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倒伏常见的原因有哪些?

老农民说事


小麦倒伏为害大,倒伏轻的造成减产,倒伏严重的造成收割困难,甚至绝产弃收。造成小麦倒伏的原因主要有品种、风灾、病害、播量过大等。

1、品种。小麦因品种造成倒伏的因素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表现最为突出,其中大家熟知的小红穗,在当时具有高产稳产的优点,但是由于其植株高达120厘米,并且茎秆细弱,容易倒伏,是被淘汰的主要原因。目前因品种造成倒伏的因素已经降为最次因素,现在的小麦品种普遍植株矮壮,正常年份小麦株高在80厘米左右,旱地小麦株高甚至不超过70厘米,抗倒伏能力都比较强。

2、风灾。风雨灾害是导致小麦倒伏的最主要因素,尤其是在抽穗期至灌浆期,此时小麦头重脚轻,并且茎秆柔软,容易倒伏,如果遭遇极端天气,尤其是先降雨后起风,麦穗因雨水重量增大,更容易发生倒伏,此时倒伏危害最大,减产最重。进入蜡熟期,小麦茎秆水分减少,茎秆变硬,不会再出现倒伏。

3、病害。小麦先期感染纹枯病、根茎腐病等病害,虽然也能正常抽穗,但植株细弱,容易倒伏,尤其是发病率高的田块,抗倒伏能力差,是导致倒伏的次要因素。

4、播量过大。小麦在播种时,播种量过大,播期过早,导致田间群体过大,植株间相互争肥争水争光,纵向生长量大,生长细弱,尤其是高肥水麦田,表现更加突出,这是造成小麦倒伏的第二大因素。

预防小麦倒伏,前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减氮增钾。都知道小麦喜欢氮肥,往往在施肥时偏重氮肥的施用,甚至只施氮肥,而增施钾肥,是提高小麦抗倒伏能力的有效方法。

2、精量半精量播种。小麦依靠分蘖,自身调控群体能力非常强,在时期足墒播种的情况下,精量半精量播种,有利于提高抗倒伏能力,有利于增加产量。

3、实行宽幅播种。以往小麦播种都是种下一条线,茎往两边撑,好似人单脚站立,抗倒伏能力必定差,现在小麦播种机多数都是宽幅播种机,小麦种子分散幅度比较大,防倒效果比较好。

4、进行化学控旺。高肥小麦田,在返青期至起身期,可以使用助壮素等进行适当化控,也可以在预防小麦纹枯病时,选择使用烯效唑,不但杀菌效果比较好,还具有明显的控制小麦旺长的效果。

小麦倒伏后的补救措施:小麦倒伏比较轻的,倒而未断,可以在停风后,用竹竿等将小麦依次挑正,使小麦尽快恢复正常生长。倒伏严重的,或者是已经完成灌浆,等待蜡熟的,采取任何措施都是徒劳的。


五谷丰登农业


小麦在生长中后期遇到大风大雨或持续阴雨天气时容易发生倒伏,扬花到灌浆前危害比较小,但灌浆期减产危害非常大,严重时会降低小麦50%以上的产量。小麦倒伏类型可以分为根倒和茎倒两种,但造成小麦倒伏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七种:

1、品种原因

不同的小麦品种在生长特性、抗病和抗倒伏能力上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如果播种时使用了苗株高大、茎秆壁薄细弱、基部节间较长、弹韧性较差、耐水肥性较差、抗倒伏能力弱的品种,在小麦中后期遇到大风大雨或持续阴雨天气时,就比较容易发生倒伏。

2、整地质量差

小麦的根系主要分布在表土10-25公分以内,当下播种小麦基本都是用机器旋耕土地和玉米秸秆还田的方式,一方面机器旋耕层都比较浅,只有10-15公分左右,另一方面秸秆还田如果不精细化整地,会导致小麦扎根浅、扎根浮、虚扎根,不仅容易导致小麦根系发育不良、水肥吸收能力差,也会导致小麦扎根不稳、不实,进而造成小麦长势衰弱、茎秆纤细,大幅降低小麦的抗病、抗倒伏能力,在中后期遇到大风大雨的情况,就容易出现倒伏现象。

