国在宋朝自然是真实存在的,而在北宋时期,大理国并不属于宋朝。

虽说小说中大理国被刻画的非常强大,但是真实的大理国却非常弱小,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大理国的存在感都非常小。

而且大理国也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是段氏皇帝掌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真正执掌大理国权力的是世袭的丞相家族高氏。

而宋太祖赵匡胤当年对大理国的态度是这样的“既不与大理国交往,也不接受大理国的俯首称臣”,所以说,更不要提宋朝是不是主动出兵大理国了。

那么为什么当年赵匡胤对大理国的态度是这样的呢?而且在之后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宋朝对大理国的态度一直都是这样,甚至还多次拒绝了大理国前来朝供的请求。当年的大理国究竟有什么杀手锏呢?

宋代始终对大理不屑一顾,即便大理国主动示好也无济于事。

其实大理国的出和灭亡一直都是贯穿在整个宋朝的,而后来,宋朝也是不得一直下才和大理国交好的。

到了宋徽宗时期,不但北方的燕云十六州一直都在外敌的手中,就连宋朝的之前的固有领土祁连山一代也被西夏夺走了,宋朝出产战马的地方没有了,不得一下之下才向大理国开口,真是因为宋朝需要大理国变的马,所以两国的关系才有了改善。

而小说中的段誉正是当年宋徽宗册封的云南节度使以及大理王。

而且大理国本来就非常贫穷,与其花费了很大功夫打下了大理国,最后不但什么都没有捞到,而且还要国库每年花费巨资用于大理国的赈济上面,显然非常不合适。

所以对于大理国的态度,宋朝统治者们一直都是不予理睬。要知道当年宋朝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的重心都是北方,如果把大量的军事力量都用于对付大理,北方就会非常空虚,以至于北方强敌趁虚而入。

权衡利弊,南方的大理国既不能出兵,也不能和他们交好,毕竟最后损失得都是宋朝的国力,这也是为什么宋太祖赵匡胤制定对大理国规章制度的原因。

总之我们都知道两宋时期虽然经济上是我国很多朝代都无法相提并论的,但是军事上却是非常大的短板,这也是为什么宋代一直都受到外敌侵略的原因。

在这种前提之下,宋朝的统治者还在安于现状,只顾享受,特别是宋徽宗时期,而后来我国这位“伟大的艺术家”皇帝和他的儿子都成了亡国之君,导致我国历史蒙羞。

而大理国和宋朝建交之时正是宋徽宗在位期间,当年的大理国王们几代人都完不成的使命,终于被段誉完成了。

但是事实上呢,当年的宋代并未如段誉想的那样,在之后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宋朝发生了变故,靖康之难的爆发,导致北宋的灭亡,而大理国和宋朝建交的梦想也再一次破灭。

可想而知,得知这样的消息之后,段誉也早已对北宋统治者失望至极。自从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宋朝还算是比较强大的,只不过后来一日不如一日罢了,而当初宋太祖赵匡胤对大理国的政策实属明智之举。

说起来,大理国的地理位置和贫穷成了大理国不被宋朝进攻的“杀手锏”,听起来总让人觉得很搞笑。


老兵历史怪谈


导论:

宋朝因为版图问题,一直被人质疑其是否满足中原王朝的条件。如果单单从版图方面去看,北宋更像是五代的延续,根本没有完成大一统。辽国一直就是与北宋并立的存在。而到了南宋,更是偏安一隅,就剩下南方那一小片地方了。

引言:

回答开始之前,先给大家分享一个历史故事,就是很多人知道的“宋挥玉斧”。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记载:

翰林学士朱震言:大理国本唐南诏,大中、咸通间入成都,犯邕管,召兵东方,天下骚动。艺祖皇帝鉴于唐之祸。乃弃越巂诸郡。以大渡河为界,欲寇不能,欲臣不得,最为御戒上策。<strong>

