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餐飲好做嗎?餐飲朋友們預測下?

李文鋒老鵝館


2020年餐飲好不好做主要看你是從年前開始做還是疫情結束穩定後開始做,大部分餐廳都打著春節期間好好賺一筆,也的確按照往年的想法,春節是一年以來最掙錢的一個時期,但是由於這次疫情的原因導致了減少外出,減少聚餐,從而餐飲業收到了嚴重的打擊

2020年餐飲是否好做其實主要看怎麼拆分第一季度的虧損,由於第一季度的營業額底下,大部分餐飲處於半停業狀態,但是房租、人員工資還會持續產生,因此這個時候,如何把虧損的部分拆分到每個月是餐飲管理者應該去做的一件事

五一、十一以及元旦這幾個節日都是餐飲業的高峰時期,是否能夠利用這期間來增加流水,這要看餐廳老闆如何去做,2020年疫情結束後還會有一個緩慢增長期,預計一個月後會達到節前的水平,但是說爆發我認為不會的

雞鴨這種禽類由於養殖時間快,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現在豬肉也都是維持在春節前的水平,預計菜價、肉價還會下降,最終對比去年會增加10%左右,不會有太大的增幅,現在就看餐廳能否抗過這次疫情,扛過去了,2020年應該是一個埋頭髮展的年,希望我的說法能給餐飲管理者一些啟發


五花肉SAS


個人覺得2020年餐飲不好做,我五舅就是開餐館的,去年他剛剛加盟了“彭廚”,19年生意還可以,臘月26放假,由於疫情的原因到現在都沒有開張,不知道還要多久才開張,他心裡也很慌的。就算開張了我覺得生意想要恢復到之前那麼好,還是需要很長時間來過渡的。這次疫情這麼嚴重都是因為吃野生動物引起的,我相信全民以後對吃都會很講究的。一來餐館很多食物是不能再出品了,例如那些之前受歡迎的野貨,就算有得賣,我相信大家今年估計也不敢吃了。二來就算疫情放鬆了,我相信也有比較長的時間大家會對人口密集的地方比較抗拒,不會紛紛跑到餐館去聚餐吃飯,而是現在在家吃,畢竟這次陰影也是有的,需要時間恢復。餐館開張,食材,房租,水電費,員工工資之類的開銷就很大,如果吃的人少,利潤低,很難堅持下去,所以個人覺得不好做。


80後的雷子


2020年餐飲好做不好做?我有兩家餐廳,這方面還比較有發言權。經歷了慘淡的2019年的堅持本想著進入2020年初就進入了餐飲的旺季,也確實剛進入新的一年時生意明顯有了起色,可是好景不長,武漢疫情爆發,一個沉重的打擊狠狠的敲在了餐飲人的七寸,不光是歇業的打擊,就算營業了顧客要從新回到熙攘的餐廳又需要多久的適應期呢?開局就基本把前半年的大好時機浪費了,後半年又該進入淡季了,2020年註定成為餐飲人難過的一年,


重拾信心


這次疫情過後,認為2020年將是中國餐飲業大洗牌的一年,以下我個人觀點與您分享:

注重食品安全,經營菜品重新定位。拒絕野味(包括人工許可養殖),以前靠野味為推銷亮點,高利潤菜品將不復存在。經過這次疫情,讓全國14億人民重新認識吃野味間接傳播的危害性,知道禍從口出,生命健康才是最重要。抗拒野味的聲音越來越大,做野味餐飲店基本上沒有生存機會,中國餐飲行業也將迎來了新一輪拒烹野味潮,消費群體拒絕野味是必然。

當然,也經過這次疫情,餐飲企業應當痛並思痛,對採購渠道進一步嚴格原料質量把控,加強特殊食材的全程跟蹤,提升供應鏈管理能力。對消費者公開展示合格食材生產許可證明,或食材生產過程視頻放店面循環播放,讓顧客放心食材源頭來龍去脈,實實在在,明明白白消費。也是提升餐飲店家的食品安全抗風險綜合實力。對食客負責,就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全社會負責。