3、播种量过大

很多地方的农民朋友在种植小麦时,缺乏精量或半精量播种意识,为片面追求高产量而经常过量的使用麦种,有的地方亩均播种量甚至能高达50公斤以上。播种量过大的麦田,小麦田间群体大、分蘖过多,一方面会导致苗株互相争夺养分,造成单体营养不足、苗株瘦弱,另一方面还会导致小麦在返青拔节时因为田间拥挤隐蔽、通风透光环境差等原因,进而造成小麦发育不良、茎秆细弱、根基部节间拉长,大大削弱小麦的抗倒伏能力、增加病虫害问题,在遇到持续阴雨天气或者大风大雨等不良天气时,就容易发生倒伏问题。

4、播种期过早

在水肥比较充足的地块,如果小麦播种过早,冬前温度较高环境,会造成小麦发育早、生长快、易旺长或徒长,致使小麦因为在冬前过早、过多的分蘖而过多的消耗苗株和土壤中的营养,不仅容易越冬受冻,而且也会造成小麦因为养分不足而发生苗株瘦弱、秸秆细长的现象,抗倒伏能力会大幅降低,中后期发生倒伏的概率也就会大幅增加。

5、施肥不当

受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很多地方的农民朋友往往存在过量施肥或者施肥比例不科学的问题,如果底肥用量过大,追肥过早、过量,或者氮肥使用过多而磷钾肥不足,不仅容易导致小麦发生旺长、群体数量过大,造成苗株叶片重叠、田间郁闭不透风,而且还会导致小麦贪青旺长而茎秆幼嫩、细弱、弹韧性不足,中后期遇到大风雨等不良天气就会发生倒伏。

6、不良天气影响

在春季时,随着温度的逐步提高,风雨天气也会慢慢的增多。如果田间排水不及时或浇水量过大,小麦在温湿度较大、养分充足的条件下,一方面容易发生旺徒长现象,另一方面也会出现根系窒息、细弱、吸收能力降低和茎秆细长、弹韧差的问题,尤其当小麦进入到孕穗灌浆期时,秸秆高、穗部重,在遇到大风大雨或持续阴雨天气时,纤细的茎秆不能完全支撑中上部穗部的重量,进而会发生大面积茎秆折断的倒伏现象。

7、病虫害危害

温暖湿润的环境是各类病虫害滋生的温床。春季降水较多,田间湿度大,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田间排水排湿管理,就容易诱发小麦发生根腐病、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锈病等病虫害。如果病虫害防治不及时或防治不当,不仅会造成小麦根部、茎基部、叶片等出现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或腐烂,进而大幅增加小麦发生倒伏减产的风险。

点击上方“关注”农技小背篓 每日了解新鲜农业种植知识


农技小背篓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种植。小麦倒伏是最让农民朋友头疼的问题。小伙子的家乡在豫北地区的平原,小麦的收割主要使用联合收割机来完成。如果小麦发生了严重的倒伏产量将受到很大影响,收割方面那就只能采取人工的方式来收割了,大大增加了收割的难度,提高了收割的成本。


那么造成小麦倒伏的原因有哪些呢?

  1. 品种因素。有些小麦产量高,中部茎节长,杆细抗倒伏能力差。
  2. 种植密度不合理。种植密度过大,或者在苗期施入的氮肥过多控旺又不及时导致密度过大,会影响麦田的透光、透风。不但影响了小麦的光合作用效率,在有风灾的时候更易倒伏。
  3. 浇水和施肥不当。小麦在苗期的时候浇水不当或施肥不当,造成小麦根部发育不良或者根部疾病的发生,进而导致小麦后期的倒伏。天气较暖又大量施入氮肥使小麦旺长,导致小麦在后期发生倒伏。
  4. 药害或肥害。除草剂使用不当造成药害,使麦苗发育不良,降低了抗病和抗倒伏的能力。基肥使用过量或者基肥施入过浅,使麦苗的根部被烧坏,根部发育不良导致后期易倒伏。



那么在生产管理上采取哪些措施能避免或减少小麦倒伏呢?

