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改一个什么字让意境与原句截然不同?

诗酒趁华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佳作,原诗是:

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从全诗看诗人是在心情阴郁的情况下去郊外登高,看到了一轮美丽的夕阳正在慢慢下沉,所以本来阴郁的心情更加沉重,挥笔写下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假如诗人是在心情快乐的情况下来登高游玩的,写下的诗就不会是这般悲观。那可能只要改一个字把“是”改成“有”即为:夕阳无限好,只有近黄昏。这句诗就变得自信满满了,也就是一轮红彤彤的夕阳挂在遥远的天际,五彩缤纷的彩霞铺满天空,一缕缕霞光把美丽的原野都映照得美如仙境。这美轮美奂的景色只有夕阳下才有,是独一无二的绝美景色。正可谓夕阳无限好,只有近黄昏。





王老师解锁手相面相




书童诺雅


回答问题之前,简要说一下这首诗。

李商隐的五言绝句中,以一首《登乐游原》极为著名。即使是没读过书的人,也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样的句子不陌生。诗本身并不突出,只是后两句过于精炼,撑起了这个绝句。诗属于典型的有句无篇一类。

登乐游原/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strong>

全诗四句,首二句表明登临之意与不爽的心情。诗中出现的乐游原,是唐代旅游胜地,李白就有词“乐游原上清秋节”。诗人驱车登原,十来就没有什么好心情。毕竟“意不适”么,是什么,并没有讲,也无需明白。

接着诗人说“夕阳无限好”,怎么个好法也很粗糙,没有具象或通感化,不过诗人的心情似乎大好了,面对余晖映照,晚霞满天,山凝胭脂,城如镶金,诗人一吐郁闷。正要这么认为的时候,诗人又忽然来了一句“只是近黄昏”。一下子带出了深深的悲凉感。大有白居易“大抵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的悲观。很多人认为这两句将身世迟暮之悲,时代没落之感,家国沉沦之痛,一并熔铸于黄昏夕照下绚烂画面。是千古哲理之句。

朱彝尊曰:言值唐家衰晚也。何焯曰:迟暮之感,沉沦之痛,触绪纷来,悲凉无限。又曰:又叹时无宣帝可致中兴,唐祚将沦也。纪昀曰:百感茫茫,一时交集,谓之悲身世可,谓之忧时事亦可。又曰:末二句向来所赏,实妙在第一句倒装而入,乃字字有根。大抵如此。

但也有力辩其非的,认为“只是”是“正是”的意思。如周汝昌:玉谿此诗却久被前人误解,他们把“只是”解成了后世的“只不过”、“但是”之义,以为玉谿是感伤哀叹,好景无多,是一种“没落消极的心境的反映”,云云。殊不知,古代“只是”,原无此义,它本来写作“祗是”,意即“止是”、“仅是”,因而乃有“就是”、“正是”之意了。别家之例,且置不举,单是玉谿自己,就有好例,他在《锦瑟》篇中写道:“此情可待(义即何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其意正谓:就是(正是)在那当时之下,已然是怅惘难名了。有将这个“只是当时”解为“即使是在当时”的,此乃成为假设语词了,而“只是”是从无此义的,恐难相混。

如此一来,李商隐的这两句又是积极进取的鼓励了。由词意造成的对诗境、心绪的不同理解,也成为这首诗的魅力之一。正因不明,正因多意,更见容纳。你倾向于哪种理解呢?

回到题主所问,改一个什么字让意境与原句截然不同?如上面分析,可以把“只”改成“正”字,诗由“只是近黄昏”变成“正是近黄昏”,胸怀、格调马上不一样了。前者易悲,后者感奋。一字之别,消极与积极绝然不同。你说呢?


诗词桃花源


飞花《作娟悟语》,这句千古佳句流传甚广,恐怕没人不知道吧?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的《登乐游原》一诗。他乘车游览时,看到黄昏日落美景有感而发,即兴之作可谓千古名篇。

我认为我们无论怎么改,也很难超越千古名句,姑且我们探索一下,做作文字游戏,在试改中体会吟诗的快乐吧!按照题主的要求,只能改一个字,那上下句的尾字最好不动还按照原来的平仄,只好改前面的的了。但意境与原来截然不同也难。原诗的意思是赞叹夕阳落日晚景之美,然后笔峰一转夕阳再好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也是黄昏了。美好只是短暂停留,转瞬即逝,体现了诗人的无奈!我的试改如下。

只(叹)近黄昏

只(憾)近黄昏

只(惜)近黄昏

(可)是近黄昏

以上改动依然是无奈的意境!