迎合新消費心態,推出新惠客迴流服務,尋找商機新突破點,與眾不同的經營方式,才能打破困局瓶頸。考察餐廳周邊消費市場群體重新定位,儘量降低採購成本,經營方向以中低消費為主流,推出新服務理念,增加爆款菜品吸引更多中低人群,以優質快速量產取勝。

餐飲企業將受到新的挑戰,19年豬瘟對餐飲業來說,可以說是重創,基本上80%的餐飲都以豬肉為主要原料,原料漲可菜品價格不能漲。曾經有一餐飲店為例,為了降低成本一份回鍋肉從正常200克降至小小的10片,增加輔料來炒一份。假如你是顧客你會怎麼想,還會來消費嗎?如你換個角度想你是老闆,如果真正貨足菜品價格不漲,但你的利潤去哪了?為難呀,原料上漲,菜價是決對不能漲的。

今年房租、水電、員工工資將面臨很大壓力,以及原材料可能會持續性居高不下,給餐飲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疫情過後會出現20%餐飲企業轉讓到閉潮,忍痛割愛經營不下去。至少有半年腰斬危險期,下半年餐飲行業才有可能升溫,迴歸正常化,度過難關才是坦途!

增大品牌效應,專注健康生態產品。對餐飲企業來說,顧客是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資源。加強對健康、生態食材菜品創新改良,吸引顧客招牌菜留戀重複消費。留住老顧客帶來新顧客,同時也要抓住環境、衛生、服務質量,提高顧客對餐廳的滿意度。也意味著會多次重複消費的可能性,加深顧客對品牌的印象,這樣下去,消費利潤點才能促進餐飲企業的健康良性發展。

增設平臺上門外賣業務,增加員工配送服務。疫情期間,雖然好多不會做飯的也學會簡單烹飪,但疫情加深了口袋空空,精力自然而然會放到怎麼賺錢的行動中去,所以就沒時間考慮怎麼自己做心愛的美食了,基本上還會選擇外賣解決,以前沒有做外賣餐飲店,可考慮增設外賣空檔,增加新的贏利點。

所以疫情過後,餐飲行業會迎來新一輪洗牌,也是新的發展契機,將是新機遇和麵臨挑戰時刻。發揮你敏銳的嗅覺抓住機會,迴歸初心重新出發,時間證明堅持下去會是贏家!





中國飲食文化研究員


如果沒有這次疫情,傳統線下實體店鋪會在2020年有很好的發展嗎?

其實不然,實體店在2019年,就已經面臨著亟待轉型升級。

由於這次疫情來的突然,把傳統實體店的痛點赤裸裸的暴露啦!

這又不得不提一下,線下實體店鋪的優點,其中一個就是流量大,整個消費量佔比可以佔到80%

那麼問題來了,這麼大的客流量,線下實體店鋪留住了多少呢?

令人驚訝的是,超過百分之八十的實體店鋪,是沒有自己的用戶數據的!也就是說,他只有前端,沒有後端。

就像手機,只有顯示器,沒有主板,那這個手機能用來幹嘛,照明唄!

換種說法說,就是顧客消費完離開之後,店鋪是沒有任何有效的方式促進顧客復購的。

熟悉電商平臺的朋友肯定知道,什麼是用戶數據?微信有11億用戶,這就是用戶數據。

這次疫情影響,首當其衝的就是實體店的優點,線下客流量會在3-6個月內驟減,直接把實體店逼上了絕路。

每次危機的到來都伴隨著機遇,這也是線下實體店鋪轉型的契機。無論您選擇什麼樣的模式經營,都逃不過趨勢。

時代在進步,在變化,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但是這種變化是有規律可循的,我們只要掌握了這種變化規律,那在任何變故當中都可以遊刃有餘解決。

線下實體店的變化規律就是由傳統線下經營,部分依託線上平臺經營的模式,利用以構建屬於自己的用戶大數據為核心的經營工具,轉型為線下線上融合經營的模式。

線下經營,大家都懂,線上經營,並不是美團餓了麼這種線上平臺。

我說的線上經營,是真正意義上的店鋪線上經營,每家店鋪都可以成為美團這樣的平臺,他有獨立的店鋪,獨立的數據平臺,每個用戶數據都是屬於店鋪自己的,可重複利用。具有0成本,0抽成,產品即運營的特點。

最大限度的讓線下實體店鋪降本增效,然後搭建屬於自己的商業生態閉環。

如果把店鋪看做是一個生態系統的話,是不是該有植物,動物,微生物。

現在傳統實體店就像只有食肉動物,食草動物的生態環境,一旦食草動物沒了,食肉動物不就餓死了。

好了,就先說這些吧。希望實體商戶抓住這次在家閉門思考的機會,如果你沒有提前思考佈局,等待疫情平息之後,你的日子會很難過的,甚至會吃大虧!