这段记载是“宋挥玉斧”最早的出处。后来明朝的杨慎在《滇载记》中,把这段记载进行了文学加工,变成了我们所熟知的“宋挥玉斧”:

时王全斌既平蜀,欲因兵威取滇以图进于上,太祖鉴唐之祸基于南诏,以王斧画大渡河曰:此外非吾有也。由是,云南三百年不通中国,段氏得以睨临僰爨以长世焉。素顺十七年,改元明正。死,伪谥应道皇帝,传子素英。

对于宋太祖赵匡胤轻而易举就可以拿下大理国,可他却放弃了这片土地,到底是为什么呢?

分析:

  • 宋太祖统一全国的顺序:

宋太祖之所以能够统一全国,结束五代十国的纷乱局面,必须要感谢王朴。无论是宋太祖赵匡胤,还是周世宗柴荣,他们的作战顺序都是依照王朴的《平边策》来进行的:

奔走之间,可以知彼之虚实,众之强弱,攻虚击弱,则所向无前矣。攻虚击弱之法,不必大举,但以轻兵挠之。南人懦怯,知我师入其地,必大发以来应;数大发则民困而国竭,一不大发,则我可乘虚而取利。彼竭我利,则江北诸州,乃国家之所有也。既得江北,则用彼之民,扬我之兵,江之南亦不难平之也。如此则用力少而收功多。得吴则桂、广皆为内臣,岷、蜀可飞书而召之。若其不至,则四面并进,席卷而蜀平矣。吴、蜀平,幽州亦望风而至。惟并州为必死之寇,不可以恩信诱,必须以强兵攻之。然彼自高平之败,力已竭,气已丧,不足以为边患,可为后图。

王朴的《平边策》中提出,统一国家要先南后北,先易后难。我们看一下赵匡胤的统一顺序就可以得知,他几乎是按照《平边策》中所规划的那样完成国家统一的。

  1. 公元962年到公元963年,赵匡胤以“假道灭虢”的方略,出师湖南、假道荆渚,俘虏武平军节度使周保权,解决了荆、湖。

  2. 公元964,赵匡胤派王全斌和刘廷让两路出兵,进攻后蜀。最终于公元965年兵临成都,后蜀国主孟昶投降。

  3. 后蜀灭亡后,吴越、南唐纷纷表示投降。只有南汉政权的刘鋹依旧顽抗。赵匡胤于公元970年派潘美出兵南汉。公元971年,攻陷兴王府,刘鋹投降,南汉灭亡。

  4. 公元974年赵匡胤派大将曹彬、潘美兵法南唐,于公元975年攻破江宁,南唐后主李煜投降,南唐灭亡。自此,南方算是完全的平定下来了。

  • 赵匡胤为什么不拿下大理的几种可能性:
  1. 无论是《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还是《滇载记》中对此都有过讲述。鉴于唐朝的经验教训,大理(唐朝是叫南诏)经常的叛乱,中央政府想要彻底平定又难度很大。为了解决管理上的难度,宋太祖干脆放弃这块土地,以大渡河为界,宋朝也不打大理,大理也别进犯宋朝,和平共处,互不侵犯。

  2. 看《滇载记》中记载,我们知道会发现,“宋挥玉斧”这件事是发生在王全斌灭蜀之后。如果这段时间记载没有问题,那么当时发生的一件事也是导致北宋没有拿下大理的可能之一。王全斌灭蜀之后,在蜀地抢夺、滥杀,引发蜀人的再一次反抗。而真正的完全平定蜀乱一直到乾德五年也就是公元967年才彻底完成。为了平定蜀乱宋朝耗费了大量的经历,耽误了拿下大理的最佳时间。