  1. 品种选择。选用适合当地的抗病、抗倒伏的品种,并且在种植的时候控制好种植密度。
  2. 科学整地。整地的时候做到精耕细耙,让土壤疏松透气,以满足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要。另外整地后,田地的水平度要好,避免局部积水导致小麦根部发育不良。在施追肥的时候,也容易使积水地区的小麦产生肥害或药害。
  3. 科学施肥。在施基肥的深度要合理,过浅易烧苗,过深易脱肥。根据麦苗的长势,合理的追肥。如果麦苗缺肥导致了叶子发黄,那么可结合浇水追施氮肥。特殊情况也可以采取叶面肥的方式,比如根部发生了疾病、或者受到了冻害等情况。

  4. 科学浇水。根据小麦的需水规律进行浇水。根据田地的墒情在小麦播种前或播种后浇一次透水,返青或拔节期浇一次水,开花或灌浆期浇一次水。在浇返青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当时的天气情况。如果土壤5cm处温度达到5℃,并且近期没有明显的降温才可以浇返青水。
  5. 合理控旺。通过科学追肥、科学浇水、喷施控旺剂等措施来控制小麦的长势,避免因长势过旺增加后期倒伏的机率。
  6. 关注天气预报。在风灾来临之前,提前喷施磷酸二氢钾,提高小麦对风灾的抵抗力



那么小麦倒伏后该采取哪些措施来补救呢?

  • 在小麦开花之前倒伏。小麦在开花之前发生倒伏,在不是特别严重的情况下都是可以挽救的。一般情况下会自行恢复,如果喷上磷酸二氢钾恢复的效果会更好。
  • 开花期倒伏。在小麦开花、受粉期发生倒伏,会严重影响小麦的受粉质量,对于小麦来说是致命的。到目前为止,这个时期的倒伏还没有更好的措施。
  • 灌浆期倒伏。在这个时期发生了倒伏,如果茎部没有折断,通过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并适当的人工辅助,恢复预期良好,产量影响不大。如果茎部发生折断,会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




综上所述,对于小麦的倒伏,最好还是以预防为主。通过各个环节的把控,降低小麦倒伏的机率才是最好的选择。


卖柚子的小伙子


如何防止小麦倒伏?倒伏后该怎么处理?其实,最近几天回答不少朋友们关于当前小麦浇水追肥时我就反复强调:千万别早浇水,早追肥,防止后期小麦倒伏。小麦倒伏对于咱种冬小麦的老乡来说,绝对是灭顶之灾,从秋天忙活到春天,一旦倒扶,轻则减产,重则颗粒无收,所以谁都不愿意这种问问难题发生。


小麦倒伏的原因有很多,除了极端天气外,比如说遇到狂风暴雨,还有一些是管理不当造成的,那么咱们该怎么预防呢?燕赵农业建议咱们首先从小麦选种方面,咱们那一块如果经常发生恶劣天气,你就要更加注意选种,选什么类型的呢?选择那种秸秆矮壮的,抗性较好的品种。

另外一点就是我经常说的,在施肥和胶水上要千万注意。一般不浇返青水和起身水。春天返青起身期别着急忙慌的去浇水、去追肥,这段时间你就以控为主,控制肥水,等到什么时候,等到小麦拔节后再浇水追肥。为什么这么做?咱就是千方百计缩短基部节间长度,越下面节间越短,这样就越抗倒伏。另外如果小麦起身期长得特别旺,你还要结合一喷三防喷点药剂,控制它长得过旺。再有就是后期浇水,浇水前一定听听天气预报,现在天气预告挺准的,如果有风,你记着千万别浇水。尤其是灌浆期,浇完水一场大风必倒无疑。