乘雲智慧經營研究員


所謂的好不好做說真的就是給自己的失敗找理由太片面了,都說不好做為什麼有些店人家生意紅紅火火,開店做餐飲第一選對市場;看自己是做火鍋燒烤看好自己選的店面適合做什麼結合當地的情況對市場的評估不能盲目,

第二定好位;確定市場以後結合當地消費人群消費能力對自己的店面進行裝修環境與菜品價格和服務定位不可盲目,

第三做出自己的特色;這個特色不一定是菜品也可以是裝修,環境,服務,營銷等多當面的總結也就是說你的店裡有什麼讓客人在來的理由,有些老闆總是說菜品沒有特色其實是你太狹隘了。

第四怎麼去經營,經營之道在於溝通交流,去發現問題去解決問題,這裡不光是客人也有自己的員工,客人不來沒有收入,員工走了你拿什麼產品去給客人。給客人一說吃飯先想到你,給員工一種榮譽感歸屬感。

做好這些誰說餐飲不好做。


明星美食孫濤


大家好,我是萍姐,我一直是個樂觀主義者,我認為不論是2020年還是過去的2019年,做餐飲肯定是看自己的經營水平的。任何事情都要看到他的兩面性,今年受疫情的影響,可能消費能力有所下降,但是經營的商家也會重新洗牌的,優勝略汰永遠都是這樣的。今年消費者應該更注重於公共衛生,健康飲食這方面,所以機遇和風險是並存的,只要選對方向還是有機會的


萍姐小廚66


個人覺得,2020年餐飲行業會有一大波蕭條,這是因這次的疫情的影響!每天把人關在家裡少了很多的聚會和家庭年會,人性會跟著這樣的變化而少了感情,對大環境也少了太多的依賴感,太多人就越來越孤僻了,出門的時間都聚集在家中了,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感覺,大街小巷的人流動量自然少許,加上這疫情感染,很多人就不敢點外賣吃了,導致以前不會做飯的人都會做飯了,剛接觸到做飯的感覺是興奮的,大這大半年中來說每家每戶就算有聚會都幾乎選擇在家中,這樣一來餐飲行業最少在這一年中來說應該屬於是冷門期,能把這一年堅持過去的餐飲,在明年會有一個爆發期,因為這一批剛學會做飯的人經過這一年的時間做飯會感覺厭煩,到一定的時間就不會選一做飯,所以那時候的外賣可能會大爆發,這是個人的分享,大家可以一起談談個人看法。



甕安四少


餐飲從來沒有好做過,這個希望是共識。

每年都會經歷類似於“今年是近十年最差的一年”這樣的感嘆和聲音。

2020年也不會例外,特別是非常時期。

任何時候都是危機並存的,且只會更好不會更差。

我們可以說說:

難:可能指的是大環境,相對來說是難一些,因為有客觀事實。

那麼有沒有其他“難”?

有的,比如社會進步,科技進步,競爭強度和競爭格局。這些都是為什麼一年比一年難的原因。

但是,恰恰因為這樣,後來者才有機會,有前瞻性的企業才有更大空間。

那麼,機會在哪裡?

我提出兩個觀點:擯棄單一模型和做好精準鎏量。

特別提示的是,要鎏量而非追求流量。

共享一份文件,祝生意興隆。



知食堂


應該好做,但是一定要有特色,口味一定要獨特,不然的話肯定沒有市場,因為今年受疫情影響,經濟上大多數人消費還是會比較謹慎的,但是也會有對餐飲有利的一面,那就是通過這次疫情之後,人們的生活節奏會加快,和想著快速賺錢,因為這次疫情給太多的月光族敲響了警鐘,一定要有備用金以備不時之需,所以快餐會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