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变相裁员?改变劳动主体重签合同,我们要警惕的3个注意事项

2月12日,有位职场人在职场论坛发帖吐槽:

360变相裁员?改变劳动主体重签合同,我们要警惕的3个注意事项

原来360在疫情期间,通知员工17号前在家办公,每天照常在家远程工作。

但HR突然联系说,要统一重新签合同,合同对象还是360体系外主体的公司,不签的话就自动默认为离职。

此吐槽,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360变相裁员?改变劳动主体重签合同,我们要警惕的3个注意事项

有人说,员工被迫从正式员工变外包了;有人说,之前自己的公司也这样变过,并没有怎么样;还有说是公司变着法子整员工的。

我之前也经历过这种事情,不过还好,都是同一个老板,属于老板体系下的公司,管理方式、岗位、薪资、工作年限都还是保留,只不过主体变了而已。

但也有故意存心整员工的公司,通过这种操作降低裁员风险。

年前就有个公司也是类似操作,员工都没怎么提异议,就签了。后来才知道,他们的工作年限全部被清零,按照新的主体重新计算。

比起胡乱猜测,员工在签之前,做足准备工作,就好了。

360变相裁员?改变劳动主体重签合同,我们要警惕的3个注意事项

1、确认新主体与原公司的关系

首先,员工可以与公司进行基本的沟通。作为HR,最基本的职责,也应该向大家说清楚,否则只会引起员工的猜疑。

而员工,也可以主动向上沟通,了解情况。

新主体是否还在集团体系内?新主体的发展计划是什么样的?新主体的老板又是谁?

甚至可以用天眼查,看看新主体与原公司、老板之间的关系。

毕竟,防人之心不可无,万一公司真有意暗操作,那员工就喊冤无门了。

2、除主体外,业务与岗位等是否有变化

企业进行新主体的变更,有很多种目的。

有股东们之间斗争的,有业务调整合并的,也有纯粹想将部分业务挂到另外主体,分开模式管理的。

对于员工来说,除了主体的变化,还需要确认业务、岗位、薪资、团队、管理制度等是否沿用原来的。

还是说,会做出一些新的调整?

这就和企业转岗一样,如果企业强制给你转岗一些不符合自己岗位特征职责的,是可以拒绝的。如果拒绝后,企业强制开除,则可以凭相关证据诉讼劳动局。

3、福利报酬与年限,是否继承原主体

主体变化最重要的一点,并是这一点了。

公司如果没有与员工协商达成一致,是不能降低工资待遇或者变更其他劳动条件的。

而且,原主体的工龄,也必须在新主体中继承下来,如果公司要解除劳动合同,在计算不尝试,必须把原主体的工作时间也算上。

360变相裁员?改变劳动主体重签合同,我们要警惕的3个注意事项

其实,碰到这种事情,不需要毫无根据的吐槽,这位吐槽的网友也没说新的主体名字。

说不准是自己没去搞清新主体和原主体的关系,也可能公司HR传达信息不到位。

但比起吐槽,主动与HR、上司进行沟通,弄清楚以上3个基础的点,并留下相应的沟通证据即可。

对于新主体的合同,自己也注意仔细查看,劳动合同都要体现岗位、薪资待遇说明的。

你碰到过这种事情吗?欢迎评论区留下你的经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