不论是哪种原因,一旦出现小麦倒伏之后,咱们该怎么补救呢?燕赵农业15年的三农报道经验认为,首先咱们得要看是在什么时期发生的倒伏,比方说是在小麦灌浆期以前,咱的小麦籽粒还没有长成,整株小麦的头部相对还不是特别沉,这种情况下,咱们尽可能不去管,因为头部轻,慢慢它就能长起来;可是如果在灌浆后期要发生倒伏,这时候扶也不是,不扶也难受,我的个人看法是喷点叶面肥,补救一下比什么都强。前几年遇到倒伏,有的人去地里扶,反倒是越扶越严重。如果执意要扶,我建议您用竹竿,轻轻扶,然后适当的扎成小捆,这样或许更好一些。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不希望倒伏,不管哪里的麦田,都是咱们辛辛苦苦种的,希望风调雨顺,希望颗粒归仓。


燕赵农业


现在是五月份,正值小麦进入灌浆期,是小麦籽粒形成的一个重要过程。如果在小麦灌浆期内,遇到较强降雨量和大风天气,就很容易导致小麦大面积倒伏的问题。那么,对此该如何预防呢?



小麦倒伏的预防措施

小麦遇到大风出现大面积倒伏问题,说明小麦的茎杆细弱、群体过大、生长不够健壮,抗倒伏的能力太差。对此,可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促使植株个体健壮生长、缩短基部节间、提高小麦的抗倒伏能力。具体的操作,如下:

  1. 选用抗倒伏品种,抗倒伏的小麦品种具有株高适中、株型紧凑、茎杆壁厚、抗倒伏能力强、高产潜力大等特点,比如矮抗58、众麦1号等。
  2. 合理适量播种。适量播种,说白了就是要合理调整栽种密度,促使小麦群体和个体协调发展,促进小麦健壮生长,可提高小麦抗倒伏能力。
  3. 科学化控,就是在小麦的起身期,使用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兑水进行喷施,可起到控制小麦第一、第二节间伸长,降低植株,提高抗倒伏能力。



小麦倒伏之后的补救措施

有时候,小麦的田间管理做的很好了,但是小麦的倒伏依旧存在。那么,对于出现倒伏的地块,个人建议不要去扶起来或者扎把,而是任其自然生长,逐步恢复过来。

此外,不得不提及的是,倒伏之后小麦的茎叶叠加一起,通风不良,透光不足,很容易引起多种病害,故而需要加强病害的防治工作。可以使用三唑酮乳油,并且添加优质的叶面肥进行喷雾。



好了,以上是我个人看法,欢迎评论指正。另外,大家有关于三农方面的问题,可以一起探讨。


有点意思的事儿


小时候,看到小麦倒伏一般都是能浇水的好地,有时候是全地倒伏,有时候是水洼里的小麦倒伏。家里为了多打粮食,一般好地种植得都比较密集,而旱地不般撒籽比较少,也没见过有倒伏现象。水浇地的小麦一般长势好,在灌浆期遇到强风暴雨容易倒伏,倒伏会造成减产和粮农收入下降。而且收割机一般不收倒伏的麦子,只能人工收获。

要防止小麦倒伏,首先播种要适量,小麦田间群体大,分蘖过多,苗株会因为争夺养分长得瘦弱,另一方面,会导致小麦拔节时田间拥挤,通风差造成小麦发育不良,杆茎细,受到大风强降雨容易倒伏。

第二就是施肥不当,在农村施肥观念不科学,不讲究氮钾磷配比,一般氮肥使用比较多。管理比粗放,施肥时间靠经验或者看自己的时间。有时候会过早,过量会导致小麦贪青旺长,长得比较高,也容易在大风强雨众倒伏。

第三就是排水问题,如果田间排水不好,在湿度温度养分充足的条件下,小麦容易狂长,进入灌浆期,由于杆高穗重容易倒伏。

第四就是病虫害,主要是温暖潮湿的环境容易滋生病虫害,主要发生白粉病,根腐病等。如果不及时防治,就会造成小麦根部茎基部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导致倒伏。

防治倒伏一是选用抗倒伏的小麦种子。二是播种适量。三是播种前拌种防止病虫害。四是加强管理,注意排水问题,春季要中耕松土,促进根系发展。合理施肥。五是用多效挫等药控制旺长。