  3. 宋朝成立之后,除了南方各国需要平定之外,北方的北汉政权也是威胁之一。《平边策》中也提出来了,并州(也就是北汉)是必须要靠打才行的。在967年蜀地叛乱平定后,发生了一件大事,远比大理重要的事。公元968年,北汉国主刘承钧死了,北汉首席大臣郭无为谋杀了刘承钧的继承人刘继恩,北汉陷入了混乱。于此同时,郭无为还向赵匡胤表示,要里应外合助赵匡胤拿下北汉。对于宋朝来说,北汉远比大理要重要的多。于是,赵匡胤就把兵力投向了北汉战场。

  4. 公元968年,大理国主致书赵匡胤希望能两国交好。大理国既然能致书赵匡胤表示两国交好,对于赵匡胤而言也可以避免战争。当然了,赵匡胤之所以能够答应大理交好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宋朝的国力不够,无法进行对北汉与大理的两线作战。

结论:

于赵匡胤而言,他是开国之君,之所以不拿下大理绝不可能是因为不敢。说到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宋朝的国力不足,在敌人环绕的情况下,没有足够的实力来拿下大理。对于宋朝当时的国力,拿下大理没有后人想像的那么轻松,毕竟大理路途遥远,打大理是劳师远征。蜀地又平定不久,不能成为宋朝攻打大理的有效支点。

此外,最有机会拿下大理的时间就是王全斌灭蜀之后。但王全斌后来的行为引发了蜀地的暴乱,耽误了时间。平定了蜀乱之后又要投入兵力去解决北汉的问题。再加之大理国主的主动示好,宋太祖也正好借此表现一下自己的大度,就放弃了大理这块土地。

画外音:

宋太祖的才略,亦和周世宗不相上下,或者还要稳健些。这是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对宋太祖的评价。近年来不知什么缘故,有些人把周世宗柴荣拔高到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程度,而去刻意的贬低宋太祖。

其实,这是不客观的。宋太祖无论是通过什么手法而当的皇帝,但他终结五代乱世,恢复天下太平这一功绩都是容不得抹杀的。对于百姓而言,皇帝是遥不可及的,只有太平才是最真实的。


再言春秋


首先,不是不敢出兵,是不能出兵,西南地区局势稳定,没有威胁,云贵高原多山,征服这个地方没有多大收益。

其次,北宋的主要威胁在北方,北方的西夏和金是宋的主要威胁,如果北宋出兵大理,北方游牧民族趁机南下,后果可想而知。

再者,宋人文人治国,且宋财大气粗,基本国策就是花钱买太平,并没有征服别国的欲望与动机。

北宋是个非常奇特和发展不平衡的时代。一方面,北宋虽然拥有庞大的军队,但军事实力不强,与辽国和西夏对抗时长期处于劣势。经济上虽然十分繁荣,但北宋政府经常国库空虚,入不敷出。由于北宋在军事上“积弱”,在经济上“积贫”,被历史学家视为“中国历史上最贫弱的一个朝代”。





得胜影视开拓者


首先,北宋并不一定可以轻松拿下大理,恰恰是吸取了唐朝天宝年间征南诏失利的教训才没有对大理用兵。北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大将王全斌灭后蜀,请求继续西进灭掉大理。太祖赵匡胤考虑唐征南诏失败的前车之鉴,用玉斧以大渡河为界画了一条线,大渡河以东归大宋,以西归大理。由此为宋和大理的关系定下了基调,终两宋十八帝317年的历史,两国基本保持了和平相处的友好关系。

其次,大理地处西陲,属于化外之地,历来不是中原王朝开疆拓土的首选,况且中原地区尚有辽,西夏等割据政权,北伐,恢复中原故土才是北宋用兵的主要方向。

最后,也是最为根本的一点,北宋实力使然。北宋虽然以武立国,但开国以后适应重文抑武的国策,文教兴盛,武力衰弱。经历太宗年间的雍熙北伐失败之后,几乎失去了统一中原的雄心,而西夏和辽的威胁也成为宋王朝的心腹大患。而大理却一直保持着对宋的友好关系,称臣纳贡。因此宋实在没精力也没必要对大理用兵。


