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一年級小學生上直播講課,家長搶著答題,對此你怎麼看?

紫竹長青


家長的積極性也太高了吧!建議不要干涉孩子的正常的學習。我是王老師,專注於小學數學,分享解題策略,推廣趣味數學,提供家庭輔導建議,歡迎大家的關注!低年級大部分地區是不強制線上課堂的,畢竟年齡還較小,不熟練也不適合長期接觸電子設備。學習是孩子的事情,家長事事代勞只會起到反面的效果,這是過度干涉孩子學習的表現。學習的主體到底是誰呢?

線上課堂不適合低年級孩子

王老師不建議低年級孩子上直播課堂,首先肯定是坐不住,這是年齡階段特點,另外由於缺少好的互動方式,上了也沒有效率。拿數學來講,更建議老師多佈置一些數學活動來加深知識的理解和積累日常數學經驗,這是課堂上欠缺的。以下學期主要內容為例。

① 100以內數的認知

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手機生活中的100以內數,製作百數表練習數感。

② 平面圖形認知

一年級很多數學內容和生活息息相關,課堂更應該在生活中,除了數域的拓展,還有對於空間和圖形的認知,本身就需要家庭的引導和配合。找出家中的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等圖形,鼓勵孩子自己描述圖形特徵,通過七巧板,摺紙等動手操作和趣味遊戲,加強孩子的空間觀念。

③ 人民幣認知

人民幣知識是下冊的難點,家長有時間搶答還不如和孩子來一次模擬購物活動,為下學期學習做好準備。

結束語:一年級剛入學,有時家長對孩子學習過於干涉,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你能幫孩子答題,寫作業,卻不能替代他的思考內化過程。結合孩子認知階段特點,科學引導,放正自己的位置,以上!

學習更多好玩有趣的數學學習方法


一學堂王老師


小孩子上網課,家長搶著答題,就好像家長代勞幼兒園孩子的家庭作業本質上是一回事。習慣於替孩子代辦一切,是現在很多家長身上的通病。


替孩子代辦是源於什麼原因呢?

1. 省時省力

現在家長們對於小學生,甚至幼兒園的孩子反饋最多的就是孩子動作慢。因此,一般從幼兒園開始,各種作業,親子作業,基本都是家長在完成。因此對於,一年級小學生,家長搶著回答,就可以更快的完成了。


2. 讓孩子開心

還記得幼兒園時期,很多家長會代勞小朋友做手工嗎?因為小孩子的作品是比較粗糙的,很多家長因為爭強好勝,怕第二天老師批評。大家知道孩子都喜歡被表揚,因此家長為了替孩子爭取到老師的表揚,經常會代勞作業。一年級學生直播課,家長搶著答題,也是一個道理,他們覺得如果自己幫孩子得到第一名,得到老師的表揚,孩子就會開心。


3. 家長自己本身自尊心太強,要面子

現在的很多面對孩子的作業,學習上,考慮更多的自己的面子。在其他家長的面前的面子,在老師面前的面子。完全忽略了對孩子的影響。

替孩子代辦給孩子造成的害處

教育的主體是孩子,一切教育行為都要以孩子為主,以孩子的所學所得為目標。而現在的很多家長恐怕在平時的孩子教育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替孩子代辦就是忽略了教育的本質,忽略了孩子的主體地位。


這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害處呢?


1.孩子習慣依賴他人

小時候家長經常對孩子的事情代辦,孩子漸漸養成對別人的依賴性。失去了獨立自主的能力。這一點不僅在學習上,更會延伸到生活中。比如以前小,你主動給孩子剝雞蛋,孩子長大了,就不會自己剝雞蛋。這個梗,大家應該都知道。


2. 孩子變得自私自利

小時候家長經常對孩子的事情代辦,孩子會變得自私自利。因為從小,他就是全家的中心,所有人都是圍著他轉,替他張羅一切。這樣的孩子是不會替別人考慮的,他想得只有自己。因此,想要老有所依,就停止替孩子包辦一切吧。


3. 孩子變得沒有責任感

曾經聽過這樣一句話:“你替孩子抗了一切,卻要求他抗住整個世界。”說得比較誇張,但是很形象。小時候,什麼事情都是家長代辦的,這樣的孩子,從小壓根就不用為自己負責,更何談為他人負責,所謂的責任感,能有才怪呢!


4. 孩子不懂感恩

從小習慣於接受家長的代辦,孩子的潛意識裡就會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對身邊的人和事狠冷漠,不懂感恩。


不管是依賴性,自私自利,缺乏責任感,不懂感恩哪一個都有可能成為孩子成大道路上的絆腳石。面對這麼的害處,家長們,以後應該避免大包大攬了。

那該怎麼辦呢?

1. 用行動告訴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個孩子都時常會聽到這句話。但是為什麼孩子還是不夠獨立自主呢?因為很多家長只是口頭上這麼說,實際行動都從來沒落實過。以後能讓孩子做的事情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做,比如洗襪子,整理書包,安排作業......


2. 小事都讓孩子自己獨立做主

多在小事上讓孩子自己做主,比如穿什麼衣服,買什麼文具。吃什麼,甚至家裡的事情也可以多徵求孩子的意見,比如一日三餐,日用品的購買.......