老王说事你我他


俺是乡下人:小麦倒伏想象简直不要太普遍,我所居住的农村属于北方小麦广泛种植地区,每年都经历播种收割,小时候还在麦田里捡过稻穗。小麦倒伏的原因其实不外乎以下三哥方面。

第一,天灾,小麦生长晚期遇到大风天气。

我们那的冬小麦的一般在农历的6月份的三伏天进行收割,在中国的北方如果在收割前两个月发生自然灾害,一般以大风为主,大风一过,成片的小吗麦就躺在提上了,这肯定影响小麦的产量,导致农民收入的减少。

第二,人祸,小麦种植的距离过于稠密

对于小麦,在播种时期的一亩的颗数在一个大致范围内,如果你家的小麦播种的过于稠密,就会导致小麦的营养发生不良,根茎比较细,小麦的秸秆会非常虚弱,不说刮风,就是下一场雨,雨水都能把小麦压倒,这样的话小麦也荣誉倒伏。

第三,氮磷钾等相关肥料跟不上

这也属于人祸原因,种植作物就要学会打理,同样是一亩地,人家可能亩产1200斤,你的小麦可能只有600斤,至于原因很明显,除了种子的差异,施肥也有很大的学问,时间、用量都需要把握,该施肥改浇水的时候不弄,致使小麦出现营养不良的状况,当然小麦倒伏减产不可避免,

如何才能避免这些呢?

在我看来主要还是科学种植,在天灾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尽量减少人祸的干扰,例如在小麦的反青期、灌浆期都要施肥浇水,增加小麦的根系,茎秆粗壮程度,使它能够抵挡一定的风力影响,从而提高产量。


俺是乡下人




一般情况下,小麦倒伏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小麦灌浆期前发生的倒伏,称为“早期倒伏”,由于“头轻”一般都能不同程度地恢复直立;二是开始灌浆以后发生的倒伏,称为“晚期倒伏”.由于“头重”不易完全恢复直立,小麦倒伏主要发生在后期,就是指小麦扬花结束开始灌浆以后。



常见的原因有这么几种,一是气候因素,小麦八九成黄接近成熟时,根茎已枯萎,如果遇到大雨会加重麦穗含水量,使根茎负担加重,加上大风吹拂便摇摆不定,造成倒伏。二,化肥使用不合理,很多从事农小麦种植的朋友都知道,给小麦施肥不宜过多用纯氮化肥,应该多上磷钾肥。对于同一品种不同施肥方式和施肥种类其倒伏情况也不相同,氮肥后移的田块比“一炮轰”的田块倒伏发生轻的多;施纯磷、钾在多的田块倒伏轻;同一品种氮肥后移且磷钾肥在90 kg/hm2以上的麦田一般只是点倒伏;倒伏最重的是氮、磷、钾“一炮轰”且纯磷、钾低于75 kg/hm2的田块。



三,播种密密度过大会使通风透光变差,麦田郁蔽,植株变弱,麦秆支持力降低;四,耕种因素。由于小麦根系比较发达,若旋耕的田块土壤比较疏松,镇压能力就会变低,遇到刮风下雨发生倒伏的几率就比较高。五,品种因素。倒伏的品种基本都是株高在85 cm以上且群体过大、茎秆细弱,建议用小麦精量和半精量播种,以降低倒伏的风险。



防止小麦倒伏,要选用抗倒伏品种,降低基本苗数,合理栽培,科学施肥与科学化控相结合,适量深锄适度镇压。

创作标签

产品标签| 种植业 粮食作物

内容标签| 生产技术

答题助理:毛毛 YMA00005


遇鉴好物


做为一个农民应该最害怕的就是辛辛苦苦忙种植一季的小麦到收获的时候倒伏了,我虽然说自己亲自种植小麦的时间不是太长,但是在这几年我也是不断的学习和总结经验。所以在此就谈谈我对于小麦倒伏的原因以及预防的方法:

小麦倒伏的原因首先就是种植的密度大了,就是我们老百姓常说的种的稠了。在小麦返青期浇水过早施肥尿素太多,并且没有及时喷施控制旺长的农药。特别是在小麦灌浆期的时候没有注意收听天气预报,而选择在刮风下雨前继续浇水。比如说我们村的一个爷们在去年的时候明知天气预报报的有风和雨的情况下依然在麦地浇水,第二天他的小麦基本上都倒伏了!(如下图)


如何预防小麦倒伏呢?