再改

只(怕)近黄昏

只(赏)近黄昏

这两句有点不同的意境了。试改游戏结束。

文/顾作娟,图片自拍与来自网络侵删。








文化领域创作者飞花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来源于晚唐诗人李商隐的《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首诗也就是说,傍晚作者的心情很不好,于是他就驾车到古乐游原去散散心,看到此时的夕阳是多么的美好啊!可是,美好是美好,转瞬即逝太遗憾了。由于李商隐的仕途很不得意,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表达了作者的哀伤与感叹,以及心存放弃。

在此如果把它改为:夕阳无限好,尤是近黄昏那么意境就截然不同了,意思是夕阳是非常的美好,尤其是接近黄昏的时候更美好。这样,既表达了对生活热爱,又表达了对人生执着,是很阳光的。

以上是我一点参与,也算是凑凑热闹吧!请师友们多多指教,谢谢。

——魏峰






魏峰81


意境虽有不同,皆不如原作。这是一幅朝阳,能和夕阳相同?意境变了。



周荘轩人


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诗词中的下两行词语:“夕阳无限好,只上近黄昏”。

诗人原诗的四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意思是,傍晚了,个人因为一些事情心情不太愉快,就驱车(马车或人工木车)来到古原(指乐游园,汉宣帝修建来游览的,在陕西长安城南)的地方,诗人登上乐游园来想散散心,只看到了夕阳,感觉到很美,这时已到了黄昏时刻,自己有点可惜来晚的意思,联想起一些事情,有点感伤的意境吧,这就是诗人当时的意思。

无论后人对原诗怎么想改字,想变意思,都是很可笑的想法,传承下来的好诗那能说改就改,想出风头,爱诗不要紧,自己好好学习,记住一句话:“只有原诗人留下的字词,才能表达当时真正诗中的本意”。

个人就谈到这里,欢迎友们评论,谢谢。





老头哥儿


夕阳无限好,常是近黄昏。(给人有新的,老有所为、老有所盼,明天会更加美好,返老还童的希望)


飞龙在天231272723


夕阳无限好,只怨近黄昏。

看落日西下,晚霞耀艳,心中的感叹会起伏难安,当夜幕降临,一切都成了过往。


耀耀126946697


感谢提问。

夕阳无限好,醉是近黄昏!

我把“只”改成“醉”字,大意便成了知足眼前,夕阳下暮色令人陶醉,应该尽情去享受。与原来表达的遗憾截然相反。

希望李商隐李老师能理解,不生小女子的气。

与其嗟叹美景易逝,不如静下来用心去享受傍晚时刻,夕阳映照下暮色里的各种小美好。太阳温暖地以锐角的斜度把光芒倾泻在万物上,温柔地抚触着草木、山水、炊烟、你和我。

倘若不服,请闭上眼睛,是不是感觉原来此刻很美好,仿佛身周有爱环绕!

夕阳下,校门口,结束了一天的课程,孩子们放学回家,一路都是清脆的笑声。

夕阳下,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奔走在路上、菜市场、超市,早上中午都忙,好好张罗一顿晚餐,人间烟火最浓。

夕阳下,夕阳最红,老人们相互搀扶着散步,一路碎碎念,或许正回忆相识到相依的雨雪风霜。

夕阳下,小鸟归巢,小蚂蚁也要回家,应该是准备了丰富的晚餐,而闷了一天的小猫小狗或许正跟着主人出来透气。

夕阳下,山里的风声应该也慢了下来,一天的过去,或许相望的两棵树,叶子正彼此招手,期待着夜里深情的呢喃。

夕阳下,水面正泛着微光,山的倒影树的倒影慢摇着,很是抒情,谱一曲向晚正是时候,诗歌雅和,悠扬且意浓。

醉人的,正是夕阳独有的韵致,温润、柔和、优雅和情怀。

真真的,只要有发现的眼睛,心中有向往,不仅暮色,夜色亦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