2. 教會孩子多為他人考慮

李玫瑾教授告訴我們一個很好用的方法:在給孩子吃東西的時候,讓孩子先給家裡人吃,最後才給孩子吃。這樣可以培養孩子考慮他人的習慣。


3. 鼓勵孩子多幫助別人,也對感謝別人的幫助

比如小貝有一次告訴我,他給以為老奶奶開門的事情。我當場狠狠地表揚了一番,孩子很受用,後來很多孩子見到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都會向前給予幫助。學會了幫助別人,就會收到別人的感謝。下次別人幫助他的時候,自然更的懂得感恩。

結束語:

現在很多家長習慣於對孩子事情,不管學習還是生活,進行大包大攬。希望看到這篇回答,可以改變思維,更多從孩子的教育出發,停止大包大攬。家長放手,孩子才會成長的更好!


cao聽聽


我認為一年級學生上直播講課沒有效果反而帶來負面作用。很多中文都不識,字的意思不懂,直播講課孩子一知半懂,起不到效果。家長還搶著答題是完全錯誤的,提供孩子的依賴性思想。抑制孩子的智力開發和接受能力。家長這樣的做法我認為好事變壞事。自找麻煩。一年級學生上直播講課不適應這些孩子,也不適合這種直播。


小兵9402603276173


對於一年級的孩子和家長來說,在這次疫情中,他們面對的一個網絡課程是全新的一個東西,他們對於孩子的把控以及家長對孩子的一種管教的程度都是需要一個嘗試的過程。

在網絡課程中,孩子要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自己又該怎樣做,家長要如何配合呢?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來思考。

第一,在網絡課程中,老師與孩子其實是在媒體中的一個面對面的交流,而這種面對面的交流,相對於在課堂面授課中它的空間限制是比較大的,因為在教室裡面上課,老師給孩子的一個知識傳遞過程,他是可以觀察到孩子的一個及時反應和吸收的過程的檢測的,但是在網絡上的課程,他需要孩子在聽取錄像音頻的效果下,去理解老師所說的知識和方法,而這個過程中孩子的專注和家長的監督是很重要的,因為一年級的孩子必定自制力和一些紀律意識和專注力都是不夠的。所以在家長的配合下,要先專注於孩子的專注意識和心理意識的把控,而不是在知識層面上去幫助他,因為在上課時需要的是孩子的投入和理解以及運用的過程,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在一旁陪著他聽課,也可以只把控它的幾率和專注力,其他的都交給孩子。

第2個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怎樣做呢?其實我們在管教孩子時,家長過多的操心,其實是干涉了孩子在自我成長或者是學習方法的鍛鍊上的一種障礙。我們生活中經常見到這樣的架子,孩子的數學題本來是會計上的,只是他的思路不夠流暢,在做題的過程中總是磕磕絆絆的,所以家長很著急,乾脆把答案給他說了一遍,並且告訴他這是什麼原因,但是這個過程真的是幫助到孩子了嗎?其實比較起孩子自己磕磕絆絆的,但是這種思路是他自己思考的過程,他需要自己鍛鍊這個過程的完整性,而比起你給他告訴他,那麼這個效果其實是阻礙了孩子的一個思考成長的過程。所以說我們有很多時候需要放手給孩子一次機會,這次機會不僅是對家長的一種考驗,因為你的心態很重要成功,決定了你對孩子管教程度,的一個把控也對孩子來說是一種鍛鍊,因為他需要嘗試,成功也好失敗也好,這樣這對他來說都有一些促進的積極作用。

所以在這個問題中而是,我們看到了一些家長的一種心態的問題,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千萬不要成為他學習成長的一種,而是要成為他在學習上的一個恰當的引導者和參與者,不要變成了這個學習的主角,因為學習的主角永遠是孩子。


思維數學小課堂


一年級的孩子上直播課恐怕效果不會太好,題目中所描述的這種現象,如果沒有家長的話,估計孩子們自己都不知道怎麼辦?

實際上很多省市的教育主管部門已經明確了小學低年級階段不允許開設網上直播課,也不允許開展網上授課。

這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網上授課這種形式不一定適合所有的學生,更不適合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所以有關教育主管部門才會叫停這種方式在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實施。

對於現在發生的疫情來講,全國人民都非常關注。教育上主要還是從事網上授課,但是到目前為止,幾乎所有人都發現了,網上授課的弊端還是比較大的,長時間來看,很多孩子可能會以各種理由的方式,不學習不做作業,家長不知道,老師沒轍。

所以如果真的是一年級的小朋友,家長那麼積極,恐怕也不可能,不能堅持太長時間,這是一個客觀狀態,剛開始很熱鬧,感覺到很新奇,所以無論是積極性還是互動性都非常高,可是呢時間才能沉澱一切。

好在我們慢慢的看到現在疫情得到了相當的控制,3月份開學已經成了大概率事件。

其實3月份開學也不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了,從這一次疫情的發生,給我們很多的中國人明白了一個道理,網上授課不一定適合所有的學生,這個教訓可能也算一個收穫吧。


義誠老師


其實很好理解。家長就是像平時輔導一樣,對於沒有及時回答的都是引導著小孩回答,不知不覺中就回答了。加上都不希望自己落後也就變成了家長回答。


寧靜的山裡蛙


那隻能提醒家不能喧賓奪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