在种植小麦的时候最好选择矮秆的小麦品种既小麦的高度不超过75--80厘米的麦种。在播种的时候最好选择有经验的开播种机的能手,来进行合理的按照麦种要求的斤数进行播种。

在小麦返青期及时喷施控制旺长的农药,并且尽可能的晚浇返青水。这样的话就能够使麦苗的直根系扎入土壤比较深一些。从而提高小麦的抗倒伏能力!

在小麦扬花期至灌浆期间如果说天气比较干旱,应该在收听未来1个星期的预报天气以后再决定是否浇水。即使浇水也是选择水到头既改畦的原则。不可大水漫灌。

至于倒伏后的小麦也许真的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了,因为倒伏后的小麦就好像折断了树枝一样没有了能够站起来的能力!所以对于倒伏的小麦我们农民朋友们做什么都是徒劳!🙏


豫东小农


小麦倒伏危害很大,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它和一阵狂风吹过树林,有些树木被连根拔起,有些则被拦腰斩断的情况类似,基本上分为麦根倒伏和麦杆倒伏两种情形。

小麦倒伏原因

麦根倒伏主要是由于土壤挖的过浅,下面土壤结块严重,麦根长的不够发达或者过少,仅仅长在表面浮土层上。如果我们前期浇水不足,后期浇水过多则遇风吹就连根掀翻了。这种根基不足的的情形就犹如一棵树长在青石板上经不起风吹雨打一样。

麦杆倒伏是由于麦杆长的不够结实粗壮,土壤表面上面两节细长,由于上面叶子分枝过多形成头重脚轻,这种情形一般都是播种密度过大,麦苗太过拥挤,前期底肥不足,后期催肥量过大引起。遇到风吹就会麦杆弯曲或者折断。


此外还有人为破坏和遭遇极端恶劣天气也会使小麦倒伏。比如牛羊等牲畜践踏,遭遇狂风冰雹袭击等。这种情况纯属意外,原因咱们也就不必细说。 但是,小麦遭遇狂风暴雨倒伏是时有发生的,这也是我们庄户人家最为头疼也最无可奈何的事情。

小麦倒伏前期预防

对于小麦倒伏前期预防咱们需要做的就是种植时一定要根据本地的地理环境,气温条件选择适宜本地生长的优良品种,不要随便引进不熟悉的小麦品种播种。对地块土壤要精耕细作,底肥要以农家肥为主,化学复合肥为辅,千万不能过量使用某一种化肥为底肥。播种深度适宜,均匀撒播,密度适中,盖土不厚不薄二指为宜。苗期注意抗旱防冻排涝,追肥不要单次过量,应多次少施。合理的田间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小麦倒伏。

小麦倒伏后补救措施

小麦倒伏后一般都会不同程度造成减产,小麦拔节时倒伏有可能造成大面积减产,出穗后倒伏虽然经过自我恢复生长能挽回一些损失但不饱满的麦粒会明显增多。

一旦小麦倒伏我们要根据情况能扶则扶,能收则收,想尽办法尽量减少损失。对于拔节前轻微的倒伏可以适当浇点水,少撒点肥料,促进它再生长。对于成片严重的倒伏,发黄枯萎一出现立马就把它割了做绿肥,重新耕地抢种别的作物来弥补损失。对于出穗后还未变黄倒伏的小麦要及时扶起并用绳子成垛的捆绑起来,让它更好的接受太阳照射,尽快成熟。如果是雨后大水漫灌要及时挖沟排水,防止倒伏小麦受潮发生病害。已变黄成熟的小麦倒伏后要尽快抢收,避免受潮霉变或长芽。

总而言之,小麦倒伏原因很多,为防止小麦倒伏带来减产,我们只有做到种学种植,科学管理才能减少损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