古亳笑笑生


谁说大理可以轻松拿下了

大理绝对无法轻松拿下。说起大理,其主要面积就是现在的云贵一代,在古代,这里绝对不是一个可以轻松拿下的地方。

这块地方,与中原早有交集,彼此之间也有过不少的战争。战国到汉的滇国、夜郎;唐代的南诏、宋代的大理;

说这里不能轻松拿下,主要有几个因素:

1. 少数民族众多,现在的云贵也是如此,少数民族众多,在当时更是,汉人的人口是绝对的少数,所以即便南下也很难有效的进行管控。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采用七擒孟获的方式,就是为了收服当地的首领,而非自己进行管理。

2.当地采取土司制度,难以改变。在古代,南方少数民族一直是采取土司制度,其实就是国中之国,不光光是云贵,就连四川、湖南、广西这样版图内的地方,都有众多近乎独立的土司。这些土司等于当地的土皇帝,传承很多都是几百年,经历数个朝代,彼此联姻根基深厚,难以撼动,你就算占据了这里,无法改土归流,也无法真正控制这片土地。而实际上不光是宋,后边的元明就算占据了,也没有实现改土归流,仍然是土司管理,最终还是在清雍正年间完成的改土归流,所以占据了这些土地,实际所得不高。

3. 地形,云贵高原,道路难行,哪怕现在也是如此,去掉很多现代的桥梁,很多地形都类似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看得到对面,走上一两天也是常事。在这样的地方开战,大兵团的优势很难展开,而后勤补给又拉得过长,少数民族可以依托地形进行打击。在加上南方水土不服与瘟疫的情况,所以绝对不是说想收复就能收复的。这个可以参考北宋狄青平叛陇志高,在广西打的那一战,而那只是一个土司的叛乱,绝对没有大理的底蕴。明朝万历三大征的平播之战,也可以做一个参考,这也仅仅只是一个土司的谋反。事实上后来南宋在四川对抗蒙古使得蒙古吃亏不少,基本就是这样的打法。山间小路,大部队无法展开,而背负弓弩长刀的士兵夜间从林中呼啸而来,四面攻击,之后又瞬间远去。

4.得不偿失,战争的关键,无外乎获取利益。为什么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多,而南方北进少,就因为南方富有,北方穷,对于南方来说,北进占据草原没有什么利益可以获得的。在当时云贵的大理同样如此,山多、石头多,缺乏大规模易于种植的良田,而建立在险要处的山寨,哪怕就是几百上千人,也不是轻易可以攻下的,攻打这样的地方,损失和收益不成正比。为什么从秦朝开始,就在进行的改土归流,历朝历代,都没有完全成功,反而是秦朝雍正完成了,这不是说雍正强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而是说雍正时期,玉米、红薯、土豆等农作物已经大规模引入并种植,这使得原本土司手里不是很好的田地(或者说不适合水稻、小麦)等种植的田地也有了价值,也就是说夺取这些土地付出的代价小于土地的价值了,土地因为可以耕作新的农作物而升值了,所以说才完成的。

所以宋绝对没有可能,能轻松拿下占据地利的大理。


叶飘刀


简单来说,拿下大理并不轻松,好处也少,所以赵匡胤没有出兵。

大理国,是10世纪中叶到13世纪中叶存在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政权,算起来,她的建立与北宋颇为相似。

自从唐朝灭亡,各地方藩镇再无顾忌,称王的称王,称帝的称帝,你方唱罢我登场,打得是昏天黑地,是为五代十国。与此同时,西南地区同样陷入连年战乱。

在此之前,西南地区的南诏政权几度跟唐朝掰手腕,还有过攻陷成都外城的辉煌战绩,但当唐朝陷入藩镇内乱之时,南诏也走向了末路,先后被大长和国、大天兴国和大义宁国等政权取代。

这些政权的存在时间跟五代差不多,很短,只不过他们只搞了三代就碰到了终结者段思平,937年,段思平攻灭大义宁国,建立大理国。

西南地区安稳下来了,中原却还要乱上二三十年,当宋太祖赵匡胤带着他的宋军进行统一战争之时,段思平已然作古,不过他的政权却必须要面对北宋这一王朝的到来。

966年,北宋攻灭后蜀,将大理变成了自己的邻国,如何处理与这个邻国的关系?灭蜀大将王全斌提议攻而灭之,宋太祖拒绝了这个提议,明确表示自己对大理没有兴趣。

“帝鉴唐天宝之祸起于南诏,以玉斧划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吾有也’。”

事实上,并非历代王朝都对西南地区有着开拓的兴趣,自汉武帝通西南夷起,这片土地纳入中原王朝的统治,但一直统治薄弱,需要依靠当地豪族。到了南北朝时期,南朝疲于应对北朝,尤其是南朝后期接连丢失蜀地和交趾的控制权,与西南地区的联系基本断了。

到了唐初,西南地区存在六诏,最南的蒙舍诏又被称为南诏。在唐朝扶持下,南诏一统六诏,在西南地区牵制吐蕃,不过强大起来的南诏也不安分,打着打着就把矛头转向了唐朝,唐朝数次攻伐,竟是败多胜少,差点连成都城都丢了。

现如今,南诏已经被大理取而代之且休养了好些年,而北宋尚未统一,国力尚不如唐朝,若是与大理开战,胜负都难料,哪来的容易一说?

此外,北宋的主要目标一直是恢复“汉唐旧疆”,大理国在这个目标处于很次要的位置,在她的前面排着幽云十六州、河湟地区、交趾等等,甚至以唐朝的标准,大理国压根就不在这个目标里面。

这里我们可以拿交趾做个比较,交趾在秦至唐都由中原王朝直接管辖,五代时独立建国,北宋攻灭南汉(在今两广的政权)后,满门心思想要攻灭交趾,可惜两次出兵均以失败告终。

就这样,北宋并不愿意承认交趾独立了,一直没有册封国王的封号,而是代以交趾郡王到南平王,死后追封南越王的三级晋升制度,北宋人提起交趾时依旧说它“乃汉唐郡县”、“本交州内地,实吾藩镇”。

与对交趾热情的态度不同,北宋跟大理的关系非常冷淡,简直就不像是邻国。一直到1055年,北宋建国都快一百年了才第一次派出使者前往大理,原因是听说反贼侬智高逃入大理,派人去要。大理国与两宋历史重叠很长,但宋朝真正册封大理国王仅有宋徽宗时期的段和誉(段誉的原型)一例,而能够册封国王,也说明了在北宋心目中,大理国跟交趾的地位完全不同。

话说回来,北宋政策的内收是在宋太宗雍熙北伐失败后的事,就宋太祖时期而言,未必没有攻灭大理的想法,只是与南唐、南汉、北汉这些政权相比,要靠后很多。要知道,皇帝说的话就跟纸一样,说不算数就不算数,后周世宗曾说过让南唐永做附庸,但我们知道,他只是死的早,多活几年南唐必定亡于后周。

北宋也一样,如果能恢复汉唐旧疆,像汉武帝那样北伐草原、西通西域、开拓西南的志向自然而然就会出现在皇帝的心头,只可惜北宋根本就没恢复。


平沙趣说历史


赵官家陈桥兵变以非法手段夺得政权,志图维稳,无意北征燕云十六州,更无暇南图古滇及南诏。更担心他人效法其“黄袍加身”夺去皇位。故以“杯酒释兵权”的谋略解除重权武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重文轻武,文治天下。满足于中原局布统一的偏安局面,也姑息了北辽和南诏的偏安!在他看来,当年花些钱,送些布帛给番帮,让他们老实待着,大家相安无事,则天下大平,江山稳固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